专利名称:小牛喂奶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牛饲养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牛喂奶嘴。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奶牛饲养场,小牛一般采用单独喂奶或集体喂养两种方式,单独喂奶是采用一个便携式的喂奶瓶或一个I头用悬挂式喂奶桶,在喂奶瓶或I头用喂奶桶的底部倾斜设有一个喂奶嘴,喂奶瓶的使用高度或喂奶桶安装高度与母乳乳房高度相同,奶嘴离地面高度为60cm ;集体喂养是采用2头用以上悬挂式喂奶桶,有的多达12头同时集体喂奶。传统的普通喂奶嘴是采用橡胶制成的薄壁式奶嘴本体,内部为柱形空腔构造,头部为外凸球状奶头,奶头中心设有十字开口或一字开口。这样的喂奶嘴不足之处是:小牛可以毫不费力地吮吸到奶,小牛一下吃入过多奶时易发生窒息,奶会直接流入小牛第一胃而不是第四胃,流入第一胃会使小牛产生腹泻;另外由于吮吸奶毫不费力,小牛就不会有产生唾液的欲望,所以小牛出于为了自身的健康的本能,若满足不了这个欲望,它会舔其它小牛的尾巴、耳朵、或其它东西,容易产生疾病。可见,现有喂奶嘴存在着吃奶不符合小牛生理本能、容易产生疾病、不利于小牛健康成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吃奶符合小牛生理本能、避免产生疾病、有利于小牛健康成长的小牛喂奶嘴。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小牛喂奶嘴,包括奶嘴本体,从进奶端至出奶奶头方向,该奶嘴本体外部依次设计为凸台、凹槽、锥肩、锥形腔体形状,该奶嘴本体内部依次设有柱形充奶孔、锥形泄奶孔、柱形储奶腔,该锥形腔体末端设置内凹半球状奶头,位于内凹半球状奶头中心位置设有径向出奶开口,与出奶开口开口方向相垂直,该柱形储奶腔内设有腔体瓣膜,腔体瓣膜的前端与该内凹半球状奶头的内侧球面相连为一体,腔体瓣膜的两侧边与该柱形储奶腔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的主体圆盘上切有对称扁平形状,且该对称扁平形状的垂直中心线与出奶开口开口方向一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牛喂奶嘴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奶嘴本体内部依次设有柱形充奶孔、锥形泄奶孔、柱形储奶腔,该锥形腔体末端设置内凹半球状奶头,位于内凹半球状奶头中心位置设有径向出奶开口,与出奶开口开口方向相垂直,该柱形储奶腔内设有腔体瓣膜,腔体瓣膜的前端与该内凹半球状奶头的内侧球面相连为一体,腔体瓣膜的两侧边与该柱形储奶腔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所以当小牛吮吸喂奶嘴时,柱形储奶腔受到周期节拍性挤压,喂奶桶内的牛奶从柱形充奶孔进入奶嘴,经锥形泄奶孔减压扩散流入柱形储奶腔。由于腔体瓣膜将出奶开口分为上下两个半开口,腔体瓣膜从横向对出奶开口有拉回作用,小牛吮吸即出奶,小牛不吮吸即止奶,小牛需要用劲吮吸奶嘴,牛奶才能慢慢流出,这符合小牛的自身生理本能,小牛吮吸时就会产生很多唾液,产生的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自然抗生素,具有防止小牛腹泻的功能,更不会出现为了满足产生唾液的欲望,小牛再去舔其它小牛的尾巴、耳朵、或其它东西,避免产生疾病。同时,由于牛奶流出速度慢,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小牛一下吃入过多奶时发生窒息,奶会慢慢流入小牛第四胃,不会产生腹泻。得到了吃奶符合小牛生理本能、避免产生疾病、有利于小牛健康成长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牛喂奶嘴的构造剖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形状示意图。图中:凸台I ;凹槽2 ;锥肩3 ;柱形充奶孔4 ;锥形泄奶孔5 ;柱形储奶腔6 ;腔体瓣膜7 ;出奶开口 8 ;内凹半球状奶头9 ;锥形腔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3、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小牛喂奶嘴的具体实施方式
构造示意图,包括奶嘴本体,从进奶端至出奶奶头方向,该奶嘴本体外部依次设计为凸台1、凹槽2、锥肩3、锥形腔体10形状,安装时将该奶嘴本体从喂奶桶底部孔内用力向外压出,使喂奶桶的底部孔壁嵌入凹槽2内,并通过凸台1、锥肩3从内外密封定位,该奶嘴本体内部依次设有柱形充奶孔4、锥形泄奶孔5、柱形储奶腔6,该锥形腔体10末端设置内凹半球状奶头9,位于内凹半球状奶头9中心位置设有径向出奶开口 8,与出奶开口 8开口方向相垂直,该柱形储奶腔6内设有腔体瓣膜7,腔体瓣膜7的前端与该内凹半球状奶头9的内侧球面相连为一体,使腔体瓣膜7将出奶开口 8分为上下两个半开口,腔体瓣膜7的两侧边与该柱形储奶腔6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在图1、图2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凸台I具体实施方式
示意图,所述凸台I的主体圆盘上切有对称扁平形状,且该对称扁平形状的垂直中心线与出奶开口 8开口方向一致。使用小牛喂奶嘴时,先将小牛喂奶嘴的奶嘴本体从喂奶桶底部孔内用力向外压出,使喂奶桶的底部孔壁嵌入凹槽2内,并通过凸台1、锥肩3从内外密封定位,安装后的小牛喂奶嘴应保证其凸台I的对称扁平形状处于水平方向,使出奶开口 8处于垂直方向。当小牛吮吸喂奶嘴时,柱形储奶腔6受到周期节拍性挤压,喂奶桶内的牛奶从柱形充奶孔4进入奶嘴,经锥形泄奶孔5减压扩散流入柱形储奶腔6。由于腔体瓣膜7将出奶开口 8分为上下两个半开口,腔体瓣膜7从横向对出奶开口有拉回作用,小牛吮吸即出奶,小牛不吮吸即止奶,小牛需要用劲吮吸奶嘴,牛奶才能慢慢流出,在腔体瓣膜7和出奶开口 8在组合作用下,牛奶不会快速流出,这符合小牛的自身生理本能,小牛吮吸时就会产生很多唾液,产生的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自然抗生素,具有防止小牛腹泻的功能,更不会出现为了满足产生唾液的欲望,小牛再去舔其它小牛的尾巴、耳朵、或其它东西,避免产生疾病。同时,由于牛奶流出速度慢,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小牛一下吃入过多奶时发生窒息,奶会慢慢流入小牛第四胃,不会产生腹泻。在群栏里饲养小牛三个月断奶之后,更换一批饲养小牛群的时候,换上一批新的小牛喂奶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牛单独或集体健康喂奶。
权利要求1.一种小牛喂奶嘴,包括奶嘴本体,其特征在于:从进奶端至出奶奶头方向,该奶嘴本体外部依次设计为凸台(I)、凹槽(2)、锥肩(3)、锥形腔体(10)形状,该奶嘴本体内部依次设有柱形充奶孔(4)、锥形泄奶孔(5)、柱形储奶腔(6),该锥形腔体(10)末端设置内凹半球状奶头(9),位于内凹半球状奶头(9)中心位置设有径向出奶开口(8),与出奶开口(8)开口方向相垂直,该柱形储奶腔(6)内设有腔体瓣膜(7),腔体瓣膜(7)的前端与该内凹半球状奶头(9)的内侧球面相连为一体,腔体瓣膜(7)的两侧边与该柱形储奶腔(6)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牛喂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I)的主体圆盘上切有对称扁平形状,且该对称扁平形状的垂直中心线与出奶开口(8)开口方向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牛喂奶嘴,旨在提供一种吃奶符合小牛生理本能、避免产生疾病、有利于小牛健康成长的小牛喂奶嘴。包括奶嘴本体,从进奶端至出奶奶头方向,该奶嘴本体外部依次设计为凸台、凹槽、锥肩、锥形腔体形状,该奶嘴本体内部依次设有柱形充奶孔、锥形泄奶孔、柱形储奶腔,该锥形腔体末端设置内凹半球状奶头,位于内凹半球状奶头中心位置设有径向出奶开口,与出奶开口开口方向相垂直,该柱形储奶腔内设有腔体瓣膜,腔体瓣膜的前端与该内凹半球状奶头的内侧球面相连为一体,腔体瓣膜的两侧边与该柱形储奶腔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牛单独或集体健康喂奶。
文档编号A01K9/00GK203058044SQ2013200768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9日
发明者卢载敏 申请人:哈尔滨爱特科畜牧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