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四害用具,特别是一种可放在居室、饭店中的引诱聚蟑灭蟑盒。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除四害杀灭家中蟑螂以放药诱杀为主,均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人工捕杀、放药诱杀害虫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便,当人们需要诱杀害虫蟑螂时,可放在居室内有蟑螂的地面上,能安全的引诱聚蟑灭杀的引诱聚蟑灭蟑盒。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盒子及诱饵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在多边形、方形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底座上部,设有可开合不透明的顶盖盒,顶盖盒顶部中间设有平面,在透明底座的底部中间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倒漏斗式的蟑螂进入口,在蟑螂进入口内上方两边各设有一顶板,在底座上部周圈设有卡口,顶盖盒下方的内口可紧密的套在卡口外,底座四角下部设有底座脚,在底座顶板上方及顶盖盒内设有若干相扣合的隔板,每个隔板之间有小于一厘米的间隙,隔板的四角两面对称统一设有插口及插头,每个隔板的插口能与另一隔板的插头紧密相扣合,若干相扣合的隔板能一次整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在需诱杀饭店、房屋内蟑螂时,只需在盒内底座上放入蟑螂喜欢的食物、若干 相扣合的隔板、并盖上顶盖盒,将其放在蟑螂常出现的地方,蟑螂顺着气味爬入蟑螂进入口内,发现不但有吃而且有非常适合其居住之地,只会越聚越多,只需把开水从蟑螂进入口内加入一次性灭杀之,过后清之,从而减少因人工投毒药、小孩误吃等不安全的因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干净、安全、无毒除害效果好等特点,能从心理上消除使用者的各种顾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诱聚蟑灭蟑盒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诱聚蟑灭蟑盒顶盒盖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诱聚蟑灭蟑盒底座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诱聚蟑灭蟑盒单个隔板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其中:1、顶盖盒,2、平面,3、底座,4、底座脚,5、蟑螂进入口,6、顶板,7、卡口,8、隔板,9、插头,10、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在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底座3上部,设有可开合不透明的顶盖盒1,顶盖盒I顶部中间设有平面2,在透明底座3的底部中间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倒漏斗式的蟑螂进入口 5,在蟑螂进入口 5内上方两边各设有一顶板6,在底座3上部周圈设有卡口 7,顶盖盒I下方的内口可紧密的套在卡口7夕卜,底座四角下部设有底座脚4,在底座顶板6上方及顶盖盒I内设有若干相扣合的隔板8,每个隔板8之间有小于一厘米的间隙,隔板的四角两面对称统一设有插口 10及插头9,每个隔板的插口 10能与 另一隔板的插头9紧密相扣合,若干相扣合的隔板能一次整体成型。
权利要求1.引诱聚蟑灭蟑盒,由盒子及诱饵组成,其特征是:在方形所述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底座(3)上部,设有可开合不透明的顶盖盒(1),顶盖盒(I)顶部中间设有平面(2),在透明底座(3)的底部中间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倒漏斗式的蟑螂进入口(5),在蟑螂进入口(5)内上方两边各设有一顶板¢),在底座(3)上部周圈设有卡口(7),顶盖盒(I)下方的内口可紧密的套在卡口(7)外,底座四角下部设有底座脚(4),在底座顶板(6)上方及顶盖盒(I)内设有若干相扣合的隔板(8),每个隔板(8)之间有小于一厘米的间隙,隔板的四角两面对称统一设有插口(10)及插头(9),每个隔板的插口(10)能与另一隔板的插头(9)紧密相扣合,若干相扣合的隔板 能一次整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诱聚蟑灭蟑盒,在多边形、方形引诱聚蟑灭蟑盒的底座(3)上部,设有可开合不透明的顶盖盒(1),顶盖盒(1)顶部中间设有平面(2),在透明底座(3)的底部中间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倒漏斗式的蟑螂进入口(5),在蟑螂进入口(5)内上方两边各设有一顶板(6),顶盖盒(1)下方的内口可紧密的套在卡口(7)外,底座四角下部设有底座脚(4),在底座顶板(6)上方及顶盖盒(1)内设有若干相扣合的隔板(8),每个隔板(8)之间有小于一厘米的间隙,隔板的四角两面对称统一设有插口(10)及插头(9),每个隔板的插口(10)能与另一隔板的插头(9)紧密相扣合,若干相扣合的隔板能一次整体成型。
文档编号A01M1/10GK203120788SQ2013200829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7日
发明者吴志江 申请人:吴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