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鱼花共养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和花养殖盆,尤其是一种鱼花共养盆。
背景技术:
常见鱼与花草分开养殖与种植,市场中出现的生态养殖盆也以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为主,而专利号为CN200620096876.1的鱼花共养花盆通过渗水进行养鱼水对花盆植物浇灌,但是其可渗水筒壁在使用中因为虹吸原理,会造成花盆内水过多,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与花共同养殖的鱼花共养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花共养盆,包括鱼缸、花盆、微型水泵系统,其特征是鱼缸和花盆的底部与侧面通过连接壁连接,鱼缸壁与花盆壁之间空腔设置微型水泵系统;花盆底部设置渗水隔板,渗水隔板与花盆底之间设置蓄水腔,渗水隔板中央设置一湿度传感器;微型水泵系统进水口与吸水管连接,吸 水管进水口深入鱼缸底部,微型水泵系统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出水口深入到蓄水腔。根据所述鱼花共养盆,微型水泵系统内部设置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鱼缸与花盆结合起来,通过微型水泵系统使用养鱼水浇灌养殖的植物,通过控制微型水泵运行时间间隔,免除忘记浇花的问题,微型水泵吸取养鱼水底部污水,减少鱼缸换水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水泵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鱼缸;2、吸水管;3、排水管;4、花盆;5、渗水隔板;6、湿度传感器;7、蓄水腔;8、微型水泵系统;9、连接壁;10、电源;11、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鱼花共养盆,包括鱼缸1、花盆4、微型水泵系统8,其特征是鱼缸I和花盆4的底部与侧面通过连接壁9连接,鱼缸I壁与花盆4壁之间空腔设置微型水泵系统8 ;花盆4底部设置渗水隔板5,渗水隔板5与花盆4底之间设置蓄水腔7,渗水隔板5中央设置一湿度传感器6 ;微型水泵系统8进水口与吸水管2连接,吸水管2进水口深入鱼缸I底部,微型水泵系统8出水口与排水管3连接,排水管3出水口深入到蓄水腔7。根据所述鱼花共养盆,微型水泵系统8内部设置电源10和控制电路11,控制电路11与湿度传感器6通过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鱼花共养盆通过传感器6确定花盆4内土壤水分含量,并根据植物种类调节需要开启微型水泵系统8抽水时间间隔与抽水量。吸水管2伸到鱼缸I底部,可以吸取鱼缸I底部污泥 ,免除鱼缸换水。使用时只需要往浴缸里面加水,不需要再给植物浇水。
权利要求1.一种鱼花共养盆,包括鱼缸(I)、花盆(4 )、微型水泵系统(8 ),其特征是鱼缸(I)和花盆(4)的底部与侧面通过连接壁(9)连接,鱼缸(I)壁与花盆(4)壁之间空腔设置微型水泵系统(8);花盆(4)底部设置渗水隔板(5),渗水隔板(5)与花盆(4)底之间设置蓄水腔(7),渗水隔板(5)中央设置一湿度传感器(6);微型水泵系统(8)进水口与吸水管(2)连接,吸水管(2)进水口深入鱼缸(I)底部,微型水泵系统(8)出水口与排水管(3)连接,排水管(3)出水口深入到蓄水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花共养盆,微型水泵系统(8)内部设置电源(10 )和控制电路(11),控制电路(11)与湿度传 感器(6 )通过电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和花养殖盆,尤其是一种鱼花共养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与花共同养殖的鱼花共养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花共养盆,包括鱼缸、花盆、微型水泵系统,其特征是鱼缸和花盆的底部与侧面通过连接壁连接,鱼缸壁与花盆壁之间空腔设置微型水泵系统;花盆底部设置渗水隔板,渗水隔板与花盆底之间设置蓄水腔,渗水隔板中央设置一湿度传感器;微型水泵系统进水口与吸水管连接,吸水管进水口深入鱼缸底部,微型水泵系统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出水口深入到蓄水腔。根据所述鱼花共养盆,微型水泵系统内部设置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3120710SQ201320087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邰学林 申请人:邰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