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动物笼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笼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科学实验室的动物笼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动物学研究或动物医学研究时,经常需要让动物运动以判断其活力或状态,某些实验中还需要利用动物运动来激发或抑制其部分生理活动,或者是直接测定动物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利用一种可滚动的动物笼具来让动物运动是生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图1是现有一种动物笼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动物笼具I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座2、一根滚轴3及多个笼子4 (图中以四个为例),其中,滚轴3设置在两个基座2的孔中,并可在所述孔中转动,多个笼子4穿过两个基座2之间的滚轴3并固定设置在滚轴3上,当滚轴3转动时可带动笼子4转动,从而驱使笼子4中的动物不断地跑动。由于动物笼具I中包括多个笼子4,故可同时对多组动物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最希望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保持一致,即各个实验动物的运动量保持一致,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但是,由于滚轴3穿过了笼子4的容纳空间,在实验过程中常会有个别动物攀爬到滚轴3上,使部分动物在一直跑动、而部分动物攀爬在滚轴3上,造成攀爬在滚轴3上的动物的运动量小于在跑动的动物的运动量,进而导致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不一致,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利用动物笼具进行实验时,在一次实验中常常需同时对动物进行多组实验,每个笼子里的 动物作为一组,且每组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有限制要求的。继续参照图1所示,现有动物笼具I中各个笼子4之间是永久性固定连接在一起,且笼子4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使得在一次实验中动物笼具I只能驱使一定数量的动物运动。但是,在某些实验中有可能需使数量较多的动物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套动物笼具I是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有可能需两套或更多套的动物笼具I。然而,在一次实验中为了使各个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使各套动物笼具I之间是同步的,包括笼子转动速率同步、笼子转动时间同步等等,而这并不易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动物笼具容易导致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不一致,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动物笼具只能驱使一定数量的动物运动,无法满足大量动物运动的实验要求,若同时采用多套动物笼具来驱使大量动物运动,不容易使每套动物笼具中的动物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笼具,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基座具有第二转动部件;[001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笼子,所述笼子具有外表面,若所述笼子的数量仅为一个,则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所述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则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相邻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适于带动与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固定连接的笼子转动,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适于带动另一个笼子转动。可选地,相邻两个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均为永久性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永久性固定连接,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可插拔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所述公头具有凸起,所述母头具有凹槽,所述公头的凸起嵌插在所述母头的凹槽内;或者,所述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管的侧壁具有孔,所述第二插接管的侧壁具有伸缩柱,所述第二插接管嵌插在所述第一插接管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柱嵌插在所述孔中。可选地,所 述公头的凸起及所述母头的凹槽均呈十字形、米字形、燕尾形、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可选地,所述永久性固定连接为焊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均为转盘,所述转盘由电机驱动。可选地,所述电机设置在转盘内部。可选地,所述笼子包括笼体及笼门,所述笼体至少设有一个通气口。可选地,所述笼体呈圆柱形,所述笼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若所述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的所述侧面与另一个笼子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物笼具是通过第一基座上的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基座上的第二转动部件带动笼子转动,从而驱使笼子中的动物不断地跑动。由于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是与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当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相邻两个笼子也是在各自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故与现有动物笼具不同的是笼子内部不存在供实验动物攀爬的物体,使在实验过程中笼子里的实验动物均能一直跑动,进而使各个实验动物的运动量保持一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当动物笼具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相邻两个笼子之间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时,通过调节动物笼具中笼子的数量就可以改变一次实验中动物的数量。当一次实验中动物的数量要求较多时通过增加笼子的数量即可满足实验要求,无需多套动物笼具,容易使动物实验条件保持一致。另外,当动物笼具中某个笼子被损坏时,可将其拆卸下来并用新的笼子替换,而不需更换整个动物笼具,因而增加了动物笼具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当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及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是可拆卸固定连接时,即使动物笼具中与第一转动部件固定连接的笼子或与第二转动部件固定连接的笼子被损坏,也可将其拆卸下来并用新的笼子替换。
图1是现有一种动物笼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动物笼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动物笼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动物笼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相邻两个笼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第一插接管及第二插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c)是沿图(a)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d)是沿图(b)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具有第一转动部件的第一基座及具有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根据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技术术语解释:固定连接:包括永久性固定连接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当两个物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时,一个物体能够带动另一个物体运动。永久性固 定连接:当两个物体永久性固定连接在一起时,其中一个物体可以约束另一个物体在空间中六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一个物体在空间上完全没有约束时,该物体具有六个自由度,包括三个正交方向上的平动自由度及以三个正交方向为轴进行转动的三个转动自由度),且两个物体之间的这种约束状态不容易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当两个物体通过永久性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后,如果要将两个物体分开,则需要对固定连接方式进行破坏才可以将两个物体分开。可拆卸固定连接:当两个物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时,其中一个物体至少可以约束另一个物体在空间中一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且两个物体之间的这种约束状态不容易发生改变,即使当其中一个物体约束另一个物体在空间中六个方向上的自由度时,两个物体之间的这种约束状态也很容易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当两个物体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之后,如果要将两个物体分开,则通过将连接部件拆卸而不损坏连接部件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达到将两个物体分离的目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是可拆卸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当两个物体可插拔固定连接在一起时,一个物体会嵌插在另一个物体中。[0041]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动物笼具100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座110和第二基座120,以及至少一个笼子150。其中,第一基座110具有第一转动部件130,第二基座120具有第二转动部件140 ;笼子150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与第二基座120之间,每个笼子150具有外表面。若笼子150的数量仅为一个,则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均与该笼子1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适于带动该笼子150转动。若笼子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图2中以四个笼子为例),则第一转动部件130与其最邻近的笼子1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动部件140与其最邻近的笼子1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当第一转动部件130转动时,第一转动部件130适于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转动,当第二转动部件140转动时,第二转动部件140适于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转动,被第一转动部件130带动转动的笼子150及被第二转动部件140带动转动的笼子150又适于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相邻笼子15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为转盘,且转盘由电机驱动,电机可以设在转盘内部或外部,在本实施例中,电极设置在转盘内部。当然,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也可为其它能够转动的部件,如转轴等,不应仅局限于本实施例。结合图5所示,笼子150包括笼体150A及笼门150B,笼体150A至少设有一个通气口 170,通过通气口 170可使笼子150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笼体150A呈圆柱形,笼体150A的外表面包括圆柱面及圆柱面两端的侧面,通气口 170设置在笼体150A的所述圆柱面上,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与笼子150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当笼子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相 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所述侧面与另一个笼子150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当笼子150转动时,笼子150内的动物可以一直跑动。当然,笼体150A也可设置成其它适于让动物在笼子150内跑动的形状,如球形等,不应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件130与笼子150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与笼子150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为永久性固定连接。当动物笼具100中笼子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也为永久性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永久性固定连接为焊接。当然,所述永久性固定连接也可为其它连接方式,如工业胶水粘接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对照图1所示,现有动物笼具I是通过滚轴3带动笼子4转动,但由于滚轴3有穿过笼子4,故笼子4内的实验动物有可能会攀爬在滚轴3上,造成攀爬在滚轴3上的动物的运动量小于在跑动的动物的运动量,进而导致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不一致,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物笼具100是通过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带动笼子150转动,从而驱使笼子150中的动物不断地跑动。由于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是与笼子1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当笼子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相邻两个笼子150也是在各自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故笼子150内部不存在供实验动物攀爬的物体,使在实验过程中笼子150里的实验动物均能一直跑动,进而使各个实验动物的运动量保持一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前所述,对照图1所示,现有动物笼具在一次实验中只能驱使一定数量的动物运动。但是,在某些实验中有可能需使数量较多的动物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套动物笼具是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有可能需两套或更多套的动物笼具。然而,在一次实验中为了使各个实验动物的实验条件保持一致,并不易实现各套动物笼具之间的同步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并提供了下述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的动物笼具。实施例二结合图3、图5及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动物笼具与实施例一中动物笼具的区别在于:当动物笼具100中笼子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150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除此之外,实施例二中动物笼具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为可插拔固定连接,其中一种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另一种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其中,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参照图3及图5所示,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公头161,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母头162,公头161具有凸起163,母头162具·有凹槽164。手动将公头161的凸起163嵌插在母头162的凹槽164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笼子150的固定连接,且当其中一个笼子150转动时,该笼子150适于带动与其连接的另一个笼子150转动;手动将公头161的凸起163从母头162的凹槽164内抽离出来,即可实现相邻两个笼子150的拆分。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动物笼具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可先将一个笼子150与和第一转动部件130永久性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进行组装,使一个笼子150外表面上的公头161的凸起163嵌插在另一个笼子150外表面的母头162的凹槽164内,然后依照该方法依次将多个笼子150串联在一起,最后将串联在一起的最靠近第二转动部件140的笼子150,与和第二转动部件140永久性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进行组装,使一个笼子150外表面上的公头161的凸起163嵌插在另一个笼子150外表面上的母头162的凹槽164内,从而将整个动物笼具100组装在一起。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公头161的凸起163及母头162的凹槽164的形状均为十字形、米字形、燕尾形、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但是,公头161的凸起163及母头162的凹槽164的形状并不能局限于此,只要具有该形状的凸起163嵌插在具有该形状的凹槽164时,使得一个笼子150能够带动另一个相邻的笼子150转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不一一列举。其中,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结合图3及图6所示,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第一插接管191的侧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孔193、端部具有开口 A,第二插接管192的侧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图中未标号),端部具有开口 B,两开孔内分别设置伸缩柱194,且在自然状态下,伸缩柱194伸出第二插接管192外,两伸缩柱194之间具有弹性部件195 (如弹簧、弹片),且弹性部件195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柱194连接,当沿着朝向第二插接管192内部的方向按压两个伸缩柱194时,弹性部件195会发生收缩变形,使得两个伸缩柱194向第二插接管192内部移动,从而使伸缩柱194裸露在外的部分越来越少,当撤销施加在伸缩柱194上的外界作用力时,弹性部件195会恢复形变,使得伸缩柱194向第二插接管192的外部移动,从而使伸缩柱194裸露在外的部分越来越多。手动将第二插接管192嵌插在第一插接管191的内部,使得第一插接管191中孔193与第二插接管192中伸缩柱194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然后按压第二插接管192上的两个伸缩柱194,使伸缩柱194裸露在第二插接管192外部的部分逐渐减少直至使伸缩柱194进入第一插接管191的内部,当两个伸缩柱194均与第一插接管191上的孔193位置重合时,弹性部件195会由收缩状态恢复形变,使得伸缩柱194的裸露在第二插接管192外部的部分逐渐增加直至使伸缩柱194嵌插在孔193中,在伸缩柱194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防止第一插接管191与第二插接管192拆分开来,且当具有第一插接管191的笼子150或具有第二插接管192的笼子150转动时会带动其相邻的另一个笼子转动。当需将第一插接管191与第二插接管192拆分开来时,手动按压两个伸缩柱150,使伸缩柱150的裸露在第二插接管192外部的部分越来越少,直至使两个伸缩柱150未嵌插在孔193中,然后将第二插接管192从第一插接管191中抽离出来。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管191上孔193的数量及第二插接管192上伸缩柱194的数量均为两个,需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第一插接管191与第二插接管192固定连接得更为牢靠,第一插接管191上孔193的数量及第二插接管192上伸缩柱194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教导下可以作相应调整;另外,第一插接管191上孔193的数量及第二插接管192上伸缩柱194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伸缩柱194的一端裸露在第二插接管192外部,另一端与弹性部件195连接,且弹性部件19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插接管192的内壁上。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动物笼具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可先将一个笼子150与和第一转动部件130永久性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进行组装,使一个笼子150上的第二插接管伸缩柱194,嵌插在另一个笼子150上的第一插接管孔193中,然后依照该方法依次将多个笼子150串联在一起,最后将串联在一起的最靠近第二转动部件140的笼子,与和第二转动部件140永久性固定连接的笼子150进行组装,使一个笼子150上的第二插接管伸缩柱194,嵌插在另一个笼子150上的第一插接管孔193中,从而将整个动物笼具100组装在一起。由于本实施例的动物笼具100中各个笼子150之间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故通过调节笼子150的数量就可以改变一次实验中动物的数量,当一次实验中动物的数量要求较多时通过增加笼子150的数量即可满足实验要求,无需多套动物笼具100,容易使得动物的实验条件保持一致。另外,当动物笼具100中某个笼子150被损坏时,可将其拆卸下来并用新的笼子150替换,而不需更换整个动物笼具100,因而增加了动物笼具100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三结合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三中动物笼具与实施例二中动物笼具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部件130与邻近的笼子150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与邻近的笼子150外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除此之外,实施例三中动物笼具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为可插拔固定连接,其中一种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另一种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其中,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参照图4、图5及图7所示,第一转动部件130和与第一转动部件130最邻近的一个笼子150中,其中一个外表面具有公头181,另一个外表面具有母头182,第二转动部件140和与第二转动部件140最邻近的一个笼子150中,其中一个外表面具有公头181,另一个外表面具有母头182。手动将公头181的凸起183嵌插在母头182的凹槽184内,即可实现第一转动部件130与一个笼子150的固定连接、第二转动部件140与一个笼子150的固定连接,且当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转动时,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适于带动与其连接的笼子150转动;手动将公头181的凸起183从母头182的凹槽184内抽离出来,即可实现第一转动部件130与笼子150的拆分、第二转动部件140与笼子150的拆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及图7所示,第一转动部件130的外表面具有公头181,与第一转动部件130固定连接的笼子150外表面具有母头182,第二转动部件140的外表面具有母头182,与第二转动部件140固定连接的笼子150外表面具有公头181,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母头162,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公头161。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可先将一个笼子150与第一转动部件130进行组装,使第一转动部件130上的公头181的凸起183嵌插在笼子150外表面上的母头182的凹槽184内,然后依照该方法依次将多个笼子150串联在一起,最后将串联在一起的最靠近第二转动部件140的笼子外表面上的公头181的凸起183,嵌插在第二转动部件140上的母头182的凹槽184内,从而将整个动物笼 具100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公头181及母头182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二中的公头161及母头162,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其中,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结合图4及图6所示,第一转动部件130和与第一转动部件130最邻近的一个笼子150中,其中一个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另一个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第二转动部件140和与第二转动部件140最邻近的一个笼子150中,其中一个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另一个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具体的第一插接管191、第二插接管192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件130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与第一转动部件130固定连接的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第二转动部件140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与第二转动部件140固定连接的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相邻两个笼子150中,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插接管191,另一个笼子150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插接管192。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可先将一个笼子150与第一转动部件130进行组装,使第一转动部件130上的第二插接管伸缩柱194嵌插在笼子150外表面的第一插接管孔193内,然后依照该方法依次将多个笼子150串联在一起,最后将串联在一起的最靠近第二转动部件140的笼子外表面的第二插接管伸缩柱194,嵌插在第二转动部件140上的第一插接管孔193内,从而将整个动物笼具100组装在一起。本实施例的动物笼具100中笼子15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或以上,也可仅包括一个笼子15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转动部件13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均与该笼子150的外表面可拆卸固定连接。由于本实施例的动物笼具100中各个笼子150之间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且第一转动部件130与笼子150及第二转动部件140与笼子150之间也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故本实施例中的动物笼具除了具备实施例二中动物笼具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当动物笼具100中与第一转动部件130连接的笼子150或与第二转动部件140连接的笼子150被损坏时,也可将其拆卸下来并用新的笼子150替换。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中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所给实施例的教导下,也可采用其它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来实现动物笼具100中第一转动部件130、第二转动部件140、笼子150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例如,可利用磁场的原理来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如使第一转动部件130和/或第二转动部件140外表面具有磁铁,使笼子150的材料含有铁或使笼子150外表面具有极性相反的磁铁 ,则可以实现三者的另一种可拆卸固定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方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所给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所给实施例的教导下,也可采用其它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方式,在实施例中不列举。上述实施例一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及任意相邻两个笼子之间均是永久性固定连接,实施例二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及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是永久性固定连接、任意相邻两个笼子之间均是可拆卸固定连接,实施例三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及任意相邻两个笼子之间均是可拆卸固定连接,但需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物笼具中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及相邻两个笼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实际上可综合上述三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所给实施例的教导下,可获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其它等同技术方案,在实施例中不再列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物笼具100可用来对多种爬行动物,如老鼠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基座具有第二转动部件;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笼子,所述笼子具有外表面,若所述笼子的数量仅为一个,则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所述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所述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则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相邻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且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适于带动与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固定连接的笼子转动,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适于带动另一个笼子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第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均为永久性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永久性固定连接,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可插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固定连接为公头和母头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所述公头具有凸起,所述母头具有凹槽,所述公头的凸起嵌插在所述母头的凹槽内;· 或者,所述可插拔固定连接为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的可插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管的侧壁具有孔,所述第二插接管的侧壁具有伸缩柱,所述第二插接管嵌插在所述第一插接管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柱嵌插在所述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的凸起及所述母头的凹槽均呈十字形、米字形、燕尾形、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固定连接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均为转盘,所述转盘由电机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转盘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子包括笼体及笼门,所述笼体至少设有一个通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物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呈圆柱形,所述笼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及第二转动部件与笼子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若所述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的所述侧面与另一个笼子的所述侧面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动物笼具,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与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具有第一转动部件,第二基座具有第二转动部件;设置在第一与第二基座之间的笼子,笼子具有外表面,若笼子的数量仅为一个,则第一、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笼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则第一、第二转动部件分别与相邻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的外表面与另一个笼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适于带动与第一、第二转动部件固定连接的笼子转动,相邻两个笼子中一个笼子适于带动另一个笼子转动。在实验过程中笼子里的动物均能一直跑动,进而使各个动物的运动量保持一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A01K1/03GK203120659SQ2013201237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师, 方以群, 姚健, 陈杰, 包晓辰, 李开诚, 柳初萌, 马骏, 攸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