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30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营养液的培养单元;用于安放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支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利用培养单元栽培植物,其中培养单元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要的营养液,避免了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支架的设置为多个培养单元的安放提供了场所,同时为植物的种植提供了更多载体,有效的克服了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
【专利说明】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植物种植方式一般以土壤为基础,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随着土地污染问题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植物种植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0003]综上所述,如何克服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能够克服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
[0007]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营养液的培养单兀;
[0008]用于安放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支架。
[0009]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培养单元包括:
[0010]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培养管;
[0011]用于封堵所述培养管两端口的橡胶塞;
[0012]设置于所述培养管的顶面上的多个植物培养杯。
[0013]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
[0014]用于配制营养液的营养池;
[0015]水泵;
[0016]用于串联多个所述培养管、营养池和水泵的水管。
[0017]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培养管为上下两层结构,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入的进液孔,位于所述进液孔同一端的下层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出的出液孔,另一端设置有连通上下层结构的蓄水管,所述水管通过所述进液孔和所述出液孔将多个所述培养管与所述营养池串联。
[0018]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培养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管上的多个立杆。
[0019]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多个所述培养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20]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依次悬吊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悬吊装置。
[0021]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悬吊装置包括:
[0022]设置于所述支架顶端的悬吊杆;[0023]设置于所述悬吊杆上的卷扬机;
[0024]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悬吊于所述卷扬机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之间,可相对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吊架;
[0025]设置于所述培养单元平衡位置上的两个吊片;
[0026]通过所述吊片将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依次悬吊于所述吊架上的链条。
[0027]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轨道槽,多个所述培养单元和所述吊架的两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槽配合的滑轮。
[0028]优选的,上述植物栽培装置中,所述培养单元的底部设置有LED灯。
[0029]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利用培养单元栽培植物,其中培养单元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要的营养液,避免了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支架的设置为多个培养单元的安放提供了场所,同时为植物的种植提供了更多载体,有效的克服了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主视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俯视图;
[0034]图4为培养管上出液孔设置位置不意图;
[003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能够克服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
[00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请结合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培养单元I和支架2。
[0040]培养单元I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营养液,支架2用于安放多个培养单元I。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利用培养单元I栽培植物,其中培养单元I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要的营养液,避免了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支架2的设置为多个培养单元I的安放提供了场所,同时为植物的种植提供了更多载体,有效的克服了可种植土地面积减少所带来的压力。[0042]请结合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俯视图;图4为培养管上出液孔设置位置示意图。
[0043]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植物栽培装置的培养单元I包括培养管11、橡胶塞12和培养杯13。
[0044]具体的,培养管11水平设置于支架2上,通过橡胶塞12将培养管11的两端口封堵,进而便于在培养管11的空腔内储存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在水平放置的培养管11的顶面上钻孔,用于放置培养杯13,所需栽培的植物放置于培养杯13中,培养杯13的杯体上设置有多个缝隙,目的在于使得培养管11中的营养液能够进入培养杯13中,有利于植物能够吸收到生长所需的足够的营养液,根据培养管I的顶面的具体尺寸合理布置多个植物培养杯13。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通过两端口被橡胶塞12封堵的培养管11储存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同时,在培养管11的顶部钻孔,以便放置培养杯13,培养杯13为植物栽培提供了放置载体。
[0046]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
[0047]具体的,循环系统包括营养池、水泵和用于串联多个培养管11、营养池和水泵的水管。营养池用于配置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通过水管将营养液输送至每个培养管11,其中,水泵为营养液的输送提供了动力。
[004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培养管11为上下两层结构,在培养管11 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入的进液孔,位于进液孔同一端的培养管11的下层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出的出液孔111,在培养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上下层结构的蓄水管112,水管通过进液孔和出液孔111将多个培养管11与营养池串联。
[0049]培养管11具有上下两层结构,在营养液循环过程中,水泵将营养池中已配制好的新的营养液通过水管输送至与营养池相连的第一个培养管,其中水管连接于第一个培养管的进液口上,营养液在培养管11的上层空间存储,设置于培养管11上的蓄水管112相对上下层结构分隔处具有一定的高度,保证培养管11的上层结构中能够稳定的存储一定量的营养液,当营养液的液面高度高于蓄水管112的端口时,营养液通过蓄水管112流入培养管11的下层结构空间,然后通过与出液孔111相连接的水管进入到与第一个培养管相连的第二个培养管,同理,营养液依次流过所有的培养管11,最后通过水管流回营养池中。
[00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通过循环系统实现了为多个培养管11提供营养液的效果,并能够随时更新培养管11内的营养液,保证了植物具有稳定的生长环境。
[0051]请结合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的截面图。
[0052]为了实现为藤蔓植物提供所需的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植物栽培装置中,培养单元I还包括设置于培养管11上的多个立杆14。
[0053]为了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架2设置为与建筑物外墙平行的竖直框架,支架2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上,植物栽培装置的多个培养单元I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平行的设置于支架2上。[0054]植物栽培装置所种植的各种花草或其他植物,起到了装饰建筑物外墙的作用。
[005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多个培养单元I设置于支架2上,且可相对支架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依次悬吊多个培养单元I的悬吊装置,悬吊装置用于拉动培养单元I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装置,可应用在各种建筑物外墙面上,通过计算窗户位置尺寸,可以利用每个建筑物上下两个窗户之间的墙面放置适量的培养单元1,通过悬吊装置可以升降培养单元1,以达到日常维护方便的效果。
[0057]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植物栽培装置的悬吊装置包括悬吊杆31、卷扬机32、吊架33、吊片34和链条35。
[0058]具体的,悬吊杆31设置于支架2的顶端,可以为架设于建筑物顶层的工字钢,卷扬机32设置于悬吊杆31上,吊架33设置于支架2上,悬吊于卷扬机32与多个培养单元I之间,可相对支架2在竖直方向移动,为了保证培养单元I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培养单元I的平衡位置上设置两个吊片34,吊片3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链条35的固定孔,多个培养单元I通过连接于吊片34上的链条35依次悬挂于吊架33上。
[0059]为了保证吊架33及多个培养单元I相对支架2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在支架2的两侧设置有轨道槽,培养单元I和吊架33的两端部设置有与轨道槽配合的滑轮4。
[0060]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将植物栽培装置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时,在培养单元I的底部设置LED (发光二极管)灯,具体的,在培养单元I的底部设置LED灯贴片,并与驱动电源相连。
[0061]LED灯通过驱动电源的作用可以在夜间提供照明,一方面为植物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装饰建筑外墙的作用。
[006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栽培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为植物种植提供载体和所需营养液的培养单元(I); 用于安放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的支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I)包括: 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架(2 )上的培养管(11); 用于封堵所述培养管(11)两端口的橡胶塞(12); 设置于所述培养管(11)的顶面上的多个植物培养杯(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 用于配制营养液的营养池; 水泵; 用于串联多个所述培养管(11)、营养池和水泵的水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11)为上下两层结构,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入的进液孔,位于所述进液孔同一端的所述培养管(11)的下层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营养液流出的出液孔(111),另一端设置有连通上下层结构的蓄水管(112),所述水管通过所述进液孔和所述出液孔(111)将多个所述培养管(11)与所述营养池串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I)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管(11)上的多个立杆(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2)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架(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依次悬吊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的悬吊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架(2)顶端的悬吊杆(31); 设置于所述悬吊杆(31)上的卷扬机(32 ); 设置于所述支架(2)上,悬吊于所述卷扬机(32)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之间,可相对所述支架(2)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吊架(33); 设置于所述培养单元(I)平衡位置上的两个吊片(34); 通过所述吊片(34)将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依次悬吊于所述吊架(33)上的链条(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轨道槽,多个所述培养单元(I)和所述吊架(33 )的两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槽配合的滑轮(4 )。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I)的底部设置有LED 灯。
【文档编号】A01G31/06GK203388040SQ20132048216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徐承东 申请人: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