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包括:饲养盒本体,饲养盒本体的顶部设置饲喂观察口,侧壁上设置糖蜜饲喂插孔;顶盖,顶盖设置顶盖透气孔;底座,底座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条形孔,底座的侧壁设置底座透气孔;饲养盒本体固定在底座上;筑巢平台,筑巢平台放置在底座的台面上;花粉饲喂盒,花粉饲喂盒放置在底座的台面上;糖蜜饲喂器,糖蜜饲喂器安置在饲养盒本体的糖蜜饲喂插孔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饲喂操作简便,便于日常观测和检查,可有效提高糖蜜饲料的利用率,可减少花粉饲料的抛撒浪费,饲养盒内通风换气好,卫生洁净,可提高熊蜂Ⅰ期人工养殖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熊蜂的人工繁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熊蜂的人工繁育及其授粉应用技术已被突破,授粉熊蜂已实现商品化生产,熊蜂授粉已是现代设施农业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我国对熊蜂人工繁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授粉熊蜂的商品化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引进国外商品授粉熊蜂也只能满足部分地区的市场需求。引进外地商品授粉熊蜂不仅成本高,还会对本地熊蜂资源存在潜在的生物侵害,因此,研究本地熊蜂人工养殖技术,开发利用本地熊蜂资源势在必行。
[0003]以首批熊蜂工蜂出茧为时间节点,工蜂出茧前为熊蜂人工养殖I期。在熊蜂人工养殖I期,蜂王经历复苏、体力恢复、卵巢发育、滞育解除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后,开始筑巢产卵,蜂卵抱孵和幼虫饲喂由蜂王独自承担,蜂王所需饲养空间较小、饲料消耗相对较少、但所需饲料的营养要求高。熊蜂饲养环境的要求是温度27°C左右和相对湿度50%左右,高温高湿使得糖蜜饲料易结晶、花粉饲料易变质。此外,熊蜂饲料添加、更换不及时和饲喂操作、检查操作频繁,会造成熊蜂蜂王的营养不良和惊扰应激,进而影响蜂王卵巢发育、产卵、哺育,造成熊蜂I期人工养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熊蜂饲料添加、更换不及时和饲喂操作、检查操作频繁,会造成熊蜂蜂王的营养不良和惊扰应激,进而影响蜂王卵巢发育、产卵、哺育,造成熊蜂I期人工养殖效率低的问题,有助于实现本地熊蜂人工养殖的快速开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包括:
[0007]饲养盒本体,所述饲养盒本体的顶部设置饲喂观察口,侧壁上设置糖蜜饲喂插孔;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至少一个顶盖透气孔,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饲喂观察口上,并且使所述顶盖透气孔与所述饲喂观察口重合;底座,所述底座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条形孔,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底座透气孔,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底座透气孔形成透气通路;所述饲养盒本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筑巢平台,所述筑巢平台放置在所述底座的台面上;花粉盒,所述花粉盒放置在所述底座的台面上;糖蜜饲喂器,所述糖蜜饲喂器安置在饲养盒本体的所述糖蜜饲喂插孔内,所述糖蜜饲喂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台面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饲喂操作简便,便于日常观测和检查操作,可有效提高糖蜜饲料的利用率,可减少花粉饲料的抛撒浪费,饲养盒内通风换气好,卫生洁净,可有效提高熊蜂I期人工养殖效率。
[0010]进一步,所述糖蜜饲喂器包括:糖蜜饲喂器管体,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 ;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孔同一轴线上还设有一个通气孔;采食管,所述采食管两端开口,内部填充有吸水填充物,且将所述采食管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孔;优选的,所述吸水填充物为棉棒或棉纱布。塞盖,所述塞盖扣在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的开口端。
[0011]上述技术特征所能起到的技术效果是,将液体糖蜜饲料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糖蜜饲喂器中,由于采食管与空气接触面较小,加之采食管内设有吸水填充物,进一步减少了液体糖蜜饲料与空气的接触面,液体糖蜜饲料水分蒸发慢,长时间不易结晶。此外,与所述连接孔同一轴线上还设有一个通气孔能够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保障液体糖蜜饲料能够通过虹吸的作用力吸取到吸水填充物中。
[0012]为了便于观察糖蜜饲喂器中液体糖蜜饲料的剩余量,以便及时添加。进一步,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为透明带塞盖塑料管,即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和所述塞盖均为透明材质。
[0013]为了使蜂王的采食区与筑巢区相互分离,便于保持筑巢区的卫生洁净。进一步,所述筑巢平台和所述花粉盒相间隔放置于糖蜜饲喂器两侧。
[0014]进一步,所述糖蜜饲喂器可从饲养盒外部自由插拔于饲养盒本体侧壁靠近底部边缘的糖蜜饲喂插孔。
[0015]进一步,所述饲养盒本体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
[0016]为了便于蜂王取食活动和筑巢产卵情况的日常观察,进一步,所述饲养盒本体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所述顶盖用透明塑料制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糖蜜饲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底座台面俯视图。
[0020]附图中:1、顶盖,2、顶盖透气孔,3、饲喂观察口,4、饲养盒本体,5、条形孔,6、糖蜜饲喂插孔,7、底座,8、底座透气孔,9、筑巢平台,10、糖蜜饲喂器,11、花粉盒,12、糖蜜饲喂器管体,13、连接孔,14、采食管,15、吸水填充物,16、通气孔,17、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包括:
[0023]圆筒形的饲养盒本体4,饲养盒本体4的顶部设置饲喂观察口 3,饲养盒本体4的侧壁上设置糖蜜饲喂插孔6 ;
[0024]顶盖1,顶盖上设置四个顶盖透气孔2,根据实际需要顶盖透气孔2可选择其他数量,顶盖覆盖在饲喂观察口 3上,并且使顶盖透气孔2与饲喂观察口 3重合;优选的,顶盖I用透明塑料板制成,便于饲养盒内熊蜂活动情况的日常观察。
[0025]底座7,底座7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条形孔5,底座7的侧壁设置底座透气孔8,条形孔5和底座透气孔8形成透气通路,用于给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内部通风换气;饲养盒本体4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7上;
[0026]筑巢平台9,筑巢平台9放置在底座7的台面上;
[0027]花粉盒11,花粉盒11放置在底座7的台面上;
[0028]糖蜜饲喂器10,糖蜜饲喂器10安置在饲养盒本体4的糖蜜饲喂插孔6内且正好位于位于底座7的台面上。
[0029]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糖蜜饲喂器10。糖蜜饲喂器10包括:糖蜜饲喂器管体12,糖蜜饲喂器管体12 —端密封,另一端开口 ;糖蜜饲喂器管体12的体壁上设有两个连接孔13 ;与连接孔13同一轴线上还设有一个通气孔16 ;采食管14,采食管14两端开口,内部填充有吸水填充物15,优选的,吸水填充物为棉棒或棉纱布。将采食管14的一端插入连接孔13 ;塞盖17,塞盖17扣在糖蜜饲喂器管体12的开口端,用于密封糖蜜饲喂器管体12内的液体糖蜜饲料。
[0030]为了便与观察确定液体糖蜜饲料的剩余量。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糖蜜饲喂器管体12为透明带塞盖塑料管。
[0031]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筑巢平台9和花粉盒11相间隔放置。使蜂王的采食区与筑巢区相互分离,便于保持筑巢区的卫生洁净。
[0032]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改进,饲养盒本体4为长方体状,同时底座7制作成与饲养盒本体4相适配的长方体形,使饲养盒本体4能够扣在所述底座7上。
[0033]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在应用中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由于设置了饲喂观察口,便于饲喂操作和检查操作。所述饲养盒本体(4)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所述饲喂观察口上方覆盖的顶盖为透明塑料片,便于蜂王取食活动和筑巢产卵情况的日常观察,所述顶盖设置顶盖透气孔,起通风换气和防止蜂王逃逸的作用。所述底座侧壁四周均匀设置底座透气孔,起通风换气的作用;所述底座台面上设置一定宽度的不等长条形孔,便于便于熊蜂粪便和抛撒花粉饲料的漏出,起保持饲养环境卫生洁净和通风换气的作用。所述花粉盒优选为直径为2?3厘米的塑料瓶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控制花粉饲喂量和花粉饲喂操作,可减少花粉饲料的抛撒浪费。所述筑巢平台可以选用一次性塑料培养皿、硬纸片、粗帆布或大号瓶盖,所述筑巢平台中央可放置花粉团诱导蜂王筑巢产卵,可控制蜂王在筑巢平台上筑巢产卵。所述花粉盒和所述筑巢平台位于所述糖蜜饲喂器两侧,蜂王的采食区与筑巢区相互分离,便于保持筑巢区的卫生洁净。
[0035]所述糖蜜饲喂器可从饲养盒外部自由插拔于饲养盒本体侧壁靠近底部边缘的糖蜜饲喂插孔,便于糖蜜饲喂器的更换、清洗和糖蜜饲料的添加操作。所述糖蜜饲喂器优选透明带塞盖塑料管,可直接观测液体糖蜜饲料的剩余量,便于糖蜜饲料的及时添加。所述糖蜜饲喂器开口端设置采食管和通气孔,所述采食管管口朝上,可减少液体糖蜜饲料的滴漏,所述采食管内放置吸水纱布,可减少液体糖蜜饲料的水分蒸发,避免糖蜜饲料结晶,所述吸水纱布可将液体糖蜜饲料虹吸至采食管管口,便于蜂王取食,便于液体糖蜜饲料的充分利用。所述通气孔优选位于采食管和塞盖之间,可平衡糖蜜饲喂器内外压力,可避免液体糖蜜饲料的溢出,所述塞盖可自由开闭,便于液体糖蜜饲料的添加,闭合后具良好的密封性,可减少液体糖蜜饲料渗漏和污染。
[0036]所述饲养盒本体与所述底座撤卸分离后,便于饲养盒的内部清洁清洗,便于熊蜂I期人工养殖结束后的移箱操作,所述筑巢平台不仅使得移箱操作简便快捷,还可以保持初始蜂巢的完整。
[0037]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熊蜂饲养盒包括: 饲养盒本体(4),所述饲养盒本体(4)的顶部设置饲喂观察口(3),侧壁上设置糖蜜饲喂插孔(6); 顶盖(I ),所述顶盖上设置至少一个顶盖透气孔(2),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饲喂观察口(3)上,并且使所述顶盖透气孔(2)与所述饲喂观察口(3)重合; 底座(7 ),所述底座(7 )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条形孔(5 ),所述底座(7 )的侧壁设置底座透气孔(8),所述条形孔(5)和所述底座透气孔(8)形成透气通路;所述饲养盒本体(4)可撤卸的固定在所述底座(7)上; 筑巢平台(9 ),所述筑巢平台(9 )放置在所述底座(7 )的台面上; 花粉盒(11),所述花粉盒(11)放置在所述底座(7 )的台面上; 糖蜜饲喂器(10),所述糖蜜饲喂器(10)安置在饲养盒本体(4)的所述糖蜜饲喂插孔(6)内,糖蜜饲喂器(10)位于所述底座(7)的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饲喂器(10)包括: 糖蜜饲喂器管体(12),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12) 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 ;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12)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3);与所述连接孔(13)同一轴线上还设有一个通气孔(16); 采食管(14),所述采食管(14)两端开口,内部填充有吸水填充物(15),且将所述采食管(14)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孔(13); 塞盖(17),所述塞盖(17)扣在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12)的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饲喂器管体(12)为透明带塞盖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填充物为棉棒或棉纱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筑巢平台(9)和所述花粉盒(11)相间隔放置于糖蜜饲喂器(10)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饲喂器(10)可从饲养盒外部自由插拔于饲养盒本体(4)侧壁靠近底部边缘的糖蜜饲喂插孔(6)。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盒本体(4)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糖蜜饲喂器的熊蜂I期人工饲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盒本体(4 )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所述顶盖(I)用透明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A01K53/00GK203378404SQ201320486581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王建, 周平, 李吉莲, 韩方志, 吴桐忠, 刘长彬, 李国庆 申请人:新疆农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