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1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包括球形碳酸钙核芯,在球形碳酸钙核芯外依次包覆有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结构,在稳定剂层和动物蛋白层之间设有缓释剂层,在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之间设有中草药螯合剂层,在腐植酸层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碳酸钙保护壳和着色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针对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通过增强植物的有机营养,加速土壤物质的循环,通过固化的形式尽可能的吸收重金属及其他毒素。
【专利说明】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
【背景技术】
[0002]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以及矿区的污染,有相当数量农田的土壤质量日趋下降。其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有逐年增加之势。土壤重金属污染可经水、大气、植物等介质最终危害到人体健康。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土壤中重金属不能被生物所降解,因此,寻求缓解或解决此类污染的办法成了全球关注的棘手问题。
[0003]污染造成土地板结:化肥在土壤中具有化学固定作用,超量施用可以造成土壤坂结,土壤酸性增加等不良后果,同时,必然导致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的加重,我国地面水体多已受到氮磷等物质的污染,大小养殖场的迅速发展使大量的畜禽粪便不加处理进入地上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全国2000年畜禽粪便排放量是27亿吨其危害不亚于生活垃圾,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还造成许多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0004]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下降:粮食、瓜果蔬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重金属不仅可以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畸形、癌变、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也已达到非常惊人的地步,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几乎没有一天不用化学药物,我国是畜牧大国,肉蛋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药物残留己成为我国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由于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农畜产品的品质下降,造成瓜果不甜、肉蛋不香,同时由于药物的人畜共用,使得一些化学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对人类的药效越来越低,过去几万单位就有效的青霉素现在最高居然能用到几千万单位。
[0005]生产成本过高且经济效益下降:目前我国生产一吨粮食所消耗的劳动力和投入的农药化肥数均己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由于土壤结构和其它环境条件的不断破坏,导致投入和产出比例的大大失调,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目前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价,这种情况不仅大大降低了我国粮棉的国际竟争力,而且还会因“入关”形成重大冲击。
[0006]当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学法。物理化学法往往需要改变土壤的原有结构,破坏土壤生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说,物理化学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作为生物学方法典范的植物中药矿质修复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治理过程对原来的土壤扰动较少,“利用自然的产物来解决因为非自然而带来的问题”这一基本理念,发挥生物的力量,使植物的生产环境更加符合生态的平衡和协调,从生态学上分类,植物是生产者,人和动物是消耗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也叫还原者)。三者不断的增加,促成生物大循环和生态平衡。在这个生物大循环中,生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能够逐渐减少甚至清除其中的化学物质,重金属,且成本低廉,是真正“有机”且标本兼治的方法。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包括球形碳酸钙核芯,在所述球形碳酸钙核芯外依次包覆有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所述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结构,在所述稳定剂层和动物蛋白层之间设有缓释剂层,在所述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之间设有中草药螯合剂层,在所述腐植酸层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碳酸钙保护壳和着色层。
[0009]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的厚度分别为20 μ m、25 μ m、30 μ m和35 μ m。
[0010]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的厚度分别为30 μ m、35 μ m、45 μ m和55 μ m。
[0011]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蛋白层、稳定剂层、动物蛋白层和腐植酸层的厚度分别为15um、20 μ m、25 μ m和40um。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针对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通过增强植物的有机营养,加速土壤物质的循环,通过固化的形式尽可能的吸收重金属及其他毒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球形碳酸钙核芯,2.植物蛋白层,3.稳定剂层,4.动物蛋白层,5.腐植酸层,6.缓释剂层,7.中草药螯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球形碳酸钙核芯1,在所述球形碳酸钙核芯I外依次包覆有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结构,在所述稳定剂层3和动物蛋白层4之间设有缓释剂层6,在所述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之间设有中草药螯合剂层7,在所述腐植酸层5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碳酸钙保护壳和着色层。
[0018]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20 μ m、25ιιπι、30μπι和35 μ m ;还可以,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30μπι、35μπι、45μπι和55 μ m ;还可以,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15 μ m、20 μ m、25 μ m和40 μ m。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针对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通过增强植物的有机营养,加速土壤物质的循环,通过固化的形式尽可能的吸收重金属及其他毒素。[002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碳酸钙核芯(I),在所述球形碳酸钙核芯(I)外依次包覆有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结构,在所述稳定剂层⑶和动物蛋白层⑷之间设有缓释剂层(6),在所述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之间设有中草药螯合剂层(7),在所述腐植酸层(5)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碳酸钙保护壳和着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20μπι、25μπι、30μπ^Ρ35μπ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层(4)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30μπι、35μπι、45μπ^Ρ55μπ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净残修复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层(2)、稳定剂层(3)、动物蛋白 层⑷和腐植酸层(5)的厚度分别为1511111、2011111、2511111和4011111。
【文档编号】C05G5/00GK203411486SQ20132050804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冯庆国 申请人:冯庆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