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6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涉及刀具。目前,清除线路旁的树枝或毛竹,采用的方式不能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包括铲刀、钩刀及用于连接手持棒的连接部,所述铲刀位于所述钩刀的上方,所述铲刀的刀锋向上,所述钩刀的刀锋向下。本技术方案组合了铲刀和钩刀,向上能铲枝条,向下也能砍枝条,不必上树操作,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手持棒为绝缘棒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树枝,毛竹接触或者靠近线路造成的跳闸事故时有发生,给电网造成的损失也难以估计,故需要清除线路旁的树枝或毛竹。采用的方式主要为以下三种:1、利用高枝油锯修剪,高枝油锯笨重,且不绝缘,是导体,容易产生触电事故;2、人站在绝缘梯上修剪,虽然绝缘,但操作时需要搬动绝缘梯,设备体积大,操作不灵活。3、携带柴刀戴绝缘手套上树修剪,绝缘手套很容易被树枝划破,就起不到绝缘的作用,同样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以上三种方式,不能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以达到操作灵活,使用安全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4]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刀、钩刀及用于连接手持棒的连接部,所述伊刀位于所述钩刀的上方,所述伊刀的刀锋向上,所述钩刀的刀锋向下。刀具组合了韦产刀和钩刀,向上能铲枝条,向下也能砍枝条,不必上树操作,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手持棒为绝缘棒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6]所述的铲刀呈缺口向上的弯月状;所述的钩刀呈弯钩状,钩刀的下端设连接部,连接部为中部设连接孔的柱体。
[0007]所述的铲刀包括第一圆弧边、第二圆弧边;第一圆弧边为下凹圆弧边,第一圆弧边设刀锋;第二圆弧边为下凸圆弧边;所述的钩刀包括第三圆弧边和第四圆弧边,所述的第三圆弧边为上凸圆弧边,所述的第四圆弧边为上凹圆弧边,第四圆弧边设刀锋;铲刀的第二圆弧边中部与钩刀的第三圆弧边中部固接。
[0008]所述的铲刀的第一圆弧边与第二圆弧边首尾相接。形成弯月状。
[0009]所述的钩刀还包括第五圆弧边及第六圆弧边以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所述的第五圆弧边为下凹圆弧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为下凸圆弧边,所述的第五圆弧边、第三圆弧边光滑连接形成上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与第四弧边光滑连接形成下边,上边始端与下边始端相连,上边末端、下边末端与连接部相连。
[0010]所述的连接部的连接孔设有内螺纹。手持棒与连接部螺纹连接,拆卸方便,快速,在不用时,两者可卸拆,存储空间小。
[0011]有益效果:刀具组合了铲刀和钩刀,向上能铲枝条,向下也能砍枝条,不必上树操作,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且手持手持棒,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铲刀;101_第一圆弧边;102 —第二圆弧边;2-钩刀;201_第三圆弧边;202 —第四圆弧边;203_五圆弧边;204_第六圆弧边;3_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铲刀1、钩刀2及用于连接手持棒的连接部3,所述铲刀I位于所述钩刀2的上方,所述铲刀I的刀锋向上,所述钩刀2的刀锋向下。其中铲刀I呈弯月状,其包括第一圆弧边101、第二圆弧边102 ;第一圆弧边101为下凹圆弧边,第一圆弧边101设刀锋;第二圆弧边102为下凸圆弧边,第一圆弧边101与第二圆弧边102首尾相接形成缺口向上的弯月状。所述的钩刀2呈弯钩状,其包括第三圆弧边201和第四圆弧边202,所述的第三圆弧边201为上凸圆弧边,所述的第四圆弧边202为上凹圆弧边,第四圆弧边202设刀锋;铲刀I的第二圆弧边102中部与钩刀2的第三圆弧边201中部固接。钩刀2的下端设连接部3,连接部3为中部设连接孔的柱体,连接孔中穿设手持棒。
[0016]为便于枝条进入钩刀2中,所述的钩刀2还包括第五圆弧边203及第六圆弧边204以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所述的第五圆弧边203为下凹圆弧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204为下凸圆弧边,所述的第五圆弧边203、第三圆弧边201光滑连接形成上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204与第四弧边光滑连接形成下边,上边始端与下边始端相连,上边末端、下边末端与连接部3相连。
[0017]为了便于拆装,所述的连接部3的连接孔设有内螺纹,手持棒设有与连接孔相配的外螺纹。使用时,连接部3与手持棒通过螺纹连接,装配方便。
[0018]以上图1所示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刀(I)、钩刀(2)及用于连接手持棒的连接部(3),所述铲刀(I)位于所述钩刀(2)的上方,所述铲刀(I)的刀锋向上,所述钩刀(2)的刀锋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刀(I)呈缺口向上的弯月状;所述的钩刀(2)呈弯钩状,钩刀(2)的下端设连接部(3),连接部(3)为中部设连接孔的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刀(I)包括第一圆弧边(101)、第二圆弧边(102);第一圆弧边(101)为下凹圆弧边,第一圆弧边(101)设刀锋;第二圆弧边(102)为下凸圆弧边;所述的钩刀(2)包括第三圆弧边(201)和第四圆弧边(202),所述的第三圆弧边(201)为上凸圆弧边,所述的第四圆弧边(202)为上凹圆弧边,第四圆弧边(202)设刀锋;铲刀(I)的第二圆弧边(102)中部与钩刀(2)的第三圆弧边(201)中部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刀(I)的第一圆弧边(101)与第二圆弧边(102)首尾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刀(2)还包括第五圆弧边(203 )及第六圆弧边(204 )以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所述的第五圆弧边(203 )为下凹圆弧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204)为下凸圆弧边,所述的第五圆弧边(203)、第三圆弧边(201)光滑连接形成上边,所述的第六圆弧边(204)与第四弧边光滑连接形成下边,上边始端与下边始端相连,上边末端、下边末端与连接部(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剪枝条用组合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的连接孔设有内螺纹。
【文档编号】A01G3/08GK203416659SQ201320549202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石剑锋, 石彧东, 吕明超, 陈海峰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国网浙江新昌县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