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01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研磨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棒,研磨棒包括研磨体和研棒柄。研磨体包括研磨头、短柄以及短柄壳,短柄和研磨头固定连接,短柄壳套设在短柄上并与短柄粘合为一体。研棒柄与短柄壳嵌套设置,且研棒柄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长度伸缩可调。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能够在研磨棒的短柄部分断裂时仍可以使用,且研棒柄的长度可以伸缩。
【专利说明】研磨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研磨棒。
【背景技术】
[0002]在某些需要研磨样品的提取试验中,研钵与研磨棒使用非常广泛,通常两者配套使用,目前试验所用的研磨棒通常是玛瑙制作,玛瑙质地坚硬,性脆,落地时研棒柄很容易断裂,断裂后就不能和研钵配套使用,进而影响试验进展。并且现有的不同规格研钵配套使用的研磨棒,有长有短,长的容易断裂且不易收存,短的研磨棒手握时很不方便,研磨时用不上力气,使实验的研磨效率降低,特别对于那些需要快速研磨的样品,研磨效果很不理想,研磨效果的不佳,很大程度上影响试验结果。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研磨棒,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研磨棒,能够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能够在研磨棒的短柄部分断裂时仍可以使用,且研棒柄的长度可以伸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研磨棒,包括研磨体和研棒柄。研磨体包括研磨头、短柄以及短柄壳,短柄和研磨头固定连接,短柄壳套设在短柄上并与其粘合为一体。研棒柄与短柄壳嵌套设置,且研棒柄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长度伸缩可调。
[0006]其中,研磨头与短柄的材质为玛瑙或陶瓷,研磨头和短柄设置为一体,研磨头沿着短柄长度方向的尺寸在Icm?2cm之间,短柄的长度为2cm?3cm之间。
[0007]其中,短柄壳为金属壳。
[0008]其中,短柄为圆柱体且直径在1.6cm?2.8cm之间。
[0009]其中,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的内单元管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装置,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的外单元管设置有限位孔,限位装置和限位孔配合避免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伸缩时脱离。
[0010]其中,限位装置包括弹簧和钢珠,弹簧的一端支撑在单元管的内壁,另一端与钢珠固定连接且将钢珠弹性顶抵至通孔,钢珠在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缩短时被外单元管压入通孔且在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伸长至最大长度时被弹簧顶出通孔并卡入限位孔。
[0011]其中,钢珠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限位孔的直径。
[0012]其中,单元管的长度为3cm,通孔设置在对应的单元管距离其较近一端0.5cm处。
[0013]其中,限位孔设置在对应的单元管距离其较近一端0.5cm处。
[0014]其中,单元管为金属单元管,并且数量为三个。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短柄壳套设在短柄上能够且与之粘合为一体,能够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在短柄部分断裂时由于短柄壳的包裹使得研磨棒仍可以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使得研磨柄的长度伸缩可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棒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研磨棒的优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9]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棒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研磨棒包括研磨体10和研棒柄11。
[0020]研磨体10包括研磨头101、短柄102以及短柄壳103,短柄102和研磨头10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研磨头101的材质优选为玛瑙,短柄102材质优选为玛瑙,研磨头101和短柄102优选地设置为一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研磨头101与短柄102的材质也可以为陶瓷或其他材质。研磨头101沿着短柄102长度方向的尺寸A在Icm?2c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A优选为1.5cm,短柄102的长度B优选在2cm?3c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B优选为
2.5cm。短柄壳103套设在短柄102上并与短柄102粘合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短柄壳103优选为金属壳,短柄102优选为圆柱体且直径优选为在1.6cm?2.8cm之间。
[0021]研棒柄11与短柄壳103嵌套设置,且研棒柄11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以使得研棒柄11的长度伸缩可调。在本实施例中,单元管优选为金属单元管,单元管数量为三个,三个单元管分别为单元管111、单元管112以及单元管113。其中,单元管112嵌套在单元管111内,单元管113嵌套在单元管112内。在本实施例中,单元管111、单元管112、单元管113的长度均优选为3cm。
[0022]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研磨棒的优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为单元管111和单元管112,或者为单元管112和单元管113。下面以单元管111和单元管112为例进行说明。单元管112嵌套在单元管111内,因此相对而言单元管112为内单元管,单元管111为外单元管。单元管112设置有通孔1121,通孔1121设置为距离单元管112的左端较近(靠近研磨头101的一端为左端,反之为右端,下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21优选为距离单元管112的左端0.5cm。通孔1121内设置有限位装置12,单元管111设置有限位孔1111,限位孔1111设置为距离单元管111右端较近,且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1111优选为距离单元管111的右端0.5cm。限位装置12和限位孔1111配合避免单元管111和单元管112相对伸缩时脱离。具体地,限位装置12包括弹簧121和钢珠122,弹簧121的一端支撑在单元管112的内壁,另一端与钢珠122固定连接且将钢珠122弹性顶抵至通孔1121,钢珠122在单元管111和单元管112相对缩短时被单元管112压入通孔1121且在单元管111和单元管112相对伸长至最大长度时被弹簧121顶出通孔1121并卡入限位孔1111。钢珠122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通孔1121的直径,钢珠122的直径大于限位孔1111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钢珠122的直径优选为等于通孔1121的直径,且均优选为0.3cm。
[0023]类似地,单元管113嵌套在单元管112内,此时,相对而言单元管113为内单元管,而单元管112为外单元管。单元管113设置有通孔1131,通孔1131设置为距离单元管113的左端较近。单元管112设置有限位孔1122,限位孔1122设置为距离单元管112右端较近。限位装置13和限位孔1122配合避免单元管112和单元管113相对伸缩时脱离。其中,限位装置13与限位孔1122配合的原理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24]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单元管111优选为嵌套在短柄壳103内,相对而言短柄壳103相当于外单元管而单元管111相当于内单元管。单元管111和短柄壳103相对伸缩时也采用了上述类似的方式进行限位。具体地,单元管111设置有通孔1112,通孔1112设置为距离单元管111的左端较近。通孔1112内设置有限位装置14,短柄壳103设置有限位孔1031,限位孔1031设置为距离短柄壳103右端较近。其中,限位装置14与限位孔1031配合的原理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25]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部件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0026]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短柄壳套设在短柄上能够且与之粘合为一体,能够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在短柄部分断裂时由于短柄壳的包裹使得研磨棒仍可以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使得研磨柄的长度伸缩可调,另外在伸缩时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得两个相互嵌套设置的单元管在相对伸缩时不至于脱离。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棒包括: 研磨体,包括研磨头、短柄以及短柄壳,所述短柄和研磨头固定连接,所述短柄壳套设在短柄上并与其粘合为一体; 研棒柄,与所述短柄壳嵌套设置,且所述研棒柄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首尾嵌套设置的单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长度伸缩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与短柄的材质为玛瑙或陶瓷,研磨头和短柄设置为一体,研磨头沿着短柄长度方向的尺寸在Icm?2cm之间,所述短柄的长度在2cm?3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柄壳为金属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柄为圆柱体且直径在1.6cm?2.8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的内单元管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装置,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的外单元管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装置和限位孔配合避免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伸缩时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弹簧和钢珠,所述弹簧的一端支撑在单元管的内壁,另一端与钢珠固定连接且将钢珠弹性顶抵至通孔,所述钢珠在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缩短时被外单元管压入通孔且在内外相互嵌套的两个单元管伸长至最大长度时被弹簧顶出通孔并卡入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限位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管的长度为3cm,所述通孔设置在对应的单元管距离其较近一端0.5cm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设置在对应的单元管距离其较近一端0.5cm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管为金属单元管,并且数量为三个。
【文档编号】B02C19/08GK203508153SQ20132055079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严志祥, 袁翠红, 操利超, 游丽金, 张勇 申请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