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收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大蒜收割机,其操作方便灵活,并能较好地保证大蒜的收获质量。该收割机包括机架及其前、后部设置的犁刀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前连接有大蒜输送机构,所述大蒜输送机构前还设有夹蒜机构,夹蒜机构、犁刀和大蒜输送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并对应大蒜种植行并排设有多组,夹蒜机构和大蒜输送机构均为皮带、带轮结构,夹蒜机构的主动带轮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后侧带轮以上、下位置安装在一主传动轴上,各主传动轴轴线相互平行且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一水平动力轴联动,水平动力轴通过链轮链条副与动力机构相连。
【专利说明】大蒜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大蒜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农业生产中大蒜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推广种植,其收获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挖掘和收割机机械挖掘两种,传统的人工挖掘采用小铲挖取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较大,而机械挖掘又存在犁刀深度无法调整、不能扶正蒜杆等缺陷,切蒜、伤蒜的现象多有发生,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大蒜收割机,其操作方便灵活,并能较好地保证大蒜的收获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大蒜收割机,包括机架,机架前、后部分别设有犁刀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前连接有大蒜输送机构,所述大蒜输送机构前还设有夹蒜机构,夹蒜机构、犁刀和大蒜输送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并对应大蒜种植行并排设有多组,单组夹蒜机构包括两扶正轮、配套的夹蒜传动带及主动带轮,单组大蒜输送机构包括两副传动带轮及传输带,传输带运行区间内设有多组支撑轮,夹蒜机构的主动带轮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后侧带轮以上、下位置安装在一主传动轴上,主传动轴下方设置有内壁为倾斜面的下料斗,收获的蒜经下料斗落至地面整齐排列,各主传动轴轴线相互平行且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一水平动力轴联动,水平动力轴通过链轮链条副与动力机构相连,动力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农用拖拉机等机动车。
[0006]所述夹蒜机构的两扶正轮倾斜对称设置呈V字形,且底部保留有大于蒜杆直径、小于蒜头直径的间隙。
[0007]所述与水平动力轴连接的伞齿轮副位置可调,方便根据蒜垅种植行间距调整每组夹蒜机构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对应距离,提高其收蒜的准确性。
[0008]所述大蒜输送机构的传输带采用平带。
[0009]所述传输带水平方向的倾角为30°?35°。
[0010]所述犁刀为可拆卸式安装以调整其高度,根据大蒜的类型进行调整,以适应其不同种植深度的收割要求。
[0011 ] 本方案未详述技术特征采用现有技术。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
[0013]I)该大蒜收割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收蒜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14]2)在犁刀前设置夹蒜机构,可有效避免收割时倒伏蒜的遗漏,从而提高收蒜质量;[0015]3)所述与水平动力轴连接的伞齿轮副位置可调,方便根据蒜垅种植行间距调整每组夹蒜机构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对应距离,提高其收蒜的准确性;
[0016]4)所述犁刀为可拆卸式安装以调整其高度,根据大蒜的类型进行调整,以适应其不同种植深度的收割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蒜收割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蒜输送机构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夹蒜传动带;2、主传动轴;3、链轮链条副;4、动力机构;5、水平动力轴;6、机架;7、支撑轮;8、传输带;9、犁刀;10、扶正轮;11、伞齿轮副;12、主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大蒜收割机,包括机架6,机架6前、后部分别设有犁刀9和动力机构4,动力机构4前连接有大蒜输送机构,所述大蒜输送机构前还设有夹蒜机构,夹蒜机构、犁刀9和大蒜输送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并对应大蒜种植行并排设有多组,单组夹蒜机构包括两扶正轮10、配套的夹蒜传动带I及主动带轮12,单组大蒜输送机构包括两副传动带轮及传输带8,传输带8运行区间内设有多组支撑轮7,夹蒜机构的主动带轮12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后侧带轮以上、下位置安装在一主传动轴2上,主传动轴2下方设置有内壁为倾斜面的下料斗,收获的蒜经下料斗落至地面整齐排列以便于拾取,各主传动轴2轴线相互平行且下端通过伞齿轮副11与一水平动力轴5联动,水平动力轴5通过链轮链条副3与动力机构4相连,动力机构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农用拖拉机等机动车。
[0022]所述夹蒜机构的两扶正轮10倾斜对称设置呈V字形,且底部保留有大于蒜杆直径、小于蒜头直径的间隙。
[0023]所述与水平动力轴5连接的伞齿轮副11位置可调,方便根据蒜垅种植行间距调整每组夹蒜机构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对应距离,提高其收蒜的准确性。
[0024]所述大蒜输送机构的传输带8采用平带。
[0025]所述传输带8水平方向的倾角为30°?35°。
[0026]所述犁刀9为可拆卸式安装以调整其高度,根据大蒜的类型进行调整,以适应其不同种植深度的收割要求。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如动力机构的形式、料斗的设置、机架上转向操作装置的设置等等。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蒜收割机,包括机架,机架前、后部分别设有犁刀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前连接有大蒜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输送机构前还设有夹蒜机构,夹蒜机构、犁刀和大蒜输送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并对应大蒜种植行并排设有多组,单组夹蒜机构包括两扶正轮、配套的夹蒜传动带及主动带轮,单组大蒜输送机构包括两副传动带轮及传输带,传输带运行区间内设有多组支撑轮,夹蒜机构的主动带轮和大蒜输送机构的后侧带轮以上、下位置安装在一主传动轴上,各主传动轴轴线相互平行且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一水平动力轴联动,水平动力轴通过链轮链条副与动力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蒜机构的两扶正轮倾斜对称设置呈V字形,且底部保留有大于蒜杆直径、小于蒜头直径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蒜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水平动力轴连接的伞齿轮副位置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蒜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输送机构的传输带采用平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蒜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水平方向的倾角为3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蒜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刀为可拆卸式安装以调整其高度。
【文档编号】A01D33/00GK203435359SQ20132056553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增森 申请人:王增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