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手提航空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宠物手提航空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箱体顶部设置上箱顶门,上箱体上安装手柄,下箱体内设置网格板,所述上箱体上部边缘制有弯扣,上箱顶门一边制扣环,上箱顶门另一边制圆形凸环,圆形凸环上安旋钮转盘,所述旋钮转盘包括转盘扣、旋转钮,所述转盘扣为半圆形,转盘扣上制圆环,圆环内开两个方孔,所述旋转钮上制插柱,插柱底端制倒钩,旋转钮上的插柱与转盘扣上的方孔配合,所述上箱体制上翻檐,前、后侧上翻檐分别制上凸台,上凸台上安翻扣,下箱体制下翻檐,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下凸台,上翻檐盖在下翻檐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翻扣固定,所述上箱顶门为透明壳体。
【专利说明】宠物手提航空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宠物手提航空篮。
[0002]【背景技术】
[0003]现今社会中,宠物饲养者越来越多,宠物用品种类也日趋繁多。当人们外出携带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例如飞机、火车等,就需要携带关养宠物的笼子。已有的宠物航空笼的上箱体与下箱体大都用螺钉固定在一起,上、下箱体不易拆卸,当不使用时,笼子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携带十分不便。而且宠物航空笼的门安装在笼体侧面,抱取宠物时很不方便。宠物航空笼的顶部不透明,不便于观察笼内宠物的活动情况。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上、下箱体可拆卸,开合简单、方便,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少,提拿轻巧,顶部设有自由开合的透明的上箱顶门,方便抱取宠物,以及有利于观察宠物活动的一种宠物手提航空篮。
[0006]本实用新型宠物手提航空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箱体顶部设置上箱顶门,上箱体上安装手柄,在下箱体内设置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箱体的上部边缘制有弯扣,上箱顶门的一边制有与弯扣相配合的扣环,上箱顶门的另一边制有圆形凸环,圆形凸环上安装旋钮转盘,所述的旋钮转盘包括转盘扣,与转盘扣配合的旋转钮,所述的转盘扣为半圆形,转盘扣上制有圆环,圆环内开有两个方孔,所述的旋转钮上制有插柱,插柱底端制有倒钩,旋转钮上的插柱与转盘扣上的方孔配合,所述的上箱体制有上翻檐,前、后侧上翻檐上分别制有上凸台,上凸台上安装翻扣,下箱体上制下翻檐,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有下凸台,上翻檐盖在下翻檐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翻扣固定,所述的上箱顶门为透明壳体。
[000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宠物手提航空篮,其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箱体顶部设置上箱顶门,上箱顶门一边制有扣环,通过扣环与上箱体上的弯扣连接,上箱顶门另一边上安装旋钮转盘,旋钮转盘包括转盘扣和旋转钮,将转盘扣放在上箱顶门的下部,将其圆环与上箱顶门的圆形凸环配合放置,再将旋转钮的插柱依次穿过上箱顶门的圆形凸环和转盘扣上的方孔,倒钩钩住转盘扣,即可将旋钮转盘安装在上箱顶门上。当需要关闭上箱顶门时,将其闭合后,转动旋钮转盘上的旋转钮,从而带动下部的转盘扣转动,使转盘扣的半圆边转向外侧,将上箱顶门和上箱体固定住。同理,当需要打开上箱顶门时,转动旋转钮带动转盘扣转动,使其直线边转向外侧,即可开启上箱顶门。所述的上箱体制有上翻檐,前、后侧上翻檐上分别制有上凸台,上凸台上安装翻扣,下箱体上制下翻檐,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有下凸台,上翻檐宽度略大于下翻檐的宽度,这样组装上、下箱体时,即将上翻檐盖在下翻檐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扳动两边翻扣来固定,组装容易,拆卸方便。且在不使用时,拆卸后保存节省空间。将上箱顶门设置为透明壳体,用户可以直接从宠物手提航空篮的上部观察到篮内宠物的活动情况,方便实用。
[0008]本实用新型宠物手提航空篮,其所述的手柄为两个,两个手柄设置在上箱体的两侦U。在上箱体上设置两个手柄,一、增大受力面积,提高用户手提航空篮时的舒适度;二、手提时减轻航空篮晃动,减少动物在航空篮里的不适感。所述的网格板上开有透气孔,网格板底部制有第一加强条。网格板底部制第一加强条,使网格板和下箱体之间空隔一定距离,且网格板上制透气孔,方便将宠物的尿液和粪便排到网格板下,保持宠物的清洁卫生。所述的上箱体的上翻檐下制有第一加强筋,下箱体的下翻檐下制有第二加强筋。上、下翻檐下分别制第一、第二加强筋,可以提高翻檐的牢度,使其不易折裂。所述的下箱体的底部制有第二加强条。下箱体底部制第二加强条,可以在有效减少下箱体底部与地面的摩擦的同时增加下箱体牢度。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宠物手提航空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上箱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网格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旋转转盘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0015]图6是上箱顶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手提航空篮,如图1一图6所示,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箱体顶部设置上箱顶门3,上箱体I上安装手柄4,在下箱体2内设置网格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箱体I的上部边缘制有弯扣11,上箱顶门3的一边制有与弯扣11相配合的扣环31,上箱顶门3的另一边制有圆形凸环32,圆形凸环上安装旋钮转盘6,所述的旋钮转盘6包括转盘扣61,与转盘扣配合的旋转钮62,所述的转盘扣61为半圆形,转盘扣上制有圆环611,圆环内开有两个方孔612,所述的旋转钮62上制有插柱621,插柱底端制有倒钩622,旋转钮上的插柱与转盘扣上的方孔配合,所述的上箱体I制有上翻檐13,前、后侧上翻檐上分别制有上凸台12,上凸台上安装翻扣14,下箱体2上制下翻檐21,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有下凸台22,上翻檐13盖在下翻檐21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翻扣14固定,所述的上箱顶门3为透明壳体。本实用新型的宠物手提航空篮,其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箱体2顶部设置上箱顶门3,上箱顶门一边制有扣环31,通过扣环31与上箱体上的弯扣11连接,上箱顶门另一边上安装旋钮转盘6,旋钮转盘6包括转盘扣61和旋转钮62,将转盘扣61放在上箱顶门的下部,将其圆环611与上箱顶门的圆形凸环32配合放置,再将旋转钮62的插柱621依次穿过上箱顶门的圆形凸环32和转盘扣上的方孔612,倒钩622钩住转盘扣61,即可将旋钮转盘6安装在上箱顶门3上。当需要关闭上箱顶门3时,将其闭合后,转动旋钮转盘6上的旋转钮62,从而带动下部的转盘扣61转动,使转盘扣的半圆边转向外侧,将上箱顶门和上箱体固定住。同理,当需要打开上箱顶门3时,转动旋转钮62带动转盘扣61转动,使其直线边转向外侧,即可开启上箱顶门3。所述的上箱体I制有上翻檐13,前、后侧上翻檐上分别制有上凸台12,上凸台上安装翻扣14,下箱体2上制下翻檐21,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有下凸台22,上翻檐13宽度略大于下翻檐21的宽度,这样组装上、下箱体时,即将上翻檐13盖在下翻檐21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扳动两边翻扣14来固定,组装容易,拆卸方便。且在不使用时,拆卸后保存节省空间。将上箱顶门设置为透明壳体,用户可以直接从宠物手提航空篮的上部观察到篮内宠物的活动情况,方便实用。所述的手柄4为两个,两个手柄设置在上箱体I的两侧。在上箱体上设置两个手柄,一、增大受力面积,提高用户手提航空篮时的舒适度;二、手提时减轻航空篮晃动,减少动物在航空篮里的不适感。所述的网格板(5)上开有透气孔51,网格板5底部制有第一加强条52。网格板底部制第一加强条,使网格板和下箱体之间空隔一定距离,且网格板上制透气孔,方便将宠物的尿液和粪便排到网格板下,保持宠物的清洁卫生。所述的上箱体I的上翻檐13下制有第一加强筋15,下箱体2的下翻檐21下制有第二加强筋23。上、下翻檐下分别制第一、第二加强筋,可以提高翻檐的牢度,使其不易折裂。所述的下箱体2的底部制有第二加强条24。下箱体底部制第二加强条,可以在有效减少下箱体底部与地面的摩擦的同时增加下箱体牢度。
【权利要求】
1.宠物手提航空篮,包括上箱体(I)、下箱体(2),上箱体顶部设置上箱顶门(3),上箱体(I)上安装手柄(4),在下箱体(2)内设置网格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箱体(I)的上部边缘制有弯扣(11),上箱顶门(3)的一边制有与弯扣(11)相配合的扣环(31 ),上箱顶门(3)的另一边制有圆形凸环(32),圆形凸环上安装旋钮转盘(6),所述的旋钮转盘(6)包括转盘扣(61),与转盘扣配合的旋转钮(62),所述的转盘扣(61)为半圆形,转盘扣上制有圆环(611),圆环内开有两个方孔(612),所述的旋转钮(62)上制有插柱(621),插柱底端制有倒钩(622),旋转钮上的插柱与转盘扣上的方孔配合,所述的上箱体(I)制有上翻檐(13),前、后侧上翻檐上分别制有上凸台(12),上凸台上安装翻扣(14),下箱体(2)上制下翻檐(21),前、后侧下翻檐上分别制有下凸台(22),上翻檐(13)盖在下翻檐(21)上,上、下凸台配合放置后,通过翻扣(14)固定,所述的上箱顶门(3)为透明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宠物手提航空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为两个,两个手柄设置在上箱体(I)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宠物手提航空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板(5)上开有透气孔(51),网格板(5)底部制有第一加强条(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宠物手提航空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箱体(I)的上翻檐(13)下制有第一加强筋(15),下箱体(2)的下翻檐(21)下制有第二加强筋(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宠物手提航空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箱体(2)的底部制有第二加强条(24)。
【文档编号】A01K31/04GK203467385SQ20132059164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叶国春 申请人:叶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