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4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支架、循环培养管道、输液管道以及营养液储备池;循环培养管道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正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定值孔;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向上,末端开口向下并与营养液储备池连通,输液管道一端连通营养液储备池,另一端与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拼接不同长度尺寸,其占用空间很小,适用于大量种苗的培育。
【专利说明】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很多家庭种植的通过花盆种植盆栽植物,但是若想实现大量种植不太容易,其必须要使用大量的花盆。同样,在现有技术中,家用栽培大量的种苗(例如药用石斛或是其他兰科植物)很难实现(甚至工业种植也是需要占用大量的使用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室内面积比较小,很难实现大量种苗的种植。
[0003]因此,对于现有技术如何通过具体既合理又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大量兰科植物种苗的培植是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培育兰科植物种苗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包括支架、循环培养管道、输液管道以及营养液储备池;
[0007]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正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定值孔;所述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
[0008]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向上,末端开口向下并与所述营养液储备池连通,所述输液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备池,另一端与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连通。
[0009]较佳地,
[0010]所述循环培养管道上还包括多个阀门;
[0011]所述阀门间隔设置在所述循环培养管道上。
[0012]较佳地,
[0013]所述定值孔的水平间隔为30?40cm。
[0014]较佳地,
[0015]所述定值孔的直径为8_18cm。
[0016]较佳地,
[0017]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总长度为2-6米。
[0018]较佳地,
[0019]所述的循环培养管道为PVC管。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0021]分析上述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的具体结构可以得知:循环培养管道20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上的定值孔用于栽种兰科植物的种苗,并通过输液管道(与营养液储备池连通)为循环培养管道供给营养液,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整机的循环培养系统。同时由于子管道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厂房或是家具不同空间的大小进行拼接选择循环培养管道的长度,例如不同家庭的阳台空间大小不同,如果空间较大的话可以组装长一点S形的管道,如果空间比较小可以使每段S形管道短一点,通过多段折返的S形管道实现增加循环管道总长度的目的。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拼接不同长度尺寸,其占用空间很小,适用于大量种苗的培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1,包括支架10、循环培养管道20、输液管道30以及营养液储备池40 ;
[0026]所述循环培养管道20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所述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正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定值孔201 ;
[0027]所述循环培养管道20的首端开口向上,末端开口向下并与所述营养液储备池连通,所述输液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备池,另一端与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连通。
[00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析上述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的具体结构可以得知:循环培养管道20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上的定值孔用于栽种兰科植物的种苗,并通过输液管道(与营养液储备池连通)为循环培养管道供给营养液,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整机的循环培养系统。同时由于子管道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厂房或是家具不同空间的大小进行拼接选择循环培养管道的长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拼接不同长度尺寸,其占用空间很小,适用于大量种苗的培育。
[002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式无土栽培设备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0030]较佳地,
[0031]所述循环培养管道20上还包括多个阀门202 ;
[0032]所述阀门202间隔设置在所述循环培养管道上。
[003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阀门的设计可以随意控制循环培养管道内任意一段管道内营养液的储存量,并可以控制是否进行营养液循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能还需要配合安装循环泵、温度探测器以及电脑程序控制器等装置,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0034]较佳地,
[0035]所述定值孔的水平间隔为30?40cm。
[0036]所述定值孔的直径为8_18cm。[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培育的兰科植物为药用石斛种苗时,将药用石斛种苗扦插于定值杯内,可以3?5株为一丛,丛间水平间距在30?40cm之间;上述距离是为了保障药用石斛种苗保持合理的间距,维持药用石斛更好的透气性能,合理间距也便于药用石斛种苗充分吸收营养液。
[0038]较佳地,
[0039]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总长度为2-6米。
[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无土栽培设备中可以栽培30-80颗蔬菜或者花卉、或是兰科植物。
[0041]较佳地,
[0042]所述的循环培养管道为PVC管。其中最终要的是实现方便拆卸拼接,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延长或是缩短循环培养管道的长度,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厂房或是家具不同空间的大小进行拼接选择循环培养管道的长度,例如不同家庭的阳台空间大小不同,如果空间较大的话可以组装长一点S形的管道,如果空间比较小可以使每段S形管道短一点,通过多段折返的S形管道实现增加循环管道总长度的目的。
[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
[004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循环培养管道、输液管道以及营养液储备池; 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由多段S形子管道组合而成;所述多段S形子管道均可拆卸连接;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管道壁正上方均匀设有多个定值孔; 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向上,末端开口向下并与所述营养液储备池连通,所述输液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备池,另一端与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首端开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培养管道上还包括多个阀门; 所述阀门间隔设置在所述循环培养管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值孔的水平间隔为30?4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值孔的直径为8-18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培养管道的总长度为2-6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循环培养管道为PVC管。
【文档编号】A01G31/06GK203735209SQ20132063146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卢德兴, 张冰 申请人: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