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756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机架,机架的下面连接有开沟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开沟机构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破茬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上的若干个破茬刀;机架上设有自动导苗机构,自动导苗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大量无序钵苗的第一传送带和用于输送单行钵苗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主动导向轮的轮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连接导苗管,导苗管下部的一侧设有栅条式扶苗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分苗带来的移栽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破茬刀将秸秆粉碎切断,避免了免耕地块中因秸秆缠绕对除草器产生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的育苗移栽机主要有鸭嘴式移栽机、钳夹式移栽机、链夹式栽植机、挠性圆盘式栽植机和带式栽植机,但是这些移栽机均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和平整,需要比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伴随着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尚未有专用于免耕地块并高效完成移栽工作的移栽机,这极大的限制了育苗移栽技术在我国保护性耕作地块上的应用。
[0003]在玉米育苗移栽阶段国内研制最为成功的为中国农业大学的2ZDF导苗管式移栽机,栽植速度可达60-70株I分,栽植合格率可以达到93%以上,该机型的由如下部件构成:苗架、喂苗器、主梁、四杆仿形机构、开沟器、扶苗器、覆土镇压轮和导苗管。该机型在作业时,秧苗由人工投人喂入器内,随喂入器一起转动,当喂入器转动到导苗管上方时,喂入器下面的活门打开,秧苗便靠自身重力落入导苗管,并在导苗管内壁的引导下下落犷在落人由开沟器开出的沟底后,秧苗便在扶苗器的扶持下保持落地时的直立状态,由覆土镇压轮进行覆土、压实,完成栽植作业。该机型需要人工将钵苗以单位依次放入苗盘中,这极大的影响了栽植的效率和劳动强度;另外,该机型能够较好地完成在普通翻耕地块的移栽工作,但是不适用于免耕地块的幼苗移栽。
[0004]我国目前研制的自动育苗移栽机中,虽有部分可以实现自动排苗,并自动栽植,但其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总的经济效益不高;大多数免耕移栽方案中需要将秸杆事先进行粉碎,否则除草器会因秸杆的缠绕而影响工作,这加大了秸杆还田的工作量和成本,并且因地表秸杆遮阴,使得幼苗光合作用降低,降低作物产量。因此,在我国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对前茬秸杆进行有效处理,并为钵苗移栽提供良好的立地条件,如何将现有机型进行改进组合,平衡机械成本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制出成本低廉、效率较高又能满足免耕地块的移栽机是育苗移栽机研究的关键。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开沟机构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能将免耕地块的秸杆粉碎处理,避免了除草器会因秸杆的缠绕而影响正常工作;同时在机架的上面设有自动分苗机构,能将大量无序的钵苗排成有序一列输送至导苗管中,提高了移栽机的栽植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还设置有开沟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与破茬机构一同组成了适合于免耕地块的育苗移栽土壤作业操作系统。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免耕地块幼苗的移栽,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0006]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为提供动力的地轮,机架的另一端为行走轮;机架的下面连接有开沟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本方案的特点是:开沟机构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破茬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上的若干个破茬刀;所述机架上设有自动导苗机构,自动导苗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大量无序钵苗的第一传送带和用于输送单行钵苗的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主动导向轮的轮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连接导苗管,导苗管下部的一侧设有栅条式扶苗器。
[0007]本方案的特点还有,所述开沟机构包括铧芯式开沟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开沟深度和入土角度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的刚性连杆下端与铧芯式开沟器连接。所述的覆土压实机构包括刮板式覆土器和设置在刮板式覆土器后面的V型橡胶压实轮,刮板式覆土器经固定件与机架连接,V型橡胶压实轮经高度调节机构与机架连接。
[000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相互套接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的顶端与机架连接,下连接杆的底端与刮板式覆土器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破茬刀的个数为4-6个。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位于同一平行于机架的平面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四周均设有挡板,并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带速相同。所述地轮通过带传动与第一传动轮连接,第一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控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移动。所述地轮通过带传动与第二传动轮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控制旋转轴旋转。
[000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为提供动力的地轮,机架的另一端为行走轮;机架的下面连接有铧芯式开沟器,其结构简单,入土性能较好,对播种前征地要求不高,对免耕地块土质较硬和秸杆较多的地况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沟底较平,可以使得移栽玉米苗钵的平稳落地,同时开沟宽度可达120-180_,能较好的满足钵体对沟宽的要求;铧芯式开沟器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破茬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上的若干个破茬刀,破茬刀能够把免耕地块的秸杆彻底粉碎并铺设于地表,防止了前茬秸杆对玉米苗期生长的遮蔽和对作业机体的堵塞;机架上设有自动导苗机构,自动导苗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大量无序钵苗的第一传送带和用于输送单行钵苗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将大量无序的钵苗放到第一传送带上,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能将大量无序的钵苗排成有序一列并输送至导苗管,使移栽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中2ZDF型导苗管式移栽机相比,移栽速度由原有的60-75株/分提高到180-200株/分,提升幅度在三倍左右,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钵苗落入沟内后经刮板式覆土器和V型橡胶压实轮进行覆土压实,刮板式覆土器拆卸调节简单,造价低廉,并且不易产生苗钵的位移倾倒现象,V型橡胶压实轮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制压实轮相比,能减少压实过程中对幼苗的损害。本方案的动力由地轮提供,经带传动来传递动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的特点。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钵苗输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I为座位,2为旋转轴,3为钵苗,4为第一传送带,5为电机,6为第二传送带,7为挡板,8为机架,9为行走轮,10为破茬刀,11为铧芯式开沟器,12为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13为导苗管,14为栅条式扶苗器,15为第二传动轮,16为刮板式覆土器,17为上连接杆,18为下连接杆,19为V型橡胶压实轮,20为第一传动轮,21为地轮,22为主动导向轮,23为从动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5]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包括机架8,机架8的一端为为整个移栽机提供动力的地轮21,机架8的另一端为行走轮9 ;机架8的下面连接有开沟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开沟机构包括铧芯式开沟器11,机架8上设有用于控制开沟深度和入土角度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12,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12的刚性连杆下端与铧芯式开沟器11连接;覆土压实机构包括刮板式覆土器16和设置在刮板式覆土器16后面的V型橡胶压实轮19,刮板式覆土器16经固定件与机架8连接,V型橡胶压实轮19经高度调节机构与机架8连接,高度调节机构为相互套接的上连接杆17和下连接杆18,上连接杆17的顶端与机架8连接,下连接杆18的底端与刮板式覆土器16连接,并且上连接杆17和下连接杆18之间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覆土器的高度,用调节螺栓进行固定即可。
[0016]开沟机构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破茬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2上的4-6个破茬刀10。地轮21将动力传递给旋转轴2并控制破茬刀10的旋转,具体的为,地轮21通过带传动与第二传动轮15连接并控制第二传动轮15的旋转,第二传动轮15通过带传动与旋转轴2连接,来控制破茬刀10的旋转。
[0017]所述机架8上设有自动导苗机构,自动导苗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大量无序钵苗3的第一传送带4和用于输送单行钵苗3的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送带4的宽度大于第二传送带6的宽度,并且第二传送带6仅能容纳单行苗钵;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主动导向轮22和从动导向轮23,主动导向轮22的轮轴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末端连接导苗管13,导苗管13下部的一侧设有栅条式扶苗器14。工作时由人工把成盘钵苗3 —次性放在正在运转的第一传送带4上,当钵苗3到达连接板时,在主动导向轮22和从动导向轮23的作用下,大量无序的钵苗3排成有序一列并由第二传送带6向前输送至导苗管13,钵苗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进入栽植沟,并由栅条式扶苗器14扶正。
[0018]所述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位于同一平行于机架8的平面上,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的四周均设有挡板7,地轮21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来控制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输送钵苗3,具体的为,地轮21通过带传动与第一传动轮20连接并控制第一传动轮20的旋转,第一传动轮20通过带传动控制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向前移动,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的带速相同,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的带速和地轮21的旋转速度成正比,地轮21旋转速度大时,移栽机的前进速度大,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的线速度大,下落的钵苗3的频率就大。
[0019]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本方案需要与拖拉机配合使用,拖拉机带动地轮21旋转,地轮21经带传动带动破茬刀10旋转并将前茬秸杆粉碎铺设于地表;铧芯式开沟器11将土地开出栽植沟,根据地形的不同,通过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12来调节铧芯式开沟器11的高度以及入土的角度;工人把成盘钵苗3 —次性地送向正在运转的第一传送带4上,由第一传送带4将钵苗3向前输送,同时电动机带动主动导向轮22旋转,当钵苗3旋转至连接板时,在主动导向轮22和从动导向轮23的作用下,将处于无序的钵苗3排成有序一列并由第二传送带6继续向前输送,输送至导苗管13后,钵苗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至栽植沟,并经栅条式扶苗器14扶正,再经过刮板式覆土器16将栽植沟周围的图覆回去,最后经V型橡胶压实轮19对土壤进行压实,完成整个移栽过程。
[0020]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为提供动力的地轮,机架的另一端为行走轮;机架的下面连接有开沟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其特征是:开沟机构的前面设有破茬机构,破茬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上的若干个破茬刀;所述机架上设有自动导苗机构,自动导苗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大量无序钵苗的第一传送带和用于输送单行钵苗的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主动导向轮的轮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连接导苗管,导苗管下部的一侧设有栅条式扶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开沟机构包括铧芯式开沟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开沟深度和入土角度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的刚性连杆下端与铧芯式开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覆土压实机构包括刮板式覆土器和设置在刮板式覆土器后面的V型橡胶压实轮,刮板式覆土器经固定件与机架连接,V型橡胶压实轮经高度调节机构与机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相互套接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的顶端与机架连接,下连接杆的底端与刮板式覆土器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破茬刀的个数为4-6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位于同一平行于机架的平面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四周均设有挡板,并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带速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地轮通过带传动与第一传动轮连接,第一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控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导苗的免耕育苗移栽机,其特征是:所述地轮通过带传动与第二传动轮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控制旋转轴旋转。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467186SQ20132063191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恩科, 严昌荣, 陈保青, 刘爽, 张燕卿, 梅旭荣, 何文清, 刘勤, 王健波, 张恒恒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