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种用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4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植物栽种用底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包括多个底架,在底架的平面上设有数个孔洞,该孔洞为圆形或方形,且在其中两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呈突出状的延伸部,而延伸部中并设有凹孔,而在平面底下则有数个支撑脚,并与具有延伸部的另外两相邻的周边则设有数个组合柱。底架借由周边的延伸部的凹孔、组合柱互为嵌扣下、而形成大面积的组合,以供平铺在地面上,之后再于底架的平面上再铺置一具可透水作用的布体,再于布体上铺上土壤,这样一来,由于整个底架就是铺置着土壤形态下,便可规划来栽种植物,做浇水、施肥来供生长。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植物的根部发生浸泡情形。
【专利说明】植物栽种用底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架,尤其是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
【背景技术】
[0002]城市中大多数人在阳台、楼顶的空间上种植一些盆栽,但以一个一个盆体所栽种的方式以致数量却是有限、而且还会有一些空间无法完全利用的情形。而且,大多数也不会种植,尤其是浇水方面,要么多了植物泡在水中,要么少了土壤都裂开了的两极化现象,这样实在很难让植物适应生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包括多个底架,在底架的平面上设有数个孔洞,该孔洞为圆形或方形,且在其中两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呈突出状的延伸部,而延伸部中并设有凹孔,而在平面底下则有数个支撑脚,并与具有延伸部的另外两相邻的周边则设有数个组合柱。
[0005]底架借由周边的延伸部的凹孔、组合柱互为嵌扣下、而形成大面积的组合,以供平铺在地面上,之后再于底架的平面上再铺置一具可透水作用的布体,再于布体上铺上土壤,这样一来,由于整个底架就是铺置着土壤形态下,便可规划来栽种植物,做浇水、施肥来供生长。由于在浇水实施当中可能会施予过多的水量,遂在土壤吸收至饱和之后,便将过多的水量逐渐往下移至布体上,而布体本身所具透水的间隙较底架平面的孔洞2为更细小缘故,因此可保护土壤不致发生被流失现象,而布体本身却可将土壤吸附过饱和的水量做适时地排放至底架外,以避免植物的根部发生浸泡情形。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植物的根部发生浸泡情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0011]图中1.底架,2.孔洞,3.延伸部,4.凹孔,5.支撑脚,6.组合柱,7.布体,8.土壤,9.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包括多个底架I,在底架I的平面上设有数个孔洞2,该孔洞2为圆形或方形,且在其中两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呈突出状的延伸部3,而延伸部3中并设有凹孔4,而在平面底下则有数个支撑脚5,并与具有延伸部3的另外两相邻的周边则设有数个组合柱6。
[0013]底架I借由周边的延伸部3的凹孔4、组合柱6互为嵌扣下、而形成大面积的组合,以供平铺在地面上,之后再于底架I的平面上再铺置一具可透水作用的布体7,再于布体7上铺上土壤8,这样一来,由于整个底架I就是铺置着土壤8形态下,便可规划来栽种植物9,做浇水、施肥来供生长。由于在浇水实施当中可能会施予过多的水量,遂在土壤8吸收至饱和之后,便将过多的水量逐渐往下移至布体7上,而布体7本身所具透水的间隙较底架I平面的孔洞2为更细小缘故,因此可保护土壤8不致发生被流失现象,而布体7本身却可将土壤8吸附过饱和的水量做适时地排放至底架I外,以避免植物9的根部发生浸泡情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栽种用底架,包括多个底架,其特征是:在底架的平面上设有数个孔洞,该孔洞为圆形或方形,且在其中两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呈突出状的延伸部,而延伸部中并设有凹孔,而在平面底下则有数个支撑脚,并与具有延伸部的另外两相邻的周边则设有数个组合柱。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505177SQ20132065527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杨元松 申请人:杨元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