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所述空间部为砖体中央部位的上下贯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间部为砖体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砖体与砖体之间通过齿形壁上的凸齿与间隙适配,使砖体形成稳定的整体,有利于保证整个墙体或底面的整体稳固性,实现护岸或水底的防护功能;2、凹弧状边缘保证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3、空间部的存在,为水草等水生植物提供较好的附着点或为鱼虾等水生的小型动物提供了筑巢空间,有利于水下生态平衡的维持。
【专利说明】一种生态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保证植物的定着和透水透气并保护岸坡稳定的生态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水库的堤坝、河川的护岸,湖渠的衬砌以及道路的斜坡面等大多采用混凝土砖、混凝土壁或砌砖作为主施工体,这是优先重视土壤稳定和倾斜面保护的举措。
[0003]现有的混凝土砖,一般由水泥、骨料、砂和水制成。使用时由水泥和砂固定,堵住了所有空隙,水草等植物不能扎根生长。尤其是当用于水库、河湖等底部和坡岸的防护时,由于植物缺乏扎根生长的环境,导致水质下降,含氧量不足,鱼虾和其他水生物也就无法在此长期生存,长期以往,河湖等环境的生态平衡则被打破。随着对人文创造环境的在评价,对这些景观在绿化上的意义日益提到日程上来。在中国,解决安全保护堤坝、河川护岸的治水问题,为中国河川和道路斜面环境提供亲和的施工,提供既满足构造上的安全性,又达到生态的绿化效果的生态砖是非常迫切的。
[0004]某些现有的生态砖,采用具有表面和内部均具有空隙的材质制成,虽然能够保证砖体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但由于其无法为大水草等大型水生植物提供有效的附着点,因而其在应用方面前景并不太好。
[0005]还有的生态砖,在砖体上掏空部分从而为水草提供生长的附着点,貌似解决了水生植物的附着问题,然而,其各个砖体之间的连接需要较为复杂的辅助机构,非但安装拆卸过程繁琐,也增加了成本,对于生产并无太大好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生态砖。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生态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
[0009]所述空间部为砖体中央部位的上下贯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间部为砖体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
[0010]上述生态砖,所述凸齿俯视面为等腰梯形,凸齿顶端的宽度为梯形上底,凸齿基部的宽度为梯形下底;相邻的两凸齿顶端的距离等于凸齿基部的宽度;相邻的两凸齿基部的距离等于凸齿顶端的宽度。
[0011]上述生态砖,所述鱼巢空间部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
[0012]上述生态砖,所述土砂填充部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
[0013]上述生态砖,所述土砂填充部靠近凹弧状边缘的一侧为直线边缘。[0014]上述生态砖,所述砖体表面和所述砖体内部有空隙。
[0015]上述生态砖,所述砖体长为450-600mm ;砖体宽为450-600mm ;砖体厚度为100-200mmo
[0016]上述生态砖,所述砖体长和宽均为500mm ;砖体厚度为150mm。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砖体与砖体之间通过齿形壁上的凸齿与间隙适配,使砖体形成稳定的整体,有利于保证整个墙体或底面的整体稳固性,实现护岸或水底的防护功能;
[0019]2、凹弧状边缘有利于砖体回收和更换,使得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0020]3、空间部的存在,为水草等水生植物提供较好的附着点或为鱼虾等水生的小型动物提供了筑巢空间,有利于水下生态平衡的维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形壁的凸齿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铺砌状态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砖的另一种铺砌状态图。
[0026]上述附图中,1、砖体;2、齿形壁;3、土砂填充部;4、鱼巢空间部;5、凹弧状边缘。【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由重量比为5: 1、直径为5_19mm的碎石和高炉渣水泥作为主料,加入占高炉洛水泥30%的水后在加占水重量1%的通用减水剂配比而成,通用减水剂可采用AE减水剂。生态砖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将上述各原料按相应比例在搅拌机里搅拌混合,将搅拌好的混合料投入模具里加振动;油压压缩,在蒸汽养护室内蒸养以促其强度迅速增长。上述搅拌为常温常压条件下搅拌,以混合均匀为准。加振动条件亦为常温常压,振动时间为材料较充分填满模具、填充较厚实为准。油压压缩过程条件为常温常压,产品达到脱离油压机保持形状即可。蒸养48小时后进行自然养护。经此流程,生产的生态砖具有10%以上孔隙率,抗压强度能够达到15N/mm2。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砖,又称为生态墙壁砖,包括砖体I ;砖体I表面和所述砖体内部有空隙;保证砖体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维持;砖体I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I的侧面呈齿形壁2设置,齿形壁2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通过凸齿和间隙的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生态砖多种铺砌方式(详见下文叙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砖体I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5 ;凹弧状边缘5为施工铺砌或拆卸时提供手拿的部位,尤其是在拆卸时,避免了挖撬等行为对于砖体本身造成的损坏,有利于生态砖更换和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理念。本实施例中空间部为砖体I中央部位的上下贯通的土砂填充部3 ;土砂填充部3为水草等中小型水生植物提供了附着点,有利于改善水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土砂填充部3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一则能够使得砖体I外侧与空间部之间的厚度均匀,保证了结构稳定,提高砖体使用寿命;二则避免植物根须在角落处的堆积生长,对砖体造成破坏。土砂填充部3靠近凹弧状边缘5的一侧为直线边缘;保证土砂填充部3与凹弧状边缘5之间具有一定的厚度,提高砖体结构的稳定性。
[0031]如图3所示,齿形壁2上的凸齿俯视面为等腰梯形,凸齿顶端的宽度a为梯形上底,凸齿基部的宽度b为梯形下底;相邻的两凸齿顶端的距离c等于凸齿基部的宽度b ;相邻的两凸齿基部的距离d等于凸齿顶端的宽度a。拼合时,凸齿卡入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中,实现完整拼合。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2生态砖,又称为生态鱼巢砖,包括砖体I ;砖体I表面和所述砖体内部有空隙;保证砖体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维持;砖体I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I的侧面呈齿形壁2设置,齿形壁2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通过凸齿和间隙的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生态砖多种铺砌方式(详见下文叙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砖体I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5 ;凹弧状边缘5为施工铺砌或拆卸时提供手拿的部位,尤其是在拆卸时,避免了挖撬等行为对于砖体本身造成的损坏,有利于生态砖更换和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理念。本实施例中空间部为砖体I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4 ;鱼巢空间部4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玩耍等活动空间,有利于保证水下生态平衡。鱼巢空间部4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一则能够使得砖体I外侧与空间部之间的厚度均匀,保证了结构稳定,提高砖体使用寿命;二则避免杂质角落处的堆积,保证了鱼虾的活动空间。
[0034]如图3所示,齿形壁2上的凸齿俯视面为等腰梯形,凸齿顶端的宽度a为梯形上底,凸齿基部的宽度b为梯形下底;相邻的两凸齿顶端的距离c等于凸齿基部的宽度b ;相邻的两突齿基部的距离d等于凸齿顶端的宽度a。拼合时,凸齿卡入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中,实现完整拼合。
[00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图4所示,生态砖的凸齿卡入同一排的与其相邻的生态砖的凸齿间隙中,依次排布,形成一层防护排,实现最基本的墙体、岸坡生态砖加固功能。
[0036]图5所不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方式,同一水平面两个不同的生态砖的凸齿壁错位卡入另一生态砖的同一侧的凸齿壁上的间隙内,各个生态砖之间通过此种方式连接,可铺砌成大片区域,特别适宜河床、湖底环境加固。
[0037]本实用新型也可参照图5中所示的错位方式,实现不同层之间的生态砖错层,此时,不同水平面上的两个不同的生态砖的凸齿壁错位卡入另一生态砖的同一侧的凸齿壁上的间隙内,各个生态砖之间通过此种方式连接,实现了不同高度层之间的固定,特别适宜有立体加固要求的应用层面。
[0038]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砖,砖体长和宽均为500mm ;长和宽均以砖体上相应的最远距离起算,砖体厚度为150mm。如此,适宜的长宽厚度比例,保证了适宜拼砌大小,又使得空间部具有足够的土砂填充或鱼奸活动空间。
[0039]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砖体的侧面呈齿形壁设置,所述齿形壁上的凸齿与相邻的两凸齿之间的间隙适配;所述砖体上还设有凹弧状边缘; 所述空间部为砖体中央部位的上下贯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间部为砖体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开的鱼巢空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俯视面为等腰梯形,凸齿顶端的宽度为梯形上底,凸齿基部的宽度为梯形下底;相邻的两凸齿顶端的距离等于凸齿基部的宽度;相邻的两凸齿基部的距离等于凸齿顶端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巢空间部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砂填充部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过度角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砂填充部靠近凹弧状边缘的一侧为直线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表面和所述砖体内部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长为450-600mm;砖体宽为450-600mm ;砖体厚度为100-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长和宽均为500mm;砖体厚度为 1 SOmnin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625844SQ20132071810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赵生成, 郭雪松, 夏景儒 申请人:北京育青富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