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能禽类孵化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地能禽类孵化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地能禽类孵化室,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和屋顶组成孵化室主体,墙体内部设置孵化架,墙体的内壁上安装导流管网换热片,各个导流管网换热片依次相连,导流管网换热片内开设管道腔,管道腔内设置数根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进液管,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进液管与相邻的导流管网换热片的出液管连接,端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和尾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连接地源热泵(或其他冷热源)。本实用新型采用地能作为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大面积孵化室的温度调节和控制;通过导流管网,能够实现与孵化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迅速达到和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孵化,空气流动较小,蛋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小,有利于蛋的孵化,促进孵化的成功率。
【专利说明】地能禽类孵化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能禽类孵化室。
【背景技术】
[0002]禽类孵化过程对温度控制十分严格。目前,温度控制采用一体式的孵化器,但是孵化器一次的孵化能力小,适合少量的孵化作业。在大型的孵化室内进行孵化中,采用空调进行温度调节,空调调节温度需要快速的输入热空气,热空气快速流动容易加快蛋体表面水分蒸发,影响蛋的孵化,导致孵化的成功率较低。空调调温准确度较高,但是能耗较大,不适用于大面积孵化室的温度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能禽类孵化室。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地能禽类孵化室,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和屋顶组成孵化室主体,墙体内部设置孵化架,墙体的内壁上安装导流管网换热片,各个导流管网换热片依次相连,导流管网换热片内开设管道腔,管道腔内设置数根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进液管,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进液管与相邻的导流管网换热片的出液管连接,端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和尾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连接地源热栗或其他冷热源。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孵化室主体的四角的顶部设置带有风机的吸风口,孵化室主体中部底部设置出风管,出风管中部设置竖通风管,竖通风管的顶部与吸风口之间设置横管,横管的两端联通竖通风管的与吸风口,出风管上设置出风口。所述的出风管外周设置水箱,水箱顶部设置通透孔,通透孔设置防尘罩。所述的水箱内部的底部设置加热管。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地能作为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大面积孵化室的温度调节和控制;通过导流管网,能够实现与孵化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迅速达到和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孵化,空气流动较小,蛋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小,有利于蛋的孵化,促进孵化的成功率。室内空气能够进行循环,保持各个位置的温度相同,进一步提高温度调节和维护。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成本低和操作使用简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导流管网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标记:1导流管网换热片2竖通风管3横管4屋顶5吸风口 6孵化架7墙体8水箱9进液管10管道腔11导流管12出液管13地源热栗(或其他冷热源)14通透孔15加热管16出风管17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地能禽类孵化室,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7和屋顶4,墙体7和屋顶4组成孵化室主体,墙体7内部设置孵化架6,墙体7的内壁上安装导流管网换热片1,换热片I可以为纳米铝复合改性聚乙烯换热片,各个导流管网换热片I依次相连,如图2所示,导流管网换热片I内开设管道腔10,管道腔10内设置数根导流管11,导流管11的一端连接进液管9,导流管11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12,进液管9与相邻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的出液管12连接,端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和尾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连接地源热栗13或其他冷热源。地源热栗13或其他冷热源进行热能交换,将换热后的制冷液进入导流管网换热片1,导流管网换热片I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温度达到孵化所需的温度。导流管网换热片I为模块化,安装时将相邻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进行拼接,安装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地能作为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大面积孵化室的温度调节和控制,保持孵化室内的空气清洁无毒;通过纳米铝复合改性聚乙烯导流管网,能够实现与孵化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迅速达到和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菌类的生长,增加产量。
[0010]本实用新型中,孵化室四周的温度与中部温度出现温度差,为了保持孵化室内的各个位置的温度相同,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孵化室主体的四角的顶部设置带有风机的吸风口 5,孵化室主体中部底部设置出风管16,出风管16中部设置竖通风管2,竖通风管2的顶部与吸风口 5之间设置横管3,横管3的两端联通竖通风管2的与吸风口 5,出风管16上设置出风口 17。吸风口 5将孵化室四角的高温空气吸入,通过横管3、竖通风管2,由出风管16排出,孵化室中部能够获得高温的空气,从而保持室内各个位置温度相同,有利于孵化;同时促进室内空气循环,保证空气均匀分配。
[0011]为了调节孵化室内的湿度,所述的出风管16外周设置水箱8,水箱8顶部设置通透孔14,通透孔14设置防尘罩。水箱8内添加水,水位高于出风管16。通过排出的风将水带入至空气中,使孵化过程在最佳湿度中,提高孵化的成功率。所述的出风口 17的方向朝下,该结构能够避免水倒灌入出风管16内。
[0012]为了快速的提高湿度,所述的水箱8内部的底部设置加热管15。加热管15对水进行加热,增加水的挥发速度。
[00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地能禽类孵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7)和屋顶(4),墙体(7)和屋顶(4)组成孵化室主体,墙体(7)内部设置孵化架(6),墙体(7)的内壁上安装导流管网换热片(1),各个导流管网换热片(I)依次相连,导流管网换热片(I)内开设管道腔(10),管道腔(10)内设置数根导流管(11),导流管(11)的一端连接进液管(9),导流管(11)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12),进液管(9)与相邻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的出液管(12)连接,端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和尾部的导流管网换热片(I)连接地源热栗(13)或其他冷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能禽类孵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室主体的四角的顶部设置带有风机的吸风口(5),孵化室主体中部底部设置出风管(16),出风管(16)中部设置竖通风管(2 ),竖通风管(2 )的顶部与吸风口( 5 )之间设置横管(3 ),横管(3 )的两端联通竖通风管(2)的与吸风口(5),出风管(16)上设置出风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能禽类孵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管(16)外周设置水箱(8 ),水箱(8 )顶部设置通透孔(14),通透孔(14 )设置防尘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能禽类孵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8)内部的底部设置加热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能禽类孵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17)的方向朝下。
【文档编号】A01K41/02GK203597230SQ20132077709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杨晓峰, 杨敬东 申请人:山东天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