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150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集鱼器、至少一个V型导鱼栅,所述集鱼器设有集鱼箱,靠近集鱼器的进口的左侧、右侧设有V型导鱼栅,V型导鱼栅连接所述进口和河岸。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在河流中通过导鱼的方式实现全河段高比例集捕上下行的鱼类,避免了鱼类的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拦河集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一种拦河集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鱼类的洄游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是集群的、有规律的、有周期性的,并具有遗传的特性。依据洄游的目的,可以将洄游分为索饵洄游、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拦河筑坝会阻断或延滞鱼类的洄游,造成栖息地的丧失或改变,导致鱼类的减少甚至是灭绝。在特定的情形下,如:河流上下游均已建大坝,需要将河流中上溯洄游或下行鱼类捕获并转移到特定水域。目前的鱼类无损伤收集方法多见于网具,如:地笼,也有集鱼器用于收集鱼类,但网具存在不易固定或体积偏小的局限,集鱼器存在相对于河道体积较小的局限,单独使用集鱼效果均偏低。在河流中,如何全河段集鱼,实现上下游鱼类的高比例捕获,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拦河集鱼装置,用于收集河流中上、下游动的鱼类个体。本装置通过M型、双V型或者Z型的全河段拦河集鱼装置设计对河流中上下行的鱼类进行高效捕获。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集鱼器、至少一个V型导鱼栅,所述集鱼器设有集鱼箱,靠近集鱼器的进口的左侧、右侧设有V型导鱼栅,V型导鱼栅连接所述进口和河岸。
[0005]所述V型导鱼栅为拦鱼网或者格栅。
[0006]多个V型导鱼栅连接构成M型、双V型或者Z型。
[0007]所述V型导鱼栅与河岸的夹角α小于45°。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拦河集鱼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0009]在河流中通过导鱼的方式实现河段全横断面的高比例集捕上下行的鱼类,避免鱼类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方向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f图3所示,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集鱼器1、至少一个V型导鱼栅2,所述集鱼器I设有集鱼箱1.2,靠近集鱼器I的进口 1.1的左侧、右侧设有V型导鱼栅2,V型导鱼栅2连接所述进口 1.1和河岸。所述V型导鱼栅2为拦鱼网或者格栅,用以拦截和诱导向上游动或向下游动的鱼类,同时可以通过抽出格栅释放上游的垃圾。所述V型导鱼栅2与河岸的夹角α小于45°。集鱼器I下游分别设有与河道左、右岸相接的V型导鱼栅2,配套诱鱼设施,以定向诱导上溯或下行的鱼类。
[0016]本实用新型装置横跨整个河流截面,鱼类沿着河道左、右岸相接的V型导鱼栅2以及所述进口 1.1、集鱼箱1.2,导鱼进入集鱼器I。整个河流截面形成“V”字型或者“Ζ”字型拦河集鱼系统,或者几个“V”组合形成一个“Μ”型。
[0017]实施例1:
[0018]M型拦河集鱼系统:
[0019]包括两个V型导鱼栅2、3个集鱼器I。第一 V型导鱼栅一端与左岸连接,V型末端连接第一集鱼器,第一 V型导鱼栅另一端连接第二集鱼器,第二集鱼器连接第二 V型导鱼栅一端,第二 V型导鱼栅另一端与右岸连接,第二 V型导鱼栅V型末端连接第三集鱼器。
[0020]实施例2:
[0021]双V型拦河集鱼系统:
[0022]包括两个V型导鱼栅2、I个集鱼器I。第一 V型导鱼栅一端与左岸连接、另一端与右岸连接,V型导鱼栅末端连接第一集鱼器一端;
[0023]第二 V型导鱼栅一端与左岸连接、另一端与右岸连接,V型导鱼栅末端连接第二集鱼器另一端。
[0024]实施例3:
[0025]Z型拦河集鱼系统:
[0026]包括两个V型导鱼栅2、2个集鱼器I。第一 V型导鱼栅一端与左岸连接、V型导鱼栅末端连接第一集鱼器、另一端连接第二集鱼器;
[0027]第二 V型导鱼栅一端连接第一集鱼器、V型导鱼栅末端连接第二集鱼器、第二 V型导鱼栅另一端连接右岸。
【权利要求】
1.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集鱼器(I)、至少一个V型导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器(I)设有集鱼箱(1.2),靠近集鱼器(I)的进口( 1.1)的左侧、右侧设有V型导鱼栅(2 ),V型导鱼栅(2 )连接所述进口( 1.1)和河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导鱼栅(2)为拦鱼网或者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V型导鱼栅(2)连接构成M型、双V型或者Z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拦河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导鱼栅(2)与河岸的夹角(ct )小于45°。
【文档编号】A01K69/00GK203597259SQ20132078488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石小涛, 刘德富, 陈求稳, 王从锋, 路波, 乔娟, 刘伟, 朱海峰 申请人:三峡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