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有饵料斗[2]和投饵阀门,所述阀门的阀座是水平的投饵孔,阀芯是盖在该投饵孔上的活动板[5],该活动板有连接杆与浮于水面的浮子[6]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将投饵阀门的启闭由浮子的起伏进行操控,利用鱼儿饥饿时因“着急”而游动幅度增大,导致水面波动增大的缘由,由波动驱动阀门的开启,使鱼饵从饵料斗进入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鱼儿因寻食而得到锻炼,同时装置不耗能,且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鱼缸饲养观赏鱼类,需要投喂饵料以供鱼类进食,而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养鱼者可能不得及时喂饵料,常常因此导致鱼儿饿死。为此人们发明了种种自动喂饵装置,都是采用的定时、定量等投喂方式。为实现这些投饵操作,喂饵装置配置了电子器件、电动机及各种机械装置,不仅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而且在水气环境中容易损坏,更有可能对鱼儿的体能有削弱作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由鱼儿主动求食才进行喂饵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有饵料斗和投饵阀门,所述阀门的阀座是水平的投饵孔,阀芯是盖在该投饵孔上的活动板,该活动板有连接杆与浮于水面的浮子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将投饵阀门的启闭由浮子的起伏进行操控,利用鱼儿饥饿时因“着急”而游动幅度增大,导致水面波动增大的缘由,由波动驱动阀门的开启,使鱼饵从饵料斗进入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鱼儿因寻食而得到锻炼,同时装置不耗能,且结构简单。
[0006]所述饵料斗是一合在鱼缸上的盒体,其底面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阀门安装在低的一侧。
[0007]所述活动板侧面与投饵孔壁是以斜面相合的,活动板中心经连接杆浮子连接,活动板经垂直导向机构与盒体连接。
[0008]所述活动板一侧与投饵孔一侧铰接,连接浮子的连接杆安装在活动板其余位置上。
[0009]所述盒体底面上设置有阻拦板,将高的一侧到低的一侧隔离出蛇形通道,饵料加入口在高的一侧,使饵料从高到低的行程增加,以迟缓投饵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中:1_盒体,2-饵料斗,3-阻拦板,4-集饵槽,5-活动板,6-浮子,7-导管,8-鱼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2所示,一扁盒,盒体I下侧有台阶与鱼缸8上口相扣合。盒体底板是倾斜的,低的一侧盒角开有投饵孔,投饵孔四周有坡度更大的斗状结构为集饵槽4,高的一侧到低的一侧之间设置了四道斜向下的阻拦板3,阻拦板低的一端与盒壁之间留有缺口,最高一块阻拦板与盒边所围为饵料斗2。投饵孔上有活动板5,活动板的四侧为斜面且其斜度与集饵槽四侧斜度一致,活动板中心固定了一根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下端与浮子6固定。投饵口下固定有垂直的导管7,导管与浮子作间隙较大的间隙配合,使浮子与导管成为活动板与盒体之间的导向机构,浮子在导管内随波起伏时活动板依垂线上下。导管下端距水面有间隙,浮子上侧为向四周向下倾斜的坡面。
[0012]使用时将饵料加在饵料斗内,利用底板的倾斜和活动板随波上下活动时对底板的敲击使饵料逐渐进入到集饵槽内,又在活动板与投饵孔的开合中通过浮子与导管之间的间隙落入水中,对于可浮于水面的饵料则通过导管与水面之间的间隙漂出导管范围。在最初使用时可在集料斗内加放一些饵料以弥补饵料斗到集料斗之间饵料的移动时间长,鱼儿不能及时得到饵料的不足。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有饵料斗和投饵阀门,其特征是所述饵料斗是一合在鱼缸上的盒体,其底面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阀门安装在低的一侧;所述阀门的阀座是水平的投饵孔,阀芯是盖在该投饵孔上的活动板,该活动板有连接杆与浮于水面的浮子连接;所述活动板侧面与投饵孔壁是以斜面相合的,活动板中心经连接杆浮子连接,活动板经垂直导向机构与盒体连接;或者所述活动板一侧与投馆孔一侧铰接,连接浮子的连接杆安装在活动板其余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自动喂饵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盒体底面上设置有阻拦板,将高的一侧到低的一侧隔离出蛇形通道,饵料加入口在高的一侧。
【文档编号】A01K61/02GK203735259SQ20132081831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林茹丹 申请人:林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