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7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植物墙,属于植物墙【技术领域】。包括顶盖、背板和水箱,顶盖、背板和水箱之间通过左侧板、右侧板配合连接,左侧板、右侧板之间设置植物种植器,其特征在于背板前侧设置一层以上水帘布,水帘布前设置支撑片,支撑片用于固定植物种植器,顶盖下方配合设置一层以上空气过滤层,顶盖上设置风扇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通过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喷淋装置的喷口设置在水帘布上部,顶盖、水帘布、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配合连接构成一封闭空间。上述一种移动植物墙,能营造一个既能保持空气湿度,又不会导致基质积水的环境,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具有成本低、组装方便、清新空气、释放大量负氧离子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移动植物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植物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雾霾天气增多,危害加重,给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身边的小环境。植物墙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释放氧气、负氧离子,清新室内空气,营造一个良好的居家或办公环境,并且移动植物墙具有移动方便、养护简单等优点,已成为室内绿化的新宠。专利CN203233763公开了一种移动植物墙,通过在植物墙顶板上配合设置风扇、喷淋装置、补光灯等设备,实现植物根部空气循环畅通,避免植物落花落叶,达到更好的绿化美化效果。专利CN203233796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移动植物墙,在专利CN203233763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植物所需的光、温、水、气、养的控制,保证植物成活或生长,具有养护简单、节能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也存在以下问题:1)移动植物墙为固定的规格,需要新的规格时必须重新开模制作模具,成本高,不能适应多种需求;2)喷淋装置直接将水喷在植物种植器上,使植物根部长期直接接触过多的水分,达不到植物见干见湿的需求,不利于植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移动植物墙的技术方案,通过植物墙墙体的模块化组装、增加水帘等措施,打破植物墙的规格限制,能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各种规格的植物墙,并且能营造一个既能保持空气湿度,又不会导致基质积水的环境,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具有成本低、组装方便、清新空气、释放大量负氧离子等优点。
[0004]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包括顶盖、背板和水箱,顶盖、背板和水箱之间通过左侧板、右侧板配合连接,左侧板、右侧板之间设置植物种植器,其特征在于背板前侧设置一层以上水帘布,水帘布前设置支撑片,支撑片用于固定植物种植器,顶盖下方配合设置一层以上空气过滤层,顶盖上设置风扇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通过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喷淋装置的喷口设置在水帘布上部,顶盖、水帘布、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配合连接构成一封闭空间。
[0005]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内侧配合设置左内侧板,右侧板内侧配合设置右内侧板,植物种植器两侧分别与左内侧板、右内侧板配合连接。
[0006]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层通过空气过滤垫板固定在顶盖上。
[0007]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装置为2个,一个喷淋装置对植物种植器背面浇水,另一个喷淋装置对水帘布浇水。
[0008]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背面设置排水阀,侧面设置与水泵连接的电源线,水箱两侧设置进水口,水箱底部设置一个以上脚轮。
[0009]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支撑片、水帘布之间的间距为l-30cm,优选l_20cm,更优选5_15cm ;水帘布与背板之间的间距为l_50cm,优选10_40cm,更优选20_30cm。
[0010]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均为两块以上组合板块连接构成。
[001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该植物墙墙体上还设置智能控制器,所述的智能控制器与风扇、水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漏电保护器配合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植物种植器上的植物叶片和基质之间,加热器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漏电保护器设置在水泵的水管中。
[0012]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智能控制器配合连接的补光装置、蜂鸣器、负离子发生器和雾化器,补光装置固定在顶盖I上。
[0013]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植物墙两个以上并列组合使用,水箱两侧设置进水口,移动植物墙相互之间通过水箱上的进水口连接并保持水位平衡,通过一个智能控制器控制,智能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安装板、控制器安装内侧板安装在左侧板上。
[0014]上述一种移动植物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I)植物墙箱体可以横向或纵向进行模块化组装,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墙规格单一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空间的需求;
[0016]2)通过引入水帘来改善空气环境,增加高负氧离子,清新空气;水帘既能给植物补充水分,又能形成植物所需的地气;水帘的喷淋系统与灌溉系统分开,避免通用一套系统产生的根部积水的问题。
[0017]3)喷淋装置从植物种植器上面浇水,水分通过植物种植器的渗透作用让美植袋吸收,从而使基质吸收水分,过饱和水通过植物种植器背面流回水箱内,避免直接喷淋植株引起基质内的养分流失和基质结构改变;
[0018]4)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留存在水帘和植物种植器之间的空间内,影响植物根的正常生长,容易导致植物根部腐烂;本实用新型在墙体顶部设置风扇,使水帘和植物种植器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对流层,驱散废气,从而使植物根呼吸更顺畅,避免因空气不流通引起根部腐烂等问题;风扇能加快水气蒸发,给植物营造见干见湿的最佳生长环境;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乙烯激素,大量累积会导致植物产生离层,引起落叶、落花等问题,风扇可有效驱散有害气体,避免因激素累积产生的落花落果现象。
[0019]5)风扇运行时,在水帘背部形成风压,将负氧离子和湿度从植物种植器和植物面输送出去,扩散氧气范围,从而更大范围改善空气质量;
[0020]6)采用循环喷淋装置,将多余水分回收于水箱内,经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通过水泵和水管再次进入喷淋装置中,水分重复使用,节能环保,养护简单;
[0021]7)自动控制光、温、水、气、养等影响因子,给植物营造最佳生境,即使长时间不养护,也能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实现植物一键式智能化养护和空气净化;
[0022]8)每个小植物种植器是一个小模块,其中的植物可随意替换,拼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图案,不仅美观,还能用于家庭成员互动,其乐无穷,实现植物的模块化;[0023]9)将该植物墙置于室内,不仅能释放负氧离子,还能吸收粉尘和可吸入颗粒物,以及甲醛、TV0C、苯等有毒有害气体,具有可以提高室内氧气含量和负氧离子含量、极大降低粉尘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净化空气的功能;
[0024]10)该植物墙节约空间,能用小空间实现大面积的绿化效果,并且能将生长习性差异大的植物种植于同一面植物墙并进行统一养护,还能用于家庭阳台种植蔬菜,补充良田
么工_.[0025]11)水位过低故障指示:连续5秒检测水位过低(低于下限值)则报警并停止运行,时间显示左侧数码管显示El并闪烁,此后按任何键无效。警报声说明:每隔I秒鸣响一声,连续鸣响不停止;若连续2秒检测水位高于下限值则退出水位过低故障状态,恢复故障前状态运行,增加:22:00-7:00之间不报警功能;
[0026]12)水满蜂鸣提示:手动加水过程中,如果水满(连续2秒检测水位达到上限值),则蜂鸣声提示停止加水;提示蜂鸣声说明:每隔0.5秒鸣响一声,连续响5声后停止。如果持续水满,则不再提示;如果连续5秒检测到水位低于上限值,则重新开始判断是否水满;
[0027]13)传感器故障指示:温度故障时温度显示区域处闪烁显示故障代码Ε2,湿度故障时湿度显示区域处闪烁显示故障代码Ε3。温度故障判定标准:检测到传感器开路或短路或温度范围不在-40-80°C之间;湿度故障判定标准:检测到传感器开路或短路或湿度范围不在10-99%rh之间;
[0028]14)掉电记忆功能:掉电后再上电能恢复掉电前的运行/待机状态、模式和各项设定值,自动按掉电前模式运行;掉电前的工作剩余时间不记忆;
[0029]15)当AM12:00检测环境温度高于35°C时,则即时自动插入一个手动运行周期;
[0030]16)夏天使用该植物墙时,水帘具有给空气降温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的植物墙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两个移动植物墙组合后的主视图;
[0033]图3为两个移动植物墙组合后加上植物种植器后的主视图;
[0034]图4为两个移动植物墙组合后的后视图;
[0035]图5为两个移动植物墙组合后的立体图;
[0036]图中:1_顶盖、2-右侧板、3-右内侧板、4-背板、5-脚轮、6-水箱、7_植物种植器、8-控制器安装内侧板、9-智能控制器、10-控制器安装板、11-左内侧板、12-左侧板、13-支撑片、14-水帘布、15-空气过滤层、16-空气过滤垫板、17-喷淋装置、18-风扇、19-电源线、20-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8]如图所示,该移动植物墙,包括顶盖1、背板4和水箱6,顶盖1、背板4和水箱6之间通过左侧板12、右侧板2配合连接,左侧板12、右侧板2之间设置植物种植器7,背板4前侧设置一层以上水帘布14,水帘布14前设置支撑片13,支撑片13用于固定植物种植器7,顶盖I下方配合设置一层以上空气过滤层15,空气过滤层15通过空气过滤垫板16固定在顶盖I上。顶盖I上设置风扇18和喷淋装置17,喷淋装置17通过水管与水箱6中的水泵连接,喷淋装置17的喷口设置在水帘布14上部,顶盖1、水帘布14、左侧板12、右侧板2和背板4配合连接构成一封闭空间。所述风扇18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不同用途设置在顶盖I的任意位置。所述的左侧板12内侧配合设置左内侧板11,右侧板2内侧配合设置右内侧板3,左侧板12、左内侧板11通过凸柱、卡槽卡接配合,右侧板2、右内侧板3也通过凸柱、卡槽卡接配合;植物种植器7两侧分别与左内侧板11、右内侧板3通过凸柱、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的喷淋装置17为2个,一个喷淋装置17对植物种植器7背面浇水,另一个喷淋装置17对水帘布14浇水。所述水箱6背面设置排水阀20,侧面设置与水泵连接的电源线19,水箱6两侧设置进水口,水箱6底部设置一个以上脚轮5。支撑片13、水帘布14之间的间距为l_30cm,优选l_20cm,更优选5_15cm ;水帘布14与背板4之间的间距为l_50cm,优选10-40cm,更优选20-30cm。所述的背板4、左侧板12、右侧板2均为两块以上组合板块连接构成,组合简单、方便。所述的植物种植器7由一个个独立的小种植袋组成,其中一个喷淋装置17从植物种植器7背面浇水,水分通过植物种植器7的渗透作用使种植袋吸水,从而使基质吸收水分,过饱和水通过植物种植器7背面流回水箱6内,避免直接喷淋植株引起基质内的养分流失。另一个喷淋装置17给水帘布14浇水,并通过顶盖I上的风扇18将水气吹散出去,能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又避免了长期给植物浇水引起根部积水的问题。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留存在支撑片13和背板4 (或另一侧支撑片13)之间的空间内,影响植物根的正常生长;本实用新型在墙体顶部设置风扇18,使支撑片13和背板4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对流层,驱散废气,从而使植物根呼吸更顺畅,避免因空气不流通引起根部腐烂等问题,风扇18能加快水气蒸发,给植物营造见干见湿的最佳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激素,如乙烯等,大量积累会导致植物产生离层,引起落叶、落花等问题,风扇18能让这些气体散开,避免其影响植物生长;风扇18运行时,在植物种植器7背部形成风压,将负氧离子从植物墙内输送出去,从而改善空气质量;采用循环喷淋系统,将多余水分回收于水箱6内,经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通过水泵和水管再次进入喷淋装置17中,水分重复使用,节能环保,养护简单;自动控制光、温、水、气、养等影响因子,给植物营造最佳生境,即使长时间不养护,也能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实现植物养护傻瓜化;每个小植物种植器是一个小模块,其中的植物可随意替换,拼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图案,不仅美观,还能用于家庭成员互动,其乐无穷,实现植物的模块化。
[0039]该植物墙墙体上还设置智能控制器9,所述的智能控制器9与风扇18、水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漏电保护器配合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植物种植器7上的植物叶片和基质之间,加热器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6内,漏电保护器设置在水泵的水管中。还包括与智能控制器9配合连接的补光装置、蜂鸣器、负离子发生器和雾化器,补光装置固定在顶盖I上。所述的移动植物墙两个以上并列组合使用,水箱6两侧设置进水口,移动植物墙相互之间通过水箱6上的进水口连接并保持水位平衡,通过一个智能控制器9控制,智能控制器9通过控制器安装内侧板8安装在左侧板12上。水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漏电保护器、补光装置、蜂鸣器、负离子发生器、雾化器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智能控制器9还包括显示器和按键组,显示器包括时间显示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湿度显示模块、日期显示模块;所述的按键组包括电源开关键,手动运行键,时间日期键,空气净化键,植物养护键,人工设置键,上键,下键和环境选择键。所述智能控制器9使用强弱电隔离电路,其中风扇18、水泵、补光装置、漏电保护器、负离子发生器、雾化器和加热器为强电输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蜂鸣器为弱电输入输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植物墙,包括顶盖(I)、背板(4)和水箱(6),顶盖(I)、背板(4)和水箱(6)之间通过左侧板(12)、右侧板(2)配合连接,左侧板(12)、右侧板(2)之间设置植物种植器(7),其特征在于背板(4)前侧设置一层以上水帘布(14),水帘布(14)前设置支撑片(13),支撑片(13)用于固定植物种植器(7),顶盖(I)下方配合设置一层以上空气过滤层(15),顶盖(I)上设置风扇(18)和喷淋装置(17),喷淋装置(17)通过水管与水箱(6)中的水泵连接,喷淋装置(17)的喷口设置在水帘布(14)上部,顶盖(I)、水帘布(14)、左侧板(12)、右侧板(2 )和背板(4 )配合连接构成一封闭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12)内侧配合设置左内侧板(11),右侧板(2 )内侧配合设置右内侧板(3 ),植物种植器(7 )两侧分别与左内侧板(11)、右内侧板(3)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层(15)通过空气过滤垫板(16)固定在顶盖(I)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装置(17)为2个,一个喷淋装置(17)对植物种植器(7)背面浇水,另一个喷淋装置(17)对水帘布(14)浇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背面设置排水阀(20),侧面设置与水泵连接的电源线(19),水箱(6)两侧设置进水口,水箱(6)底部设置一个以上脚轮(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支撑片(13)、水帘布(14)之间的间距为l-30cm,水帘布(14)与背板(4)之间的间距为l_5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4)、左侧板(12)、右侧板(2)均为两块以上组合板块连接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该植物墙墙体上还设置智能控制器(9),所述的智能控制器(9)与风扇(18)、水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漏电保护器配合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植物种植器(7)上的植物叶片和基质之间,加热器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6)内,漏电保护器设置在水泵的水管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智能控制器(9)配合连接的补光装置、蜂鸣器、负离子发生器和雾化器,补光装置固定在顶盖(I)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植物墙两个以上并列组合使用,水箱(6 )两侧设置进水口,移动植物墙相互之间通过水箱(6 )上的进水口连接并保持水位平衡,通过一个智能控制器(9)控制,智能控制器(9)通过控制器安装板(10)、控制器安装内侧板(8)安装在左侧板(12)上。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3775758SQ20132081913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郑勇平, 周秋云, 范文锋, 叶香娟, 张蕴, 李鑫, 王宗标 申请人: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