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4617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选种及预处理、育苗、定植、采收等步骤。本发明西葫芦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亩产量相对于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30-50%,而且有助于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绿色无污染;且简单易操作,管理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西葫芦,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笋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质粗壮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且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等疗效。西葫芦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然而传统西葫芦栽培技术,因种植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导致西葫芦产量低和品质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I)选种及预 处理
[0007]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早熟品种;
[0008]将种子在太阳下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0-55°C的温热水中浸泡20_30分钟,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35-40°C的温热水浸泡3-4小时,捞出搓掉种皮粘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C温度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率达到70%以上即可播种;
[0009](2)育苗
[0010]①播种
[0011]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0.8-1.2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放入1-2粒已发芽的种子,覆盖育苗土厚1-2厘米,并铺上地膜;
[0012]②苗期管理
[0013]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8_35°C,夜间温度控制在15_21°C,经3-5天苗齐后,可适当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C,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C,当种子出土率达到80%以上揭开地膜,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1-28°C,夜间温度控制在16-21 °C ;育苗后期定植前一周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C,夜间温度控制在8-12°C ;当幼苗长至两叶一心即可定植;
[0014](3)定植
[0015]①整地施肥
[0016]宜选择3-4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种植,冬前结合耕地、晒垡,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2-16公斤,深翻土壤20-25厘米,将三分之二的有机肥撒开普施,将三分之一的有机肥进行条施或穴施;然后作成垅宽50-60厘米,沟宽40-50厘米,高15-20厘米的高垅,然后覆盖地膜;
[0017]②定植
[0018]2月初即可定植,行距为100-110厘米,株距40-50厘米左右,亩植2000-2500株,选“冷尾热头”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后按穴浇定根水,再用覆土 2-3厘米;
[0019]③定植后管理
[0020]a、温度管理
[0021]定植后的缓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5_30°C,夜间温度控制在18_22°C,缓苗后将温度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C,夜间温度控制在12-16°C ;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C,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C ;进入结瓜盛期后,气温逐渐升高,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C ;
[0022]b、肥水管理
[0023]缓苗期间不浇水,如果定植时浇水不足,可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小水,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控制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尽量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
[0024]C、保花保果
`[0025]西葫芦苗接第一个雌果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同时用30-40ppm的防落素涂抹雌花花柄进行保果,防止化瓜,促进果实膨大;
[0026]d、植株调整
[0027]西葫芦以主蔓结瓜为主,对于侧枝应及早摘除;西葫芦叶片大,叶柄长,易相应遮光,应将病叶、黄叶、残叶和老叶及早摘除,可促进通风透光和防治病害的传染;生长后期,中下部叶片老化,植株生长势较弱,应将中下部叶片摘除,选择上部1-2个侧枝,打顶后代替主蔓结果;
[0028](4)采收
[0029]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待开花后7-10天,嫩瓜长至0.5-1.0公斤即可采收,要及时采收,特别是第一二个果实更应及早采收可防止“坠秧”,保证高产。
[0030]所述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泥炭土 20_30、赤玉土 10-15、鹿沼土 8-12、海泥5-10、鸡粪15-20、植物秸杆粉10-15、甘蔗渣8_12、锯木屑5-10、砻糠灰4-8、椰壳粉3-5、煤渣2-4、蛭石18-24、页岩陶粒14-18、尿素2_3、过磷酸钙1.5-2.5 ;b、取蛭石、珍珠岩加入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70°C,保温
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840-880°C煅烧1_2小时,冷却至室温,待用;c、取鸡粪、植物秸杆粉、锯木屑、砻糠灰、椰壳粉、甘蔗渣、煤渣混合均匀,堆积成堆,然后将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兑80-100倍量水制成溶液,均匀地撒在堆上,自然放置24-36h后,加入混合料量的3-5%加入100-150倍EM益生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堆料含水量控制在60_70%,经过5-10天发酵,温度达到55-60°C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d、将上述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土。[0031]本发明自制的育苗土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且营养均衡全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以及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完全满足种子出苗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显著提高成苗率,减少苗期病虫害,节省人工,育苗周期短。
[0032]所述缓释杀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麦饭石25-35、海泡石15-20、硅藻土 10-15、三聚磷酸钠4-8、白花除虫菊2_3、梧桐叶1.5-2.5、柑橘籽1_2、百部3-4、苦参2-3、马醉木1-2、麻柳叶2.5-3.5、丝瓜藤1_2、苦楝皮2_3、泽漆1_2、草木灰8-12、聚乙烯醇5-10、羧甲基纤维素4-6、海藻酸钠3-5 ;b、取麦饭石和海泡石混合均匀,720-760°C煅烧2-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910-940°C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150目筛,待用;C、取白花除虫菊、梧桐叶、柑橘籽、百部、苦参、马醉木、麻柳叶、丝瓜藤、苦楝皮、泽漆混合均匀,加5-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50-6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4-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煎煮液,浓缩,冷冻干燥成粉末,待用;d、将步骤b制得的粉末与步骤c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娃藻土和三聚磷酸钠,搅拌10-15分钟,湿法造粒,粒径为
烘干,待用;e、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加2-4倍量水,水浴加热至70-80°C并在搅拌下加入草木灰,充分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涂在步骤d制得的颗粒表面,烘干,即得成品。
[0033]本发明整地施基肥时添加有缓释杀虫颗粒,具有缓释杀虫作用,广谱性强,耐雨水冲刷,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降低或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西葫芦的品质
和产量。
[0034]本发明的有益 效果:
[0035]本发明西葫芦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亩产量相对于传统种植方法提闻了 30-50%,而且有助于提闻西胡芦的品质,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绿色无污染;且简单易操作,管理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I)选种及预处理
[0038]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早熟品种;
[0039]将种子在太阳下晒I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5°C的温热水中浸泡20分钟,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40°C的温热水浸泡3小时,捞出搓掉种皮粘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8°C温度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率达到70%以上即可播种;
[0040](2)育苗
[0041]①播种
[0042]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1.0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放入I粒已发芽的种子,覆盖育苗土厚1.5厘米,并铺上地膜;
[0043]②苗期管理
[0044]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32°C,夜间温度控制在18°C,经4天苗齐后,可适当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8°C,夜间温度控制在15°C,当种子出土率达到80%以上揭开地膜,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4°C,夜间温度控制在18°C ;育苗后期定植前一周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6°C,夜间温度控制在10°C ;当幼苗长至两叶一心即可定植;
[0045](3)定植
[0046]①整地施肥
[0047]宜选择3-4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种植,冬前结合耕地、晒垡,亩施腐熟农家肥35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4公斤,深翻土壤22厘米,将三分之二的有机肥撒开普施,将三分之一的有机肥进行条施或穴施;然后作成垅宽55厘米,沟宽40厘米,高18厘米的高垅,然后覆盖地膜;
[0048]②定植
[0049]2月初即可定植,行距为100厘米,株距50厘米左右,亩植2500株,选“冷尾热头”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后按穴浇定根水,再用覆土 2厘米;
[0050]③定植后管理
[0051]b、温度管理
[0052]定植后的缓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8°C,夜间温度控制在20°C,缓苗后将温度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控制在23°C,夜间温度控制在14°C ;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C,夜间温度控制在16°C ;进入结瓜盛期后,气温逐渐升高,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C ;
[0053]b、肥水管理`
[0054]缓苗期间不浇水,如果定植时浇水不足,可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小水,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控制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2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8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2公斤;浇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尽量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
[0055]C、保花保果
[0056]西葫芦苗接第一个雌果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同时用35ppm的防落素涂抹雌花花柄进行保果,防止化瓜,促进果实膨大;
[0057]d、植株调整
[0058]西葫芦以主蔓结瓜为主,对于侧枝应及早摘除;西葫芦叶片大,叶柄长,易相应遮光,应将病叶、黄叶、残叶和老叶及早摘除,可促进通风透光和防治病害的传染;生长后期,中下部叶片老化,植株生长势较弱,应将中下部叶片摘除,选择上部2个侧枝,打顶后代替主蔓结果;
[0059](4)采收
[0060]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待开花后10天,嫩瓜长至0.8公斤即可采收,要及时采收,特别是第一二个果实更应及早采收可防止“坠秧”,保证高产。
[0061]上述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公斤)的原料:a、泥炭土 25、赤玉土 15、鹿沼土 8、海泥10、鸡粪18、植物秸杆粉10、甘蔗渣10、锯木屑7、砻糠灰5、椰壳粉4、煤渣3、蛭石20、页岩陶粒16、尿素3、过磷酸钙1.5 ;b、取蛭石、珍珠岩加入浓度为12%的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70°C,保温I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860°C煅烧2小时,冷却至室温,待用;c、取鸡粪、植物秸杆粉、锯木屑、砻糠灰、椰壳粉、甘蔗渣、煤渣混合均匀,堆积成堆,然后将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兑100倍量水制成溶液,均匀地撒在堆上,自然放置36h后,加入混合料量的3%加入150倍EM益生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堆料含水量控制在70%,经过10天发酵,温度达到60°C时翻动一次,累计3次可完成发酵;d、将上述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土。
[0062]上述缓释杀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麦饭石32、海泡石18、硅藻土 12、三聚磷酸钠7、白花除虫菊3、梧桐叶2.5、柑橘籽1、百部3、苦参2、马醉木
1.5、麻柳叶3、丝瓜藤1.5、苦楝皮2、泽漆2、草木灰10、聚乙烯醇8、羧甲基纤维素5、海藻酸钠5 ;b、取麦饭石和海泡石混合均匀,760°C煅烧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浓度为2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I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940 V煅烧I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50目筛,待用;c、取白花除虫菊、梧桐叶、柑橘籽、百部、苦参、马醉木、麻柳叶、丝瓜藤、苦楝皮、泽漆混合均匀,加7倍量的水,煎煮提取5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4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0分钟,过滤,合并煎煮液,浓缩,冷冻干燥成粉末,待用;d、将步骤b制得的粉末与步骤c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硅藻土和三聚磷酸钠,搅拌15分钟,湿法造粒,粒径为2_,烘干,待用;e、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加3倍量水,水浴加热至80°C并在搅拌下加入草木灰,充分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涂在步骤d制得的颗粒表面,烘干,即得成品。
[0063]采用上述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西葫芦与传统方法种植出来的西葫芦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64]
【权利要求】
1.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及预处理 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较强,短蔓型的早熟品种; 将种子在太阳下晒1-2天打破休眠,然后放入50-55°C的温热水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35-40°C的温热水浸泡3-4小时,捞出搓掉种皮粘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C温度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率达到70%以上即可播种; (2)育苗 ①播种 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0.8-1.2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放入1-2粒已发芽的种子,覆盖育苗土厚1-2厘米,并铺上地膜; ②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8-35°C,夜间温度控制在15-21°C,经3-5天苗齐后,可适当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C,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C,当种子出土率达到80%以上揭开地膜,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1-28 0C,夜间温度控制在16-21V ;育苗后期定植前一周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C,夜间温度控制在8-12°C ;当幼苗长至两叶一心即可定植; (3)定植 ①整地施肥 宜选择3-4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种植,冬前结合耕地、晒垡,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2-16公斤,深翻土壤20-25厘米,将三分之二的有机肥撒开普施,将三分之一的有机肥进行条施或穴施;然后作成垅宽50-60厘米,沟宽40-50厘米,高15-20厘米的高垅,然后覆盖地膜; ②定植 2月初即可定植,行距为100-110厘米,株距40-50厘米左右,亩植2000-2500株,选“冷尾热头”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后按穴浇定根水,再用覆土 2-3厘米; ③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定植后的缓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C,夜间温度控制在18-22°C,缓苗后将温度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C,夜间温度控制在12-16°C ;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C,夜间温度控制在14-18°C ;进入结瓜盛期后,气温逐渐升高,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C ; b、肥水管理 缓苗期间不浇水,如果定植时浇水不足,可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小水,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控制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或45%NPK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尽量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 C、保花保果西葫芦苗接第一个雌果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同时用30-40ppm的防落素涂抹雌花花柄进行保果,防止化瓜,促进果实膨大; d、植株调整 西葫芦以主蔓结瓜为主,对于侧枝应及早摘除;西葫芦叶片大,叶柄长,易相应遮光,应将病叶、黄叶、残叶和老叶及早摘除,可促进通风透光和防治病害的传染;生长后期,中下部叶片老化,植株生长势较弱,应将中下部叶片摘除,选择上部1-2个侧枝,打顶后代替主蔓结果; (4)采收 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待开花后7-10天,嫩瓜长至0.5-1.0公斤即可采收,要及时采收,特别是第一二个果实更应及早采收可防止“坠秧”,保证高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泥炭土 20-30、赤玉土 10_15、鹿沼土 8_12、海泥5-10、鸡粪15-20、植物秸杆粉10-15、甘蔗渣8_12、锯木屑5_10、砻糠灰4_8、椰壳粉3_5、煤渣2-4、蛭石18-24、页岩陶粒14-18、尿素2_3、过磷酸钙1.5-2.5 ;b、取蛭石、珍珠岩加入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70°C,保温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840-880°C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待用;c、取鸡粪、植物秸杆粉、锯木屑、砻糠灰、椰壳粉、甘蔗渣、煤渣混合均匀,堆积成堆,然后将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兑80-100倍量水制成溶液,均匀地撒在堆上,自然放置24-36h后,加入混合料量的3-5%加入100-150倍EM益生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堆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经过5-10天发酵,温度达到55-60°C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d、将上述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杀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麦饭石25-35、海泡石15-20、娃藻土 10-15、三聚磷酸钠4-8、白花除虫菊2-3、梧桐叶1.5-2.5、柑橘籽1_2、百部3_4、苦参2_3、马醉木1_2、麻柳叶2.5-3.5、丝瓜藤1-2、苦楝皮2-3、泽漆1_2、草木灰8_12、聚乙烯醇5_10、羧甲基纤维素4-6、海藻酸钠3-5 ;b、取麦饭石和海泡石混合均匀,720-760°C煅烧2_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910-940°C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150目筛,待用;c、取白花除虫菊、梧桐叶、柑橘籽、百部、苦参、马醉木、麻柳叶、丝瓜藤、苦楝皮、泽漆混合均匀,加5-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50-6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4-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煎煮液,浓缩,冷冻干燥成粉末,待用;d、将步骤b制得的粉末与步骤c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硅藻土和三聚磷酸钠,搅拌10-15分钟,湿法造粒,粒径为l-2mm,烘干,待用;e、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加2-4倍量水,水浴加热至70-80°C并在搅拌下加入草木灰,充分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涂在步骤d制得的颗粒表面,烘干,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98023SQ20141003015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杜晓芸, 吕从广 申请人: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