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24636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亲本促熟、催产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变态、稚贝育成等环节,在室内培育出大量健康牡蛎苗种。本发明结合了香港牡蛎生态习性与华南沿海区域特点,实现了香港牡蛎亲贝高盐环境下促熟,幼虫中盐环境下培育,稚贝中低盐环境下育成的逐级降盐式培育模式,为香港牡蛎苗种生产、土著品种开发及其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利说明】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海洋农业中贝类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香港牡贩Crassostreahongkongensis是我国华南沿海养殖的主要经济种,喜欢生活在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年产量在130多万吨,产值在60-80亿元(中国渔业年鉴,2013)。香港牡蛎与其它牡蛎种类相比较,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体大肉肥、味道鲜美,另外其市场价值远高于其它种类牡蛎,深受广东、广西、港澳、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青睐(张跃环等,2012)。
[0003]香港牡蛎在我国广东、广西、港澳等地区有近千年的养殖历史,以往该产业的苗种均来自于天然采苗,之后进行海上养成,达到商品规格后收获、上市。然而,这种天然采苗存在稳定性差,苗种相对混杂等缺陷。更为严峻的是,广东、广西等几个大的天然采苗区(珠海,阳江,湛江,台山,钦州等地)均面临着工农业污染,政府征地等诸多挑战。这导致了天然苗种的急剧减少,利用野生苗种维持原有产业发展已经相当困难,故开展香港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0004]之前,学者们已经先后开展了长牡蛎(徐桂仙等,1986;周茂德,1987)、近江牡蛎(梁广耀等,1983 ;蔡英亚等,1989)、葡萄牙牡蛎(曾志楠等,1996)、岩牡蛎(苏延明等,2009)、密鳞牡蛎(李琪等,2012)等经济种的人工繁育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推进了牡蛎产业快速发展。但由于香港牡蛎是近几年从近江牡蛎中分出来一个新种(Lam2003 ;Guo&Wang2004),所以对其研究相对甚少。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华南沿海(广东、广西、海南、港澳)蚝民以天然采苗为生,靠天吃饭的局面,解决香港牡蛎苗种长期匮乏现状,恢复我国香港牡蛎本土资源,维护其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苗种培育技术,即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该繁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0006]本发明的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a)亲本促熟:在 每年4-8月份香港牡蛎繁殖季节,选出健康无损、活力十足、性腺饱满的个体作为亲本,采用吊养的方式在盐度为27_30ppt的高盐度的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直至亲本性腺同步成熟;大约经过2-3周的饲育,亲本性腺同步成熟;
[0008](b)催产孵化:对于性腺成熟的亲本,将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零度海水中刺激3-6小时,阴干1-2h后,用常温海水流动冲洗刺激45~90min,再放置于盐度在15_20ppt的中盐度海水中,可获得大量自然排放的成熟配子,受精卵在15-20ppt的中盐度水中充气孵化,其密度控制在30-60个/ml,发育得到D形幼虫;
[0009](C)幼虫培育:将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按照1-2个/ml密度培养,在此期间,所有苗池均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饵料以云尾藻和酵母为主,投喂标准是多次少投,保持水质清新,幼虫培育期间的海水盐度为15-20ppt ;
[0010](d)附着变态:当幼虫壳高生长至300-360 μ m,30-50%个体出现眼点、鳃原基、足外伸阶段,投放附着基,眼点幼虫密度控制在0.3-0.9个/ml,当幼虫固着至附着基上以后,进行稚贝中间育成,幼虫附着期间,海水的盐度控制为15-20ppt ;
[0011](e)稚贝育成:幼虫附着以后,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此期间,微充气、不换水、盐度控制在12-15ppt中低盐度环境;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投喂标准保持水色微微泛绿,使稚贝一直处于摄食状态,不断生长,得到香港牡蛎稚贝健康苗种。
[0012]所述的步骤(C)的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优选是采用300目筛絹网对步骤(b)孵化的D形幼虫进行筛选,得到壳高大于300目网孔的D形幼虫,即为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然后再用于后续的幼虫培育。
[0013]所述的步骤(d)中,投放附着基后,一般继续培养5_10d,90%以上幼虫全部附着完毕。
[0014]所述的虾池水是指养虾土塘中海水,由于养虾过程中要投喂大量饵料,会出现残料及其虾粪等有机质,使其海水富营养化较高,含有大量多元化的单胞藻类及有机颗粒,营养丰富,是牡蛎稚贝良好 的天然饵料。
[0015]步骤(a)所述的亲本促熟阶段要置于含有高盐度水的虾池进行生态促熟。这样可以有效回避亲本在河口区域所受到的环境剧变,克服性腺成熟一点排放一点,很难获得优良配子的难题,使其精母、卵母细胞一直持续发育下去,保性腺处于持肥满状态。
[0016]步骤(b)中的催产方法:以零度海水与流水刺激相结合最为有效,因为香港牡蛎本身就是亚热带种类,耐高温能力较强,但是对低温格外敏感;流水刺激环节,以其剧烈水流效果更优。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亲本排放率在90%以上,可以获得大量自然排放的成熟精卵,这解决了以往靠牡蛎解剖获取配子,精卵质量差的问题。亲本要放置于盐度在15-20ppt的中盐度海水中产卵排精,这样更有利于配子排放,提高受精及其孵化水平。因为香港牡蛎本身就是河口区域种类,喜好中低盐环境。中盐度下获得D形幼虫比高盐度下获得的更容易培育,生长、存活、变态能力均优于高盐条件幼虫培育。
[0017]步骤(C)所述的幼虫培养不换水,这与北方不同,因为华南沿海水环境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阴雨天较多,对水质影响较大。只要一换水,池中所有浮游幼虫经常会出现全部下沉,之后死亡等不良现象。幼虫培育密度仅为1-2个/ml,远低于北方的6-8个/ml的培育密度,是因为北方可以大量换水,而在南方不换水,还要保持水质清新。幼虫培育过程中,饵料要多次少投,这不同于北方可以大量投饵,因为饵料多了很容易使水质恶变,浮游幼虫很容易下沉。幼虫培育的饵料是以云尾藻和酵母为主,因为该藻在华南沿海是最容易培养的藻类,即使在阴雨天,也可以正常生长;而酵母很容易购买到,价格便宜,有利于幼虫消化,同时也可作为幼虫饵料。
[0018]步骤(d)所述的附着基投放时机是以30-50%个体出现眼点、鳃原基、足外伸3个指标作为标准,这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以出现眼点作为投放附着基的标准。实际上,本发明的标准保证了只要附着基一投放,即可以采到苗。因为在这3个指标中,眼点最早出现,足其次,鳃原基最后出现,当这3样器官都出现时,这样的幼虫100%会出现次生壳,可以成功的转变为稚贝,固着在附着基上。
[0019]步骤(e)所述的稚贝育成阶段盐度要控制在12_15ppt更为合适,生长速度最快,原因是中低盐度更有利香港牡蛎稚贝生长,因为其本身主要是分布在河口区域种类,更适应中低盐环境。室内稚贝育成时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来源,这样不但保证了饵料数量,由于其虾池中生物饵料组成的多元化,营养更加均衡,从而保证了饵料的质量。虾池水使用标准最好是透明度≤5cm,且要经过60目筛絹网过滤。
[0020]亲本在高盐环境下促熟,幼虫在中盐环境下培养,稚贝在中低盐度下育成。也就是说,在亲本促熟、受精孵化、幼虫及稚贝培养环节要进行盐度调整,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一定要经过曝气24h以上处理,方可使用。如果是有金属离子的地下水,再曝气基础上,还需要投2-5mg/m3的EDTA进行处理,消除掉重金属离子对幼虫及稚贝的毒害作用。
[0021]张跃环等(2012)公开了对比文件I (张跃环,王昭萍,闻喜武等.香港巨牡蛎与长牡蛎幼虫及稚贝的表型性状[J].生态学报,2012,32 (4):1105-1114.),在我国北方大连利用牡蛎常规育苗手段比较了香港牡蛎与长牡蛎幼虫及稚贝的表型性状。为此,发明人在华南沿海套用对比文件I中的方法对香港牡蛎苗种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南北环境差异较大,北方传统育苗方法在华南沿海很难培育出香港牡蛎苗种,对此,发明人对其育苗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开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北方传统育苗技术且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人大规模工育苗方法,且大大提高了人工育苗成功率、降低了育苗成本,构成了本发明的创新点。
[0022]本发明与对比文件I不同,具有以下主要创新点:①本发明构建了盐度逐级递减式的苗种生产模式,即在高盐下进行亲本促熟、中盐下进行幼虫培养、中低盐下进行稚贝育成;对比文件I均在高盐条件下进行。②本发明采用获取配子的方式采用的是低温、阴干、流水刺激自然排放配子,而对比文件I采用的是人工解剖获取精卵;③本发明幼虫及稚贝培育期间不换水,使其水环境相对稳定;对比文件I需要大量换水本发明幼虫培育期间饵料多次少投,保持水质清新,幼虫培育密度相对较低;对比文件I为少次多投,幼虫培育密度相对较高;⑤本发明稚贝培育期间以虾池水作为饵料来源,大量投喂以保证稚贝生长速度;对比文件I以单一或者两种单胞藻类作为饵料,营养相对单一。本发明不同于以往北方牡蛎育苗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苗种培育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蚝民以天然采苗为生、靠天吃饭的局面,解决了香港牡蛎苗种混杂及长期供应不足的问题,为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苗种生产、土著品种开发及其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0023]本发明结合了香港牡蛎生态习性与华南沿海区域特点,实现了香港牡蛎亲贝高盐环境下促熟,幼虫中盐环境下培育,稚贝中低盐环境下育成的逐级降盐式培育模式,为香港牡蛎苗种生产、土著品种开发及其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的流程示范图;
[0025]A,一级单胞藻;B,三级单胞藻;C,虾池水;D,幼虫培育;E,壳顶前期幼虫;F,壳顶后期幼虫(眼点幼虫);G,下附着基采苗;H-1,香港牡蛎稚贝。【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人工繁育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的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的流程示范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为:
[0029](a)亲本促熟:于2013年6月10日,在湛江官渡选出健康无损、活力十足、性腺饱满的1200个体作为亲本。利用扇贝笼,每层放置5个亲本,每个扇贝笼6层,共计利用40个扇贝笼,采用吊养的方式在盐度为27-30ppt高盐度的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经过2周的饲育,亲本性腺同步成熟。
[0030](b)催产孵化:随机抽选出400个性腺成熟的亲本,将其清洗干净之后,然后置于零度海水中刺激6小时,阴干Ih后,再用常温海水流动冲洗刺激45min,将其放置于恒星“863”基地水泥池中,池水盐度控制在18ppt,经过2h,亲本开始产卵排精,获得大量成熟配子,其中,卵子30亿粒,经过肉眼观察与镜检发现亲本排放率达98%。之后利用4个12m3水泥池进行孵化,池水盐度为18ppt,采用充气孵化,密度控制在60个/ml。
[0031](c)幼虫培育:在温度28.6°C,盐度ISppt条件下,经过16h获得初孵D形幼虫,之后用300目筛絹网进行优选,得到壳高大于300目网孔的D形幼虫,即为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优选出2.4亿幼虫,按照1.0-2.0个/ml密度进行幼虫培养,分布在15个12m3水泥池中。幼虫培育期间,所有水泥池均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饵料以云尾藻和酵母为主,每天云尾藻投喂 6次,每次投喂量为3000CellS/ml ;酵母经水解以后,经过300目筛絹网搓洗之后,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0.2mg/L。随着幼虫生长,云尾藻的投喂量逐渐增高至8000cells/ml,酵母投喂量不变。幼虫培育期间,水温在28.2-30.4°C,盐度在15_20ppt。
[0032](d)附着变态:经过18d的培育,幼虫壳高生长至300-360 μ m,50%个体出现眼点、鳃原基、足外伸阶段,这时投放附着基。每个水泥池中投放1080条附着基,共投放16200条附着基采苗。此时眼点幼虫密度在0.6-0.9个/ml,继续培养7-10d,90%以上幼虫全部附着完毕,进入稚贝育成环节。幼虫附着期间,水温在28.6-30.8°C,盐度在15-20ppt。
[0033](e)稚贝育成:幼虫附着以后,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此期间,微充气、不换水、盐度控制在12-15ppt中低盐度环境;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虾池水的使用标准是透明度(5cm,且要经过60目筛絹网过滤,每天投喂0.3-0.5m3虾池水作为饵料,投喂标准保持水色微微泛绿,培育池中一直有饵料存在,稚贝一直处于摄食状态,不断生长,得到香港牡蛎稚贝苗种。室内苗种繁育过程,共经过50-60天,获得4-9mm的健康香港牡蛎稚贝苗种2470万。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的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的流程示范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为:
[0036](a)亲本促熟:于2013年6月15日,在深圳沙井选出来自于香港后海湾的健康无损、活力十足、性腺饱满的1500个香港牡蛎作为亲本。利用扇贝笼,每层放置5个,每个扇贝笼6层,共计利用50个扇贝笼,采用吊养的方式在水盐度为27-30ppt的高盐度的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的鱼苗标出塘中进行生态促熟。经过3周的饲育,亲本性腺同步成熟。
[0037](b)催产孵化:随机抽选出500个性腺成熟的亲本将其清洗干净之后,然后置于零度海水中刺激3小时,阴干2h后,再用常温海水流动冲洗刺激90min,将其放置于深圳龙科源水产品有限公司的水泥池中,盐度控制在20ppt,经过3h,亲本开始产卵排精,获得大量成熟配子,其中,卵子54亿粒,经过肉眼观察与镜检发现亲本排放率达99%。之后利用6个30m3水泥池进行孵化,池水盐度控制为20ppt,采用充气孵化,密度控制在30个/ml。
[0038](c)幼虫培育:在温度28.2°C,盐度20ppt条件下,经过17h获得初孵D形幼虫,之后用300目筛絹网进行优选,得到壳高大于300目网孔的D形幼虫,即为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优选出48亿幼虫,按照1-2个/ml密度进行幼虫培养,分布在10个30m3水泥池中。幼虫培育期间,所有水泥池均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饵料以云尾藻和酵母为主,每天云尾藻投喂6次,每次投喂量为3600cells/ml ;酵母经水解以后,经过300目筛絹网搓洗之后,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0.2mg/L。随着幼虫生长,云尾藻的投喂量逐渐增高至9000cells/ml,酵母投喂量不变。幼虫培育期间,水温在28.0-30.2°C,盐度在15_20ppt。
[0039](d)附着变态:经过20d的培育,幼虫壳高生长至300-350 μ m,30%个体出现眼点、鳃原基、足外伸阶段,这时投放附着基。每个水泥池中投放3000条附着基,共投放30000条附着基采苗。此时眼点幼虫密度在0.3-0.8个/ml,继续培养6-10d,90%以上幼虫全部附着完毕,进入稚贝育成环节。幼虫附着期间,水温在28.2-30.4°C,盐度在15-20ppt。
[0040](e)稚贝育成:幼虫附着以后,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此期间,微充气、不换水、盐度控制在12-15ppt中低盐度环境;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虾池水的使用标准是透明度(5cm,且要经过60目筛絹网过滤,每天投喂1.2-1.Sm3虾池水作为饵料,投喂标准保持水色微微泛绿,培育池中一直有饵料存在,使稚贝一直处于摄食状态,不断生长,得到香港牡蛎稚贝苗种。室内苗种繁育过程,共经过50-60天,获得4-8mm的健康香港牡蛎稚贝苗种3.2亿个。
【权利要求】
1.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促熟:在每年4-8月份香港牡蛎繁殖季节,选出健康无损、活力十足、性腺饱满的个体作为亲本,采用吊养的方式在盐度为27-30ppt的高盐度的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直至亲本性腺同步成熟; (b)催产孵化:对于性腺成熟的亲本,将其清洗干净,然后置于零度海水中刺激3-6小时,阴干l_2h后,用常温海水流动冲洗刺激45~90min,再放置于盐度在15_20ppt的中盐度海水中,可获得大量自然排放的成熟配子,受精卵在15-20ppt的中盐度水中充气孵化,其密度控制在30-60个/ml,发育得到D形幼虫; (c)幼虫培育:将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按照1-2个/ml密度培养,在此期间,所有苗池均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饵料以云尾藻和酵母为主,投喂标准是多次少投,保持水质清新,幼虫培育期间的海水盐度为15-20ppt ; (d)附着变态:当幼虫壳高生长至300-360μ m,30-50%个体出现眼点、鳃原基、足外伸阶段,投放附着基,眼点幼虫密度控制在0.3-0.9个/ml,当幼虫固着至附着基上以后,进行稚贝中间育成,幼虫附着期间,海水的盐度控制为15-20ppt ; (e)稚贝育成:幼虫附着以后,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此期间,微充气、不换水、盐度控制在12-15ppt中低盐度环境;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投喂标准保持水色微微泛绿,使稚贝一直处于摄食状态,不断生长,得到香港牡蛎稚贝健康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的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是采用300目筛絹网对步骤(b)孵化的D形幼虫进行筛选,得到壳高大于300目网孔的D形幼虫,即为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投放附着基后,继续培养 5-10d。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798166SQ20141003553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跃环, 肖述, 张扬, 喻子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