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文档序号:24952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它包括:a、亲本选择:以华南沿海周年平均盐度≥24ppt海域的野生香港牡蛎作为耐高盐亲本类群;b、亲本促熟:以a步骤中亲本类群作为基础群体,将其放置于盐度27-30ppt海水中促熟;c、子代培育:以b步骤中成熟的亲本类群作为繁殖群体,在盐度27-30ppt海水中按照常规方法培育子代,获得耐高盐新品系F1;d、品系纯化:以c步骤的耐高盐新品系F1作为亲本,重复b-c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本发明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可以在纯海水中养成,结束了传统上紧紧围绕河口区域进行养殖的习惯,使其养殖面积扩大若干倍,产量及产值得到了大幅到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现代海洋农业中贝类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香 港牡贩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国华南沿海养殖的主要经济种,喜欢生活在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年产量在130多万吨,产值在80-100亿元(中国渔业年鉴,2013)。香港牡蛎与其它牡蛎种类相比较,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体大肉肥、味道鲜美,另外其市场价值远高于其它种类牡蛎,深受广东、广西、港澳、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青睐(张跃环等,2014)。
[0003]香港牡蛎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港澳等地区有近千年的养殖历史。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学者们尚未培育出香港牡蛎优良新品种。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香港牡蛎养殖产业中没有耐高盐新品种的现状,提供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其可以在纯海水中养成,结束了传统上紧紧围绕河口区域进行养殖的习惯,使其养殖面积扩大若干倍,产量及产值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香港牡蛎产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005]对于水产动物而言,学者们先后培育出耐低盐仿刺参(常亚青等,2009)、三疣梭子蟹(李建等,2011 )、坛紫菜(严兴洪等,2013)等新品系,但尚未见关于耐闻盐品系的相关报道。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部分海水中水产动物均为高盐区域狭盐性种类,自身均生活在高盐度区域。对于广盐性的河口区种类而言,培育出耐高盐新品系会增加养殖区域,提高产量,还可能提升其产品质量。由于香港牡蛎养殖区域传统上仅仅分布在河口区域附近,这严重的限制了该牡蛎养殖产业的规模和产量。那么,能否培育出耐高盐新品系,从而将其由河口区域养殖转移至外海,扩大养殖面积,提高养殖产量,促进产业快速稳步发展成为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
[0006]本发明的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a、亲本选择:以华南沿海周年平均盐度≥ 24ppt海域的野生香港牡蛎作为耐高盐亲本类群;
[0008]b、亲本促熟:以a步骤中亲本类群作为基础群体,将其放置于盐度27_30ppt海水中促熟;
[0009]C、子代培育:以b步骤中成熟的亲本类群作为繁殖群体,在盐度27_30ppt海水中按照常规方法培育子代,获得耐高盐新品系Fl ;
[0010]d、品系纯化:以c步骤的耐高盐新品系Fl作为亲本,重复b-c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0011]所述的步骤d的若干次优选为1-2次,所述的若干代优选为2-3代。
[0012]所述的a步骤亲本选择中的野生香港牡蛎,主要来源于水深5-10m、靠近外海区域的2-3龄牡蛎群体。
[0013]所述的b步骤亲本促熟中的海水中促熟,可以是在生态虾池或者室内水泥池中人工促熟。
[0014]所述的c步骤子代培育中的常规方法培育子代,可以采用群体自繁或单对单家系形式获得子代。
[0015]所述的c步骤子代培育中的常规方法培育子代,包括受精孵化、幼虫培育、稚贝育成、幼贝养成等中间环节。
[0016]本发明结合香港牡蛎适应盐范围广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亲本选择、亲本促熟、子代培育、品系纯化等技术手段;通过极端高盐环境胁迫进行人工选择,加快了抗高盐相关基因纯化速度,从而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本发明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可以在纯海水中养成,结束了传统上紧紧围绕河口区域进行养殖的习惯,使其养殖面积扩大若干倍,产量及产值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香港牡蛎产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a、亲本选择:2010年7月5日,雇佣潜水员在香港后海湾(水深5_10m)年平均盐度> 24ppt海域采捕2-3龄野生香港牡蛎200个,作为耐高盐亲本类群。
[0020]b、亲本促熟:将200个个体装入10个扇贝笼中,放置于盐度27_30ppt池塘中进行生态促熟。经过15d促熟,162个香港牡蛎性腺成熟,弃掉剩余38个死亡个体。
[0021]C、子代繁育:以162个香港牡蛎作为繁殖群体,在盐度27_30ppt海水中进行群体自繁,采用解剖方式,经受精孵化、幼虫培育、稚贝育成、幼贝养成,获得耐高盐新品系F1。具体生长、存活情况如表1,表2所示。
[0022]d、品系纯化:以耐高盐新品系Fl作为亲本,于2011年7月21日开始,重复b_c步骤,培育出耐高盐品系F2 ;于2012年7月22日开始,重复b_c步骤,培育出耐高盐品系F3 ;通过3代连续纯化,获得了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
[0023]在以上环节中,从耐闻盐品系存活力指标上看(表1 ),受精率、鮮化率、变态率、存活率均随着代数增加而逐步增高。其中,变态率变化最为显著,因为幼虫能否变态直接影响子代数量,也是限制商业生产该苗种的瓶颈。从其生长力上看(表2),在高盐环境下,卵径、D形幼虫大小几乎尚未变化;但是生长速度伴随着代数增加逐渐增大,这是一种适应高盐环境的结果。
[0024]总之,经过三代连续高盐环境胁迫、驯化,获得的了存活力稳定、生长速度较快的、可进行商业苗种生产及养殖的耐高盐新品系,为香港牡蛎养殖区域扩大,产量提升,促进香港牡蛎产业快速稳步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0025]表1:耐闻盐品系生存力指标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选择:以华南沿海周年平均盐度>24ppt海域的野生香港牡蛎作为耐高盐亲本类群; b、亲本促熟:以a步骤中亲本类群作为基础群体,将其放置于盐度27-30ppt海水中促熟; C、子代培育:以b步骤中成熟的亲本类群作为繁殖群体,在盐度27-30ppt海水中按照常规方法培育子代,获得耐高盐新品系Fl ; d、品系纯化:以c步骤的耐高盐新品系Fl作为亲本,重复b-c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获得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亲本选择中的野生香港牡蛎,是来源于水深5-10m、靠近外海区域的2-3龄牡蛎群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亲本促熟中的海水中促熟是在生态虾池或者室内水泥池中人工促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步骤子代培育中的常规方法培育子代,可采用群体自繁或单对单家系形式获得子代。
5.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的若干次为1-2次,所述的若干代为2-3代。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91647SQ20141011720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跃环, 肖述, 李琼珍, 张扬, 李军, 喻子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