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5038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其在完全符合有机红米种植的前提下,使用纯植物源抗虫抑菌组分对红米种子在催芽后进行包衣,然后按照有机种植要求进行红米的育苗、移栽、水肥管理和收获。该植物源抗虫抑菌组分包括印楝素、苦参碱、薄荷粉、薰衣草粉和赋形剂。红米种子包衣后,能够有效趋避稻田中的害虫、提高红米抗病能力,生产出的有机红米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口感佳,品质好。
【专利说明】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红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米起源于中国,距今大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云南省元阳县、江西省井网山、遂川、广西象州县均有种植。其中广西象州县红米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3世纪以前的宋代即有种植,广西象州县农科所技术人员黄日辉农艺师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红香米杂交稻一红香优3号,此后又培育了多种优良的红米品种。[0003]红米中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根据国家农业部稻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科德优红33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6%,长宽比3.1,垩白米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2.2%,除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米标准;科德优红33不仅米质比广西主栽优质米对照的主要品质指标好,主要保健成分维生素B1、B2比对照高30%飞0%,维生素E总量是对照的5.3倍,β -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g,花青素含量4.75mg/100g,黄酮类化合物比对照高10.2倍,硒元素是对照的217%,医学营养研究表明,维生素B1、具有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作用;维生素B2具有利尿消肿、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并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黄酮、花青素具有如延缓老化、消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及抗炎作用;β -胡萝卜素可能减少前列腺癌、肺癌和肝癌的发生。因此科德优红大米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经多次组织品尝,专家们一致认为科德优红33煮具有荔浦芋香味,老少皆宜,由此可见,红米作为一种稀有米种,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而种植有机红米,减少外来环境的有毒物质污染,提高红米的品质,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需求。
[0004]目前,红米的种植大部分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一些科技期刊也刊登了相关的研究文章,我们摘录了以下部分文摘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背景:
1、【题名】德化“红米”百亩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郭绪明【机构】福建省德化县种子公司【刊名】现代农业2012 (11):32-33。该文献中阐述为了保证红米优质高产,使用化学药剂多效唑控制秧苗高度,并且多次施用尿素、磷肥和钾肥等无机肥料追肥。
[0005]2、【题名】地方优质稻红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吴政帮,王述军【机构】贵州省剑河县太拥乡农技站【刊名】吉林农业2011 (12):122-122。该文献主要阐述了红米在高产栽培时使用农家肥和钙镁磷肥做底肥,钾肥做壮杆肥,尿素加除草剂作为分蘖肥,用阿维菌素、乐果、三环唑、稻瘟净、克瘟散等药剂防治红米发生的病虫害。
[0006]3、【题名】剑河县红米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王勤灵【机构】贵州省剑河县农业局【刊名】农技服务2013,30(4):317-317。文中介绍剑河县采用红米高产栽培用肥和用药也为农家肥与化肥复合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
[0007]4、【题名】优质粳型红米杂交稻新品种滇杂70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周国华,李铮友,李本逊等【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昆明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刊名】种子2013.10 (10):114-116。简要介绍了云南红米品种滇杂701在种植时用农家肥和水稻专用复合肥作底肥,移栽后进行化学除草,尿素和硫酸钾作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叶面肥;播种前推荐晒种、药剂浸种等措施,苗期、分蘖盛期及抽穗期用三环唑和杀虫剂防治稻瘟病和螟虫。.从上述文献可见,现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化学农药浸种和施用化肥的方法来保证红米的产量。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应用,虽然对提高红米产量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红米有害物质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0008]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迫切。采用有机种植方法种植红米可以减少其受到自然界的污染,降低有害残留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因此,建立一整套从种子处理、育种、移栽、管理到收获的有机红米种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红米种植方法造成红米有害残留物含量高,红米品质差的问题。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红米种子处理:选择有机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红米种子,选择晴天晒种3~4天后,清水洗净后,用33 ~37°C温水浸泡20-24小时催芽,待红米种子破胸露白后,用植物源种衣剂进行拌种,药种比为1:5(Tl: 75,拌种时种子应保持湿润,加入植物源种衣剂后,来回翻动,充分拌匀,使之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
[0011]选择有机红米种子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具体品种可以为:红香优4号、红粳、科德优红33。选择品种应遵循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0012](2)育苗:采用旱育秧或水育秧,秧田亩用种量为2.4^2.6千克。;
所述旱育秧周期为23~26天,水育秧周期为29~32天。
[0013](3)秧苗移栽:待育苗龄期到后,采用手插秧移栽,以株距8.5~10cm,行距18~25cm合理种植,每兜插秧2株。
[0014](4)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使用有机肥,组成为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腐熟物,亩用200(T3000kg,整田时随土旋耕;在分蘖期追施200-400公斤。
[0015](5)加强稻田对水管理。整地施肥后泡田一周,在红米分蘖期控制水层深度为2~4cm,在分蘖末期及时晒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实时灌水保水。
[0016](6)红米收获: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
[0017]所述植物源种衣剂由印楝素、苦参碱、薄荷粉、薰衣草粉和淀粉组成,各组分占植物源种衣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印楝素1%~7%,苦参碱2%~8%,薄荷粉15%~40%,薰衣草粉12%~30%,余量为淀粉。所述的印楝素是印度苦楝树(Azadirachta indica)提取的物质,所述的苦参碱是植物苦参(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提取的物质;所述薰衣草粉是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pedunculata)提取的物质,薄荷粉是植物薄荷(Menthacanadensis)提取的物质,所述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
[0018]优选的,植物源种衣剂各组分占植物源种衣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印楝素2%~5%,苦参碱3%~5%,薄荷粉20%~30%,薰衣草粉15%~25%,余量为淀粉。
[0019]所述植物源种衣剂制备方法为:将印楝素、苦参碱、薄荷粉、薰衣草粉和淀粉按所述比例准确称取,投入无重力混合搅拌器搅拌20分钟,在1200-1600转/分下过气流粉碎,粉碎后再搅拌15分钟,出料,检测粒径,控制在300-500目。
[0020]所述有机肥中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添加比例为:5:5:2:4:3:3 ;按上述比例称取后混合、腐熟、干燥、粉碎,即得。
[0021]有机红米的种植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30.1~19630.4-2005。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红米种子免受病虫侵害。使用本发明的植物源种衣剂对红米种子包衣处理后,可以明显提高种子质量,植物源种衣剂中的几种抗虫抑菌组分能明显提高种子抗逆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及成活率。
[0023]2、生长过程中能趋 避害虫,抗病抑菌。该发明的植物源种衣剂含有植物源抗虫抑菌组分苦参碱、印楝素、薄荷粉和薰衣草粉,能明显趋避红米田中福寿螺、稻纵卷叶螟、稻飞風和钻心虫的危害。
[0024]3、省工省力。在用本发明的植物源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红米在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免受病虫侵害,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灭虫的繁琐步骤,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0025]4、根深苗壮抗倒伏。常规红米在生长过程中植株闻大,株型松散,叶片披垂,穗长粒稀,不抗病,易倒伏,而本发明的种植模式可以使红米茎杆粗壮,长势旺盛、种植宽行窄株,穗大粒满,不受大风影响,不易倒伏。
[0026]5、有机肥配方合理,来源丰富。本发明中有机红米种植使用的有机肥来自于广西大面积种植的木薯、甘蔗等加工肥料,原料易得,加工方便。
[0027]6、有机肥明显提高红米长势,营养均衡。该有机肥中含有海草及大豆花生废料废渣,富含固氮微生物,使土壤中自生氮肥充足,在整个生长期内不脱肥,长势良好。
[0028]7、红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红米收获期内保水及及早收割,能提高红米的饱满率,从而提高产量;多地试验表明,用该种植模式收获的红米口感好,入口香味浓郁,有益营养物质含量较常规种植的红米高。
具体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本发明的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红米种子处理:选择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红米种子科德优红33,选择晴天晒种4天后,用清水洗净,用35°C温水浸泡24小时催芽,待红米种子破胸露白后,用植物源种衣剂进行拌种,药种比为1:50,拌种时种子应保持湿润,加入植物源种衣剂后,来回翻动,充分拌匀,使之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
[0030]植物源种衣剂制备方法为:称取印楝素50kg,苦参碱50kg,薄荷粉250kg,薰衣草粉250kg,玉米淀粉补足1000kg,按顺序将上述物料投入无重力混合搅拌器搅拌20分钟,在1600转/分下过气流粉碎,粉碎后再搅拌15分钟,出料,检测粒径,控制在300~500目,备用。
[0031](2)育苗:采用旱育秧,秧田亩用种量为2.5千克,育秧周期为25天。
[0032](3)秧苗移栽:待育苗龄期到后,采用手插秧移栽,以株距10cm,行距20cm合理种植,每3?插秧2株。
[0033](4)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使用有机肥,组成为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腐熟物,亩用2000kg,整田时随土旋耕;在分蘖期追施400公斤。
[0034]有机肥为将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按比例5:5:2:4:3:3称取总重量为1000kg的物料,经混合、腐熟、干燥、粉碎,即得。
[0035](5)加强稻田对水管理。整地施肥后灌水泡田一周,在红米分蘖期控制水层深度为2~4cm,在分蘖末期及时晒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实时灌水保水。[0036](6)红米收获: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
[0037]经过以上步骤种植的红米,经国家行业标准检测红米营养物质和国家标准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应标准,生产出的有机红米在口感,营养物质含量方便均高于常规方法种植的红米。而且使用本发明种植的有机红米在生长过程中极少受到病虫害侵害,后期减少对病虫的防治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8]实施例2
本发明的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红米种子处理:选择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红米种子红粳,选择晴天晒种4天后,用清水洗净,用35°C温水浸泡30小时充分催芽,待红米种子破胸露白后,用植物源种衣剂进行拌种,药种比为1:75,拌种时种子应保持湿润,加入植物源种衣剂后,来回翻动,充分拌匀,使之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
植物源种衣剂制备方法为:称取印楝素60kg,苦参碱60kg,薄荷粉200kg,薰衣草粉200kg,木薯淀粉补足1000kg,按顺序将上述物料投入无重力混合搅拌器搅拌15分钟,在1600转/分下过气流粉碎,粉碎后再搅拌15分钟,出料,检测粒径,控制在400~500目,备用。
[0039](2)育苗:采用水育秧方法,秧田亩用种量为2.6千克,育秧周期为32天。
[0040](3)秧苗移栽:待育苗龄期到后,采用手插秧移栽,移栽时带土移栽,以株距
8.5cm,行距20cm合理种植,每5?插秧2株。
[0041](4)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使用有机肥,组成为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腐熟物,亩用3000kg,整田时随土旋耕;在分蘖期追施350公斤。
[0042]有机肥为将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按比例5:5:2:4:3:3称取总重量为1000kg的物料,经混合、腐熟、干燥、粉碎,即得。
[0043](5)加强稻田对水管理。整地施肥后灌水泡田一周,在红米分蘖期控制水层深度为2~4cm,在分蘖末期及时晒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实时灌水保水。
[0044](6)红米收获: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
[0045]经过以上步骤种植的红米,经国家行业标准检测红米营养物质和国家标准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应标准,生产出的有机红米在口感,营养物质含量方便均高于常规方法种植的红米。而且使用本发明种植的有机红米在生长过程中极少受到病虫害侵害,后期减少对病虫的防治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6]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红米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红米种子处理:选择有机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红米种子,选择晴天晒种3~4天后,清水洗净后,用33~37°C温水浸泡20-24小时催芽,待红米种子破胸露白后,用植物源种衣剂进行拌种,药种比为1:50~l: 75,拌种时种子应保持湿润,加入植物源种衣剂后,来回翻动,充分拌匀,使之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 (2)育苗:采用旱育秧或水育秧,秧田亩用种量为2.4~2.6千克;; 所述旱育秧周期为23~26天,水育秧周期为29~32天; (3)秧苗移栽:待育苗龄期到后,采用手插秧移栽,以株距8.5~10cm,行距18~25cm合理种植,每兜插秧2株; (4)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使用有机肥,组成为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腐熟物,亩用200(T3000kg,整田时随土旋耕;在分蘖期追施200-400公斤; (5)加强稻田对水管理:整地施肥后泡田一周,在红米分蘖期控制水层深度为2~4cm,在分蘖末期及时晒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实时灌水保水; (6)红米收获:在红米成熟99%以上时收割、入库、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种衣剂由印楝素、苦参碱、薄荷粉、薰衣草粉和淀粉组成,各组分占植物源种衣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印楝素1%~7%,苦参碱2%~8%,薄荷粉15%~40%,薰衣草粉12%~30%,余量为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占植物源种衣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印楝素2%~5%,苦参碱3%~5%,薄荷粉20%~30%,薰衣草粉15%~25%,余量为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机红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种衣剂制备方法为:将印楝素、苦参碱、薄荷粉、薰衣草粉和淀粉按所述比例准确称取,投入无重力混合搅拌器搅拌20分钟,在12001600转/分下过气流粉碎,粉碎后再搅拌15分钟,出料,检测粒径,控制在300~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红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中木薯渣、甘蔗滤泥、海草、鸡粪、豆皮、花生皮的添加比例为:5:5:2:4:3:3 ;按上述比例称取后混合、腐熟、干燥、粉碎,即得。
【文档编号】A01N65/22GK103947491SQ20141013964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杨乃惠, 潘敏周, 梁晓妮, 雷军强, 覃稳梅, 吴永才, 苏颖, 蒙会球 申请人: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