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及其组成的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5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及其组成的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结构包括浮子和沉子,浮子与沉子相连接,浮子内设有气囊,浮子上设有进气口连通气囊,进气口上设有输气管,基于该浮沉可控装置,将增氧管与多个浮沉可控装置的连接结构并排连在一起组成多点式增氧设备,增氧管上间隔地设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曝气器,多点同步曝气增氧,增氧更均匀、更高效,结构简单实用,维护更加便利,减少电缆铺设的成本,用电也更加安全,设备组装容易、铺设便利,制造成本非常低,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及其组成的增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增氧设备,尤其是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及其组成的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鱼塘养殖水产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较大,特别是遇到高温闷热的天气,需要在鱼塘中增设增氧设备进行供氧,目前普遍使用的增氧设备大多采用点式集中型增氧装置和管道曝气增氧,而点式集中型增氧装置大部分都是漂浮在水面通过搅拌水体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行增氧,由于只对鱼塘表面水体进行增氧,而鱼塘底层水体得不到增氧,增氧效果不理想,整个鱼塘的增氧均匀性差,维护不便利、用电成本也较高,经济效益低,且增氧设备前期需要铺设电缆电线,费用过高,虽然管道曝气增氧能解决点式集中型增氧装置的增氧均匀性差、用电成本较高等缺点,但目前管道曝气增氧普遍采用的盘式曝气增氧和条式曝气增氧都存在前期铺设费用高、微孔曝气管容易堵塞等问题,而且在水中的设备不能随意铺设或拆除,对拉网捕鱼和维护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及其组成的增氧设备,由浮沉可控装置组成的增氧设备利用浮子和沉子结合控制上浮与下沉,能够在水中进行曝气增氧,增氧效果好,结构简单实用,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包括浮子和沉子,所述浮子与沉子相连接,所述浮子内设有气囊,以及浮子上设有进气口连通气囊,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为三通管,该结构利用浮子和沉子相结合控制装置的上浮与下沉,满足当浮子没有充气时,浮子和沉子沉入水中;当气囊充入气体膨胀时,浮子连同沉子浮起来。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采用橡胶材质囊体,具有耐高压、耐磨损、耐腐蚀、气密性好等特点,有效保证浮子的稳定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子为沉水材质的实心体或填充物。
[0007]—种增氧设备,包括上述结构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以及增氧管,通过软管将多个浮沉可控装置上的输气管连接起来,该连接结构与增氧管并排连在一起,增氧管上间隔地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曝气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流管为三通管,更加便于组装与拆卸。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器包括微孔曝气管和塞头,所述微孔曝气管连接在分流管上,塞头置于微孔曝气管的顶端,微孔曝气管曝气效果好,可拆卸曝气器进行清洗,方便维护。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与浮沉可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分流管通过细绳连接在输气管上,即浮沉可控装置所在的位置就是曝气增氧点的位置,便于铺设增氧 设备。[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浮沉可控装置利用浮子和沉子结合控制其上浮与下沉,结构简单实用,连接多个浮沉可控装置结合增氧管组成增氧设备,增氧设备能够沉入水中,多点同步进行曝气增氧,空气形成微泡溶于水中,使增氧更均匀、效果更好,通过浮沉可控装置控制增氧设备的浮沉,以利于对增氧设备的打捞、铺设和维护,而增压机设在鱼塘岸上,维护更加便利,减少电缆铺设的成本,用电也更加安全、节省,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设备组装容易、铺设便利,制造成本非常低,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增氧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1,其具体的结构包括浮子11和沉子12,浮子11与沉子12相连接,浮子11内设有气囊111,气囊111采用橡胶材质囊体,具有耐高压、耐磨损、耐腐蚀、气密性好等特 点,有效保证浮子11的稳定性;而所述沉子12为沉水材质的实心体或填充物。浮子11上设有进气口连通气囊111,进气口上设有输气管13,输气管13为三通管,便于扩展连接;该结构利用浮子11和沉子12相结合控制装置的上浮与下沉,结构满足当浮子11没有充气时,浮沉可控装置I沉入水中;当气囊111充入气体膨胀时,浮沉可控装置I浮起来。
[0015]上述结构的浮沉可控装置I具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浮子11具有可充气泄气的气囊111结构,沉子12选用材质密度大于水的实心体或填充物,两者不同的组合方式均能实现浮沉可控的功能,其中,本发明所列举的实施例,也是最优选方案的实施例,具体包括:
参照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浮子11包括有一空腔113,空腔113内设有一气囊111,沉子12采用沉水材质的实心体结构,空腔113上方设有输气管13连通气囊111,在空腔113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小孔114,以便在气囊111充气膨胀的时候能将空腔113内的水排出,同时也可在气囊111泄气时能将空腔113外的水吸入空腔113。为了进一步保护气囊111结构,在气囊111上套有一布袋112,以免水中的杂物刺破气囊111,同时也防止气囊111充气气压过大而膨胀爆破。
[0016]参照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采用沉水材质的实心体结构作为沉子12,输气管13固定在沉子12上,设置气囊111连接在输气管13上,气囊111外套有用于保护气囊111的布袋112,该结构与增氧管2连接时,增氧管2连接在布袋112上,该结构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
[0017]参照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浮子11和沉子12置于布袋112结构内且分隔开上下两部分,沉子12采用填充物材质,分隔结构能避免气囊111在膨胀时受到填充物影响,输气管13连通气囊111固定在布袋112上,优选地,沉子12对应布袋112上的位置设有拉链开缝,可便于增加或减少填充物控制沉子12的重量。
[0018]参照图4所示,第四实施例,气囊111作为浮子11,密封包装好的填充物作为沉子12直接放置在气囊111内,结构更简单,优选地,将气囊111装入布袋112中,能更好地保护气囊111。
[0019]参照图5所示,利用上述结构的浮沉可控装置I的操作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制作包括上述浮沉可控装置I的增氧设备,该增氧设备还包括增氧管2,通过软管将多个浮沉可控装置I上的输气管13连接起来,该连接结构的一端连接增压机,另一端设有开关阀5或连接另一增氧设备,增氧管2上间隔地设有为三通管结构的分流管21,分流管21上设有曝气器4,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曝气器4包括微孔曝气管41和塞头42,微孔曝气管41连接在分流管21上,塞头42置于微孔曝气管41的顶端,微孔曝气管41曝气效果好,可拆卸曝气器4进行清洗,方便维护。
[0020]将增氧管2与上述多个浮沉可控装置I的连接结构并排连在一起组成多点式增氧设备,分流管21与浮沉可控装置I的位置相对应,分流管21通过细绳3连接在输气管13上,即浮沉可控装置I所在的位置就是曝气增氧点的位置,便于铺设增氧设备,相对于以往的点式集中型增氧设备,可根据鱼塘的大小与养殖密度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增氧设备,具有更优越的增氧效果,应用前景更好。
[0021]使用该增氧设备进行增氧时,利用增压机或手动打气将气囊111充气膨胀使增氧设备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浮沉可控装置I拉至相应的位置,再打开输气管13上的开关阀5使气囊111泄气,增氧设备就直接沉入水中完成铺设,操作简单。铺设完成后,通过岸上的增氧压缩机对增氧管2输入压缩空气,空气经过微孔曝气管41曝气释放微泡溶于水体达到增氧效果,多点同步曝气增氧,增氧更均匀、更高效。当需要维护、调节或拉网捕鱼的时候,只需对气囊111进行充气使其膨胀浮出水面,方便将其拉至鱼塘边从而完成维护等操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实用,且增氧压缩机设在岸上,维护更加便利,减少电缆铺设的成本,用电也更加安全,设备组装容易、铺设便利,制造成本非常低,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0022]以上所述的浮沉可控装置I与增氧设备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子和沉子,所述浮子与沉子相连接,所述浮子内设有气囊,以及浮子上设有进气口连通气囊,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为三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采用橡胶材质囊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为沉水材质的实心体或填充物。
4.一种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浮沉可控装置以及增氧管,通过软管将多个浮沉可控装置上的输气管连接起来,该连接结构与增氧管并排连在一起,增氧管上间隔地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曝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为三通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包括微孔曝气管和塞头,所述微孔曝气管连接在分流管上,塞头置于微孔曝气管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与浮沉可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分流管通过细绳连接在输气管上。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3947601SQ20141017571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魏国龙 申请人:魏国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