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绿篱修剪机前端的底座;齿轮箱,其设于底座侧方;支撑座,其设于底座上方;两个拉杆;两个折叠臂,其两端设有齿轮槽,齿轮槽内固定安装有齿轮;由一拉杆及一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底座及齿轮箱上形成第一四连杆机构;以及由一拉杆及一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座及齿轮箱上形成第二四连杆机构;驱动装置,其安装于底座上,并与第一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的下部连接,由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四连杆机构往上运动;该机构由一油缸即可进行驱动升降,降落叠合后不影响驾驶员视野。
【专利说明】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绿篱苗木修剪机械升降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 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绿篱修剪设备,其上的升降机构一般设于驾驶室前方,驾驶员在进行修剪 绿篱时,因升降机构位于驾驶室的前方,会造成阻挡驾驶员视野的障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为201210359881. 7提供了一种五自由度绿篱苗木修剪机,其包括安装在承载车前方的修 剪机械手姿位调整台,安装在修剪机械手姿位调整台上的且能360°回转的旋转底座,升降 机构固定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此升降机构采用的是立柱式升降机构,且放置在承载车的前 端。放置在承载车前端的优点是操作直观性强,修剪机的工作过程直观地呈现在驾驶员的 视野内,因此驾驶员可以同时驾驶承载车和修剪机构,但是缺点是在工作时此类机构会阻 挡驾驶员视野,不能清晰观测路面,难以保证行车安全。以及立柱式升降机构由于其本身结 构的原因,其行程范围固定,可适用高度有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 构,该机构降落叠加后不阻挡驾驶员的视野。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方案:
[0005] -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绿篱修剪机前端的底座;齿轮箱,其设于 所述底座侧方;支撑座,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两个拉杆;两个折叠臂,其两端设有齿轮槽, 所述齿轮槽内固定安装有齿轮;由一所述拉杆及一所述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 及所述齿轮箱上形成第一四连杆机构;以及由一所述拉杆及一所述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 于所述支撑座及所述齿轮箱上形成第二四连杆机构;
[0006] 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的下部连接, 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往上运动;
[0007] 其中,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上的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及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的折叠 臂的齿轮相互啮合,当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往上运动时,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驱 动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往上运动。
[0008] 上述方案中,所述齿轮槽为两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侧方;以及所述支撑 座为两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齿轮槽及所述支撑座间分别设有与所述第 二四连杆机构相同的四连杆机构,且在同一齿轮槽和同一支撑座上的两个折叠臂的齿轮相 互哨合。
[0009] 上述方案中,所述齿轮槽为三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侧方;以及所述支撑 座为三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齿轮槽及所述支撑座间分别设有与所述第 二四连杆机构相同的四连杆机构,且在同一齿轮槽和同一支撑座上的两个折叠臂的齿轮相 互哨合。
[0010]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及第二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中的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通过拉杆及折叠臂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以及 在同一齿轮箱内的齿轮相互啮合,即可通过一个油缸驱动折叠升降机构进行升降;降落折 叠后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
[0013] 2、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绿篱修剪,可适度增加齿轮箱及支撑座的数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折叠臂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涉及多齿轮箱及多支撑座结构的折叠升降机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图3的受力分析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应用实施图;
[0019]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0020] 1-底座,11-第一铰接孔,12-第二铰接孔,2-齿轮箱,21-第三铰接孔,22-第四铰 接孔,23-第五铰接孔,3-支撑座,31-第七铰接孔,32-第八铰接孔,4-第一平行四连杆机 构,4U51-折叠臂,42、52_拉杆,411-齿轮槽,5-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6-油缸,7-齿轮, 8-绿篱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 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 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3] 实施例1 :
[0024] 如图1-2所示,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包括:油缸6、底座1,齿轮箱2,支撑座 3,两个拉杆(41、51)以及两个折叠臂(42、52);安装于绿篱修剪机驾驶室前端的底座1,在 底座1上斜面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1及第二铰接孔12,齿轮箱2设于底座1侧方,在齿轮 箱2下斜面上开设有第三铰接孔21及在第三铰接孔21上方开设第四铰接孔22 ;折叠臂 (42、52)两端分别开设有齿轮槽411,齿轮槽411内固定安装有齿轮7 (如图2所示);一折 叠臂41两端分别铰接于底座1上的第一铰接孔11和齿轮箱2上的第三铰接孔21,以及一 拉杆42两端分别铰接于底座1上的第二铰接孔12及齿轮箱2上的第四铰接孔22,由拉杆 42、折叠臂41、齿轮箱2、底座1共同形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4 ;以及齿轮箱2上斜面上开 设有第五铰接孔23及与第四铰接孔22相对应的第六铰接孔;在支撑座3下斜面开设有第 七铰接孔31及第八铰接孔32, 一折叠臂51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五铰接孔23和第八铰接孔 32,以及一拉杆52两端分别铰接于第六铰接孔及第七铰接孔31,由拉杆52、折叠臂51、齿轮 箱2、支撑座3共同形成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5,且在齿轮箱2内的两个折叠臂(41、51)上 的齿轮7相互哨合(如图1中I所不);油缸6 -端安装于底座1下方,另一端铰接于第一 平行四连杆机构4的折叠臂41的底部,由油缸6驱动折叠臂41往上运动,第一平行四连杆 机构4也往跟着上运动,因在齿轮箱2内的两个折叠臂(41、51)的齿轮7相互啮合(如图 1中I所示)以及在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的拉杆42的牵引的作用下,因此,铰接于齿轮箱2 上端的折叠臂51由于齿轮7的旋转带动也受到一个向上的动力,从而带动第二平行四连杆 机构5往上运动,以至实现由一个油缸6驱动折叠升降机构往上运动;同理,下降时,油缸6 的活塞杆收回,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4往下运动,以及在齿轮箱上端的折叠臂51受到一个 往下的力,以致使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5往下运动;使用时,将绿篱刀具8安装于最上方的 支撑座上即可(如图5所示),因折叠升降机构的四连杆机构占用空间面积较小,所以下降 折叠后并不会影响绿篱修剪机驾驶员的视野,驾驶员即可清晰观测路面,上升时也能直观 的进行绿篱修剪。
[0025] 实施例2 :
[0026] 根据需要,使折叠升降机构能达到不同的高度,如图3所示,大致与实施例相同, 不同之处为在底座1侧部呈直线增加齿轮箱2的数量(在图3中为两个,但可不只两个,可 随需要而定)以及在底座1上方成直线增加支撑座3的数量(在图3中为两个,但可不只 两个,可随需要而定),在增加的齿轮箱2和支撑座3之间,分别设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第二 平行四连杆机构5,且在同一齿轮箱2及同一支撑座3内的两个折叠臂的齿轮相互啮合(如 图3中I、II所示),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由油缸6驱动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4往上运动, 以及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4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7带动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5往上运动, 以及顺序往上的齿轮箱2及支撑座3上的平行四连杆机构相互带动往上运动,下降也与实 施例1原理相同。
[0027] 为了更清楚对图3的折叠升降机构的理解,由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原理分析图, 从图中箭头的指向(即各部件受力的指向)即可清楚明了本发明折叠升降机构上升时的受 力情况。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 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于绿篱修剪机前端的底座; 齿轮箱,其设于所述底座侧方; 支撑座,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 两个拉杆; 两个折叠臂,其两端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固定安装有齿轮; 由一所述拉杆及一所述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及所述齿轮箱上形成第 一四连杆机构;以及 由一所述拉杆及一所述折叠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支撑座及所述齿轮箱上形成第 二四连杆机构; 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的下部连接,由所 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往上运动; 其中,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上的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及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的 齿轮相互啮合,当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往上运动时,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驱动所 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的折叠臂往上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槽为两个,其呈 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侧方;以及所述支撑座为两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 齿轮槽及所述支撑座间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相同的四连杆机构,且在同一齿轮 槽和同一支撑座上的两个折叠臂的齿轮相互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槽为三个,其呈 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侧方;以及所述支撑座为三个,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 齿轮槽及所述支撑座间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相同的四连杆机构,且在同一齿轮 槽和同一支撑座上的两个折叠臂的齿轮相互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连杆式折叠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 连杆机构及第二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
【文档编号】A01G3/04GK104054523SQ20141030806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蒙艳玫, 韩旭, 韦锦, 董振, 区冰华, 陈庆伟, 陆冠成, 王小纯, 唐治宏, 高铁城, 覃春佤, 于宁 申请人: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