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文档序号:26166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地栽与盆栽”相结合的葡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方法,涉及一种果树及盆景栽培【技术领域】。目的就是将“地栽”和“盆栽”葡萄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复合栽培”模式,既能收获鲜果食用,又能制作葡萄盆景。技术方案是:依据葡萄枝条易萌芽、易培养、易生根、韧性好的特点,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将“地栽葡萄”基部萌发枝条培养成主干枝、引蔓枝和预备枝,并人为控制引向“单篱架和花盆”不同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的有机结合,具有母子结合、架式合理、生长有序、树势平衡、营养基础、断枝分离、生产连续等显著特点。为增加果农收入,发展观光农业,化解同质化竞争风险发挥积极作用,是一栽两得、创新性很强的栽培模式。
【专利说明】[0001] 一种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及盆景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葡萄 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葡萄又称提子,是葡萄科葡萄属的一种常见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 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葡萄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 干)。葡萄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全身都是宝。葡萄是见 效最快的果树之一,种植葡萄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0005]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葡萄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发展态势迅猛,特别是鲜食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葡萄产业的市场竞争必然会愈来 愈明显,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洞察市场发展动向,查找不足和差距,不断提高葡 萄的质量安全等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以确保葡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006] 产品多样化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一种产品可以根据其生产优势,以技 术含量的提高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为目的,以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为手段,开发产品 的不同市场"卖点",不仅可以避免市场竞争的同质性,而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营效 果,会开辟出一遍崭新的市场天地。葡萄产业同样如此,"地栽"鲜食葡萄生产量不断增加, 贮藏能力又相对不足,市场风险会越来越大,而"盆栽"葡萄既可作为鲜食葡萄,也可作为盆 景欣赏,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开发能力,但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发展难度大。"地栽和 盆栽"葡萄两个方面都有人在做,都在围绕市场寻找发展机遇,却未能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 来,似乎朝着不同方向越走越远,其克服和防范风险的综合能力大大被弱化了。
[0007] 本发明就是根据葡萄市场发展前景,本着技术开发相向而行的原则,将"地栽葡 萄"和"盆栽葡萄"很好的结合起来,实行"复合栽培"模式,以两者之间的共同基础开发出 不同的产品,一栽双收,达到1+1 > 2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克服葡萄产品单一性所带来的市 场竞争风险,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增加果农收入开 辟出新的葡萄生产技术途径。
[0008]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这里首先就 有关栽培方式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盆栽葡萄:盆栽葡萄是用容器栽培葡萄的总称。凡是用盆、箱、桶及种植槽等容器栽培 葡萄的都可称之为盆栽葡萄。葡萄盆栽结果早,如栽培管理得法,两年就能结果,每盆葡萄 可产果1?3kg,多的可达4?5kg。盆栽葡萄不仅可为人们提供一定数量的鲜食葡萄,而 且可以作为观果盆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已成为家庭绿化的主要材料之一,市 场前景广阔。但葡萄盆栽以后,由于营养面积受到限制,对肥料、水分、温度的缓冲能力大大 降低,植株生长和结果不易达到平衡,故在实际栽培中普遍存在不易结果、果实瘦小、口感 较差等问题,因此盆栽葡萄必须采取与大田不同的综合管理技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0010] 地栽葡萄:凡是直接定植于土壤栽培的葡萄可称之为地栽葡萄,表现出不可移动 的立地生长特点,是为人们提供各种鲜食和加工葡萄的主要生产方式。地栽葡萄树势生长 旺盛,树冠形成快,定植第二年就可获得产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地栽葡萄管理技 术成熟,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生态化、优质化生产技术日益完善,从葡萄的日常水肥管 理、病虫害防治,到整形修剪技术和葡萄的架型、树形构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从减灾、免 灾的避雨棚的应用,到增温、增光的各类大棚等现代设施、机械化设备迅速进入地栽葡萄生 产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地栽葡萄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地栽葡萄呈暴发式发展,种植面积迅 速增加,所带来的同质性竞争风险正逐渐凸显,因此实施多样化栽培,满足各种消费群体需 求,必将为葡萄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0011] 复合栽培:就是把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两者共同基础生产出 不同类型的产品,互补优缺点,充分发挥葡萄食用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作用,从而在更加 广泛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卖点,化解单一栽培方式所 带来的市场风险,增加果农收入,一举两得,是葡萄栽培实用技术理论的创新。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将"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很好的结合起来,实行"复合栽培" 模式,让同一株地栽葡萄既能收获鲜果食用,又能作为盆栽葡萄制作园艺盆景,在为人们提 供一定数量鲜果的同时,还可满足人们欣赏观果盆景的需要。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葡萄属藤本植物,立地主干基部或主茎基部有大量的潜伏 芽,潜伏芽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可以萌发转换成枝条,枝条萌发生长速度快,易培养成 型,枝条压条极易生根,而这些枝条不仅强度高而且柔韧性好。依据葡萄枝条这种易萌发、 易培养、易生根、韧性好的特点,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人为引向不同生长环境条件,如:引 上"单篱架"培育成"地栽葡萄",引入花盆促进枝条生根培育成独立的"盆栽葡萄",从而生 产出鲜食葡萄和观果盆景等不同类型产品,实现"一栽双收"的生产目的。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是通过以下关键途径实现的:就是将地栽葡萄的生长枝条(主 干枝、引蔓枝、预备枝)人为控制并引向"篱架和花盆"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实现了地栽 葡萄和盆栽葡萄相结合。
[0015]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1、母子结合。以地栽葡萄作为母体、以盆栽葡萄作为子体、以"引蔓枝"作为连接体构 建地栽"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盆栽葡萄首先依靠地栽葡萄的强大根系供 给自身营养,当套入盆中的"引蔓枝"生根后,逐渐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长,并以鲜果或盆景 作为产品出售。
[0016] 2、架式合理。葡萄是藤本植物,枝条生长呈无序状态,只有人为构建好有形的栽培 架式,才能实现优质、高产、生态的生产目的,因此在葡萄栽培管理过程中始终以构建一定 的"架式"作为重点。"地栽与盆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中,地栽葡萄采取"单篱架"式构形、 整形修剪时采用"单臂篱架"的枝条分布结构,盆栽葡萄采用"柱架式"构形,整形修剪时采 用"伞形"的枝条分布结构。
[0017] 3、生长有序。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分布于不同的空间范围,"篱架"立面和"盆景" 立面两者处于相距50厘米的平行状态,而盆景间的距离达1. 5米、高度〈1. 2米,空间布局 合理,资源利用率高。
[0018] 4、树势平衡。在生长时期必须平衡好"地栽和盆栽"两者的生长势。地栽葡萄篱架 上枝条采用"单臂"整形修剪技术,实行定向栽培管理,目标亩产量控制在2500?3000千 克,收入与常规方式相持平。盆栽葡萄立架上枝条采用"伞形"整形修剪技术,每个结果枝 上留果穗1?2个,全盆以不超过8个果穗为好,盆产鲜果5千克左右,其它应全部疏去。
[0019] 5、营养基础。地栽葡萄以土壤中强大的根系提供营养。盆栽葡萄前期以地栽葡萄 的母体供给营养,中期利用地面根系和盆内根系营养相结合供给营养,后期利用花盆内基 质提供营养,并逐渐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长。两者都以立地条件为生长基础,管理方便,水 肥易调控,营养充足,植株生长和结果易达到平衡,对促进生长十分有利。
[0020] 6、断枝分离。分离就切断盆栽葡萄花盆底下与地栽葡萄连续的枝条,葡萄如何实 现"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结合,适时分离是关键。什么时候分离主要是看花盆内枝条生 根情况,引入花盆的葡萄技条,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极易压条生根并形成自身的根系(类 似于高空压条繁殖方法),从时间上看引入花盆中的枝条套盆后2个月即可形成好自身根系 系统,从生长状态上看,盆中葡萄坐果后开始形成根系,当盆中葡萄开始着色时自身根系已 经完全形成,可以独立生长了。分离分3步进行的,先是环切1/3树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 环切余下1/3树皮,再间隔一段时间后全部环割切断,所有操作在同一选定位置进行,从而 实现逐渐脱离母体,过渡到盆内根系自供营养阶段,适应自身生长环境,开始独立生长,实 现盆栽葡萄作为盆景上市的要求。
[0021] 7、生产连续。本发明生产是连续的,其方法就是在生产的同时,始终进行预备枝培 养,预备枝和引蔓枝不同角色相互转换,从而实现盆栽葡萄的生产连续性。
[0022] 有益效果 1、有利于化解大力发展葡萄生产所带来的同质化产品竞争风险。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 相结合,不仅能够生产人们喜食的鲜果,还能生产出适合居家摆放的观果盆景,大大丰富人 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园区也呈现出多样化景观景色,必将为增加果农收入,发展观 光农业,化解因为品种单一性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风险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举两得 的创新性很强的栽培模式,必将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023] 2、有利于发挥土地的生产潜能。盆栽葡萄与地栽葡萄相结合,改变了单篱架地栽 培葡萄只能在一个立体篱架平面上生长的习性,在平行面上同时进行盆栽葡萄盆景生产, 不仅光温条件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而且土地资源利用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
[0024] 3、有利于弥补单纯盆栽葡萄所带来周期长、果质差等缺点。盆栽葡萄利用地栽葡 萄的枝条引入花盆后,促其进入花盆的茎干生根,前期利用地栽葡萄的母体营养,中期利用 地面根系和盆内根系营养相结合,后期利用花盆内基质营养生长,逐渐脱离母体独立于地 栽葡萄生长。以这种方式栽培的盆栽葡萄以立地条件为基础,生长旺盛,果形大,品质好,产 量高,当年栽培当年收获,克服了单纯盆栽葡萄所带来的营养面积受到限制,对肥料、水分、 温度的缓冲能力大大降低,植株生长和结果不易达到平衡,在实际栽培中普遍存在不易结 果、果实瘦小、口感较差等问题,为发展盆景葡萄栽培开辟了新的路径。
[0025] 4、有利于同步进行生产管理。在地栽葡萄良好的生长性基础上进行盆栽葡萄栽 培,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都是同步进行的,一次管理带来两次效果。
[0026] 5、有利于快速培育葡萄盆景。葡萄是优质园艺盆景材料,时下生产的盆景主要是 野外挖取树桩或购买从葡萄园淘汰的树体进行培养,周期至少需要2年以上,只有少数人 能够栽培和欣赏,而利用本法生产的葡萄盆景枝叶繁茂,硕果累累,观赏性更强,同时由于 葡萄枝条合理培养和利用,周年生产连续不断,规模效果显著,是一种高效循环葡萄盆景生 产模式,可复制性很强,一般果农都能生产,满足大多数人需要。
[0027] 6、有利于增加鲜果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的地栽葡萄与常规栽培管理方式 相同,按照定向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产量与常规"单篱架"式栽培相同,目标亩产量可达到 2500?3000千克,收入与常规相持平。于此同时增加了盆栽葡萄,如果收鲜果,每盆可产5 千克左右,每亩可产1500千克以上,如作为盆景出售,经济效益更高。
[002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图1 :地栽葡萄定植图; 图2 :"地栽与盆栽"葡萄枝条培养示意图; 图3 :"地栽与盆栽"葡萄结合方式示意图; 图4 :盆栽葡萄"架式与整形修剪"技术方法示意图; 图5 :"地栽与盆栽"葡萄空间位置图。
[0029] 图例说明:1定植葡萄苗,2葡萄引上篱架主干枝,3葡萄枝条引入容器的引蔓枝,4 葡萄引入容器的预备枝,5花盆,6花盆离地支撑物,7单篱架立柱,8单篱架拉线,9篱架新梢 结果枝,10篱架葡萄果穗,11盆栽葡萄结果枝,12盆栽葡萄果穗,13盆栽葡萄营养枝,14盆 栽葡萄支撑架,15定植槽,16篱架葡萄新梢营养枝; Η表示行距,L表示株距,Μ表示花盆放置位置到篱架距离。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图示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1 :地栽葡萄定植示意图: 地栽葡萄虽有成熟的技术,本发明是以地栽葡萄为基础同时进行盆栽葡萄生产的,实 现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的有机结合,所以地栽葡萄的定植前就要统盘考虑,为发展盆栽葡 萄打好基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整地建园:栽培葡萄的地点选择和建园规则除符合常规要求外,还要求做到栽植地 形以"南北向"规则的长方形为好,面积大小以适应生产能力为准,地面要求平整,特别是一 些不规则、不平整的土地,栽植前应使用机械整平,山坡地不易选用,为后期从事盆栽打下 基础。
[0033] 2、定植行向和行距(Η):地栽葡萄定植应是南北向,为了给盆栽葡萄预留好足够的 空间,行距(Η)应为3米。盆栽葡萄单株虽垂直于行向,但从整体上看纵向是平行于行向的, 有利于葡萄生长接受到良好的光照条件。
[0034] 3、架式的确定:为了结合盆栽葡萄的栽培,地栽葡萄的架式应是"单篱架"式。以 立柱(7)和拉线(8)构建其垂直地面的篱架平面,与盆栽葡萄的立体平面相平行,两者之间 互不遮掩,就相当于分开的"双篱架"式栽培,篱架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 7?1. 9米。
[0035] 4、品种及定植葡萄苗(1)的选择:品种选择一般以满足消费者鲜食果实需求为标 准,同时兼顾到盆栽葡萄制作观果盆景所要求的:树势生长旺盛、茎干扦插易生根、根系发 达、果型丰满好看、叶片翠绿亮丽、易于造型的品种为好,如美人指、红玫瑰、晓红、巨峰等。 定植葡萄苗(1) 一般以扦插生根苗为好,如选用嫁接苗会因为人为多次培养枝条和引蔓造 成接口损伤。
[0036] 5、开挖定植槽(15)、施足基肥:这是开展"地栽和盆栽"葡萄工作的基础,与常规 地栽葡萄相比,为了满足盆栽葡萄的生长要求,其定植槽(15)开挖技术要求严,施用基肥要 求比常规地栽葡萄高出30%以上好。开挖定植槽(15)后要分层回填土壤并分层施入基肥, 以达到疏松土壤和分层填埋有机肥的目的,促使葡萄快速生长丰产。
[0037] 在有关定植计划制定和土地平整好后就可以着手开挖定植槽(15),一般在定植前 一个月进行。挖槽前应在地面按南北向的行距标准设置好标线。定植槽(15)深度、宽度各 为1米,长度随行长。挖好后在槽底垫一层30厘米左右厚的有机物(如各种作物秸杆、绿肥、 杂草等),踩实压紧后,回填上20厘米厚挖出的表土,再在回填土上面铺施一层腐熟发酵的 有机肥和磷肥,每亩标准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400千克,然后回填20厘米厚的土壤,再在 回填土上面铺施一层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和化肥,每亩标准有机肥3000千克、磷肥100千克、 复合肥200千克,然后再回填土壤20厘米厚,余下挖出的土壤与3000千克腐熟发酵的有机 月巴、尿素1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混匀后回填到槽里,最后灌透水放置一个月后在其上开 始定植葡萄苗(1)。
[0038] 6、埋立柱(7):篱架每隔6米埋一立柱(7),每行两边头立柱(7)应倾斜埋入土中, 并以斜拉线和锚石固定。中间立柱(7)埋入土中深度> 50厘米,顶端距离地面2米。立柱 (7)以水泥预制件为好,规格为长度> 2. 5米、粗度8厘米、宽度10厘米,内放6毫米钢筋4 根为骨架,水泥、沙子、小石子比例为1 :2 :3. 5。
[0039] 7、拉线(8):通过拉线绑缚葡萄枝条,并人为引导枝蔓向空间不同的方向生长,以 达到人为利用枝条目的。拉线(8)采用8号热镀锌铁丝,一般拉3道,距离地面70厘米拉 第一道,向上每隔60厘米拉一道。
[0040] 8、定植葡萄苗(1)及密度:一般以20厘米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0°C即可开始定植葡 萄苗(1),即3?4月份,在定植槽(15)中间开挖定植穴,株距(L)为1.5米,亩栽苗170株 左右。如果以一株地栽葡萄对应发展2株盆栽葡萄,每亩每年可增加340盆盆栽葡萄,其经 济效益相当可观。
[0041] 其它栽培管理技术与常规"单篱架"葡萄栽培技术相同。
[0042] 图2 "地栽与盆栽"葡萄枝条培养示意图: 如何通过一次"地栽葡萄"定植同时实现"地栽与盆栽"葡萄的结合呢,就是通过培养 葡萄的不同功能性枝条,并人为控制并引向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实现的,当然这种操作 是符合葡萄枝条易萌发、易培养、易生根、韧性好的生长发育特点的,并能充分发挥葡萄生 长优势和潜力的。枝条的培育以新栽培"单篱架"葡萄果树为主体,也可通过改造"单篱架" 葡萄老果树重新萌枝培育而成。
[0043] 1、枝条培育 新定植的葡萄幼树,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其基部的潜伏芽会很快萌发生长,我们就选 用其中部分饱满优质芽,通过一年时间,培育成我们需要的枝条。如果基部形成芽的数量足 够多,并能满足我们需要的数量时,一般选留相对于基部位置较好的芽直接培养就可以了, 如果留下的枝蔓数目按要求不够时,选粗壮的枝蔓进行重摘心,也就是当新蔓长到八九片 叶子时,留下四五片叶子摘心,促其副梢萌发,再利用副梢培育我们所需枝条数量。
[0044] 第一年留足我们需要培育的数量枝条后,通过绑缚让其延着"篱架"平面[由立柱 (7)和拉线(8)组成立体平面]不同角度向上攀爬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应不断地摘去新枝条 上萌发的侧芽,任其主芽向上生长,到我们规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促进其长粗。
[0045] 2、枝条的数量 如果我们延着"单篱架"平面两侧培育"盆栽葡萄"时,就需要培养5个枝条,如果仅在 一侧培养盆栽葡萄就培养3个枝条。
[0046] 3、枝条分类 培育枝条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干枝(2)、引蔓枝(3)和预备枝(4)三种。
[0047] 主干枝(2)-般是一条,用于构建地栽葡萄"单臂篱架"式的树形结构,其修剪整形 模式与常规"单臂篱架式"技术相同。
[0048] 引蔓枝(3 )可以是一条(仅在篱架一侧培养盆栽葡萄)或二条(在篱架两侧培养盆 栽葡萄),一般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培养成独干形,用于引入花盆中进行盆栽葡萄 栽培。在篱架上生长时疏花疏果要净,只作为营养枝,引入花盆后作为开花结果母枝,当年 引入当年收获,并离开母体作为商品出售。
[0049] 预备枝(4)可以是一条(仅在篱架一侧培养盆栽葡萄)或二条(在篱架两侧培养盆 栽葡萄),一般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培养成独干形,在篱架上生长时疏花疏果要净, 只作为营养枝。当引蔓枝(3)培育出盆栽葡萄,并离开母体后,第二年就用预备枝(4)引入 花盆,进行盆栽葡萄栽培,从而实现盆栽葡萄生产的连续性。
[0050] 引蔓枝(3)和预备枝(4)两者是相互转换的,当用引蔓枝(3)培育出盆景后,部分 枝条会随着盆景一同被剪切离去,这时把余下经过重剪的枝条扶到篱架上利用萌芽再培育 成预备枝(4),而先前的预备枝(4)转换为引蔓枝(3)进行盆栽,如此反复循环。
[0051] 4、枝条的生长质量标准 主干枝(2)生长及修剪整形标准同常规"单臂篱架"式葡萄栽培技术要求。
[0052] 引蔓枝(3)和预备枝(4)作为盆栽葡萄的直接结果母枝,当年引入花盆当年结果, 因此要求在篱架上生长至少1?2年的成熟枝条,木质化程度好,冬芽饱满,长度1. 5?2 米,粗度〇. 8?1. 0厘米以上,疏花疏果要净,没有结果现象,从而保证当年引进花盆当年开 花结果当年成型,达到快速盆栽葡萄的目的,既可收获葡萄又可制作观果盆景出售。
[0053] 图3 :"地栽与盆栽"葡萄结合方式示意图: 葡萄属藤本植物,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基部或主茎基部的潜伏芽可以萌发转换成 枝条,容易按照人们的生产需要进行培养,这些枝条不仅强度高而且柔韧性好,压条繁殖极 易生根,就为人为引向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实现我们不同的栽培目的提供了基础。本发明 "地栽与盆栽"葡萄结合途径就是通过主干枝(2)、引蔓枝(3)和预备枝(4)引向不同的空间 生长环境实现的。
[0054] 1、地栽葡萄:利用主干枝(2)引上"单篱架",采用"单臂篱架式"的整形修剪方法, 由主干枝(2)、篱架新梢结果枝(9)、篱架葡萄果穗(10)、篱架葡萄新梢营养枝(16)构建单 篱架式树形结构,以地栽葡萄根系供给营养,生产出高质量的食用葡萄鲜果,具体栽培管理 技术与常规的"单篱架"式葡萄栽培技术相同,图1也作了简单说明,需强调的是施肥应以 有机肥为主,施肥量要比常规栽培提高20%以上,以支持盆栽葡萄生长。
[0055] 2、盆栽葡萄:利用引蔓枝(3)或预备枝(4)引入花盆后,促其进入花盆的茎干生 根,前期利用地栽葡萄的母体营养,中期利用地面根系和盆内根系营养相结合,后期利用花 盆内基质营养生长,逐渐脱离母体独立于地栽葡萄生长。以这种方式栽培的盆栽葡萄生长 旺盛,果形大,品质好,产量高,当年栽培当年收获,具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克服了单纯 盆栽葡萄所带来的营养面积受到限制,对肥料、水分、温度的缓冲能力大大降低,植株生长 和结果不易达到平衡,在实际栽培中普遍存在不易结果、果实瘦小、口感较差等问题,为发 展盆景葡萄栽培开辟了新的路径。具体技术方法如下 : (i )花盆(5)选用:一般选用上口直径为25?30厘米的塑料花盆(6),离体独立生长 后,如没有及时出售,第二年可换成35?40厘米塑料花盆(6)继续培养成观果盆景出售。 花盆摆放位置距离篱架平面与地面交接线50厘米边线外侧。
[0056] (ii)花盆离地支撑物(6):花盆(5)以支撑物(6)支撑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40 厘米,以引蔓枝(3)不接触地面为好(主要是防止枝条接触地面生根),常用砖块作为花盆 (5 )垫底支撑物(6 ),也可预制独立的空心砖作为支撑物(6 )。
[0057] (iii)盆土配制(盆内营养基质):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的壤土。 也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选用来源广泛、成本低、不带病虫、无污染的培养基质 材料。常用的材料有腐叶土、泥炭土、田园土、砂石类、骨粉、膨化鸡粪等。
[0058] 盆土配制与消毒:常用的配制配方有①腐叶土 4份、园土 3份、粗砂3份、骨粉0. 5 份;②田园土 7份、粗砂(或炉渣)2份、膨化鸡粪1份、骨粉0. 5份。盆土配制拌匀后,用 〇. 1 %的福尔马林溶液均匀喷洒其上(每立方盆土用药500毫升)。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熏 蒸一昼夜后,揭去薄膜,晾晒3?4天后,即可上盆使用。
[0059] (iv)盆栽葡萄方法:一般在冬季或早春季节,当引蔓枝(3)或预备枝(4)达到引入 花盆(5 )栽培的质量标准后,就可以开始盆栽葡萄了。
[0060] 首先将平行于篱架的两侧(或一侧)50?80厘米处的地面进行平整,以离篱架平 面与地面交接线平行,距离篱架50厘米处作标志线,在标志线外侧摆放相同高度的支撑物 (6),注意支撑物(6)不要遮挡花盆底部开孔,然后从篱架上拿取引蔓枝(3)或预备枝(4)从 花盆底部开孔处套入(开孔如过小可人工扩大),并放在支撑物上(注意:盆底葡萄枝条不能 接触地面),再向花盆中并围绕枝条放入盆土 (营养基质),以葡萄枝条位于盆土中央并直立 向上为好,基本上完成了盆栽葡萄工作。
[0061] (v)盆土水肥管理技术:盆栽葡萄前期主要由地栽葡萄根系提供水肥营养,但也 要根据盆栽葡萄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对独立方式进行日常水肥管理,减少其对地栽葡萄根 系的依赖性,不仅有助于盆栽葡萄快速成形,而且有利于促进地栽葡萄的生长,达到双丰收 目的。
[0062] 浇水关键是要保持盆土湿润,促进盆土中枝条生根。浇水要适度,不可过湿过干,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滴灌技术,一般早春气温低,可每隔2?3天浇水一次,随着气温增 高,蒸发量加大,可1?2天浇水一次,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后,浇水次数可减少。
[0063] 施肥的原则是稀肥勤施,盆土中枝条未生根之前只浇水,一般不施肥。当盆中枝 条新梢长到10片叶时(一般在4月中旬),盆土中枝条已开始生根,这时可以每7?10天 间隔施1次浓度为2?3%尿素、复合肥溶液或饼肥水,6月份盆中已布满根系,7?8月份 可考虑离开母体独立生长了,离开母体后,已结果的盆栽葡萄,为保证果实成熟生长发育的 要求,最好每5天施肥1次,还可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10天喷0. 1 %?0. 3%的尿素或 0. 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0064] 其他(如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地栽葡萄同时进行即可。
[0065] (vi)断枝离体技术:当盆土中布满根系后(一般7?8月份)就可逐渐考虑切断 引蔓枝(3)与地栽葡萄的联系,做到位当年盆栽当年收获,其方法是: 采用"分步环割法"逐渐将引蔓枝(3)断开。一般分三次进行,首次在盆栽葡萄坐果后 对盆底下露出的引蔓枝(3)环割三分之一的切口,切口深度约2毫米,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 对引蔓枝(3)的同一位置对面一侧环割三分之一,切口深约2毫米,第三次在葡萄着色期在 引蔓枝(3)的同一道环切线上环割一周,深度约2毫米,这时周皮已全部割断,盆栽葡萄便 可独立生长了,这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断开盆栽葡萄上市。
[0066] (vii)换盆或换土方法:盆栽葡萄离开母体后,如果当年未能及时出售,第二年可重 新独立培养,原来的花盆空间已不能满足根系生长发育的要求,盆土的养分也逐渐减少。因 此花盆要求由小换大或者更换盆土。此项工作一般在休眠期将要结束,开始生长前进行。换 盆或换土时,应削去部分枯根,换后立即浇水,以利植株恢复生长。
[0067] 图4 :盆栽葡萄"架式与整形修剪"技术方法示意图: 盆栽葡萄主要以观果和优美的造型作为"卖点",其树形及空间布局可以根据人们的审 美观点不同而进行独特的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好,以不同的架式构建不同的树形,如:独立架 式圆锥形、三角架式螺旋形、立架式扇面形等形态各异的优美形态。本图属于"柱架式伞形" 结构。具体技术方法是: 1、立杆:花盆(5)周边立3根长1. 2?1. 5米的竹竿(或其它支撑杆)作为立杆,用铁丝 弯成大小相宜的圆圈绑于立杆上部和中部,形成柱架式支撑架(14)。
[0068] 2、绑缚枝蔓:将引入花盆(5)中的引蔓枝(3)距离盆面30厘米等高环绕状绑缚在 支撑架的立杆上,引蔓枝(3)转化为结果母枝,从结果母枝上萌发出结果枝(11)和营养枝 (13),并延着立杆绑缚向上生长。一般选留3?5个结果枝(11)和2?3个营养枝(13)为 好,其余新梢全部抹除,新梢应均匀绑缚在中部和顶端铁圈上。
[0069] 3、修剪整形:当营养枝(13)和结果枝(11)长到与立杆支架等高时摘心去顶,圈内 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圈外副梢任其生长、下垂,均匀分布,形成伞状树形。每个结果 枝上留果穗(12)1?2个,全盆以不超过8个果穗为好(产鲜果5千克左右),其它应全部疏 去,这样既可收获鲜果也可收获盆景。
[0070] 图5 :"地栽与盆栽"葡萄空间位置图: 地栽葡萄以采取"单篱架"式栽培方式,篱架方向为南北向,整形修剪采用"单臂篱架" 形枝条分布结构,以主蔓枝构建枝叶体系,篱架由立柱(7 )和拉线(8 )构成,篱架行距(H)为 3米,葡萄栽培株距(L)为1. 5米。
[0071] 盆栽葡萄分布于篱架两侧,是以地栽葡萄上的"引蔓枝或预备枝"人为引入花盆进 行栽培的,花盆距离"篱架面"与"地面"交接线距离(M)为50厘米。
[0072] 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相结合,不仅能够生产人们喜食的鲜果,还能生产出适合居 家摆放的观果盆景,大大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园区也呈现出多样化景观景 色,同时也为果农增加收入,发展观光农业,化解因为品种单一性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风险 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举两得的创新性很强的栽培模式,必将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注入 新的活力,值得广大果农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地栽与盆栽"相结合的葡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 将"地栽葡萄"主茎基部萌发生长的枝条培养成主干枝、引蔓枝和预备枝的功能性枝条,并 人为控制引向"单篱架和花盆"的不同生长环境,实现"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的有机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枝条是指,在适宜的气 候条件下,地栽葡萄苗主茎基部的潜伏芽会很快萌发生长,选用其中部分饱满优质芽,通过 1?2年时间培育成我们需要的功能性枝条,培养方法是: A、 主干枝(2)-般是一条,引向"单篱架",通过修剪整形构建地栽葡萄"单臂篱架"式 的树形结构,是构建"单篱架式"地栽葡萄的主蔓枝条; B、 引蔓枝(3)可以是一条(仅在篱架一侧培养盆栽葡萄)或二条(在篱架两侧培养盆栽 葡萄),一般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先期利用"单篱架"培养成独干形,然后引入花盆 中进行盆栽葡萄栽培,在篱架上疏花疏果要净,只作为营养枝,引入花盆后作为开花结果母 枝; C、 预备枝(4)可以是一条(仅在篱架一侧培养盆栽葡萄)或二条(在篱架两侧培养盆栽 葡萄),一般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利用"单篱架"培养成独干形,在篱架上疏花疏果 要净,只作为营养枝; D、 引蔓枝(3)和预备枝(4)两者角色是相互转换的,当用引蔓枝(3)培育出盆景后,部 分枝条会随着盆景一同被剪切离去,这时把余下经过重剪的枝条扶到篱架上利用萌芽再培 育成预备枝(4),而先前的预备枝(4)转换为引蔓枝(3)进行盆栽,如此反复循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栽葡萄"在结合体 中是母体,是培养功能性枝条和盆栽葡萄立地生长的基础,关键方法是: A、 由主干枝(2)引向"单篱架"构建完整的地栽葡萄"单臂篱架"形立地植株生长体系; B、 南北行向,行距3米,株距1. 5米; C、 平整土地,挖好定植槽,定植槽底部垫放植物秸杆,与回填土操作相结合,分层施入 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和磷化肥作为基肥; D、 品种选择一般以满足消费者鲜食果实需求为标准,同时兼顾到制作观果盆景的质量 要求,定植葡萄苗选用扦插生根苗; E、 以构建"单臂篱架"树形结构作为整形修剪目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栽葡萄"在结合体 中是子体,前期利用地栽葡萄的母体营养,中期利用地面根系和盆内根系营养相结合,后期 利用花盆内基质营养生长,逐渐脱离母体独立于地栽葡萄生长,关键方法是: A、 利用引蔓枝(3 )或预备枝(4 )引入花盆后,引入花盆的枝条萌发生根形成根系,花盆 以上枝条萌芽生长形成枝叶,从而构建盆栽葡萄植株生长体系; B、 花盆(5)-般选用上口直径为25?30厘米的塑料花盆,并以支撑物(6)支撑距离地 面的高度为30?40厘米,盆下引蔓枝(3)不要接触地面,花盆摆放位置距离篱架平面与地 面的交接线50厘米的边线外侧,并与之平行; C、 盆内营养基质要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的壤土; D、 当盆土被生成根系布满后就要采用"分步环割法"将盆底引蔓枝(3)与母体断开,逐 渐实现盆栽葡萄独立生长; E、 根据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市场需求,通过整形修剪构建不同的优美盆栽葡萄的架式树 形,常采用"柱架式伞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是连续的,其 特征是当引蔓枝(3)培育出盆栽葡萄,并断枝离开母体后,第二年就用预备枝(4)引入花 盆,以同样方法进行盆栽葡萄生产,实现盆栽葡萄栽培的连续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地栽葡萄和盆栽葡萄分布于不 同的空间范围,盆栽葡萄平行分布于地栽葡萄篱架两侧或一侧,花盆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致, 达到栽培园区环境美化的效果。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者都以立地条件为生长基础, 管理方便,营养充足,植株生长和结果易达到平衡,既能收获鲜果食用,又能制作葡萄盆景。
【文档编号】A01G17/02GK104145777SQ20141038329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谷业理 申请人:安徽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