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

文档序号:262897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涉及一种羊断尾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去尾部位不准确,不能定位,严重者尾部鲜血淋淋,招染蝇蛆,导致羊致病死亡,缺乏简单适合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技术,肥尾羊去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普及的技术问题。方法: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本发明适宜于肥尾羊,也适宜于小尾羊,去尾部位准确,能定位,实用有效、不致病、操作简单。是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方法,可大范围推广使用。本发明应用于畜牧领域。
【专利说明】
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断尾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每年生产近3亿只羊,其中50%为肥尾羊,如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宁夏的滩羊、山东的小尾寒羊等。肥尾羊的尾巴形状粗大,富含脂肪,俗称“肥肉或白肉”。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吃肉的要求越来越精,争取消费富含蛋白的“瘦肉或红肉”,因此,肥尾羊的尾巴在肉品出售时被作为垃圾扔掉,或在加工时裹入肉品中,但在食用时被挑出作为餐余垃圾扔掉。肥尾羊的羔羊出生时尾巴很小,重量在50g?70g之间,尾根部直径3mm?5mm ;出生第6天以后,尾根部直径快速增大,达到7mm?9mm,重量在80g?10g之间;成年肥尾羊尾根部直径达到200mm?250mm,整个尾巴重量在2kg?3kg之间。
[0003]牛羊的饲草转化率仅为2%?3%,即100公斤饲草仅能转化成2kg?3kg胴体重,除去骨骼,实际转化成肉的效率更低。因此,每只肥尾羊的尾巴需要消耗IlOkg?120kg饲草才能长成,由于肥尾羊的尾巴绝大多数时候被作为垃圾扔掉,相当于用于长尾巴的饲草白白被浪费掉了。肥尾羊饲养若不去除尾巴,全国每年被浪费掉的饲草在100亿公斤以上。研究表明,肥尾羊去掉尾巴以后,饲料消耗没有减少,但是每只羊的屠宰出肉平均增加了 2.5kg,并且是肌间脂肪增多,即肉品质得到改善,肌肉质量提高。现在市场羊肉的基本价格为50元/kg?70元/kg,高质量羊肉价格为90元/kg?100元/kg,每只去尾羊增重2.5kg,意味着每只羊增加收益125元?250元。全国若有I亿只肥尾羊去尾,意味着每年纯增加收益125亿元?250亿元。具体收益增加数量决定于羊肉的市场价格和去尾普及推广程度。
[0004]但是,养羊行业一直没有确定合适的去尾时间,去尾操作办法,也没有合适的去尾工具。一些地方及一些养殖“小尾羊”的养殖户随意利用手系皮套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复杂,没有广泛采用;借用牛羊去势钳及皮套对付的办法(现存牛羊去势钳开口 3cmX4cm),导致去尾部位不准确,不能定位,效果极差,严重者尾部鲜血淋淋,招染蝇蛆,导致羊致病死亡。由于缺乏简单适合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技术,肥尾羊去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普及。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去尾部位不准确,不能定位,严重者尾部鲜血淋淋,招染蝇蛆,导致羊致病死亡,缺乏简单适合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技术,肥尾羊去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普及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
[0006]本发明的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07]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I或第2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
[0008]操作过程中,若肥尾羊羔羊皮肉有损伤,涂抹市售消毒碘酒,防止感染。
[0009]本发明优点:
[0010]本发明的肥尾羊羔羊的去尾时间在羔羊出生后的第4天或第5天去尾,太早,容易造成羔羊应急反应严重,羔羊不吃奶,消瘦至死亡;太晚,尾巴长得太大,皮套套不进去,并造成创伤面过大,延迟尾巴脱落时间,产生负效应。
[0011]本发明适宜于肥尾羊,也适宜于小尾羊,去尾部位准确,能定位,实用有效、不致病、操作简单。是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方法,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断尾钳的示意图,I为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2为手柄;
[0013]图2为本发明的断尾橡胶套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的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时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的照片,I为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2为断尾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16]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I或第2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
[0017]操作过程中,若肥尾羊羔羊皮肉有损伤,涂抹市售消毒碘酒,防止感染。
[0018]本实施方式优点:
[0019]本实施方式的肥尾羊羔羊的去尾时间在羔羊出生后的第4天或第5天去尾,太早,容易造成羔羊应急反应严重,羔羊不吃奶,消瘦至死亡;太晚,尾巴长得太大,皮套套不进去,并造成创伤面过大,延迟尾巴脱落时间,产生负效应。
[0020]本实施方式适宜于肥尾羊,也适宜于小尾羊,去尾部位准确,能定位,实用有效、不致病、操作简单。是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方法,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0021]【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断尾钳长312.5mm,手柄处自然状态下宽210mm;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撑到最大尺寸时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横向开口宽度为80mm,纵向开口长度为6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断尾橡胶圈在自然状态下内径为2mm?4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23]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0024]试验一:本试验为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25]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I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断尾钳长312.5_,手柄处自然状态下宽210_;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撑到最大尺寸时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横向开口宽度为80mm,纵向开口长度为60mm。断尾橡胶圈在自然状态下内径为3mm。
[0026]本试验方法去尾部位准确,能定位,实用有效、不致病、操作简单。是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方法,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I或第2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断尾钳长312.5mm,手柄处自然状态下宽210_;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撑到最大尺寸时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横向开口宽度为80mm,纵向开口长度为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断尾橡胶圈在自然状态下内径为2mm?4mm。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4285881SQ20141041464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周道玮, 钟荣珍, 王雨琼, 陈卫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