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渗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0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渗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渗灌结构,包括集水桶、控水桶、脚架和渗水装置,所述集水桶、控水桶和脚架一体成型,且集水桶位于控水桶的上端,脚架位于控水桶的下端;所述控水桶外一侧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集水桶外一侧设有进气管,控水桶外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控水桶的底部设有滤网出水口,控水桶底部外端设置有与滤网出水口相适配的给水阀,给水阀连接有给水小管,给水小管另一端与渗水装置连接。本发明采用集水桶、控水桶中的压强变化实现自动供水;无需电力即可实现对硬枝扦插穗的节水型自动渗灌,无电子元器件,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既提高了扦插穗的成活率,又节约了水资源。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渗灌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苗木扦插栽培的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渗灌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苗木硬枝扦插是选取茁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插穗,在繁殖床中培育苗木的方法。然而,传统的硬枝扦插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水肥供给不均匀,插穗生根慢,且耗费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不佳。而且,在大面积苗木插穗田地灌溉管理时,养护人员通常是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灌溉方法通常采用喷水或洒水,这种灌溉方式既不能控制土壤的水分状况,又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故而,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种自动渗灌装置,其一般包括水位控制阀、传感器以及湿度控制器等来对苗木进行自动渗灌,这样既能避免苗木因浇水不及时而导致的枯死,又能根据不同苗木的水分要求,通过调节湿度控制器来对苗木进行适度渗灌,从而起到节水作用。然而,上述自动渗灌装置的水位控制阀、传感器以及湿度感应器的存在导致了这种自动渗灌装置的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传感器和湿度感应器通常均为电子元器件,其制造成本较高,特别不适用于苗木的硬枝扦插,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种实用的自动渗灌结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渗灌结构,自动持续均匀地供给水分、生根液、生根粉等,提高扦插穗生根成活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渗灌结构,包括集水桶、控水桶、脚架和渗水装置,所述集水桶、控水桶和脚架一体成型,且集水桶位于控水桶的上端,脚架位于控水桶的下端;所述集水桶上端设有桶盖;所述控水桶外一侧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一端从控水桶一侧上端伸进其内腔,另一端沿集水桶外壁向上延伸;所述集水桶外一侧设有进气管,控水桶外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水管均是一端伸入控水桶内,另一端均伸入集水桶内,且控水桶内进气管的管口位置高度大于其内出水管的管口位置高度;所述控水桶的底部设有滤网出水口,控水桶底部外端设置有与滤网出水口相适配的给水阀,给水阀连接有给水小管,给水小管另一端与渗水装置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渗水装置包括承载台和渗水球,所述承载台位于脚架一侧,承载台内设有承钵盘,承钵盘上放置有可降解培养钵;所述可降解培养钵底部设有支撑环,渗水球通过支撑环架设在可降解培养钵底面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球内设有填充棉,渗水球上半球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球内安装有渗水柱,渗水柱一端密封在渗水球内,另一端穿出渗水球并连接有稳流器;所述给水小管穿入承载台内,并穿过可降解培养钵底部与稳流器连接。
[0007]进一步的,穿过所述可降解培养钵底部的给水小管段外设有密封塞。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培养钵底部设有通气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水管均固定在控水桶的外桶壁上,进气管上的进气端口设在距控水桶底部端面5cm处,出水管的出水端口设在距控水桶底部端面Icm处;所述通气管固定在集水桶的外桶壁上,其管道最高点与集水桶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并设有回弯段。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桶内设置有给料浮盒,给料浮盒包括浮漂盒和与其相螺纹连接的给料盒,给料盒上均匀布设有多排出料孔,浮漂盒上端固设有悬线,浮漂盒通过悬线与桶盖内侧连接。
[0011]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无需电力即可实现对硬枝扦插穗的节水型自动渗灌,故而无电子元器件,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本发明不仅可以对单颗而且可以对多颗硬枝扦插穗进行自动渗灌,操作简单、轻便灵活、坚固稳定、空间利用率高、劳动强度小,苗木培育成本低;本发明能自动持续均匀地供给水分、生根液、生根粉等,扦插穗生根成活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中承钵盘和可降解培养钵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中渗水球剖面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中渗水球连接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发明中给料浮盒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集水桶,2-控水桶,3-桶盖,4-给料浮盒,5-脚架,6_通气管,7_进气管,8-出水管,9-滤网出水口,10-给水阀,11-给水小管,12-渗水球,13-承钵盘,14-可降解培养钵,15-密封塞,16-稳流器,17-渗水柱,18-填充棉,19-支撑环,20-浮漂盒,21-给料盒,22-悬线,23-出料孔,24-渗水孔,25-通气孔,26-承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0]参照图1所示为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渗灌结构,其适用于对硬枝扦插繁育的苗木进行节水型自动渗灌,包括集水桶1、控水桶2、脚架5和渗水装置,所述集水桶1、控水桶2和脚架5 —体成型,且集水桶I位于控水桶2的上端,脚架5位于控水桶2的下端;所述集水桶I上端设有桶盖3。作为水源供给,集水桶I为PVC圆柱桶,用于存储硬枝扦插苗木的渗灌用水,集水桶I集满水后,必须将桶盖3旋紧,保持集水桶I处于密封状态;作为水位调控装置,控水桶2为PVC圆柱桶,与集水桶I 一体成型。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控水桶2外一侧设置有通气管6,通气管6 —端从控水桶2 —侧上端伸进其内腔,另一端沿集水桶I外壁向上延伸;所述集水桶I外一侧设有进气管7,控水桶2外一侧设有出水管8 ;所述进气管7和出水管8均是一端伸入控水桶2内,另一端均伸入集水桶I内,且控水桶2内进气管7的管口位置高度大于其内出水管8的管口位置高度。在自动渗灌过程中,开始时控水桶2中出气管7管口被水淹没,随着控水桶2中水位的下降,其压强不断减小,空气通过通气管6进入控水桶2中,以实现不断的对渗水装置供水;此时集水桶I中装满水,其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集水桶I不会对控水桶2进行供水;当控水桶2中的水位低于其中进气管7管口所在高度时,由于控水桶2中的压强大于集水桶I中的压强,使控水桶2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7不断的流向集水桶1,此时集水桶I开始通过出水管8对控水桶2供水。通过控水桶2和集水桶I中的压强变化实现供水,无需任何电子器件。
[0022]如图1所不,所述控水桶2的底部设有滤网出水口 9,控水桶2底部外端设置有与滤网出水口 9相适配的给水阀10,给水阀10连接有给水小管11,给水小管11另一端与渗水装置连接。给水阀10可控制给水流量的大小,拔出给水小管11后也能排除控水桶2内的清洗污水,滤网出水口 9为钢丝过滤网,可滤除给水流中的杂质和大颗粒养料。
[0023]如图2至图4所示,渗水球12内设填充棉18,填充棉18可从渗水柱17持续缓慢地吸水,并将水养通过渗水孔24供给到扦插穗。渗水球12与稳流器16相连,可保证水流持续稳定,不受控水桶2内水位变化的影响。稳流器16与给水小管11连接后,将渗水球12安放在支撑环19上后,可用培养土料装填可降解培养钵14。培养钵14可从承钵盘13上卸下,方便扦插穗成熟后的移栽和更换其它零部件。承钵盘13底部设有通气孔25,为扦插穗生根供气。控水桶2的底部设有滤网出水口 9,控水桶2底部外端设置有与滤网出水口 9相适配的给水阀10,给水阀10连接有给水小管11,给水阀10可控制给水流量的大小,拔出给水小管11后也能排除控水桶2内的清洗污水,滤网出水口 9为钢丝过滤网,可滤除给水流中的杂质和大颗粒养料。
[0024]如图1和5所示,桶盖3大致为柱体状,其内侧设有穿线孔,通过悬线22可与浮漂盒20相连。浮漂盒20与给料盒21上设螺旋结构,可旋为一体。给料盒21内可装填生根粉等固体养料,借助浮漂盒20悬浮于水面,并通过出料孔23持续缓慢地向集水桶I内溶解释放养料。
[0025]如图1所示,当需要对多颗硬枝扦插穗进行渗灌时,可在控水桶2外壁上设多个承钵盘13,给水阀10处连接三通或四通,然后通过多根给水小管11、多个渗水球12和稳流器16进行连接,便可实现对多颗硬枝扦插穗进行自动渗灌。
[0026]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桶(I)、控水桶(2)、脚架(5)和渗水装置,所述集水桶(I)、控水桶(2)和脚架(5) —体成型,且集水桶位于控水桶(2)的上端,脚架(5)位于控水桶(2)的下端;所述集水桶(3)上端设有桶盖(3);所述控水桶(2)外一侧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6) —端从控水桶(2) —侧上端伸进其内腔,另一端沿集水桶(I)外壁向上延伸;所述集水桶(I)外一侧设有进气管(7),控水桶(2)外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进气管(7)和出水管(8)均是一端伸入控水桶(2)内,另一端均伸入集水桶(I)内,且控水桶(2)内进气管(7)的管口位置高度大于其内出水管(8)的管口位置高度;所述控水桶(2)的底部设有滤网出水口(9),控水桶(2)底部外端设置有与滤网出水口(9)相适配的给水阀(10),给水阀(10)连接有给水小管(11),给水小管(11)另一端与渗水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装置包括承载台(26)和渗水球(12),所述承载台(26)位于脚架(5) —侧,承载台(26)内设有承钵盘(13),承钵盘(13)上放置有可降解培养钵(14);所述可降解培养钵(14)底部设有支撑环(19),渗水球(12)通过支撑环(19)架设在可降解培养钵(14)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球(12)内设有填充棉(18),渗水球(12)上半球设有渗水孔(24);所述渗水球(12)内安装有渗水柱(17),渗水柱(17) 一端密封在渗水球(12)内,另一端穿出渗水球(12)并连接有稳流器(16);所述给水小管(11)穿入承载台(26)内,并穿过可降解培养钵(14)底部与稳流器(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可降解培养钵(14)底部的给水小管(11)段外设有密封塞(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培养钵(14)底部设有通气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7)和出水管(8)均固定在控水桶(2)的外桶壁上,进气管(7)上的进气端口设在距控水桶(2)底部端面5cm处,出水管(8)的出水端口设在距控水桶(2)底部端面Icm处;所述通气管(6)固定在集水桶(I)的外桶壁上,其管道最高点与集水桶(I)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并设有回弯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渗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桶(I)内设置有给料浮盒(4),给料浮盒(4)包括浮漂盒(20)和与其相螺纹连接的给料盒(21),给料盒(21)上均匀布设有多排出料孔(23),浮漂盒(20)上端固设有悬线(22),浮漂盒(20)通过悬线(22)与桶盖(3)内侧连接。
【文档编号】A01G25/06GK104365447SQ20141066349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纪学伟, 战国隆, 牛少卿, 赵丽娜 申请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