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7535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为长方槽体,两个长侧面的上沿均向内卷至形成与长侧面留有缝隙并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顶部不封闭,即内卷部分的横截面一侧呈开口向下的G型,另一侧呈开口向下G型的左右镜像;形成的两个凹槽分为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在槽体一个短侧面设置有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对准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进液口略高于出液口。本发明还提供使用所述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栽培槽,营养液在栽培槽内的循环过程从原来的纵向沿长流动变为横向沿宽流动,流动距离大大缩短,整个栽培槽同时沿进液凹槽边缘以水帘形式灌注营养液,能够在短时间内均匀的置换营养液。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设施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无土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水培因其具有避免连作障碍,可精确控制营养液成分,便于茬口安排以及节约水资源与人力资源等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与蔬菜、花丼生产领域,在多层立体栽培的植物工厂内更是成为重要的栽培方式。
[0003]水培通常包括管道培、营养液膜栽培、深液流栽培等方式,都是通过向植物提供可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尽管以上各种水培方式所用栽培装置(管道、槽等)不尽相同,但为了保证营养液的循环,均需配置进液口及出液口,同时,为了降低故障率,便于管路设计与敷设,把建造、维护成本降到最低,通常在一个栽培槽/管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进/出液口,营养液由进口流入,当液面超过设定高度时营养液从出口流出。该设计仅适用于较短小的营养液槽/管,当营养液槽/管较长,面积较大,营养液容量较多时,该种循环方式下当营养液从进液口流入时,出于保护植物根系的目的,流速、流量不宜过大,这就导致经过较长时间另一端的出液口才会有营养液流出,营养液整体流通不畅;当进液口营养液停止注入后,留在营养液槽/管中的营养液面仍较高,此时营养液仍持续从出液口流出。该设计对营养液调控响应的滞后性对营养液的控制造成了很大困难,不能做到及时、精确地调节大量营养液槽/管中营养液参数。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对营养液控制滞后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及其使用方法。
[0005]本发明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为长方槽体,两个长侧面的上沿均向内卷至形成与长侧面留有缝隙并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顶部不封闭,即内卷部分的横截面一侧呈开口向下的G型,另一侧呈开口向下G型的左右镜像;形成的两个凹槽分为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在槽体一个短侧面设置有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对准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进液口略高于出液口。
[0006]其中,所述G为Arial字体的G。
[0007]其中,所述栽培槽,其上沿可平稳放置栽培板。
[0008]其中,所述栽培槽,其两个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为圆角。
[0009]其中,所述栽培槽为一体化成型的栽培槽。
[0010]其中,所述栽培槽的材料优选为PVC。
[0011]使用本发明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开始灌注营养液,使其沿进液管经进液口流入进液凹槽,当进液凹槽灌满后,营养液经进液凹槽边缘以水帘形式流下灌注到栽培槽底面上,待液面提升至没过出液凹槽边缘,营养液以水帘形式短时间内灌入出液凹槽,经出液口从出液管流出,此时停止灌注营养液。
[0013]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0014]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使用本发明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0015]使用本发明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具有如下优点:
[0016]1、营养液在该栽培槽内的循环过程从原来的纵向沿长流动变为横向沿宽流动,营养液流动距离大大缩短,整个栽培槽同时沿进液凹槽边缘以水帘形式灌注营养液,能够在短时间内均匀的置换营养液。
[0017]2、现有技术为保证栽培槽内营养液被充分置换,进液口和出液口需分别位于栽培槽两端,这使得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敷设成为难题,尤其当栽培槽较长且营养液池位于栽培槽长向时,进液管和出液管中需有一条和槽等长才能将营养液池和栽培槽连接形成回路。本发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营养液能够从同一短侧面进出并完成营养液彻底高效置换。
[0018]3、栽培槽的两个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为圆角,流下的营养液在圆角作用下会受到向对面流动的力的作用。
[0019]4、栽培槽单元一体化成型,最大限度地减少组装焊接时的工作量和将来使用过程中发生接缝漏水的几率。
[0020]5、栽培槽采用PVC,较易弯曲成型,稳定性好,较轻,对栽培架的承重要求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栽培槽的横截面。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栽培槽(架有栽培板)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短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I为长侧面,2为栽培板,3为进液凹槽,4为出液凹槽,5为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6为进液口,7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5]实施例1本发明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
[0026]本实施例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横截面见图1,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短侧面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本实施例栽培槽为长方的槽体,长9米,宽0.6米,高0.15米;两个长侧面I的上沿均向内卷至形成与长侧面留有缝隙并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顶部不封闭,即内卷部分的横截面一侧呈开口向下的G型,另一侧呈开口向下G型的左右镜像;形成的两个凹槽分为进液凹槽3和出液凹槽4,在槽体一个短侧面设置有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进液口 6和出液口 7,分别对准进液凹槽3和出液凹槽4,进液口 6略高于出液口 7。
[0027]所述G为Arial字体的G。
[0028]所述栽培槽上沿可平稳放置栽培板2。
[0029]所述栽培槽的两个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5为圆角。
[0030]所述栽培槽单元为一体化成型的栽培槽。
[0031]所述栽培槽的材料为PVC。
[0032]实施例2使用本发明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
[0033]本实施例所用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参见实施例1。
[0034]使用本发明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开始灌注营养液,使其沿进液管经进液口 6流入进液凹槽3,当进液凹槽3灌满后,营养液经进液凹槽3边缘以水帘形式流下灌注到栽培槽底面上,待液面提升至没过出液凹槽4边缘,营养液以水帘形式短时间内灌入出液凹槽4,经出液口 7从出液管流出,此时停止灌注营养液。
[0036]栽培槽的两个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5为圆角,流下的营养液在圆角作用下会受到向对面流动的力的作用。
[0037]栽培槽单元一体化成型,最大限度地减少组装焊接时的工作量和将来使用过程中发生接缝漏水的几率。
[0038]栽培槽采用PVC,较易弯曲成型,稳定性好,较轻,对栽培架的承重要求小。
[0039]营养液在该栽培槽内的循环过程从原来的纵向沿长流动变为横向沿宽流动,营养液流动距离大大缩短,整个栽培槽同时沿进液凹槽3边缘以水帘形式灌注营养液,能够在短时间内均匀的置换营养液。
[0040]本实施例的营养液能够从同一短侧面进出并完成营养液彻底高效置换,为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敷设省工省料,同时缩短营养液在管道内流动的时间,提高营养液循环效率。
[00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为长方槽体,两个长侧面的上沿均向内卷至形成与长侧面留有缝隙并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顶部不封闭,即内卷部分的横截面一侧呈开口向下的G型,另一侧呈开口向下G型的左右镜像;形成的两个凹槽分为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在槽体一个短侧面设置有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对准进液凹槽和出液凹槽,进液口略高于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G为Arial字体的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其上沿可平稳放置栽培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其两个长侧面与底面的交角为圆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为一体化成型的栽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材料为PVC。
7.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开始灌注营养液,使其沿进液管经进液口流入进液凹槽,当进液凹槽灌满后,营养液经进液凹槽边缘以水帘形式流下灌注到栽培槽底面上,待液面提升至没过出液凹槽边缘,营养液以水帘形式短时间内灌入出液凹槽,经出液口从出液管流出,此时停止灌注营养液。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高效精确调节营养液的栽培槽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G31/02GK104472333SQ20141067807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琨, 程瑞锋, 杨其长, 刘文科, 仝宇欣, 张义, 方慧, 魏强, 肖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