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28013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河岸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包括:在每年3月至4月,选取的植物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种植地是河岸水陆交错带的砾石滩地内的种植地在距离枯水期的正常水位20m~200m之间的砾石滩地进行平整,设置种植区包括与河水流向平行且由河心向两岸方向依次排列的带状草本植物种植分区、灌木种植分区和乔木种植分区;在种植区内设置呈品字形排列的种植穴;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倾斜植于种植穴内,倾斜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回填开挖的砂粒土,表层用大砾石压盖,四周用砾石围挡,并在砾石表面用铁丝网覆盖后固定在河滩上,给种植的植物浇水;直至灌木、乔木抽芽,抽芽后减少浇水次数。
【专利说明】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河岸植被恢复及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水陆交错带是指内陆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界面区,是介于河流和高地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水陆交错带受到周期性的裸露及水淹,水体冲刷较严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靠近水体的土体被大量冲淘,呈现出裸露的砾石岸滩,影响水系的景观效果,因此在水陆交错带内种植植被,提高水陆交错带植被覆盖度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植被种植方法是撒播草籽,穴植灌木及小乔木,植被垂直植于种种植穴3内。由于水陆交错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土层较薄撒播的草籽出苗率较低,穴植的灌木及小乔木在水淹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加上土壤较少在洪水期过后极易出现倒伏的现象,或者被自身拦截的河流漂浮物所压弯,甚至折断,严重影响了植被的造景及保持水土的效果,应用受到局限。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水陆交错带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植被栽植方法,既能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及保存率,又不影响河流的行洪能力。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适用于水陆交错带特殊环境下的植物种植方法,其成本低,可大面积实施。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步骤I):选取要种植的植物种类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0006]步骤2):栽植季节选择所述植物适合生长的季节;
[0007]步骤3):种植地为河岸或河岸水陆交错带的砾石滩地,所述砾石滩地内的种植地在距离河岸枯水期的正常水位20m?200m之间的区域内;
[0008]步骤4):对所述砾石滩地进行平整,包括:
[0009]对所述砾石滩地内垃圾进行清除;
[0010]移除所述砾石滩地表层的大块砾石;
[0011]步骤5):设置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与河水流向平行且由河心向两岸方向依次排列的带状草本植物种植分区、灌木种植分区和乔木种植分区;
[0012]步骤6):在所述种植区内设置种植穴,所述种植穴呈品字形排列;
[0013]步骤7):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倾斜植于种植穴内,倾斜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0014]步骤8):所述回填开挖的砂粒土,表层用大砾石压盖,四周用砾石围挡,并在砾石表面用铁丝网覆盖后固定在河滩上,给所述灌木树苗浇第一次水;
[0015]步骤9):在栽植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初期一个月内,每天上午6时至10时或下午15时至18时进行浇水,直至所述灌木、乔木抽芽,抽芽后减少浇水次数。
[0016]进一步地,所述灌木为水杨梅、一叶萩和黄荆,所述乔木为楓杨、乌桕、阴香、孝顺竹、香樟和桂树,所述草本植物为狗牙根、水寥、皱叶狗尾草和苔草。
[0017]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穴包括灌木种植穴、乔木种植穴和草本种植穴,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为d0.5mXh0.5m的垂直三角锥形,草本植物为d0.3mXh0.5m垂直三角锥形,三角锥形倾斜的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0018]进一步地,所述灌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1.5米,所述乔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2米,所述草本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0.5米。
[0019]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穴按照正“品”字形和倒“品”字形相邻排列。
[0020]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穴的深度为0.5米。
[0021]进一步地,所述灌木和乔木经过生根粉处理。
[0022]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穴底层施放有机肥,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内施肥量为200g/个,所述草本植物种植穴内施肥量为1g/个。
[0023]本发明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提高水陆交错带植被种植的成活率及保存率,为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提供了更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快捷、能大面积实施和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中灌木或乔木种植在种植穴的不意图;
[0025]图2为本发明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中草本植物种植在种植穴的不意图;
[0026]图3为本发明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中种植分区分布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如下:
[0028]1-灌木或乔木,2-砾石围挡,3-种植穴,4-砾石,5-砾石滩地,6_水流,7_草本植物,8-草本植物种植分区,9-灌木植物种植分区,10-乔木植物种植分区。
[0029]图中箭头方向为河水水流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如图1-3所示,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2]步骤I):栽植时间选择在漓江流域每年3月至4月;
[0033]步骤2):选取要种植的植物种类为当地的植物物种,所述植物种类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0034]步骤3):种植地是河岸水陆交错带的砾石滩地5,所述砾石滩地5内的种植地在距离漓江枯水期的正常水位20m?200m之间的区域内;
[0035]步骤4):对所述砾石滩地5进行平整,包括:
[0036]对所述砾石滩地5内垃圾进行清除;
[0037]移除所述砾石滩地5表层的大块砾石;
[0038]步骤5):设置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与河水流向平行且由河心向两岸方向依次排列的带状草本植物种植分区8、灌木种植分区9和乔木种植分区10 ;
[0039]步骤6):在所述种植区内设置种植穴3,所述种植穴3呈品字形排列;
[0040]步骤7):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倾斜7植于种植穴3内,倾斜方向与水流6流向相同;
[0041]步骤8):所述回填开挖的砂粒土,表层用大砾石压盖,四周用砾石围挡2,并在砾石4表面用铁丝网覆盖后固定在河滩上,给所述种植植物浇第一次水;
[0042]步骤9):在栽植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初期一个月内,每天上午6时至10时或下午15时至18时进行浇水,直至所述灌木、乔木抽芽,抽芽后减少浇水次数。
[0043]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木为水杨梅、一叶萩和黄荆,所述乔木为楓杨、乌桕、阴香、孝顺竹、香樟和桂树,所述草本植物为狗牙根、水寥、皱叶狗尾草和苔草。所述种植穴包括灌木种植穴、乔木种植穴和草本种植穴,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为d0.5mXh0.5m的垂直三角锥形,草本植物为d0.3m Xh0.5m垂直三角锥形,三角锥形倾斜的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所述灌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1.5米,所述乔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2米,所述草本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0.5米。所述种植穴按照正“品”字形和倒“品”字形相邻排列。所述种植穴的深度为0.5米。所述灌木和乔木的树苗经过生根粉处理。所述种植穴底层施放有机肥,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内施肥量为200g/个,所述草本植物种植穴内施肥量为1g/个。种植穴采用锥形开挖,与传动的矩形开挖相比,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破坏性小;植物采用斜栽种植,减轻了河流水系的行洪压力,对水流的影响减少;利用斜栽种植的方法,可减少植被自身拦截的河流漂浮物,防止出现因负荷超载而被折断的现象,从而提高水陆交错带植被的保存率。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可提高水陆交错带植被覆盖率。
[004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所述,如图1所示,本方法的种植穴3采用锥形开挖,树苗I斜栽入种植穴3内,斜栽方向与河水流向相同,种植穴3内回填开挖出的颗粒较质地较好的土壤,种植穴3表层用较大砾石压盖,并用大块砾石将种植穴3围挡。
[0045]如图2所示,种植穴3位置的分布状态,种植穴3主要分布于距离河流20-50m的砾石滩上,呈品字形分布。
[004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岸,选择典型的水陆交错带开展植被斜栽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栽植季节,植被恢复的季节选在每年3-4月份,为漓江的枯水季节,且温度适宜适合植被的生长发育;植物中的选择,本实施例中草本植物选择笞草(Carex tristachya),笞草为漓江边分布较多的草本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基质较粗的砾质土上也能生长,因此适宜在璃江烁石滩地上生长。灌木选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为对象,水杨梅为璃河常见灌木树种,为茜草科水团花属落叶小灌木,高1-3米,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莖呈圆柱形,有分枝,质硬不易折断,枝条披散,耐水淹;小乔木选择楓杨(Pterocaryastenoptera)幼树,高度约1.5m,基径约35mm,楓杨属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可有效降解水库消落带污水中TN、TP和COD含量。种植区域的选择,斜栽实施例的验点位于漓江左岸在N25° 07r 00" ,EllO0 25r 57"的岸滩上。该实施例地种植面积约5000m2,枯水期砾石裸露面积约2000m2,枯水季节岩石大量裸露,严重影响漓河景观效果,洪水期水浪的冲击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急需进行植被恢复;整地,对欲恢复的砾石滩进行清理,清除滩地内垃圾。种植穴3株行距为1.5mX 1.5m,将移除种植点表层的较大烁石,种植穴3采用锥形开挖,规格为d0.5mXh0.5m的垂直三角锥,三角锥倾斜的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种植点呈品字形排列,将开挖的下层砂粒土放置一侧;种植,将苔草、水杨梅、楓杨倾斜植于种植穴内,苔草种植穴内施肥量约10g,水杨梅、楓杨倾斜植于种植穴3内,在种植穴3内施有机肥200g,回填开挖的砂粒土。表层用大砾石压盖,四周用砾石围挡,并在砾石表面用镀锌的铁丝网覆盖后固定在河滩上,后进行浇水;日常维护,栽植后的初期一个月内,在干旱时,于上午6时至10时或下午15时至18时浇水,直至苗木抽芽。抽芽后减少饶水频次。
[0047]本发明的效果对比,在砾石滩的另一侧采用传统的栽植方法种植苔草、水杨梅、楓杨,草本植物种植穴采用矩形开挖规格为0.3mX 0.3mX 0.5m,种植穴株行距为0.5X0.5m,种植约3-4行,灌木及小乔木的种植穴采用矩形开挖规格为0.5mX 0.5mX 0.5m,其中灌木种植穴株行距为1.5mX 1.5m,种植约4_5行,小乔木种植穴株行距为2 X 2m,约2_3行,呈品字形分布,与实验组中乔灌草栽植平行分布,将笞草、水杨梅、楓杨垂直植入种植穴内,与试验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维护。,种植穴3采用矩形开挖规格为0.5mX0.5mX0.5m,株行距为1.5mX 1.5m,品字形分布,将水杨梅垂直植入种植穴3内,与实施例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维护。在5-6月份的5次洪水过后,砾石滩上种植的植被全部被淹没,实施例的组内80 %的水杨梅保存良好,正常生长发育,并无折断现象。而对照组内的水杨梅50%在遭遇洪水后被冲走,20%受河流漂浮物的悬挂超过自身荷载被折断,保存率仅为30%。另外将实施例组水杨梅根系取出与对照组相比,根系的增长幅度并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斜栽的方法不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
[0048]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I):选取种植的植物种类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步骤2):栽植季节选择所述植物适合生长的季节; 步骤3):种植地为河岸水陆交错带的砾石滩地,所述砾石滩地内的种植地在距离河岸枯水期的正常水位20m?200m之间的区域内; 步骤4):对所述砾石滩地进行平整,包括: 对所述砾石滩地内垃圾进行清除; 移除所述砾石滩地表层的大块砾石; 步骤5):设置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与河水流向平行且由河心向两岸方向依次排列的带状草本植物种植分区、灌木种植分区和乔木种植分区; 步骤6):在所述种植区内设置种植穴,所述种植穴呈品字形排列; 步骤7):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倾斜植于种植穴内,倾斜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步骤8):回填开挖的砂粒土,表层用大砾石压盖,四周用砾石围挡,并在砾石表面用铁丝网覆盖后固定在河滩上,给所述种植的植物浇第一次水; 步骤9):在栽植所述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初期一个月内,每天上午6时至10时或下午15时至18时进行浇水,直至所述灌木、乔木抽芽,抽芽后减少浇水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为水杨梅、一叶萩和黄荆,所述乔木为楓杨、乌桕、阴香、孝顺竹、香樟和桂树,所述草本植物为狗牙根、水寥、皱叶狗尾草和苔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包括灌木种植穴、乔木种植穴和草本种植穴,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为d0.5mXh0.5m的垂直三角锥形,草本植物为d0.3mXh0.5m垂直三角锥形,三角锥形倾斜的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1.5米,所述乔木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为2米,所述草本种植穴的行距和株距0.5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按照正“品”字形和倒“品”字形相邻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的深度为0.5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和乔木经过生根粉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在河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底层施放有机肥,所述灌木种植穴和乔木种植穴内施肥量为200g/个,所述草本植物种植穴内施肥量为1g/个。
【文档编号】A01G9/14GK104509411SQ20141083827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冬梅, 张丹丹, 史常青, 张艳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