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33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条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主要由变速箱Ⅰ、变速箱Ⅱ、肥料箱、种子箱、排种器、开沟器、镇压轮、秸秆还田刀辊和旋耕刀辊等组成。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Ⅰ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变速箱Ⅰ后面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Ⅱ连接,侧边的输出轴将动力通过皮带传动到秸秆还田刀辊。变速箱Ⅱ通过齿轮箱将动力传给旋耕刀辊。排种器设于开沟器的侧后方。秸秆还田刀辊上的甩刀和旋耕刀辊上的旋耕刀均采用间隔式布置,只对播种条带进行作业。该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完成条带秸秆还田、条带旋耕、施肥和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播种质量,保土保水,减少旋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拖拉机的压实破坏,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条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为动力,能一次性完成小麦秸杆条带还田、条带旋耕松土、施肥、玉米精密播种等联合作业功能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精密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我国小麦玉米接茬轮作地区,广泛使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由于收获机收获小麦后的留茬较高,严重影响了接茬进行的玉米播种作业,必须将小麦秸杆和留茬进行秸杆还田处理后才能进行玉米播种作业,还田后,粉碎的秸杆覆盖在土壤表面,影响播种,采用旋耕作业将使土壤与粉碎的秸杆充分混合,同时作业后地表平整,土壤松软,为播种创造良好的种床。
[0003]但目前市场现有秸杆还田机、旋耕机只能完成秸杆还田或旋耕的单项作业,玉米播种机只能完成播种施肥作业,功能单一,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抢农时播种玉米。拖拉机多次进地作业增加了对土壤的压实破坏。传统的秸杆还田机和旋耕机采用全幅作业的方式,作业后整个地表松碎,也造成了土壤结构破坏,不利于保水保土,且功耗大,作业成本高。所以,很有必要开发一种既能改良传统作业方式,又能一次性完成秸杆还田、土壤旋耕、施肥及精密播种的联合作业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玉米播种机只能完成播种施肥作业,功能单一、生产效率低,全幅秸杆还田机和旋耕机功率消耗大,作业后地表松碎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以及拖拉机多次进地作业对土壤的压实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条带稻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一次能同时完成条带稻杆还田、条带旋耕、施肥和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播种质量,保土保水,减少旋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拖拉机的压实破坏,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包括机架、变速箱1、变速箱I1、肥料箱、种子箱、圆盘排种器、播种施肥开沟器、秸杆还田刀辊和旋耕刀辊;所述变速箱I接收动力并分别输出给变速箱II和秸杆还田刀辊,秸杆还田刀辊上设有甩刀,所述变速箱II将动力传给旋耕刀辊,旋耕刀辊上设有旋耕刀;所述的肥料箱位于播种施肥开沟器的上方,并通过排肥器和输肥管施肥;种子箱位于肥料箱的后方,并通过圆盘排种器进行播种,圆盘排种器位于播种施肥开沟器的侧后方;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设于旋耕刀辊的后方,所述旋耕刀辊布置在秸杆还田刀辊的后方。
[0007]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位于排种器后方,播种完成后对种沟进行轻压。
[0008]所述秸杆还田刀辊上的甩刀和旋耕刀辊上的旋耕刀均采用间隔式布置,只对需要播种的条带进行秸杆还田和旋耕作业。
[0009]所述机架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机构连接。
[0010]所述变速箱I和秸杆还田刀轴的侧边均设有带轮,带轮通过V带连接。
[0011 ] 所述变速箱II通过下方的齿轮箱将动力传送到旋耕刀轴。
[0012]所述圆盘排种器后方还设有覆土器。
[0013]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三联链轮,所述镇压轮和排肥器上均设有链轮,镇压轮和排肥器上的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连接。
[0014]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二联链轮,圆盘排种器上设有链轮,二联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和圆盘排种器上的链轮连接。
[0015]旋耕刀轴轴心低于秸杆还田刀轴的轴心。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功耗低,生产效率高,播种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减少旋耕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和拖拉机对土壤的压实破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三点悬挂机构,2、变速箱I,3、动力输入轴,4、带轮I,5、机架,6、侧挡板,
7、V带,8、带轮II,9、秸杆还田刀轴,10、甩刀,11、旋耕刀,12、旋耕刀轴,13、输肥管,14、播种施肥开沟器,15、圆盘排种器,16、链轮III,17、覆土器,18、镇压轮,19、链轮I,20、链条I,21、链条III,22、三联链轮,23、链条II,24、种箱,25、二联链轮,26、链条IV,27、链轮II,28、肥箱,29、齿轮箱,30、变速箱II,31、盖板,32、万向节,33、排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架5上设有变速箱
I2、变速箱II 30、盖板31,变速箱I 2的动力输入轴3通过万向节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变速箱I 2的后边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32与变速箱II 30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机架5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机构I连接,机架5的一侧还设有侧挡板6,机架5下方设有秸杆还田刀轴9和旋耕刀轴12,旋耕刀轴12布置在秸杆还田刀轴9后方,旋耕刀轴12轴心低于秸杆还田刀轴9的轴心,变速箱I 2的侧边设有带轮I 4,秸杆还田刀轴9的侧边设有带轮
II8,带轮I 4与带轮II 8通过V带7连接,变速箱II 30通过下方的齿轮箱29将动力传送到旋耕刀轴12的中部,从而在机器运转时带动秸杆还田刀轴9和旋耕刀轴12旋转。秸杆还田刀轴9上的甩刀10和旋耕刀轴12上的旋耕刀11布置方式均采用有无刀片间隔式布置,从而在机器工作时只对播种条带上的秸杆和土壤进行作业。
[0021]机架5上设有肥箱28、播种施肥开沟器14、种箱24、圆盘排种器15、二联链轮25,三联链轮22、镇压轮18,镇压轮18通过支架与机架5连接,镇压轮18轴上设有链轮I 19,镇压轮18通过链轮I 19、链条I 20、三联链轮22、链条IV 26、链轮II 27传动带动排肥器33转动,将肥料通过排肥管13输送到播种施肥开沟器14开出的土沟中。圆盘排种器15位于播种施肥开沟器14的侧后方,以避免排出的种子落于肥料的正上方,圆盘排种器15后方设有覆土器17,镇压轮18通过链轮I 19、链条I 20、三联链轮22、链条II 23、二联链轮25、链条III 21、链轮III 16带动圆盘排种器15转动,将种箱24中的种子输送到播种施肥开沟器14开出的土沟中,然后通过覆土器17进行覆土,通过镇压轮18对覆土进行轻压。
[0022]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同时完成条带秸杆还田、条带旋耕、施肥和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功耗低,生产效率高,播种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减少旋耕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和拖拉机对土壤的压实破坏。
【权利要求】
1.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变速箱1、变速箱I1、肥料箱、种子箱、圆盘排种器、播种施肥开沟器、秸杆还田刀辊和旋耕刀辊;所述变速箱I接收动力并分别输出给变速箱II和秸杆还田刀辊,秸杆还田刀辊上设有甩刀,所述变速箱II将动力传给旋耕刀辊,旋耕刀辊上设有旋耕刀;所述的肥料箱位于播种施肥开沟器的上方,并通过排肥器和输肥管施肥;种子箱位于肥料箱的后方,并通过圆盘排种器进行播种,圆盘排种器位于播种施肥开沟器的侧后方;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设于旋耕刀辊的后方,所述旋耕刀辊布置在秸杆还田刀辊的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位于排种器后方,播种完成后对种沟进行轻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秸杆还田刀辊上的甩刀和旋耕刀辊上的旋耕刀均采用间隔式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变速箱I和秸杆还田刀轴的侧边均设有带轮,带轮通过V带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变速箱II通过下方的齿轮箱将动力传送到旋耕刀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圆盘排种器后方还设有覆土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三联链轮,所述镇压轮和排肥器上均设有链轮,镇压轮和排肥器上的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还包括二联链轮,圆盘排种器上设有链轮,二联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和圆盘排种器上的链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带秸杆还田旋耕施肥玉米播种机,其特征是,旋耕刀轴轴心低于秸杆还田刀轴的轴心。
【文档编号】A01B49/06GK203675560SQ201420030452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荐世春, 付乾坤, 张宁宁, 邸志峰, 位国建, 周纪磊, 姜伟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