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464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栽培装置,该气雾栽培装置包括定植箱、定植吊桶、悬吊装置及回流管,所述的定植吊桶通过悬吊装置悬于半空,该定植吊桶与所述定植箱之间连有回流管;所述定植箱的下部为内设水泵、控制系统及储液盒的控制箱;所述定植箱及定植吊桶内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的喷雾管,该喷雾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接;该气雾栽培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充分利用了地上空间,增加了有效种植面积及光照均匀度,方便、卫生又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气雾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特别是一种气雾式的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无土栽培使人们在培养植物时摆脱了对土壤的依赖,包括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三种常见方式,其中水培存在根系长时间浸在营养液中易出现因缺氧而影响生长、甚至死亡的现象,基质栽培所用的基质存在寿命短且废弃后不易处理的弊端,相对而言,目前雾培法种植效果更佳、更环保,特别是在家庭小规模蔬菜种植中应用更受欢迎。
[0003]现有的气雾栽培装置多为落地式,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地面以上空间无法利用、定植数量和品种有限、采光不均导致生长缓慢等诸多不足;后出现的壁挂式气雾栽培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落地式存在的缺陷,但该种装置仍存在空间利用率低、观赏性大于实用性等不足。因此,在人们追求天然、绿色、健康饮食的今天,亟需一种种植数量更多、品种更全、占地面积更小、光照利用合理、又实用的家庭气雾栽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气雾栽培装置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且实用的气雾栽培装置,达到增加种植品种、提高种植产量及质量,又方便耐用的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气雾栽培装置,该气雾栽培装置包括定植箱、定植吊桶、悬吊装置及回流管,所述的定植吊桶通过悬吊装置悬于半空,该定植吊桶与所述定植箱之间连有回流管;所述定植箱的下部为控制箱,该控制箱内部设有水泵、控制系统及储液盒,所述的水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储液盒及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定植箱的上部为由设有定植孔的定植板围合而成的筒状结构,所述定植板与控制箱的侧壁固接,所述定植箱顶部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进出水口,该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的喷雾管,该喷雾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接;所述的定植吊桶包括桶底、桶盖及设有定植孔的定植板围合而成的筒状侧壁,该筒状侧壁分别与所述的桶底、桶盖相固接,其中桶底上设有与回流管相应的孔洞,所述定植吊桶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的喷雾管,该喷雾管贯穿于回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回流管一端通过桶底的孔洞与定植吊桶密闭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上的进出水口与定植箱相连接。
[0007]上述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悬吊、落地两部分定植器皿,充分利用了地上空间,大大提高了有限空间(如家庭阳台)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可种植面积,提高了家庭无土栽培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气雾栽培装置内都设有喷雾装置(即水泵、喷雾管、喷雾头),该喷雾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定时向植物根系喷雾,补充水分及养料,既方便又卫生;定植吊桶中未被根系吸收或附着的雾滴凝结后汇集到桶底,自回流管流至定植箱内,对定植箱内的植物根系进行补液。[0008]所述定植箱的定植板与控制箱侧壁固接、所述定植吊桶的筒状侧壁与所述桶底和桶盖相固接,该固接优选可灵活拆卸的卡槽嵌入式固接方式;为加快定植吊桶中未被利用营养液的收集、回流速度,减少损耗,所述桶底优选设计为中部凹陷的结构,或桶底整体为圆弧状凹陷的结构,此时,所述桶底上的孔洞设于凹陷的最低处。
[0009]所述的悬吊装置是指一切具有一定强度的可供悬挂或勾掉的装置或设备,如支架或阳台顶的挂钩等;所述的定植吊桶设有与悬吊装置相应的吊环、绳索等,从而实现定植吊桶悬于半空的目的。
[0010]上述的控制系统是指定时器,即,定时控制器,该定时器根据设定定时启动水泵进行喷雾;所述水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储液盒及控制系统连接,是指水泵分别与储液盒及控制系统通过管路或线路进行连接,实现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水泵自储液盒中抽取液体输入喷雾管并通过喷雾头喷出的过程,该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11]所述的定植箱及定植吊桶可以是圆柱体或多面体,当所述定植箱及定植吊桶是圆柱体时,所述定植板可以是一块并围和成圆筒状,也可以是多块带弧度的定植板拼装成圆筒状;当所述的定植箱及定植吊桶是多面体时,是由多块平板状定植板拼装而成;所述定植板两侧边分别设有插杆和插孔,各定植板间通过该插杆及插孔拼装固接。该组装方式在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气雾栽培装置闲置时拆卸后放置、减小其占用的储存空间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种植人员根据所种植物对空间的需要来选用定植孔大小、排列方式及密度不同的定植板,达到在一个定植载体上实现多样化种植、合理利用空间的目的。
[0012]所述的定植吊桶有一个或多个,优选I?3个,每个定植吊桶的桶底连有一条回流管,各回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或多个三通或四通与所述定植箱盖板的进出水口连通;各定植吊桶内的喷雾管的另一端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三通或四通与贯穿回流管的总喷雾管相连,该总喷雾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
[0013]上述的控制箱内还优选设有蓄电池,以防止停电导致种植植物缺水影响生长甚至死掉;该蓄电池分别与水泵及控制系统相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气雾栽培装置所述的定植孔中设有定植塞,该定植塞一面设有固定膜,另一面设有定植托,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定植塞通过该凹槽卡合于所述定植孔中,且定植托一面置于定植箱、定植吊桶的内部。所述的定植塞为一体机构,优选具有一定弹性及强度的材料制成;所述固定膜为中部设有孔洞或缝隙的片状;植物的种子或幼苗根部置于所述定植托上,由喷雾装置供给水分和养料,其茎部自固定膜的孔洞或缝隙伸出至定植箱或定植吊桶外接受光照,所述定植塞对所栽培植物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既不限定植物的自由生长又增强了植物在定植载体上的稳定性。
[0015]现有的气雾栽培装置多采用可离体的定植杯来盛装、支撑植物种子或根系,该定植杯存在寿命短、使用时需要逐一安装或拆卸操作繁琐等弊端。因此,本实用新型气雾栽培装置的另一种设计为所述的定植孔设有孔沿,该孔沿与定植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孔沿为定植孔四周或下面的部分向内或向外延伸出的一段(适当长度,如I?4cm)的边沿,可以对栽培植物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植板的内壁上设有凹痕,该凹痕可以是任何形状,如鱼鳞坑状、条纹状或麻点状等等,该设计使喷雾头喷出的小雾滴在定植板内壁凝结、流下的速度明显降低,并可存留部分营养液,有效延长了营养液与植物根系的接触时间,从而延长喷雾的时间间隔(即,减少水泵的工作频率),既节约了能耗,又延长水泵、控制系统等的使用寿命,更能有效缓解气雾栽培中因意外故障造成的喷雾中断所面临的植物根系附着体蓄水量少、缓冲性弱的问题。
[0017]所述定植箱或定植吊桶(每个)中的喷雾管可设有多条,游离端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三通或四通与回流管中的总喷雾管相连,每条喷雾管优选设有多个喷雾头,以便对定植箱或定植吊桶内任何部位的植物进行充足补液。
[0018]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还包括旋转器,该旋转器由定位管、定位托及旋转环组成,所述的定位管的一端与定位托固接,所述旋转环套设于定位管并支撑、固定在定位托上。其中,所述的定位托为轴承类部件,所述的定位管的一端与定位托内壁固接,所述旋转环为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管外径相应的孔洞的瓶盖状结构,该旋转环套设于定位管并覆盖、固接在定位托的外壁上,该旋转环与桶盖或筒状侧壁固接;所述的定位管顶端设有用于与悬吊装置连接的孔洞或吊环,需要时可随时自由转动定植吊桶,以满足不同部位植物得到充分光照的要求,利于植株成长。
[0019]所述定植吊桶的桶盖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管外径大小相应的孔洞,所述旋转器的定位管自桶内通过该孔洞穿出与悬吊装置连接。所述的喷雾管优选与所述定位托或固定在定位托内壁的定位管端固接,以避免定植吊桶旋转时引起喷雾管扭转、纠缠影响喷雾效果。
[0020]所述定植箱下部的控制箱与上部的筒状结构之间还设有液体回收隔板,该液体回收隔板设有孔洞,且该孔洞设于储液盒的上方。该设计可以更完全的收集回流的营养液并使其流入储液盒中,提高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率及控制箱中水泵、控制系统的防水保护。为防止断根、落叶等堵塞水泵或管路,所述的控制箱中还设有过滤槽,该过滤槽设于所述储液盒与液体回收隔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隔板的孔洞下方,对定植吊桶、定植箱回流的营养液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槽可通过粘结、焊接、挂钩、螺钉、架设等方式与控制箱内壁固结。
[002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流管设有延长管,该延长管一端与所述定植箱盖板上的进出水口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回收隔板的孔洞置于过滤槽中,从而时使回流管与延长管形成密闭通路,进一步减少回收液体的损耗。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箱外部侧壁设有与内部装置相应的总开关、控制键、补液口及水位观察窗,还设有电源线;所述的控制键,用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定,使其定时启动水泵工作;所述水位观察窗便于人们随时观察储液盒中营养液的存量,及时自补液口对储液盒进行补充,避免因疏忽导致植物干涸死亡。
[0023]为实现种植品种的多样化,所述定植箱的盖板上设有孔洞,该孔洞内设有定植筐,该定植筐可用于种植植株较大或需要向上攀援生长的植物,如茄类(番茄、黄瓜等)等;所述的定植框的筐体遍布孔洞或缝隙,所述定植筐的外沿卡在所述盖板孔洞的边缘,筐体内陷在定植箱内,为辅助植物向上生长,所述定植筐的筐口内还设有固定膜,所述的固定膜为片状,其中部设有孔洞或缝隙;植株根系在定植筐内生长,并可通过筐体的孔洞或缝隙向四周生长,植株的径在固定膜的固定作用下,向上生长。该设计使所述气雾栽培装置能够很好地兼顾茄果类植物向上攀援生长所需空间和叶类植物向四周扩展生长所需空间的生理特性,满足了在同一空间里面套种和收获茄果类和叶类植物(蔬菜)的需求。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25]1、本实用新型所述气雾栽培装置为立体结构,在有限空间内显著提高了种植面积;
[0026]2、所述的定植吊桶可自由旋转,有效保证各部位植物的光照时间,利于植株生长,提升了种植产量;
[0027]3、所述的定植孔设有定植塞或设有边沿,既可满足支撑植物并储存部分营养液的功能,又无需单独配置种植杯,使用方便且节约材料;
[0028]4、所述的定植板内壁设有凹痕,能有效延长植物根系与营养液的接触时间,兼备节能、延长设备寿命的优选;
[0029]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满足不同光照需要及生长特性的多种蔬菜(植物)需要,可同时套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雾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植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植吊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植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定植箱 2_定植吊桶 3_回流管 4_定植板 5_定植孔 6_盖板
[0037]7-定植筐 8-进出水口 9-控制箱 10-延长管11_控制系统12-储液

[0038]13-定位管 14-液体回收隔板 15-总开关 16-控制键 17-补液口18-水位观察窗
[0039]19-喷雾管20-喷雾头 21-桶底 22-桶盖 23-固定膜 24-定植托【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包括定植箱1、定植吊桶2、悬吊装置及回流管3,所述的定植吊桶2通过悬吊装置悬于半空,该定植吊桶2与所述定植箱I之间连有回流管3 ;所述定植箱I的下部为控制箱9,该控制箱9内部设有水泵、控制系统11及储液盒12,所述的水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储液盒12及控制系统11连接;所述定植箱I的上部为由设有定植孔5的定植板4围合而成的筒状结构,所述定植板4与控制箱I的侧壁固接,所述定植箱I的顶部设有盖板6,该盖板6上设有进出水口 8,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20的喷雾管19,该喷雾管19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接;所述的定植吊桶2包括桶底21、桶盖22及设有定植孔5的定植板4围合而成的筒状侧壁,该筒状侧壁分别与所述的桶底21、桶盖22相固接,其中桶底21上设有与回流管3相应的孔洞,所述定植吊桶2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20的喷雾管19,该喷雾管19贯穿于回流管3,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回流管3 —端通过桶底21的孔洞与定植吊桶2密闭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6上的进出水口 8与定植箱I相连接。
[0043]上述的定植孔5中设有定植塞,该定植塞一面设有固定膜23,另一面设有定植托24,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定植塞通过该凹槽卡合于所述定植孔5中,且定植托24 —面置于定植箱I或定植吊桶2的内部;所述固定膜23为中部设有十字缝隙的片状。
[0044]所述的定植板4通过插接围合成筒状,分别与桶底21、桶盖22插接组合成定植吊桶2,与控制箱9拼装为定植箱I,所述的定植板4的内壁上遍布条纹状凹痕。
[0045]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设有旋转器,该旋转器由定位管13、定位托及旋转环组成。其中,所述的定位托为轴承,所述的定位管13的一端与定位托内壁固接,所述旋转环为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管外径相应的孔洞的瓶盖状结构,该旋转环套设于定位管13并覆盖、固接在定位托的外壁上,该旋转环与桶盖22或筒状侧壁固接;所述的定位管顶端设有用于与悬吊装置连接的孔洞。所述定植吊桶2的桶盖22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管外径大小相应孔洞,所述定位管13自该孔洞穿出与悬吊装置连接。
[0046]所述定植箱I下部的控制箱9与上部的筒状结构之间还设有液体回收隔板14,该液体回收隔板14设有孔洞,且该孔洞设于储液盒12的上方,所述液体回收隔板14与储液盒12之间设有过滤槽,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隔板14的孔洞下方。所述定植箱I中设有延长管10,该延长管10 —端与进出水口 8固接,另一端穿过液体回收隔板14的孔洞置于过滤槽中。
[0047]所述的控制箱9外部侧壁设有与内部装置相应的总开关15、控制键16、补液口 17及水位观察窗18。
[0048]所述的盖板6上设有孔洞,该孔洞内设有定植筐7,该定植筐7的筐体遍布缝隙,定植筐7的筐口设有固定膜23,该固定膜23为片状,其中部设有十字形缝隙。
[0049]实施例2
[0050]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装置不同的是:所述的定植孔5中无定植塞,而是设有孔沿,该孔沿与定植板为一体结构,是定植孔四周向内延伸出的一段(约
2.5cm)边沿,可以对栽培植物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雾栽培装置包括定植箱、定植吊桶、悬吊装置及回流管,所述的定植吊桶通过悬吊装置悬于半空,该定植吊桶与所述定植箱之间连有回流管;所述定植箱的下部为控制箱,该控制箱内部设有水泵、控制系统及储液盒,所述的水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储液盒及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定植箱的上部为由设有定植孔的定植板围合而成的筒状结构,所述定植板与控制箱的侧壁固接,所述定植箱的顶部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的喷雾管,该喷雾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接;所述的定植吊桶包括桶底、桶盖及设有定植孔的定植板围合而成的筒状侧壁,该筒状侧壁分别与所述的桶底、桶盖相固接,其中桶底上设有与回流管相应的孔洞,所述定植吊桶内部设有端头连有喷雾头的喷雾管,该喷雾管贯穿于回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回流管一端通过桶底的孔洞与定植吊桶密闭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上的进出水口与定植箱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孔中设有定植塞,该定植塞一面设有固定膜,另一面设有定植托,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定植塞通过该凹槽卡合于所述定植孔中,且定植托一面置于定植箱或定植吊桶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孔设有孔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板的内壁上设有凹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雾栽培装置还包括旋转器,该旋转器由定位管、定位托及旋转环组成,所述的定位管的一端与定位托固接,所述旋转环套设于定位管并支撑在定位托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吊桶的桶盖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管外径大小相应孔洞,所述定位管自该孔洞穿出与悬吊装置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箱下部的控制箱与上部的筒状结构之间还设有液体回收隔板,该液体回收隔板设有孔洞,且该孔洞设于储液盒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内部还设有过滤槽,该过滤槽设于所述储液盒与液体回收隔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体回收隔板的孔洞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外部侧壁设有与内部装置相应的总开关、控制键、补液口及水位观察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孔洞,该孔洞内设有定植筐。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661759SQ20142003578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王树民, 徐箴言 申请人:王树民, 徐箴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