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蚕自动饲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614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大蚕自动饲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有一料箱(1),四周围有箱壁,由一带动力的传送带(2)构成活动箱底,设有滚轮(13)及驱动滚轮的行走驱动装置,由一个小车升降台(3)上的一段轨道(14)支撑所述的料箱上的滚轮,所述小车升降台与一形成门式构件的齿条通过传动元件配合沿轨道上、下移动,与门式构件相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5),蚕台上安装蚕簸,每一层设有一组与小车升降台上一段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的小车升降台沿其中一层蚕台所设置的第二轨道行进到位再返回由提升装置再上一层进入到上一层蚕台,如此自动往复循环,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铺料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因此大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大蚕自动饲养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特别是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传统养蚕中,小蚕饲养阶段结束后,要进入大蚕饲养。大蚕饲养是蚕儿抽丝结茧的关键阶段,由于这个阶段蚕儿要大量吃进桑叶,所以蚕农们的劳动强度比较大,要不断地给蚕儿上桑叶。以往这个阶段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蚕农们将蚕簸端上端下,疲于奔命,加上近年来农村劳力缺乏,青壮年养蚕的较少,都是老弱在家养蚕的较多,加之传统养蚕装置平面设置的较多,占地面积较大,增大了投入,所以影响了农村养蚕的积极性,需要极大的改变这种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缺点,能自动完成大蚕饲养的上料铺桑叶,减少人工劳动强度的一种大蚕饲养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设置在蚕房内,有一料箱,四周围有箱壁,由一带动力的传送带构成活动箱底,设有滚轮及驱动滚轮的行走驱动装置,由一个小车升降台上的一段轨道支撑所述的料箱上的滚轮,所述小车升降台与一形成门式构件的齿条通过传动元件配合沿轨道上、下移动,与门式构件相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蚕台上安装蚕簸,每一层设有一组与小车升降台上一段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的小车升降台沿其中一层蚕台所设置的第二轨道行进到位再返回由提升装置再上一层进入到上一层蚕台,如此自动往复循环,有控制装置。
[0005]采用上述方案,在大蚕饲养中能自动完成上桑叶等过程,替代繁重的人工劳动,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06]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大蚕自动饲养机立体图;
[0008]图2为图1中的局部立体图;
[0009]图3为大蚕自动饲养机料箱立体图;
[0010]图4为大蚕自动饲养机电控控制台面板正视图;
[0011]图5为大蚕自动饲养机控制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的大蚕自动饲养机,有一料箱1,四周围有箱壁,底部由一传送带2组成活动箱底,料箱由一小车升降台3支撑,一门式框架4与小车升降台配合完成小车升降台的上升和下降,与门式框架和小车升降台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5,本实施例为四层,所述蚕台由多根立杆6,横杆7和长条8组成,一排竖直排列的立杆固定连接一组由下到上水平排列的长条,这样的组合形成两列,再用一组横杆横向连接形成立体稳固框架,长条用角钢形成轨道,形成的层间空间可摆放蚕簸,通常用长条8形成轨道,两根轨道之间的宽度大于蚕簸,以便由料箱组成的送料车不与蚕簸发生干涉,这是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蚕台长约25米,宽约1.5米,高为2.5米。
[0013]对料箱和小车升降台更细致的表达如图2,所述的料箱由一根直条9分别与料箱的两个长形边10的端部及一个侧边11的下部固定连接,两根直条9共同支撑料箱的箱体,两根滚轮轴12横向固定在直杆9的下面,滚轮轴的端部固定滚轮13,滚轮由升降台3上的一段轨道14支撑,有一驱动滚轮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容后叙述。
[0014]小车升降台由两个三角形及连接三角形的两个顶角的长杆组成,每一三角形由支撑滚轮的一段轨道14,及两根等长的斜条15组成,三角形的两个角由长杆16连接,每一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相对应的角用一块金属板17连接,以增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金属板17的下端开有孔,通过轴承连接一根传动轴18,传动轴的端部各固定一个齿轮19,齿轮19与门式框架4上的齿条哨合,传动轴18有一动力源,传动轴中间固定一从动锥齿轮20, —主动锥齿轮与其啮合,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形成小车升降台的机架上,传动轴18转动,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均获得动力,以便均衡地沿齿条爬升。
[0015]在金属板17上还设置有三个滚轮21,成品字形安装在门式框架的立柱上,定位小车升降台,保证爬升时均衡向上或向下。
[0016]从图示中可看出构成蚕架的长条8是由一组横杆7支撑,长条8用角钢构成,其中的一条直角边构成轨道,支撑滚轮13。
[0017]图3所示为料箱的动力设置。这是一个从图2中A向看过来的立体图。在料箱的侧边设有两个动力装置,电机22为料箱行走电机,电机23为料箱底部的传送带驱动电机。电机22轴端上的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24,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有一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滚轮上的从动齿26啮合,带动滚轮移动。
[0018]传送带的动力由电机23轴端上的主动链轮27通过从动链轮28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28带动传送带2的主动滚筒转动,传送带的另一端张紧在从动滚筒上,传送带的上面与料箱的一个长形边10之间设有开口 29,桑叶可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开口 29送出料箱夕卜,落入下面的蚕簸内。
[0019]本装置通过电路设计,可以自动完成多层蚕台逐层通过给料箱上料,进入各层蚕台铺料,到每一层蚕台终点停止,再返回的循环过程,为配合自动控制,在每一层蚕台的起始位置均安装有限位开关等传感元件,并将其接头接入控制线路中,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
[0020]根据框图设计出具体控制线路,控制台设计如图4所示。在控制台上操作按钮即可,例如,要给第二层给桑叶,先将料箱I装满桑叶,然后在控制箱上按下第二层铺料按钮,小车升降台将自动从第一层上升到第二层,到第二层后料箱自动向蚕台方向移动,开始铺桑叶,到蚕台尾端料箱自动返回到小车升降台上,小车升降台托着料箱从第二层下降到第一层,到第一层后自动停止。
[0021]采用本设计的大蚕饲养机,由于铺料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因此大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按本设计的长25m、宽1.5 m、高2.5 m立方米的四层蚕台,仅需人工I个即可,比起人工饲养需2-3人相比,人力节省不少,而且劳动强度降低,如果多台同时运转节约人工更多。由于本装置为立体装置,所以蚕房可向空间发展,节约占地,更便于在蚕房内设置自动控温、控湿的装置,进行科学养殖,提高了蚕茧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有一料箱(I),四周围有箱壁,由一带动力的传送带(2)构成活动箱底,设有滚轮(13)及驱动滚轮的行走驱动装置,由一个小车升降台(3)上的一段轨道(14)支撑所述的料箱上的滚轮,所述小车升降台与一形成门式构件的齿条通过传动元件配合沿轨道上、下移动,与门式构件相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5),蚕台上安装蚕簸,每一层设有一组与小车升降台上一段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的小车升降台沿其中一层蚕台所设置的第二轨道行进到位再返回由提升装置再上一层进入到上一层蚕台,如此自动往复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蚕台由多根立杆(6),横杆(7)和长条(8)组成,一排竖直排列的立杆固定连接一组由下到上水平排列的长条,这样的组合形成两列,再用一组横杆横向连接形成立体稳固框架,长条用角钢形成轨道,形成的层间空间可摆放蚕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箱由一根直条(9 )分别与料箱的两个长形边(10 )的端部及一个侧边(11)的下部固定连接,两根直条(9 )共同支撑料箱的箱体,两根滚轮轴(12)横向固定在直杆(9)的下面,滚轮轴的端部固定滚轮(13),滚轮由升降台(3)上的一段轨道(14)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在料箱的侧边设有两个动力装置,电机(22)为料箱行走电机,电机(23)为料箱底部的传送带驱动电机,电机(22)轴端上的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24),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有一小齿轮(25 ),小齿轮(25 )与滚轮上的从动齿(26)啮合,带动滚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电机(23)轴端上的主动链轮(27)通过从动链轮(28)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28)带动传送带(2)的主动滚筒转动,传送带的另一端张紧在从动滚筒上,传送带的上面与料箱的一个长形边(10)之间设有开口(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小车升降台由两个三角形及连接三角形的两个顶角的长杆组成,每一三角形由支撑滚轮的一段轨道(14),及两根等长的斜条(15)组成,三角形的两个角由长杆(16)连接,每一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相对应的角用一块金属板(17)连接,以增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金属板(17)的下端开有孔,通过轴承连接一根传动轴(18),传动轴的端部各固定一个齿轮(19),齿轮(19)与门式框架(4)上的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18)有一动力源,传动轴中间固定一从动锥齿轮(20),一主动锥齿轮与其啮合,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形成小车升降台的机架上,传动轴(18)转动,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均获得动力,以便均衡地沿齿条爬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17上还设置有三个滚轮21,成品字形安装在门式框架的立柱上。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3913011SQ20142018071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何光赞, 赵明孔, 林仁斌 申请人:四川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