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86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包括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设置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内部的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袋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袋口用拉链安装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袋口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袋口处设置有贯穿整个袋口的收口尼龙绳。该收集袋不仅通风、透气、透光,对圆叶决明植株的生长影响很小,而且经久耐用,可多年重复使用,适用于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圆叶决明的种子田间原位采集,具有操作方便、种子收集效率高、劳动力投入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尤其适用于花期和种子成熟期长且 不一致的小籽粒牧草植物的种子采收。 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

【背景技术】
[0002] 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原产美洲无树平原及类似植被带,在巴 拉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均有分布,具有耐酸、耐瘦、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固氮 能力强、覆盖度好和生长量较大等优点,是适应红壤条件生长的少有的豆科牧草。福建省农 科院1987年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引入,在建阳市经多年多点生态适应性 研究,表现出耐酸、耐旱、耐瘠薄、产量高、固氮能力强、养分含量高、病虫害少等优点。目前 已在福建、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引种成功并广泛应用于红壤改良、果园套种、水土保持与山 区畜牧业发展等,尤其适宜热带、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域种植,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草山 草坡改良及红壤荒坡地地力重建、新垦红壤茶果园可持续性复合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具有优 势。因此,目前市场对该种子的需求正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
[0003] 然而,圆叶决明开花结荚时间长、荚果成熟时间极不一致,易裂荚,收种难度大,这 严重限制了豆科牧草圆叶决明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区域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圆 叶决明牧草种子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植株收割法,即在圆叶决明荚果基本成熟 期时将植株收割后置于空旷地面晒干,将成熟荚果打裂,收集撒落于地面上的种子。该种方 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圆叶决明开花结荚时间长、荚果成熟时间极不一致(当年疒11 月植株均处于不断开花和荚果成熟期),易裂荚,种子损失量大,收集率很低。另一种薄膜覆 盖收种法,即在圆叶决明种子成熟期时在种植圆叶决明地块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等其荚 果自然迸裂基本完成后,收割并移开植株,收集撒落于薄膜上的种子。该种方法较前种方法 省时省力,种子收集率也较高,但由于散落的种子要等植株收割并移开地块后才能收集,早 期成熟种子散落于地块薄膜上的时间相当长(4飞个月),期间常常因为降雨冲刷、鼠虫害 等而损失量大,因此该种方法种子收集率也不高。由此可见,目前通常采用的两种圆叶决明 种子收集方法均存在种子收集效率低、种子随成熟荚果迸裂而损失大、以及劳动力投入成 本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优质豆科牧草圆叶决明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区域更大面积的 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不仅种子收集率极高,而且劳动力投入成本低、操 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包 括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设置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内部的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所述外 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袋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袋 口用拉链安装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袋口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袋口处设置有 贯穿整个袋口的收口尼龙绳。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用白色尼龙(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外尼龙 种子收集网袋的网孔直径为1mm。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用白色尼龙(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内尼龙 种子筛选网袋的网孔直径为5mm。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收口尼龙绳的长度大于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袋口周长的两倍,所 述收口尼龙绳的直径为:T6m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长度为10(Tl60Cm、宽度为8(n〇Ocm;所述 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长度为9(Tl50cm、宽度为8(Tl00cm。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圆叶决明荚果成熟期有效地 收集自然迸裂的种子,迸裂的种子通过内尼龙种子筛滤网袋并收集于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 内,而枯枝、落叶、荚果壳等杂质收集于内尼龙种子筛滤网袋内,从而实现圆叶决明种子在 成熟期多次采收,种子收集率极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力投入成本低。而且由于使用 的是白色尼龙网袋,不仅通风、透气、透光、防虫,对圆叶决明植株的生长影响很小,还经久 耐用,可多年重复使用,适用于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圆叶决明的种子田间原位采集。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3] 图中:1-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2-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3-拉链,4-收口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包括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和 设置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内部的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2,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和 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2的袋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2的袋口用拉链3安装 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的袋口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的袋口处设置有贯穿整个 袋口的收口尼龙绳4。
[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用白色尼龙(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外尼 龙种子收集网袋1的网孔直径为1_。
[0016]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2用白色尼龙(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内尼 龙种子筛选网袋2的网孔直径为5_。
[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口尼龙绳4的长度大于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袋口周长的两 倍,可以在收口固有的尺寸范围内任意收紧和扩大收口处的尺寸,所述收口尼龙绳4的直 径为3?6mm。
[0018]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的长度为10(Tl6〇Cm、宽度为8(Tl00cm; 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2的长度为9(Tl5〇Cm、宽度为8(TlO〇Cm。
[00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袋口处通过拉链3巧妙地将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1和 内尼龙种子筛滤网袋2设计为可随意结合或脱离的连接结构,在圆叶决明荚果成熟期时, 将所设计的种子收集袋套住圆叶决明植株,并在植株地面根茬处拉紧尼龙绳4系好,当种 子从成熟荚果自然迸裂出后,由于其种子粒径一般为1. 5~3 _,可顺利通过内尼龙种子筛 滤网袋(孔直径大小为5mm),并收集于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孔直径大小为1mm)内;而 植株的枯枝、落叶、荚果壳等杂质(直径一般大于5mm)可有效收集于内尼龙种子筛滤网袋 内,从而实现种子和杂质的有效分离,节省人工分捡的劳力投入。此外,当外尼龙种子收集 网袋内所收集的种子较多时,或遇降雨时,可及时将其中的种子取出,避免鼠虫害及降雨冲 刷损失。同时,本实用新型网袋所使用的材质为白色尼龙(聚酰胺纤维),具有通风、透气、 透光、防虫、经久耐用等特性,且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适用于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圆叶决 明的种子田间原位、高效率、快捷采集。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包括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设置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 内部的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和内尼龙种子筛选网 袋的袋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袋口用拉链安装在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 袋口处,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袋口处设置有贯穿整个袋口的收口尼龙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 袋用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的网孔直径为1_。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 袋用聚酰胺纤维制作,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网孔直径为5_。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尼龙绳的长度 大于外尼龙种子收集网袋袋口周长的两倍,所述收口尼龙绳的直径为3~6_。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叶决明种子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尼龙种子收集网 袋的长度为10(Tl60cm、宽度为8(Tl00cm;所述内尼龙种子筛选网袋的长度为9(Tl50cm、宽 度为 8(Tl00cm。
【文档编号】A01D93/00GK203860070SQ20142019683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黄东风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