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内设置有倾斜型的养殖板,养殖板的高倾斜端设置有养殖凸台,养殖凸台包括养殖低凸台和养殖高凸台,养殖板和养殖凸台上设置有若干布包石,养殖池外设置有恒温水循环装置,养殖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靠近设置有养殖高凸台的养殖池的侧壁上,进水口外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上设置有花洒式的喷头,喷头通过进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养殖池顶部设置有顶盖,养殖池内还设置有空气湿度测试器,该实用新型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利用空间大,能够适应大鲵生长的仿真溪生态养殖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的养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属于水产品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大鲵的生活环境要求特别高,依靠自然环境的自然增殖是很难的,况且目前国内环境一再恶化,使得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但是大鲵却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因此,需要去人工养殖大鲵,由于大鲵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养殖养殖池周围需要安静、阴凉,因此对大鲵的养殖池要求更高,目前虽然有较多的人工饲养方法,但是均不能有效的改善大鲵的生长环境。
[0003]因此,生产、开发一种能克服以上现有大鲵养殖池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大鲵生长的仿真溪养殖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利用空间大,能够适应大鲵生长的仿真溪养殖池。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内设置有倾斜型的养殖板,养殖板的高倾斜端设置有养殖凸台,养殖凸台包括养殖低凸台和养殖高凸台,养殖板和养殖凸台上设置有若干布包石,所述的养殖池外设置有恒温水循环装置,养殖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设置有养殖高凸台的养殖池的侧壁上,进水口外部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上设置有花洒式的喷头,喷头通过进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养殖池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养殖池内还设置有空气湿度测试器。
[0006]所述的顶盖为网状结构,顶盖分为网状密集区和网状分散区,顶盖采用秸杆、芦苇等农作物杆径制成。
[0007]所述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出均设置有过滤网。
[0008]所述的恒温水循环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0009]所述的喷头固定安装在倾斜板上,喷头至少有一个。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内设置有倾斜型的养殖板,设计为倾斜型的养殖板更加贴近真溪的模型,养殖板的高倾斜端设置有养殖凸台,养殖凸台包括养殖低凸台和养殖高凸台,由于大鲵在不同年龄和体型阶段生长需要的环境不太相同可以用鳃呼吸也可以用肺和皮肤呼吸,因此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养殖凸台可以使大鲵有更多的生长环境,起到仿真溪的效果,养殖板和养殖凸台上设置有若干布包石,设置的若干布包石能够有效防止倾斜的养殖板上的大鲵侧滑,同时也起到仿真溪的效果,所述的养殖池外设置有恒温水循环装置,恒温水循环装置能够做到一年四季均可以适应大鲵的生长,对于培育起到很大好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靠近设置有养殖高凸台的养殖池的侧壁上,进水口外部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上设置有花洒式的喷头,喷头通过进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进水口出连接有倾斜板和喷头能够使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加充分的制造氧气有利于大鲵的呼吸以及生长,充分做到仿真溪的效果,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出均设置有过滤网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幼崽大鲵通过出水口和进水口游走,所述的养殖池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为网状结构,顶盖分为网状密集区和网状分散区,顶盖采用秸杆、芦苇等农作物杆径制成,顶盖上设置有网状密集区和网状分散区,大鲵喜阴凉可以在顶盖网状密集区内活动,顶盖上的网状分散区阳光比较充分,但是网状分布的分散区也不会有阳光直接照射使得大鲵生长不适应,顶盖采用秸杆、芦苇等农作物杆径制成可以有效保证透气性并且环保有效,所述的养殖池内还设置有空气湿度测试器能够有效的控制养殖池的养殖环境,所述的恒温水循环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更加节能环保,所述的喷头固定安装在倾斜板上,喷头至少有一个,该实用新型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利用空间大,能够适应大鲵生长的仿真溪生态养殖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中顶盖的俯视图。
[0013]图中:1、养殖池2、养殖板3、空气湿度测试器4、顶盖41、网状密集区42、网状分散区5、布包石6、出水口 7、进水口 8、养殖高凸台9、养殖低凸台10、恒温水循环装置11、水位12、喷头13、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5]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包括:养殖池I,所述的养殖池I内设置有倾斜型的养殖板2,养殖板2的高倾斜端设置有养殖凸台,养殖凸台包括养殖低凸台9和养殖高凸台8,养殖板I和养殖凸台上设置有若干布包石5,所述的养殖池I外设置有恒温水循环装置10,养殖池I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6和进水口 7,所述的进水口 7设置在设置有养殖高凸台的养殖池I的侧壁上,进水口 7外部连接有倾斜板13,倾斜板13上设置有花洒式的喷头12,喷头12通过进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10相连通,出水口 6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10相连通,所述的养殖池I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的养殖池I内还设置有空气湿度测试器3,所述的顶盖4为网状结构,顶盖4分为网状密集区41和网状分散区42,顶盖4采用秸杆、芦苇等农作物杆径制成,所述的出水口 6和进水口 7出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恒温水循环装,10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所述的喷头12固定安装在倾斜板13上,喷头12有一个。
[00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养殖池I固定在空旷安静的地方,养殖池I固定后,在养殖池I内固定设置好养殖板2,在养殖板2上固定设置养殖凸台,在固定好的养殖板2和养殖凸台上放置一定数量适合大鲵生长的布包石5,所述的布包石5能够有效使大鲵生长栖息,然后将养殖池I外部连接上恒温水循环管装置10,将固定有喷头12的倾斜板13固定在进水口 7处,让对应的养殖池I的出水口 6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管装置10相连通,进水口 7通过进水管与相应的恒温水循环管装置10相连通,在养殖池I的内侧壁上安装上空气湿度测试器3,盖上顶盖4,先使恒温水循环管装置10接通电源,放水后达到一定的水位11,水位11的高度和养殖低凸台9的台面相平,这样养殖池I内就会有三处大鲵生长环境:深水养殖板2和平面水养殖低凸台9和流动水养殖高凸台8,随后调试水温控制水位11以及养殖池I内湿度,等到温度和湿度适合大鲵生长时,放入一定数量的大鲵,其后的恒温水循环管装置10既可以通过先前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来蓄电供给抽水泵的电能消耗,来达到大鲵生长需要的水循环;该实用新型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环保节能,利用空间大,能够适应大鲵生长的仿真溪生态养殖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内设置有倾斜型的养殖板,养殖板的高倾斜端设置有养殖凸台,养殖凸台包括养殖低凸台和养殖高凸台,养殖板和养殖凸台上设置有若干布包石,所述的养殖池外设置有恒温水循环装置,养殖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设置有养殖高凸台的养殖池的侧壁上,进水口外部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上设置有花洒式的喷头,喷头通过进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恒温水循环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养殖池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养殖池内还设置有空气湿度测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为网状结构,顶盖分为网状密集区和网状分散区,顶盖采用秸杆、芦苇等农作物杆径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出均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水循环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养殖仿真溪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固定安装在倾斜板上,喷头至少有一个。
【文档编号】A01K67/02GK203827893SQ201420233978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曹艳茹 申请人:郑州商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