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竿手把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71阅读:2657来源:国知局
钓鱼竿手把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钓鱼竿手把套,其套筒和底柄均由绝缘橡胶制作,套筒的内表面为圆形内表面结构,套筒的外表面为带六个浅弧面凹槽的圆形外表面结构;底柄为球体状结构,球体的直径大于套筒的外径;套筒和底柄整体相连;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将钓鱼竿手把套套入到钓鱼竿的手把节上,由于手把套的外表面有浅弧面凹槽,用手握住时,可以增加握力且可避免手掌疲劳;底部有大于手把套直径的底柄球,可以抵挡手把节滑落,防止钓鱼竿被拉出;手把套采用绝缘橡胶制作,可以避免钓鱼竿因失误搭上电线后触电的危险,绝缘橡胶虽然较碳纤维密度大,但由于只在手把使用,在钓鱼时不会增加杠杆力,这样的钓鱼竿增加了安全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增加握力和稳定度且有绝 缘效果的钓鱼竿手把套。 钓鱼竿手把套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钓鱼竿手把是一种直圆筒管结构,这种手把不符合手掌把握后的力学结 构,手握钓竿后,作用力的浪费很大,时间长了,手掌容易僵化;而且,直圆筒管也比较溜滑, 一旦钓到大鱼,容易被鱼连同鱼竿拉出,造成损失。同时,由于大部分钓鱼竿都是用碳纤维 制作,导电性很强,钓鱼爱好者往往在野外钓鱼,没有注意到钓鱼场所有电线杆,一旦钓到 鱼比较激动时,可能会抬举钓鱼竿使钓鱼竿搭在电线上,造成人身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符合握力结构且不易 被拉出而又绝缘的钓鱼竿手把套。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钓鱼竿手把套,包括 套筒和底柄,其特征在于套筒和底柄均由绝缘橡胶制作,所述套筒的内表面为圆形内表面 结构,可以将外表面为圆形的钓鱼竿手把节套入到套筒内,套筒的外表面为带六个浅弧面 凹槽的圆形外表面结构;所述底柄为球体状结构,球体的直径大于套筒的外径;套筒和底 柄整体相连构成钓鱼竿手把套。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钓鱼竿手把套套入到钓鱼竿的手把节上,由于手 把套的外表面有浅弧面凹槽,用手握住时,可以增加握力且可避免手掌疲劳;底部有大于手 把套直径的底柄球,可以抵挡手把节滑落,防止钓鱼竿被拉出;手把套采用绝缘橡胶制作, 可以避免钓鱼竿因失误搭上电线后触电的危险,绝缘橡胶虽然较碳纤维密度大,但由于只 在手把使用,在钓鱼时不会增加杠杆力,这样的钓鱼竿增加了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图1中AA线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0008] 图3为图1中BB线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手把套,2.套筒,3.内表面,4.外表面,5.浅弧面凹槽,6.底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如图所示,采用绝缘橡胶制作钓鱼竿手把套1,包括套筒2和底柄6,首先将套筒2 的内表面3做成圆形内表面结构,以便使外表面为圆形的钓鱼竿手把节套入到套筒2内,将 套筒的外表面4做成带六个浅弧面凹槽5的圆形外表面结构;再将底柄6做成球体状结构, 并使球体的直径大于套筒2的外径;在制作的同时使套筒2和底柄6整体相连,这样就做成 了本实用新型钓鱼竿手把套。
[0012] 使用时将钓鱼竿手把套1套入到钓鱼竿的手把节上,由于手把套1的外表面4上 有浅弧面凹槽5,用手握住时,可以增加握力且可避免手掌疲劳;由于底部有大于手把套直 径的球体状底柄6,可以抵挡手把节滑落,防止钓鱼竿被拉出;手把套1采用绝缘橡胶制作, 可以避免钓鱼竿因失误搭上电线后触电的危险,增加了钓鱼竿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钓鱼竿手把套,包括套筒(2)和底柄(6),其特征在于套筒(2)和底柄(6)均由绝缘 橡胶制作,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3)为圆形内表面结构,可以将外表面为圆形的钓鱼竿手 把节套入到套筒(2)内,套筒(2)的外表面为带六个浅弧面凹槽(5)的圆形外表面结构;所 述底柄(6)为球体状结构,球体的直径大于套筒(2)的外径;套筒(2)和底柄(6)整体相连 构成钓鱼竿手把套。
【文档编号】A01K87/08GK203884495SQ20142024005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龚翻应 申请人:龚翻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