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种置床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7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种置床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种置床杯,它由数种板、插片、置床杯本体、把手和支脚构成,数种板在上,置床杯本体在下;插片插在数种板和置床杯本体之间的插槽中;把手位于杯的一侧,两个支脚位于杯的底部。该仪器采用人工操作,当种子充满数种板的窝眼孔后,抽出插片,窝眼孔内的种子通过置床杯本体自动落入发芽床,完成一次数粒置床过程。根据农作物种子的外形尺寸可以制作不同的数粒置种杯。本实用新型成功解决了发芽试验中种子数粒和置床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的问题,可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误差,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以简驭繁,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生产成本低,坚固耐用,适宜种子检验室和科研院所、农业生产单位使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专利说明】一种数种置床杯

【技术领域】
[0001]一种数种置床杯,属于农业种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在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时,可以快速、大量地进行种子计数、种子摆放的试验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中,需将充分混合的规定数量的净种子整齐、均匀地排在湿润的发芽床上,粒与粒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试验期间的管理、观察和记载。发芽试验中人工数粒及种子置床工作量大,所需时间长,且准确度难以保证,尤其在大量种子批同时进行发芽试验时其工作量难以想象。现在发芽试验中常用的辅助工具有数种板、电动数粒仪、数种置床仪等,但数种板和电动数粒仪只有数粒功能,不能置床;数种置床仪虽可数种和置床,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靠吸力数取种子,在数粒吸种头上有的吸孔同时吸附2粒种子,有的吸孔不吸附种子,精确度差;为提高试验精度,需人工调整粒数,工作效率低;2、由于吸种头上的孔径较小,有时会堵塞杂物,必须用细针通透才能再次使用;3、在种子置床时,既要松开脚踏开关,又要用拇指使劲按压放气开关,比较费力,而且置床的种子分布不均匀;4、在置床后由于吸种头的三个边均与湿润的发芽床接触而带水,再次数粒时会黏附种子,导致数粒错误。5、机身内置高速抽真空轴流风机,工作中噪音较大。6、在有电源处才能使用,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数取种子,同时能整齐地将种子置床的发芽试验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种子发芽试验中存在的数粒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和难以整齐摆放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轻便、快速、置床整齐的数种置床杯。
[0004]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是:
[0005]一种数种置床杯,它由数种板、插片、置床杯本体、把手和支脚构成,所述的数种板在上,置床杯本体在下,数种板与置床杯本体连为一体;插片插在数种板和置床杯本体之间的插槽中;把手位于杯的一侧,2个支脚位于杯的底部。
[0006]所述的数种板上有25-100个窝眼孔;所述的窝眼孔以下方的插片为底;所述的置床杯本体中有与上部数种板上的窝眼孔数量相等、且上下位置相对的落种管道,所述的落种管道为圆筒状,且上下通透,深度为10-15cm;所述的插片可以在插槽中插入和抽出;所述的插片抽出后,窝眼孔与下方的落种管道相通;所述的落种管道的直径比窝眼孔的长径长 0_5mm。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成功解决了发芽试验中种子数取和置床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的问题,可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误差,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以简驭繁,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生产成本低,坚固耐用,适宜种子检验室和科研院所、农业生产单位使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数种置床杯的外观不意图。
[0010]图2为数种板示意图。
[0011]图3为插片示意图。
[0012]图4为置床杯的纵向剖面图。
[0013]图5为置床杯的横向剖面图。
[0014]图中:1.数种板,2.置床杯本体,3.插片,4.窝眼孔,5.落种管道,6.把手,7.支脚,8.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一种数种置床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一、一种数种置床杯的构造
[0017]1.小麦数种置床杯的构造:
[0018]它由数种板1、插片3、置床杯本体2、把手6和支脚7构成,所述的数种板I在上,置床杯本体2在下,数种板I与置床杯本体2连为一体;插片3插在数种板I和置床杯本体2之间的插槽8中;把手6位于杯的一侧,2个支脚7位于杯的底部。
[0019]数种板I上有100个窝眼孔4,其长径为7.6 mm、短径4.1 mm,孔深3.8 mm,这种规格使得每孔只能落入并通过I粒小麦种子,这样当所有的窝眼孔4都装满时,就正好是100粒小麦种子。窝眼孔4以下方的插片3为底;插片3可以在插槽8中插入和抽出,插片3抽出后,窝眼孔4与下方的落种管道5相通;置床杯本体2中有100个上下通透、圆筒状的、与数种板I上的窝眼孔4上下位置相对的落种管道5,其直径为8mm ;这种直径略大于窝眼孔4长径的规格有利于数种板I数得的100粒种子顺利地从窝眼孔4通过落种管道5降落到发芽床上。置床杯2尺寸(长X宽X高)为10.5cmX 10.5cmX 15.5cm,与长X宽X高为12CmX12CmX6Cm或较大的发芽盒配套使用,每次置床100粒种子。该型号数种置床杯,除用于小麦种子数粒置床外,也适用于粳稻、绿豆等中粒种子。
[0020]2.油菜数种置床杯的构造:
[0021]它由数种板1、插片3、置床杯本体2、把手6和支脚7构成,所述的数种板I在上,置床杯本体2在下,数种板I与置床杯本体2连为一体;插片3插在数种板I和置床杯本体2之间的插槽8中;把手6位于杯的一侧,2个支脚7位于杯的底部。
[0022]数种板I上有100个窝眼孔4,其直径2.5 mm、孔深2.1 mm,这种规格使得每孔只能落入并通过I粒油菜种子,这样当所有的窝眼孔4都装满时,就正好是100粒油菜种子。窝眼孔4以下方的插片3为底;插片3可以在插槽8中插入和抽出,插片3抽出后,窝眼孔4与下方的落种管道5相通;置床杯本体2中有100个上下通透、圆筒状的、与数种板I上的窝眼孔4上下位置相对的落种管道5,其直径为3_ ;这种直径略大于窝眼孔4长径的规格有利于数种板I数得的100粒种子顺利地从窝眼孔4通过落种管道5降落到发芽床上。该型号的数种置床杯尺寸(长X宽X高)为10.5cmX10.5cmX15.3cm,与长X宽X高为12CmX12CmX6Cm或较大的发芽盒配套使用,每次置床100粒种子。该型号数种置床杯,除用于小麦油菜种子数粒置床外,也适用于萝卜、芝麻、苜蓿、谷子以及部分蔬菜、花卉及中草药等小粒种子。
[0023]3.玉米数种置床杯的构造:
[0024]它由数种板1、插片3、置床杯本体2、把手6和支脚7构成,所述的数种板I在上,置床杯本体2在下,数种板I与置床杯本体2连为一体;插片3插在数种板I和置床杯本体2之间的插槽8中;把手6位于杯的一侧,2个支脚7位于杯的底部。
[0025]数种板I上有100个窝眼孔4,其直径为13.0 mm、孔深6.5 mm,这种规格使得每孔只能落入并通过I粒玉米种子,这样当所有的窝眼孔4都装满时,就正好是100粒玉米种子。窝眼孔4以下方的插片3为底;插片3可以在插槽8中插入和抽出,插片3抽出后,窝眼孔4与下方的落种管道5相通;置床杯本体2中有100个上下通透、圆筒状的、与数种板I上的窝眼孔4上下位置相对的落种管道5,其直径为13.2mm ;这种直径略大于窝眼孔4长径的规格有利于数种板I数得的100粒种子顺利地从窝眼孔4通过落种管道5降落到发芽床上。该型号的数种置床杯尺寸(长X宽X高)为15cmX 10.5cmX 15.7cm,与长X宽X高为19cmX13cmX12cm发芽盒配套使用,每次置床50 (5X10)粒种子。该型号数种置床杯,除用于玉米种子数粒置床外,也适用于大豆、棉花、菜豆等作物种子。
[0026]4.按照卒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设计出专门用于大豆、棉花、菜豆等大粒种子、萝卜、芝麻、苜蓿、谷子以及部分蔬菜、花卉及中草药等小粒种子、以及粳稻、绿豆等中粒种子的数种板。
[0027]二、一种数种置床杯的使用方法:
[0028]数种:右手握住数种置床杯把手6,左手将插片3插入卡槽中,然后将待发芽的净种子样品放在数种板I上,右手轻轻摇晃数种置床杯,使数种板I上每个窝眼孔4内落入种子,然后将数种置床杯稍加倾斜,使多余的种子从数种板I上滑落出去,经核查后除多补缺,每个窝眼内一粒种子后,即完成一次数种工作。
[0029]置床:将数种置床杯移至相应发芽盒的湿润发芽床上,左手抽出数种板I下的插片3,种子沿落种管垂直下落,完成一次置床工作。
[0030]另外,本产品也可以作为普通的数种板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它由数种板、插片、置床杯本体、把手和支脚构成,所述的数种板在上,置床杯在下;插片插在数种板和置床杯本体之间的插槽中;把手位于置床杯的一侧,2个支脚位于杯的底部;置床杯本体中有与上部数种板上的窝眼孔数量相等、且上下位置相对的落种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种板上有25-100个窝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窝眼孔以下方的插片为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种管道为圆筒状,且上下通透,深度为10-15 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可以在插槽中插入和抽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抽出后,窝眼孔与下方的落种管道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种置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种管道的直径比窝眼孔的长径长0_5mm。
【文档编号】A01C1/02GK203912502SQ20142024349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时侠清, 王丽华, 魏宝丽 申请人:安徽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