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913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包括收割机、排草口切换装置、下喂草机构、方草捆压捆机组成,所述排草口切换装置和收割机脱粒滚筒出草口通道连接,所述下喂草机构布置在排草切换装置的上方,所述方草捆压捆机水平放置在下喂草机构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的进草口设置在底部,与排草切换装置相连通。本下进式稻麦联合收获打捆机通过采用排草切换装置及下进草方式,当脱粒滚筒排出的秸秆量过多,超过打捆机的打捆能力时,可以及时的将秸秆排到田里,防止出现堵草,卡死状况;当作物含水量较高,收获籽粒的同时不适宜打捆作业,可手动打开排草切换装置的活动门,将秸秆排到田里,提高整机的通用性。
【专利说明】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尤其涉及一种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

【背景技术】
[0002]秸杆的回收和利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为解决秸杆从田地里的收集问题,各地普遍推广采用牵引式秸杆捡拾打捆机进行打捆机作业,由于存在二次进田作业,既增加作业工序延误抢种时机,又增加了农民的费用,导致农民对秸杆回收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相关研发机构和单位开始陆续开发出和收割机配套的打捆机,实现作物籽粒收获和打捆一体化作业,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农民回收秸杆的积极性。目前采用的结构形式是上进草方式,脱粒滚筒排草口和打捆装置的上端面连接,滚筒排出的秸杆从打捆装置顶部进入打捆室,在喂草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但当喂草量较大时,容易出现堵草问题,从而导致整机工作中断,影响田间作业。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下进草方式的稻麦联合收获打捆机。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由收割机、排草口切换装置、下喂草机构、方草捆压捆机组成。所述排草口切换装置和收割机脱粒滚筒出草口通道连接,下喂草机构布置在排草切换装置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水平放置在下喂草机构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的进草口设置在底部,与排草切换装置相连通。
[0005]本发明的排草切换装置包括集草室,压力感应机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位于集草室的底部,压力感应机构控制活动门的开合。当从脱粒滚筒排出的秸杆在集草室里聚集过多,达到压力感应机构设定的压力值时,活动门自动打开,秸杆直接被输送到田里,从而避免出现堵草现象;当不需要打捆时,也可手动打开活动门。
[000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通过采用排草切换装置及下进草方式,当脱粒滚筒排出的秸杆量过多,超过方草捆压捆机的打捆能力时,可以及时的将秸杆排到田里,防止出现堵草,卡死状况;当作物含水量较高,收获籽粒的同时不适宜打捆作业时,可手动打开排草切换装置的活动门,将秸杆排到田里,提高整机的通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下进草式稻麦联合收获打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发明的排草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收割机2.排草切换装置3.下喂草机构4.方草捆压捆机5.集草室
6.压力感应机构7.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f 2所示,该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包括收割机1、排草口切换装置2、下喂草机构3、方草捆压捆机4。排草切换装置2和收割机脱粒滚筒出草口通道连接,下喂草机构3布置在排草切换装置2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4水平放置在下喂草机构3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4的进草口设置在底部,与排草切换装置2相连通。
[0013]本发明的排草切换装置2包括集草室5,压力感应机构6、活动门7。活动门7位于集草室5的底部;压力感应机构6控制活动门7的开合。当从脱粒滚筒排出的秸杆在集草室5里聚集过多,达到压力感应机构6设定的压力值时,活动门7被自动打开,秸杆直接被输送到田里,从而避免出现堵草现象;当不需要打捆时,也可手动打开活动门7。
【权利要求】
1.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包括收割机(I)、排草口切换装置(2)、下喂草机构(3)、方草捆压捆机(4),其特征在于:排草切换装置(2)和收割机脱粒滚筒出草口通道连接,下喂草机构(3)布置在排草切换装置(2)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4)水平放置在下喂草机构(3)的上方,方草捆压捆机(4)的进草口设置在底部,与排草切换装置(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进草式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排草切换装置(2 )包括集草室(5 ),压力感应机构(6 )、活动门(7 );活动门(7 )位于集草室(5 )的底部;压力感应机构(6)控制活动门(7)的开合。
【文档编号】A01F15/00GK203851482SQ20142025964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孙磊, 王满先, 汤成平, 任建华, 胡强, 梁定凯 申请人: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