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分叉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917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螺旋分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分叉器。传统钓组中鱼后钓手在收线时,钩上的鱼与钓组之间属于生拉硬扯的力学关系,极易造成断线、断钩、钩被拉直或鱼嘴被拉豁跑鱼的现象,传统钓组主线同一位置若栓2枚鱼钩则极易互相缠绕,乱线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一种螺旋分叉器,其组成包括:螺旋主体(3),所述的螺旋主体下部分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臂(2),所述的支臂的端处设有栓钩处(1),所述的栓钩处栓有鱼钩,所述的螺旋主体高度为1.5cm,所述的螺旋主体直径为1cm,所述的支臂向下倾斜10°,所述的支臂长度为5cm长度。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钓鱼时螺旋分叉。
【专利说明】螺旋分叉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分叉器,属于钓鱼行业里钓具。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垂钓,可以给人静心的感受,传统钓组落入河床上后,仅仅依靠铅坠的重量来固定整个钓组的位置,在流水中极易偏离标点(鱼窝)。所以对钓手的抛投技术的准确性和判断性有很高的要求。传统钓组中鱼后钓手在收线时,钩上的鱼与钓组之间属于生拉硬扯的力学关系,极易造成断线、断钩、钩被拉直或鱼嘴被拉豁跑鱼的现象,传统钓组主线同一位置若栓2枚鱼钩则极易互相缠绕,乱线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传统的串钩钓组还不能诱鱼有效聚鱼,并且传统钓组打窝后,对垂钓者的抛投准确性有极高的要求,不是投远了就是投近了,不是投在窝料的左边就是右边,这样不能快捷有效的钓上鱼。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分叉器。
[0007]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螺旋分叉器,其组成包括:螺旋主体,所述的螺旋主体下部分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臂,所述的支臂的端处设有栓钩处,所述的栓钩处栓有鱼钩,所述的螺旋主体高度为
1.5cm,所述的螺旋主体直径为1cm,所述的支臂向下倾斜10°,所述的支臂长度为5cm长度。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1.本实用新型可在钓组主线同一位置栓2枚鱼钩并互不缠绕,解决了乱线问题。
[0011]2.本实用新型可以若干个螺旋分叉器纵向在主线上排列栓结后的组合,会像一条大蜈蚣一样有若干个足支撑着整个钓组趴在水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钓组在流水中的稳定性。
[0012]3.本实用新型由于螺旋结构具有弹性,所以中鱼后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0013]4、本实用新型螺旋处可安装气味腥香粘性鱼饵窝料,这样既保证钓饵与窝料在水底不分离,又可有效上鱼。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螺旋分叉器,其组成包括:螺旋主体3,所述的螺旋主体下部分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臂2,所述的支臂的端处设有栓钩处1,所述的栓钩处栓有鱼钩,所述的螺旋主体高度为1.5cm,所述的螺旋主体直径为1cm,所述的支臂向下倾斜10°,所述的支臂长度为5cm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分叉器,其组成包括:螺旋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主体下部分左右两侧设置有支臂,所述的支臂的端处设有栓钩处,所述的栓钩处栓有鱼钩,所述的螺旋主体高度为1.5cm,所述的螺旋主体直径为1cm,所述的支臂向下倾斜10°,所述的支臂长度为5cm长度。
【文档编号】A01K97/00GK203801545SQ20142026102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柴春光 申请人:柴春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