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96阅读:1316来源:国知局
捕鼠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枪,捕鼠枪包括射标、拉栓单元及射灯组件,拉栓单元与射标连接,并使射标射出枪体,拉栓单元包括拉栓组件及扳机组件,拉栓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沿枪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枪体,扳机组件设置于枪体朝向枪手柄的一侧,扳机组件与拉栓组件连接,当扣动所述扳机组件时,拉栓组件沿枪体轴向朝向枪体枪口运动;射灯组件设置于枪体径向远离扳机组件的一侧;上述捕鼠枪,捕鼠人员开启射灯组件,当老鼠被射灯组件射出光线罩住的瞬间,老鼠原地不动,捕鼠人员扣动扳机组件,拉栓组件沿枪体轴向朝向枪体枪口运动,使射标射出并射中老鼠。因此,上述捕鼠枪捕鼠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夜晚捕鼠,可有效地防治了鼠害。
【专利说明】捕鼠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鼠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捕鼠枪。

【背景技术】
[0002]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数量大、种类多,且繁殖能力快,生命力强,尤其对粮食产业以及畜牧业危害极大。我国每年近千万亩森林和数亿亩草场被老鼠破坏,损失数以亿计。
[0003]传统地,消除鼠害的方法主要是杀鼠药物和捕鼠笼,均为被动捕鼠而消除鼠害,灭鼠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灭鼠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捕鼠枪。
[0005]一种捕鼠枪,包括枪体及自所述枪体弯折的枪手柄,所述枪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捕鼠枪还包括:
[0006]射标;
[0007]与所述射标连接,并使所述射标射出所述枪体的拉栓单元,所述拉栓单元包括拉栓组件及扳机组件,所述拉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沿所述枪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枪体,所述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枪体朝向所述枪手柄的一侧,所述扳机组件与所述拉栓组件连接,当扣动所述扳机组件时,所述拉栓组件沿所述枪体轴向朝向所述枪体枪口运动;
[0008]射灯组件,设置于所述枪体径向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射灯组件包括射灯本体及电池,所述射灯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枪体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枪手柄远离所述枪体的端部,所述电池与所述射灯电连接。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射灯组件还包括射灯开关,所述射灯开关凸设于所述枪手柄,且连通所述射灯本体及电池。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捕鼠枪还包括准星,所述准星设置于所述枪体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枪体的枪口,所述射灯本体设有准星卡尺,所述准星卡尺与所述准星平齐。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栓组件包括击钉锤、第一卡块及压力弹簧,所述击钉锤与所述压力弹簧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压力弹簧一端抵持于所述击钉锤,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枪体,所述枪体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贯穿所述枪体,所述击钉锤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13]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击钉锤朝向所述弹簧的端部,当所述击钉锤朝远离所述枪体枪口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所述扳机组件。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本体及第二卡块,所述扳机本体设置于所述枪手柄朝向所述枪体的一侧,所述枪体沿轴向且朝向所述扳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卡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扳手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伸入所述容纳腔。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击钉锤朝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设有拉栓,所述拉栓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
[00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枪体枪口的端部设有斜面台肩,所述击钉锤的前端与所述斜面台肩相匹配。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枪手柄的自由端设有提拉环。
[00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捕鼠枪还包括枪托,所述枪托固定连接于所述枪体,且与所述扳机组件位于所述枪体同侧。
[0019]上述捕鼠枪,捕鼠人员开启射灯组件,当老鼠被射灯组件射出光线罩住的瞬间,老鼠原地不动,留给捕鼠人员瞄准与射击时间,捕鼠人员扣动扳机组件,拉栓组件沿枪体轴向朝向枪体枪口运动,使射标射出并射中老鼠。因此,上述捕鼠枪捕鼠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夜晚捕鼠,可有效地防治了鼠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捕鼠枪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捕鼠枪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捕鼠枪10,包括枪体12、枪手柄14、射标16、拉栓单元18及射灯组件19。枪手柄14自所述枪体12弯折,枪体12内形成有容纳腔(图未示),射标16及拉栓单元18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射标16与所述拉栓单元18连接,射灯组件19设置于所述枪体12。
[0026]拉栓单元18包括拉栓组件182及扳机组件184,拉栓组件18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并沿枪体12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枪体12,扳机组件184与拉栓组件182连接,且设置于枪体12朝向枪手柄14的一侧,射灯组件19设置于所述枪体12远离扳机组件184的一侧。射标16与拉栓组件182靠近枪体12枪口的一端连接,当扣动所述扳机组件184时,拉栓组件182沿枪体12沿轴向运动,以使射标16射出所述枪体12,从而射中目标物。
[0027]经过研究得知,老鼠经常活动在夜晚,对光感不强,且存在畏光特性,当捕鼠人员发现老鼠,开启射灯组件19,射灯发出强光,老鼠被射灯光线罩住的瞬间原地不动。捕鼠人员扣动扳机组件184,拉栓组件182沿枪体12轴向朝向枪体12枪口运动,从而使射标16射出,捕捉老鼠。根据试验得出,在垃圾箱或浊污之地附近,晚上七点至12点,每小时平均可捕捉15只老鼠,捕鼠效果好,有效地防治了鼠害。
[0028]请一并参阅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射灯组件19包括射灯本体192及电池194,射灯本体192固定连接于枪体12远离扳机组件184的一侧。电池194设置于枪手柄14远离枪体12的端部,所述电池194与射灯本体192电连接。
[0029]在射灯本体192及电池194之间还连通有射灯开关196,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射灯开关196设置于枪手柄14靠近枪体12的端部,且位于所述枪手柄14背向扳机组件184的一侧。如此,便于捕鼠人员握持捕鼠枪10的同时按下射灯开关196。具体地,射灯开关196凸设于枪手柄14的表面,便于捕鼠人员在黑暗中触按射灯开关196。
[003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射灯本体192为可发出强光的光源,例如LED光源等,射灯本体192发出的强光不仅使老鼠暂时原地不动,且可使老鼠暂时性失明,便于捕捉。可以理解,射灯本体192可为其他灯具,能实现所发出的灯光使老鼠在被照射的瞬间原地不动的目的即可。电池194为可充电的锂电池194,为射灯本体192提供持续的电源,当然,电池194还可为其他电池类型,能实现为射灯本体192提供电源的目的即可。
[0031]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拉栓组件182包括击钉锤1822、第一卡块1824及压力弹簧1826,击钉锤1822与压力弹簧1826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压力弹簧1826 —端抵持于所述击钉锤1822,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枪体12。枪体12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22,第一滑槽122贯穿所述枪体12,即自枪体12的左侧至右侧贯穿所述枪体12,击钉锤1822收容于容纳腔,且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2。
[0032]第一卡块1824设置于击钉锤1822朝向压力弹簧1826的端部,当击钉锤1822朝远离枪体12枪口的方向运动时,压力弹簧1826被压缩,第 ^块1824卡设于扳机组件184,从而完成捕鼠枪10的上膛动作。当扣动扳机组件184时,第一卡块1824与所述扳机组件184分离,压力弹簧1826恢复形变,其回复力推动击钉锤1822沿所述枪体12的轴向运动,并使容置于枪体12容纳腔的射标16射出,从而捕捉目标物。
[0033]进一步地,击钉锤1822朝向第一滑槽122的两侧设有拉栓1828,所述拉栓1828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22。如此,捕鼠人员在完成一次射击时,拉动拉栓1828,使击钉锤1822沿枪体12轴向,远离所述枪体12枪口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上膛动作。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中左右关系,是指捕鼠人员握持捕鼠枪10枪手柄14,视线沿枪体12的轴向指向目标物,捕鼠人员视线的左右关系。
[0035]请一并参阅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扳机组件184包括扳机本体1842及第二卡块1844。扳机本体1842设置于枪手柄14朝向枪体12的一侧,即枪体12的底端面。枪体12沿轴向朝向扳机本体184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4,第二卡块1844 —端固定连接于扳机本体1842,另一端穿过第二滑槽124,伸入枪体12的容纳腔。第一卡块182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24,当击钉锤1822朝远离枪体12枪口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卡块1824沿第二滑槽124滑动,并卡设于第二卡块1844,从而完成捕鼠枪10的上膛动作。
[0036]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枪手柄14的自由端设有提拉环(图未示),便于拿放。如图1所示,枪体12的底端面的中部设有枪托13,捕鼠人员一只手握持枪手柄14,另一只手握住枪托13,使枪体12保持稳定,不易晃动,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中顶与底的关系,是指捕鼠人员握持捕鼠枪10枪手柄14,视线沿枪体12的轴向指向目标物,捕鼠人员视线的上下关系。枪手柄14 一端与枪体12连接,另一端则为自由端,即枪手柄14的末端。
[0038]请一并参阅图1或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捕鼠枪10还包括准星15,所述准星15设置于所述枪体12远离所述扳机本体1842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枪体12的枪口,射灯本体192设有准星15卡尺,所述卡尺与准星15平齐。捕鼠人员握持捕鼠枪10,射灯本体192的准星15卡尺与所述准星15连成一线,捕鼠人员视线自射灯本体192的准星15卡尺朝向准星15,便于精确定位老鼠的位置,提高了捕鼠效率。
[0039]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靠近枪体12枪口的端部设有斜面台肩126,所述击钉锤1822的前端与所述斜面台肩126相匹配。如此,击钉锤1822在朝向枪口方向运动时,有一缓冲斜面,减小了枪体12射击时候的冲击力,延长了捕鼠枪10的使用寿命。
[0040]捕鼠过程中,捕鼠人员握持捕鼠枪10的枪手柄14与枪托13,触按射灯开关196,当老鼠被射灯本体192射出光线罩住的瞬间,老鼠原地不动,捕鼠人员扣动扳机组件184,拉栓组件182沿枪体12轴向朝向枪体12枪口运动,使射标16射中老鼠。因此,上述捕鼠枪10捕鼠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夜晚捕鼠,可有效地防治了鼠害。
[00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捕鼠枪,包括枪体及自所述枪体弯折的枪手柄,所述枪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枪还包括: 射标; 与所述射标连接,并使所述射标射出所述枪体的拉栓单元,所述拉栓单元包括拉栓组件及扳机组件,所述拉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沿所述枪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枪体,所述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枪体朝向所述枪手柄的一侧,所述扳机组件与所述拉栓组件连接,当扣动所述扳机组件时,所述拉栓组件沿所述枪体轴向朝向所述枪体枪口运动; 射灯组件,设置于所述枪体径向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灯组件包括射灯本体及电池,所述射灯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枪体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枪手柄远离所述枪体的端部,所述电池与所述射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灯组件还包括射灯开关,所述射灯开关凸设于所述枪手柄,且连通所述射灯本体及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枪还包括准星,所述准星设置于所述枪体远离所述扳机组件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枪体的枪口,所述射灯本体设有准星卡尺,所述准星卡尺与所述准星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组件包括击钉锤、第一卡块及压力弹簧,所述击钉锤与所述压力弹簧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压力弹簧一端抵持于所述击钉锤,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枪体,所述枪体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贯穿所述枪体,所述击钉锤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击钉锤朝向所述弹簧的端部,当所述击钉锤朝远离所述枪体枪口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所述扳机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本体及第二卡块,所述扳机本体设置于所述枪手柄朝向所述枪体的一侧,所述枪体沿轴向且朝向所述扳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卡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扳机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伸入所述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钉锤朝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设有拉栓,所述拉栓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枪体枪口的端部设有斜面台肩,所述击钉锤的前端与所述斜面台肩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手柄的自由端设有提拉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捕鼠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枪还包括枪托,所述枪托固定连接于所述枪体,且与所述扳机组件位于所述枪体同侧。
【文档编号】A01M27/00GK203985753SQ20142034361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宏 申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