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270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一级诱捕盒体和二级诱捕盒体,在一级诱捕盒体两侧分别设有色诱板和与色诱板相接的导爬条,在导爬条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的内挡板和外挡板以构成供昆虫爬入的迂回迷道,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通过设置一单向阀门单向导通,由于导爬条内、外两侧通过内挡板和外挡板构成迂回迷道,使得昆虫沿导爬条的爬走路线呈现单向不闭合的曲线,使趋附在色诱板的昆虫趋爬进入一级诱捕盒体内达到单向引诱目的,符合昆虫习性;同时设置单向阀门,使得由一级诱捕盒体进入二级诱捕盒体的昆虫难以逆向撑开单向阀门,昆虫易进难逃,从而达到困死目标昆虫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昆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常见的昆虫诱捕装置,主要是利用昆虫对颜色的偏好吸引害虫,再经由具有粘剂的板件粘捕,但粘满虫子后就要立刻更换处理,否则失去粘捕效果;或者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吸引害虫,通过高压电击将昆虫杀死,然而该种装置需要消耗电能或者配置太阳能板,而且灯管的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免于清理维护、充分利用昆虫生活习性进行诱捕的昆虫诱捕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一级诱捕盒体和设于一级诱捕盒体顶端的二级诱捕盒体,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两侧下部分别设有色诱板,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两侧上部分别连续间隔排列设有多个与色诱板相接的导爬条,在所述导爬条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相适配对应的内挡板和外挡板以构成供昆虫沿导爬条爬入的迂回迷道,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通过设置一单向阀门单向导通,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底端连接有一外套管,在所述外套管内套装有一贯穿一级诱捕盒体并与二级诱捕盒体连通的内套管。
[0005]进一步,所述一级诱捕盒体顶端收缩形成锥状结构,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内位于底部对称设有两倾斜的挡板以在一级诱捕盒体底端形成漏斗状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二级诱捕盒体呈圆柱状设置在一级诱捕盒体顶端中心,所述内套管顶端伸入至二级诱捕盒体内,在所述内套管顶端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的环向间隙沿圆周方向呈漏斗状排列紧挨设有多个弹性片以形成单向阀门。
[0007]进一步,相邻所述弹性片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在各所述弹性片上开有透气微孔,在所述二级诱捕盒体内设有散发引诱气体的化学引诱剂,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具有通风结构以使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内形成阶梯浓度的引诱气体。
[0008]进一步,所述迂回迷道为S形迷道。
[0009]有益效果:此昆虫诱捕器通过一级诱捕盒体两侧壁上的色诱板吸引昆虫,色诱板上的昆虫活动时沿导爬条爬走,由于导爬条内、外两侧通过内挡板和外挡板构成迂回迷道,使得昆虫沿导爬条的爬走路线呈现单向不闭合的曲线,使趋附在色诱板的昆虫趋爬进入一级诱捕盒体内达到单向引诱目的,符合昆虫习性;同时设置相接的两级诱捕盒体并在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设置单向阀门,使得由一级诱捕盒体进入二级诱捕盒体的昆虫难以逆向撑开单向阀门,昆虫易进难逃,从而达到困死目标昆虫的目的,被困死于一级诱捕盒体和二级诱捕盒体内的昆虫分别经外套管和内套管导出。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器基于对昆虫生活习性进行设计,将目标昆虫诱集困死并直接导出,免于清理,节省人工,达到环保节能、持续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一级诱捕盒体10和设于一级诱捕盒体10顶端的二级诱捕盒体20,在一级诱捕盒体10两侧下部分别设有色诱板11,在一级诱捕盒体10两侧上部分别连续间隔排列设有多个与色诱板11相接的导爬条12,在导爬条12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相适配对应的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以构成供昆虫沿导爬条12爬入的迂回迷道15,一级诱捕盒体10与二级诱捕盒体20之间通过设置一单向阀门单向导通,一级诱捕盒体10底端连接有一外套管16,在外套管16内套装有一贯穿一级诱捕盒体10并与二级诱捕盒体20连通的内套管21。
[0016]在本实施例中,一级诱捕盒体10呈箱体状,两侧壁面敞口用以安装色诱板11,色诱板11可拆卸式安装在一级诱捕盒体10两侧壁面下部,在一级诱捕盒体10两侧上部分别连续间隔排列有多个的导爬条12,各导爬条12—端与色诱板11边缘端搭接,被吸引至色诱板11上的昆虫活动可沿导爬条12爬入至一级诱捕盒体10内,各导爬条12构成栅栏结构置于一级诱捕盒体10两侧面上部,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相对应设置在栅栏式的导爬条12内、外两侧以形成迂回迷道15,该迂回迷道15为S形迷道,使得昆虫沿导爬条12的爬走路线呈现单向不闭合的曲线,使趋附在色诱板11的昆虫趋爬进入一级诱捕盒体10内达到单向引诱目的,符合昆虫习性,昆虫通过导爬条12上的S形迷道进入一级诱捕盒体10内后,一级诱捕盒体10底端连接有外套管16,在一级诱捕盒体10内位于底部对称设有两倾斜的挡板18,两倾斜的挡板18形成漏斗状的结构可将集困死于一级诱捕盒体10内的虫体导向外套管16。
[0017]作为优选,一级诱捕盒体10的顶端收缩形成锥状结构,而二级诱捕盒体20刚好处于一级诱捕盒体10顶端中心,一级诱捕盒体10顶端的锥状结构有助于进入一级诱捕盒体10内的昆虫继续往二级诱捕盒体20的入口攀爬,符合昆虫习性。其中,二级诱捕盒体20呈圆柱状,内套管21贯穿整个一级诱捕盒体10伸入至二级诱捕盒体20内与其相通,内套管21和外套管16组成双层防逃套管,双层防逃套管可根据使用高度随意驳接,其下端设计成螺旋套筒式接口利于装卸,或连接天敌繁殖释放器,或直接插入地下而免除虫尸清理。
[0018]一级诱捕盒体10与二级诱捕盒体20之间是通过一单向阀门单向导通,即昆虫只能由一级诱捕盒体10爬向至二级诱捕盒体20内,可防止昆虫逃逸,具体地,单向阀门是由多个弹性片17沿圆周方向呈漏斗状排列紧挨设置在内套管21顶端与二级诱捕盒体20之间的环向间隙处,弹性片17采用透明、弹性和硬度适中材料制作,其中单向阀门呈漏斗状的结构设计既利于昆虫钻入,又利于钻入的昆虫困死后无障碍跌进内套管21,同时令进入二级诱捕盒体20的昆虫难以逆向撑开阀门,昆虫易进难逃,从而达到困死目标昆虫的目的。
[0019]作为优选,相邻弹性片17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在各弹性片17上开有透气微孔,一级诱捕盒体10内是构成半通风的小环境,若是在二级诱捕盒体20内设置散发引诱气体的化学引诱剂,可使一级诱捕盒体10与二级诱捕盒体20内形成阶梯浓度的引诱气体,对昆虫具有高效的引诱性。
[002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诱捕盒体和设于一级诱捕盒体顶端的二级诱捕盒体,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两侧下部分别设有色诱板,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两侧上部分别连续间隔排列设有多个与色诱板相接的导爬条,在所述导爬条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相适配对应的内挡板和外挡板以构成供昆虫沿导爬条爬入的迂回迷道,所述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通过设置一单向阀门单向导通,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底端连接有一外套管,在所述外套管内套装有一贯穿一级诱捕盒体并与二级诱捕盒体连通的内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诱捕盒体顶端收缩形成锥状结构,在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内位于底部对称设有两倾斜的挡板以在一级诱捕盒体底端形成漏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诱捕盒体呈圆柱状设置在一级诱捕盒体顶端中心,所述内套管顶端伸入至二级诱捕盒体内,在所述内套管顶端与二级诱捕盒体之间的环向间隙沿圆周方向呈漏斗状排列紧挨设有多个弹性片以形成单向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弹性片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在各所述弹性片上开有透气微孔,在所述二级诱捕盒体内设有散发引诱气体的化学引诱剂,所述一级诱捕盒体具有通风结构以使一级诱捕盒体与二级诱捕盒体内形成阶梯浓度的引诱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迷道为S形迷道。
【文档编号】A01M1/02GK203942969SQ20142034662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利广规, 葛少彬, 汤历, 徐树兰, 梁卿, 郑常格, 李成, 刘娜 申请人: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