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4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径生态膜袋、连接扣、排水管、块石护坦、缓冲带、柳桩、玉米秸秆等,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通过连接扣固定,排水管置于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块石护坦置于生态膜袋与缓冲带之间,玉米秸秆置于缓冲带与缓冲带之间,柳桩固定于玉米秸秆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袋、块石、玉米秸秆和柳桩为载体对侵蚀沟进行系统治理,具有选材合理、施工便捷、防护效果好、环保性强的特点;施工量小,铺设迅速,破坏耕地资源少;特别适合在发育中期的恶劣生境的侵蚀沟治理。
【专利说明】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

【背景技术】
[0002]黑土区坡耕地水蚀主要呈面蚀和沟蚀,又以沟蚀所造成的水土资源流失及危害最大。侵蚀沟是暂时性流水形成的侵蚀地貌,坡耕地侵蚀沟一经形成就发展很快,使得成片的坡耕地遭受强烈的分割,蚕食耕地,破坏道路,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侵蚀沟的发育,也严重限制了机械化耕作水平。因此,侵蚀沟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制约农业生产、威胁人居安全。在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道治理中主要以拦泥拦沙、滞洪缓流、安全有序排导水体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传统的沟道治理是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沟头修建沟头防护、削坡工程,对较陡沟缘削坡,乔灌配合植树种草,沟底实施工程谷坊、生物谷坊及植被恢复工程。这些措施中削坡占用耕地资源大,植被恢复困难,沟道中石谷坊用量大,以拦蓄径流为主,排导为辅。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径生态膜袋、连接扣、排水管、块石护坦、缓冲带、柳粧、玉米秸杆等,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通过连接扣固定,排水管置于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块石护坦置于生态膜袋与缓冲带之间,玉米秸杆置于缓冲带与缓冲带之间,柳粧固定于玉米稻杆中。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袋、块石、玉米秸杆和柳粧为载体对侵蚀沟进行系统治理,具有选材合理、施工便捷、防护效果好、环保性强的特点;施工量小,铺设迅速,破坏耕地资源少;在满足沟道治理要求时,生态袋内草种的生长和柳粧的成活可迅速提高沟道林草覆盖率,巩固沟道的生态治理效果;秸杆腐烂后可有效改善沟底植被恢复的生态条件,特别适合在发育中期的恶劣生境的侵蚀沟治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径生态膜袋1、连接扣2、排水管3、块石护坦4、缓冲带5、柳粧6、玉米秸杆7等,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通过连接扣2固定,排水管3置于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块石护坦4置于生态膜袋I与缓冲带5之间,玉米秸杆7置于缓冲带与缓冲带之间,柳粧6固定于玉米秸杆7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沟头前进的坡耕地生态治沟设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径生态膜袋(1)、连接扣(2)、排水管(3)、块石护坦(4)、缓冲带(5)、柳粧(6)、玉米秸杆(7),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通过连接扣(2)固定,排水管(3)置于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块石护坦(4)置于生态膜袋(I)与缓冲带(5)之间,玉米秸杆(7)置于缓冲带与缓冲带之间,柳粧(6)固定于玉米秸杆(7)中。
【文档编号】A01B79/00GK204217366SQ20142039955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许晓鸿, 张瑜, 田立生, 申聪颖, 芦贵君, 崔海锋, 王永丰 申请人: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