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3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采集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集网,其除一般的网头、网兜、网杆外,至少还具有防磨框、内胆网、外网衣、定量框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说明】采集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生生物采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陆水域底栖动物的采集网。

【背景技术】
[0002]底栖动物(Zoobenthos,Benthic animals)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主要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一般包括水生环节动物、水生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部、以及对水体单位面积上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作出比较可靠的估计,从而为水体中底层鱼类的放养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还可以用这些调查数据评述水体的污染程度。
[0003]在采集、分析底栖动物时,D-型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底栖动物采样工具,其既可以进行定性采集、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索伯网进行定量采集,同时还可以与彼得逊采泥器配合使用,对彼得逊采泥器采集上来的底泥进行筛洗,以获取底栖动物,因此其在底栖动物采集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采集工具。
[0004]在结构组成上,如图1所示,现有的D-型网一般由网头2、网兜(网身)3及网杆I构成,网头2 —般为木质、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等较硬的材质制成,由平直的底边和两侧边围成闭合的框状,在两侧边相接处与网杆I相连。网兜3—般为圆锥或袋状,通常采用棉纶材质,以便收集和过滤底栖动物。D-型网的网兜3与网头2连接时,通常是将网兜口部的材料以包裹的方式卷绕过网头2,然后再通过缝合或粘合等固定方式接合于网兜3本身上,从而使网兜3固定于网头2。
[0005]依据实际条件,通常选择湖泊、水库的岸边进行采样,且采样点尽量为卵石较多、或水生高等植物密集或沉水植物丰富的浅水区或泥沙底岸边,而且一般每个采样点要重复多次采样。实际采集时,手持网杆1,将网头2深入水底,以“刺”、“抄”、“刮”等动作来进行采集作业。其中,“刺”和“抄”一般指在缓流区中大型水生植物往往会占据很大面积的生境,对此区域采样时,可将网头2直接刺入大型水生植物的底部,沿着其生长方向,边摇动水生植物边挪动网头2 ;或者是在静水区域采样时,用脚将底质搅起,此时用网头将悬浮在水层中的底栖动物抄入网兜3内。“刮” 一般指在松软底质时,使网头2紧贴河底,并推动网头2前移,将河底一定厚度的底质全部刮入网身内,当底质为卵石底质时,使网头2紧贴河底,用铁铲或铁耙将网口前一定面积的底质及底栖动物全部采入网身内。
[0006]在使用D-型网进行采样时,当底质为卵石时,大量卵石会进入网兜内,在后续的底栖动物分拣过程中,需要首先将大个的卵石逐一从桶内分拣出去,否则不利于对桶内底质的搅动,该过程较为繁琐费时,同时,大量卵石进入网兜内,对网兜的拉扯作用力较大,也会减小网兜的使用寿命。
[0007]此外,当在水底拖行D-型网时,网兜会与水底摩擦而造成网兜的磨损,特别是已装有采集物的网兜在采集物的重力作用下与水底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特别是当水底为卵石时,网兜的磨损更为严重,会大大减小网兜的使用寿命。
[0008]此外,在以“刺”、“刮”等方式进行采样时,对卷绕于网头底边处的网兜材料磨损较为严重,容易减小网兜的使用寿命。
[0009]此外,在使用D-型网进行定量采样(特定水底面积的采样,通常为0.3mX 0.3m的定量面积)时,因为其没有一个可以定量的工具,所以在进行定量采集时,采样面积通常只能人为估测,对于采集结果的精确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发明人在参与大量实际的底栖动物采集活动后,针对上述D-型网的不足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集网,包括:网头,由平直的底边和两侧边围成形状固定的闭合框状;网兜,其网口部分卷绕所述网头的至少所述底边地相对固定于所述网头;以及防磨框,固定于所述网头的至少卷绕有所述网兜的底边外侧。
[0012]上述采集网的所述防磨框可以为由具有形状记忆性的耐磨材料制成的圆管状,并且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能将所述网头的至少卷绕有所述网兜的底边套入内部的缝隙,所述开缝使得其截面为多半圆形状。
[0013]上述采集网可以还包括内胆网,具有形状与所述网头相匹配、能内嵌于所述网头的内胆网头,和网眼大于所述网兜的网眼、且较所述网兜更坚固的内胆网身;所述网头和/或所述内胆网头上设有连接件,使得所述内胆网头能相对固定或半固定于所述网头。
[0014]上述采集网可以还包括外网衣,外套在所述网兜的外部,通过设于其网口部分和/或所述网头的连接件而相对固定于所述网头,网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兜的网眼,并且至少其使用状态时靠水底侧的部分由耐磨性强于所述网兜的材质构成。
[0015]上述采集网可以还包括定量框,被形成为U形,其U形开口的两端分别通过预设于该两端和/或所述网头的底边与两侧边夹角处的连接件而连接于所述网头,从而与所述网头的所述底边合围成面积固定的采集区。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采集网可分别或同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的一种或多种:
[0017](I)防止进入采集网的卵石等重物对网兜造成过分的拉扯而使网兜破损或降低使用寿命;
[0018](2)保护网兜3,使其不与水底直接摩擦,有效延长网兜的使用寿命。
[0019](3)保护卷绕在网头上的网兜口部分,使其不因使用中的磨损而降低使用寿命。
[0020](4)在定量采集时提高了采集网定量采集的精准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带内胆网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是实施例I的D-型网的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b)是实施例1的D-型网的内胆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c)是内胆网与网本体的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带外网衣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带防磨框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的A-A’方向截面的示意剖视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防磨框的另一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带定量框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9]图1是现有技术的D-型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D-型网一般由网头2、网兜(网身)3及网杆I构成,网头2由平直的底边和两侧边围成闭合的框状,形似“D”型,在两侧边相接处与网杆I相连。网兜3—般为圆锥或袋状,通常是将口部以包裹的方式卷绕过网头2,然后再缝合或粘合于网兜3本身上,从而接合于网头2。以下,将该现有技术的D-型网也称作网本体,并以此为基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0031]如前所述,当采样地的底质为卵石时,大量卵石会进入网兜内,在后续的底栖动物分拣过程中,需要首先将大个的卵石逐一从桶内分拣出去,否则不利于对桶内底质的搅动,该过程较为繁琐费时,同时,大量卵石进入网兜内,对网兜的拉扯作用力较大,也会减小网兜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想到如下技术方案。
[00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带内胆网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是实施例I的D-型网的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b)是实施例1的D-型网的内胆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c)是内胆网与网本体的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0033]如图2的(a)所示,本实施例1的D-型网包括网本体(网杆1、网头2、网兜3),并在网头2的顶部、即网头2与网杆I连接处或其附近,有向网头2内侧突出的挂钩4,另外,在网头2的两底角(底边与两侧边的夹角)处各设有一个向网头内侧突出的阻挡部件5。由此,挂钩4和两个阻挡部件5形成三角形配置。
[0034]此外,如图2的(b)所示,内胆网包括内胆网头6和内胆网身7,内胆网头6由木质、硬塑料或金属等不易形变的材质制成,其形状与D-型网的网头2的形状基本一致,尺寸略小于网头2,以便嵌装于网头2。内胆网身7的网眼大于网兜3的网眼,以便能拦截住较大的卵石、水生植物等,但又不会阻挡需要采样分析的底栖动物通过内胆网身7的网眼进入到网兜3。为提高内胆网身7的结实度,可采用金属网等更结实的材质,内胆网身7可以是浙水篮那样的固定形状的筐,也可以是软兜式的柔性的网。
[0035]如图2的(C)所示,在将内胆网装配于D-型网时,将内胆网身7内套于网兜3内,通过网头2的挂钩4挂住内胆网头6的顶部,内胆网头6的两底角分别卡定于网头2两底角处的阻挡部件5,由此,其边框嵌合地半固定于网头2,完成装配。实际使用时,内胆网随着D-型网的网头静止或向前推进,内胆网因内胆网头6挂于挂钩4及卡定于阻挡部件5,而不会掉落入网兜3内部,且内胆网头6的形状与网头2相配合、内嵌于网头2,所以采集的样品会先落入内胆网,此时体积大的卵石等被内胆网过滤而留在内胆网中,体积小的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穿过内胆网的网眼而进入网兜3。
[0036]由此,在将D-型网沿水底拖行或捞起、以及后期的分拣时,体积大、重量重的卵石等物体被更结实的内胆网兜住而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拉扯网兜3,从而使网兜3得到一定的保护。
[0037]此外,还可以如图2的(b)所示那样,在内胆网头6上设置提手,以便于提拉起内胆网或便于与网头2的摘挂。
[0038]在上述说明中,挂钩4和阻挡部件5是被装于D-型网的网头2上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内胆网头6上设有挂钩4和向内胆网头6外侧突出的阻挡部件5,或挂钩4及阻挡部件5分设于网头2和内胆网头6上,以便使内胆网头6与网头2相对固定。
[0039]另外,内胆网与网头2的装配部件也不限于上述的挂钩4、阻挡部件5,例如还可以采用夹子、缠绕带、子母扣等各种连接件,只要使内胆网的内胆网头能相对固定或半固定于网头2即可。
[0040](实施例2)
[0041]如前所述,当在水底拖行D-型网时,网兜3会与水底摩擦而造成网兜3的磨损,特别是已装有采集物的网兜3在采集物的重力作用下与水底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当水底卵石或碎石较多时,网兜3的磨损更为严重,会大大减小网兜3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想到如下技术方案。
[004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带外网衣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2的D-型网包括网本体(网杆1、网头2、网兜3)和外网衣9。网头2沿其周边设有多个挂钩8(本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为4个),用于挂住外网衣9。外网衣9例如由粗布、塑料或金属等更廉价或更耐磨的材质制成,其网眼大于或等于网兜3的网眼,以使得从网兜3过滤出来的水和杂物(例如细沙石等)不会无用地被外网衣兜住。装配时,将外网衣9外套于网兜3,然后将外网衣9挂到网头2的挂钩8上,使其相对固定于网头2。
[0043]由此,在实际使用实施例2的D-型网时,由于网兜3外部套有更廉价或更耐磨的外网衣9,故在水底拖行D-型网时,网兜3受到外网衣9的保护而免于磨损,能够大大延长网兜3的使用寿命。
[0044]此外,图3中所示的是通过4个挂钩来将外网衣9挂在网兜3外侧的,但挂钩8的数量显然不限于4个,只要在两个以上,能使外网衣9 一定程度地相对固定于网头2即可。另外,挂钩8不限于设在网头2上,也可以是在外网衣9的网口周边具有这样的挂钩,还可以是网头2和外网衣分别具有挂钩8。另外,外网衣装配到网头2上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挂钩,还可以是夹子、缠绕带、子母扣等各种连接件,只要能使外网衣9相对固定于网头2即可。另外,实施例2中外网衣9整体为外套于网兜3的同一材质的袋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只有靠水底侧的下半部分为耐磨材质,上半部分为更加廉价的材质,或者没有上半部分。
[0045](实施例3)
[0046]如前所述,在使用D-型网以“刺”、“刮”等方式进行采样时,对卷绕于网头底边处的网兜材料磨损最为严重,若此部分破损,将不得不更换整个网兜,容易减小网兜整体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人想到如下技术方案。
[0047]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带防磨框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是图4的A-A’方向截面的示意剖视图。与现有技术的D-型网相比,其特征在于在网头2上装有防磨框10。防磨框10例如采用金属或硬塑料等耐磨材质,主要沿网头2的最易发生磨损的底边部分而设,也可根据需要而延伸设置到网头的侧边部分。
[0048]如图4所示,防磨框10与网头2的底边之间夹着卷绕过该底边的网兜3地固定于网头2,由此,防磨框10处于卷绕网头2的底边的网兜3的外侧,保护该部分网兜3不受磨损。此时,优选如图5所示那样,相对于网头2所在的平面,防磨框10以向网兜所在侧的相反侧略突出的方式安装于网头2,即,连接防磨框的截面的中心和网头2的底边的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相对于网头2所在的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优选该角度为45度。由此,防磨框10在网头2使用时的前进方向(图5中的上方向)和水底方向(图5中的左方向)都突出于卷绕网头2的底边的网兜3的外侧,从而在该两方向上都能保护网兜3。在图5中,省略了夹在防磨框10和网头2的底边之间的网兜3等的图示。
[0049]另外,防磨框10以尽可能减少对网兜3向网头2的装配的影响的方式固定于网头2,例如通过多点焊接或熔接而固定接合于网头2的底边或侧边上。
[0050]图6示出防磨框的另一例,该防磨框11为形状与网头2相配合的半包裹体,例如当网头2的截面为圆形时,防磨框11为沿其长度方向开缝的圆管,通过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性的材料,装配时扒开防磨框11的开缝,将已装好网兜3的网头2的底部塞入该缝隙内,使得防磨框11因形状记忆性而恢复原形,从而半包裹住装有网兜3的网头2底部。所谓具有形状记忆性的材料是指,当构件被施以一定的外力而发生形变后,能具有向原形状恢复的势能的材料,例如橡胶、弹性金属等。所谓开缝,是指使防磨框11的截面形状为多半圆。
[0051](实施例4)
[0052]如前所述,在使用现有的D-型网进行定量采样(特定水底面积的采样,通常为0.3mX0.3m的定量面积)时,因为其没有一个可以定量的工具,所以在进行定量采集时,采样面积通常只能人为估测,对于采集结果的精确度造成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想到如下技术方案。
[005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带定量框的D-型网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为便于理解,省略了网兜3的图示。如图7所示,实施例4的D-型网除网本体外,还包括一个可拆卸的定量框12,该定量框12为U形,其U形开口的两端分别具有挂孔14,在需要进行定量采集时,可将定量框12的挂孔14分别挂在网头2两底角处所设的对应挂钩13上,在将该带定量框12的D-型网放入水底后,使定量框12贴于水底,定量框12与网头2的底边合围成面积固定(例如0.09m2)的米集区,从而能精确地确定需要米集的面积。
[0054]此外,上述中是以挂钩13和挂孔14的配合来连接定量框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二者通过铰接、铆接等方式连接,定量框12可以是可拆卸构件,也可以是固定于网头2的构件,此外,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定量框12可以以网头2的底边为轴相对于网头2转动,也可以预先呈一定角度地相对固定于网头2。
[0055]以上实施例以底栖动物采集时常用的D-型网为基础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具有与D-型网形状类似的具备网头、网兜的采集网,均可适用本实用新型,例如还可以适用于直角网、三角网等。此外,上述实施例1?4分别说明了带有内胆网、外网衣、防磨框、定量框的采集网,但该几项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例如同时具有内胆网、外网衣、防磨框、定量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此时,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将同时具有相应特征带来的相应技术效果。
[00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7]〔标号说明〕
[0058]1、网杆,2、网头,3、网兜,4、挂钩,5、阻挡部件,6、内胆网头,7、内胆网身,8、挂钩,9、外网衣,10、防磨框,11、防磨框,12、定量框,13、挂钩,14、挂孔。
【权利要求】
1.一种采集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头,由平直的底边和两侧边围成形状固定的闭合框状, 网兜,其网口部分卷绕所述网头的至少所述底边地相对固定于所述网头,以及 防磨框,固定于所述网头的至少卷绕有所述网兜的底边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网头所在的平面,所述防磨框向所述网兜所在侧的相反侧略突出,即在至少所述底边部,连接所述防磨框的截面的中心和所述网头的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网头所在的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度为4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磨框为由具有形状记忆性的耐磨材料制成的圆管状,并且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能将所述网头的至少卷绕有所述网兜的底边套入内部的缝隙,所述缝隙使得其截面为多半圆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胆网,具有形状与所述网头相匹配、能内嵌于所述网头的内胆网头,和网眼大于所述网兜的网眼、且较所述网兜更坚固的内胆网身; 所述网头和/或所述内胆网头上设有连接件,使得所述内胆网头能相对固定或半固定于所述网头。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网衣,外套在所述网兜的外部,通过设于其网口部分和/或所述网头的连接件而相对固定于所述网头,网眼大于或等于所述网兜的网眼,并且至少其使用状态时靠水底侧的部分由比所述网兜更耐磨或更廉价的材质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采集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量框,被形成为U形,其U形开口的两端分别通过预设于该两端和/或所述网头的底边与两侧边夹角处的连接件而连接于所述网头,从而与所述网头的所述底边合围成面积固定的采集区。
【文档编号】A01K77/00GK204104557SQ201420456667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押媛媛, 张 浩, 丁森, 郭彪, 韩青动, 宫春光 申请人:张 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