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381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竿器,包括中空立柱、顶杆、两个半圆形环、定位块、顶针,定位块设置在中空立柱上端的外侧,两个半圆形环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短脚,两个短脚与定位块铰链连接;中空立柱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顶杆的上端设置有上塞,顶杆上设置有弹簧限位块,弹簧设置在弹簧限位块与第一隔板之间、并套设在顶杆上,顶杆的下端穿过第一隔板、并设置有定位孔;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和凸块,顶针的一端伸入定位孔与顶杆活动链接,顶针的另一端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在扣合状态时,上塞的上端高于半圆形环内壁所在圆的最低点,钓竿的锁定和解锁,都只需用钓竿按压上塞来实现,操作非常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锁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竿器,特别是一种钓鱼钓竿锁杆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钓鱼装备很多,常用的除钓竿外一般还有架杆、竿托、或叫钓竿架等,通常情况下是将钓竿架在竿托或者架杆上面,但不能将钓竿紧固在架杆上,容易前重后轻而竿把翘起或者当中鱼时如果不及时抬竿,稍大的鱼有可能把钓竿拖走,必须还要挂失手绳,防止钓竿被拖走,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有不便,虽然也出现有锁钓竿的紧锁装置,但结构复杂,实际操作繁琐,缺乏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竿器,以解决上述鱼竿不能紧固在架杆上或者紧固装置操作繁琐,缺乏实用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立柱、顶杆、两个半圆形环、定位块、顶针,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中空立柱上端的外侧,所述两个半圆形环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短脚,所述两个短脚与所述定位块铰链连接;所述中空立柱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中空立柱内,且所述顶杆的上端伸出所述中空立柱,并设置有上塞,所述顶杆在所述中空立柱内的部分接近所述上塞处设置有弹簧限位块,在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所述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中空立柱内壁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和凸块,所述环形限位槽内设置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五凸台,每个凸台均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由高到低的倾斜设置,且每个凸台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顶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顶杆活动链接,顶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间隙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所述两个半圆形环远离所述短脚的一端可互相扣合在一起,在扣合状态时,所述上塞的上端高于所述半圆形环扣合形成的圆的内壁的最低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中空立柱上端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块,同时两个半圆形环通过一端分别设置的短脚与定位块铰链连接,两个短脚可以分别以两个连杆为轴旋转运动,带动两个半圆形环的另一端同时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当需要锁竿时,用钓竿接触上塞并向下压,上塞、顶杆和弹簧限位块同时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由于在顶杆下端还设置有定位孔,与定位孔连接的顶针就也一同向下运动,第二隔板与中空立柱内壁留有间隙,且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和凸块,环形限位槽内设置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五凸台,每个凸台均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由高到低的倾斜设置,且每个凸台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锁竿时,顶针由第一凸台运动到第二凸台,再到第三凸台后,两个半圆形环远离短脚的一端刚好相互紧贴在一起,此时松开钓竿,因为弹簧复位弹力,顶针向上运动到第四凸台后,刚好被凸块挡住不再移动,两个半圆形环远离短脚的一端稍微分离,钓竿锁定在两个半圆形环围成的圆环内,钓竿锁定完成;当需要抬起钓竿时,再次用力下压钓竿,上塞、顶杆和弹簧限位块同时向下运动,顶针由第四凸台运动到第五凸台,两个半圆形环的另一端又刚好相互紧贴在一起,此时松开钓竿,因为弹簧复位弹力,顶针向上运动到第一凸台后,挂在环形限位槽的最上端,顶针运动过程中,两个半圆形环在重力作用下旋转运动,远离短脚的两端分开,锁杆器完成解锁,钓竿可以任意操作,钓竿的锁定和解锁,都只需用钓竿按压上塞来实现,操作非常简单,实用于多种型号和长短的钓竿,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顶杆上设置有固定块。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固定块设置在定位孔和第一隔板之间的顶杆上,当弹簧复位向上运动时,第一隔板会挡住定位块,阻止顶杆继续向上运动,不会出现顶针撞击第一隔板,增加锁杆器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顶针由一个长边和分别连接在所述长边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个短边组成,所述长边和短边均为圆柱形,所述长边与所述中空立柱的内壁接触,其中一个所述短边伸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顶杆活动链接,另一个所述短边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针的长边和短边均设置为圆柱形,长边与中空立柱的内壁接触,圆柱形的顶针能很平滑的在环形限位槽内运动,同时顶针的长边与中空立柱的内壁接触,在运动时,顶针下端被很好的限制在环形限位槽内,顶针的上端也不会脱离定位孔。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弹簧限位块与所述顶杆为可拆卸连接。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限位块与顶杆可拆卸连接,方便锁杆器的生产与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图1沿E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扣合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图3沿D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环形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图5沿C-C剖面环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顶针结的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半圆形环与定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图3沿B-B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锁竿器图3沿A-A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中空立柱,2、顶杆,3、定位块,4、弹簧,5、半圆形环,51、短脚,6、连杆,7、顶针,71、长边,72、短边,8、半圆形环扣合形成的圆,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凸块,14、环形限位槽,141、第一凸台,142、第二凸台,143、第三凸台,144、第四凸台,145、第五凸台,21、定位孔,22、上塞,23、弹簧限位块,24、固定块,25、紧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图10所示,提供一种锁竿器,包括中空立柱1、顶杆2、两个半圆形环5、定位块3、顶针7,定位块3设置在中空立柱I上端的外侧,两个半圆形环5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短脚51,两个短脚51与定位块3铰链连接;中空立柱I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 ;顶杆2设置在中空立柱I内,且顶杆2的上端伸出中空立柱1,并设置有上塞22,顶杆2在中空立柱I内的部分接近上塞22处设置有弹簧限位块23,在顶杆2上套设有弹簧4,弹簧4设置在弹簧限位块23与第一隔板11之间,顶杆2的下端穿过第一隔板11、并设置有定位孔21 ;第二隔板12与中空立柱I内壁留有间隙,且第二隔板12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4和凸块13,环形限位槽14内设置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五凸台,每个凸台均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由高到低的倾斜设置,且每个凸台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顶针7的一端伸入定位孔21与顶杆2活动链接,顶针2的另一端穿过间隙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14内,两个半圆形环5远离短脚51的一端可互相扣合在一起,在扣合状态时,上塞22的上端高于半圆形环扣合形成的圆8的内壁的最低点。
[0029]由于在中空立柱I上端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块3,同时两个半圆形环5通过一端分别设置的短脚51与定位块3铰链链接,两个半圆形环5可以分别以两个连杆6为轴旋转运动,带动两个半圆形环5的另一端同时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当需要锁竿时,用钓竿接触上塞22并向下压,上塞22、顶杆2和弹簧限位块23同时向下运动,弹簧4被压缩,由于在顶杆2下端还设置有定位孔21,与定位孔21连接的顶针7就也一同向下运动,第二隔板12与中空立柱I内壁留有间隙,且二隔板12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4和凸块13,环形限位槽14内设置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五凸台,每个凸台均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由高到低的倾斜设置,且每个凸台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确保了顶针7在环形限位槽14内的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锁竿时,顶针7由第一凸台141运动到第二凸台142,再到第三凸台143后,两个半圆形环5的另一端刚好相互紧贴在一起,此时松开钓竿,因为弹簧4的复位弹力,顶针7向上运动到第四凸台144后,顶针7的一条短边72刚好被凸块13挡住不再移动,此时两个半圆形环5远离短脚51的一端稍微分离,钓竿锁定在两个半圆形环5所围成的圆环内,钓竿锁定完成,当需要抬起钓竿时,再次用力下压钓竿,上塞22、顶杆2和弹簧限位块23同时向下运动,顶针7由第四凸台144运动到第五凸台145,两个半圆形环5的另一端又刚好相互紧贴在一起,此时松开钓竿,因为弹簧4的复位弹力,顶针7向上运动到第一凸台141后,顶针7被挂在环形限位槽14的最上端,顶针7在运动过程中,两个半圆形环5在重力作用下旋转运动,远离短脚51的两端分开,锁杆器完成解锁,钓竿可以任意操作,钓竿的锁定和解锁,都只需用钓竿按压上塞22来实现,操作非常简单,实用于多种型号和长短的钓竿,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0030]由于定位孔21和第一隔板11之间的顶杆2上设置有固定块24,当弹簧4复位向上运动时,第一隔板11会挡住定位块24,阻止顶杆2继续向上运动,不会出现顶针7撞击第一隔板11,增加锁杆器的稳定性。
[0031]顶针7由一个长边71和分别连接在长边71的两端且垂直于长边71的两个短边72组成,长边71和短边72均为圆柱形,圆柱形的顶针7能很平滑的在环形限位槽14内运动,同时顶针7的长边71与中空立柱I的内壁接触,其中一个短边72伸入定位孔21与顶杆2活动链接,另一个短边72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14,在运动时,顶针7设置在环形限位槽14内的短边72被很好的限制在环形限位槽14内,顶针7的与定位孔21活动链接的短边72也不会脱离定位孔21。
[0032]弹簧限位块23通过紧固螺丝25与顶杆2可拆卸连接,方便锁杆器的生产与维护。
[00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锁竿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锁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立柱、顶杆、两个半圆形环、定位块、顶针,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中空立柱上端的外侧,所述两个半圆形环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短脚,所述两个短脚与所述定位块铰链连接;所述中空立柱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中空立柱内,且所述顶杆的上端伸出所述中空立柱,并设置有上塞,所述顶杆在所述中空立柱内的部分接近所述上塞处设置有弹簧限位块,在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所述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中空立柱内壁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环形限位槽和凸块,所述环形限位槽内设置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五凸台,每个凸台均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由高到低的倾斜设置,且每个凸台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顶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顶杆活动链接,顶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间隙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所述两个半圆形环远离所述短脚的一端可互相扣合在一起,在扣合状态时,所述上塞的上端高于所述半圆形环扣合形成的圆的内壁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顶杆上设置有固定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由一个长边和分别连接在所述长边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个短边组成,所述长边和短边均为圆柱形,所述长边与所述中空立柱的内壁接触,其中一个所述短边伸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顶杆活动链接,另一个所述短边自由设置在环形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锁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限位块与所述顶杆为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A01K97/10GK204168915SQ20142065205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国春 申请人:王国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