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7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由传输电机、底座、两端开口的滚笼、滚圈、喷水器、螺旋扇条和滚轮座构成,所述的滚笼安放于底座上,传输电机安置于底座底侧,喷水器置于滚笼上方,传输电机连接控制滚笼旋滚和喷水器,滚轮座固定于底座的侧边上,滚笼的前端、后端和中部固定套有滚圈,滚圈对应安放于滚轮座上,螺旋扇条盘旋竖立固定于滚笼内表面上,滚笼为由若干圆柱杆相互平行围绕形成,圆柱杆之间形成落料缝隙。
【专利说明】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作物的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清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我国有数千万亩的薯类种植面积,薯类生产加工是我国农副产品中的一大产业,其中90%的薯类都要直接加工成产品,而清洗,往往是加工步骤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薯类作物的特点,在清洗设备中清洗时,容易发生堆积,传输到生产带上的速度滞慢,若清洗不干净,还需要二道清洗,而且费时费力,影响了生产效率,而目前市场上的简单的清洗设备则存在清洗不彻底,不便于输送和连续清洗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领域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和清洗彻底的薯类作物自动清洗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结构完成的: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由传输电机
(1)、底座(2)、两端开口的滚笼(3)、滚圈(4)、喷水器(5)、螺旋扇条(6)和滚轮座(7)构成,其特征在于滚笼(3)安放于底座(2)上,传输电机(I)安置于底座(2)底侧,喷水器(5)置于滚笼(3)上方,传输电机(I)连接控制滚笼(3)旋滚和喷水器(5),滚轮座(7)固定于底座
(2)的侧边上,滚笼(3)的前端、后端和中部固定套有滚圈(4),滚圈(4)对应安放于滚轮座
(7)上,螺旋扇条(6)盘旋竖立固定于滚笼(3)内表面上。
[0005]所述的滚笼(3)为由若干圆柱杆(8)相互平行围绕形成,圆柱杆(8)之间形成落料缝隙。
[0006]所述的还包括一个污水收集槽(9),污水收集槽(9)位于底座(2)中部,正对于滚笼(3)的下方,个污水收集槽(9)底面为由前端向后端倾斜面。
[0007]工作原理:本设备由传输电机(I)、底座(2)、两端开口的滚笼(3)、滚圈(4)、喷水器(5)、螺旋扇条(6)、滚轮座(7),所述的滚笼(3)安放于底座(2)上,传输电机(I)安置于底座(2)底侧,传输电机(I)连接控制滚笼(3)旋滚和喷水器(5),滚轮座(7)固定于底座
(2)的侧边上,滚笼(3)的前端、后端和中部固定套有滚圈(4),滚圈(4)对应安放于滚轮座
(7)上,螺旋扇条(6)盘旋竖立固定于滚笼(3)内表面上,传输电机(I)通电后驱动滚笼(3)在滚圈(4)内旋滚,喷水器(5)置于滚笼(3)上方,对滚笼(3)喷水,用于清洗薯类作物身上的淤泥和污水,滚笼(3)的旋转带动固定于滚笼(3)内壁上的螺旋扇条(6)翻转,从而推动薯类作物向前端前进,到达输送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的滚笼(3)为由若干圆柱杆(8)相互平行围绕形成,圆柱杆(8)之间形成落料缝隙,污水和淤泥等杂物在清水的冲洗下从落料缝隙中滤除冲走,完成去污;进一步的,污水收集槽(9)位于底座(2)中部,正对于滚笼(3)的下方,个污水收集槽(9)底面为由前端向后端倾斜面,收集从落料缝隙中冲出的淤泥和污水,再做污水的回收处理;
[0008]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设备不但解决了洗薯难的问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达到了输送作用,达到了生产链上的连续传输工作,每小时至少可输送清洗2000斤薯类产品,清洗后的薯类产品可直接加工,且本发明生产制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是薯类加工过程的必备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的示意图;
[0010]图2为种薯类作物自动清洗设备的滚笼(3)的侧视图,
[0011]其中:1 一传输电机、2—底座、3—滚笼、4一滚圈、5—喷水器、6—螺旋扇条、7—滚轮座,8—圆柱杆、9 一污水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如图:I所示:所述的滚笼3安放于底座2上,传输电机I安置于底座2底侧,传输电机I连接控制滚笼3旋滚和喷水器5,滚轮座7固定于底座2的侧边上,滚笼3的前端、后端和中部固定套有滚圈4,滚圈4对应安放于滚轮座7上,螺旋扇条6盘旋竖立固定于滚笼3内表面上,搅拌后紫薯从出料口倒出,进入传输设备,传输电机I通电后驱动滚笼3在滚圈4内以每秒3转的速率旋滚,喷水器5置于滚笼3上方,对滚笼3喷水,用于清洗紫薯身上的淤泥和污水,滚笼3的旋转带动固定于滚笼3内壁上的螺旋扇条6翻转,从而推动紫薯向前端前进,到达输送的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的滚笼3为由若干圆柱杆8相互平行围绕形成,圆柱杆8之间形成落料缝隙,污水和淤泥等杂物在清水的冲洗下从落料缝隙中滤除冲走,完成去污;进一步的,污水收集槽9位于底座2中部,正对于滚笼3的下方,个污水收集槽9底面为由前端向后端倾斜面,收集从落料缝隙中冲出的淤泥和污水,再做污水的回收处理;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设备不但解决了洗薯难的问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达到了输送作用,达到了生产链上的连续传输工作,每小时至少可输送清洗2000斤薯类产品,清洗后的薯类产品可直接加工,且本发明生产制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是薯类加工过程的必备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由传输电机(I)、底座(2)、两端开口的滚笼(3)、滚圈(4)、喷水器(5)、螺旋扇条(6)和滚轮座(7)构成,其特征在于滚笼(3)安放于底座(2)上,传输电机(I)安置于底座(2)底侧,喷水器(5)置于滚笼(3)上方,传输电机(I)连接控制滚笼(3)旋滚和喷水器(5),滚轮座(7)固定于底座(2)的侧边上,滚笼(3)的前端、后端和中部固定套有滚圈(4 ),滚圈(4 )对应安放于滚轮座(7 )上,螺旋扇条(6 )盘旋竖立固定于滚笼(3)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笼(3)为由若干圆柱杆(8)相互平行围绕形成,圆柱杆(8)之间形成落料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薯类作物清洗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污水收集槽(9),污水收集槽(9)位于底座(2)中部,正对于滚笼(3)的下方,个污水收集槽(9)底面为由前端向后端倾斜面。
【文档编号】A23N12/02GK204259783SQ201420729954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9日
【发明者】金子华, 金子荣, 高彦, 李建国, 俞卫东 申请人:玉溪紫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