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520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诱虫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虫板,特别是一种设有发光导管的诱虫板,属于利用光谱防治农林害虫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色板诱捕害虫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独的色板诱捕,这种方案在夜晚就失去效用,而有很多甚至是大部分害虫都倾向于夜间活动,所以这种方案有效性欠佳;2、信息素诱捕,利用害虫对某种气味有趋向性来吸引害虫,靠气味诱捕有很强的特定性,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气味只吸引一种害虫,而且制备信息素的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3、靠光来吸引,众所周知大部分害虫都有趋光性,而且一种颜色的光可以适用于很多种害虫,所以这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方案。但是现有的靠光吸引害虫的技术绝大部分是靠有源光,即有电线连接到灯泡发光。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太阳能板,蓄电池积聚能量,夜晚让光源发光的新技术也在开发中。但这些点光源发光技术都需要消耗能量,太阳能系统用的蓄电池,以及生产太阳能板的过程都是高污染性的,且价格很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目前也有尝试用荧光粉涂层来吸引害虫,但是其亮度太低,且发光持续时间少于二十分钟,其有效性还未确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夜晚长时间发出昆虫喜欢的光谱,本发明提出了种诱虫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的:由基板、发光导管构成。所述发光导管的出光口可置于诱虫板面的同一侧面上,也可以置于诱虫板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发光导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光点,且均匀地设置在色板面上;所述基板设置发光导管的面上涂有沾虫胶。

本发明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环保型诱捕农林害虫的较佳方案,它不需要额外电力,也不需要蓄电池。白天靠色板本身颜色吸引害虫,夜晚靠荧光材料发光吸引害虫,制作和使用成本均很低,且不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仅作为例子对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包括:

图1是发光导管一端发光的实施例;

图2是发光导管两端发光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用参考编号100表示的螺旋状结构发光导管主体与诱虫板200结合使用的例子,假设诱虫板200中双面涂胶,就可以在诱虫板200中央打孔,让本发明的发光导管100的一个出光口101从孔中穿入,螺旋体一面可以被粘在诱虫板200的一面上固定,另一面螺旋体可以接受太阳光。这样到夜间两个出光口101、102都可以发出很强的光。

参考图2,图2示出用参考编号100表示的螺旋饼状结构发光导管主体与诱捕器300结合使用的例子,按图所示,发光导管100可以安放在诱捕器300中的任何位置,保证两个出光导管101、102发出的光没有遮档,可以在20米范围内看到。这样就可以达到利用光点吸引害虫飞到诱捕器300控制范围内,因而实现光导管诱虫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白天到晚上全天候零排放诱捕害虫,其发光导管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光后,光在光导管里面不从壁上射出而集中到两头射出,因而光亮度很强,且由于所用的荧光材料充足,效率高,其发光时间也比较长。又由于荧光粉可以有各种不同颜色,所以很容易产生可以吸引不同害虫的不同颜色的光导管。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1)光点的发光亮度高、持续发光时间长;(2)可以有不同颜色的发光体,生产涵盖七种颜色色系的带发光体的光板,每种颜色中再细分不同的品种;(3)根据实践经验,可建立病虫害趋光性数据库,即每种害虫对某几种颜色的趋光性建立一个量化指标数据库,这样可以对大范围推广本发明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