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黑李细菌性穿孔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9983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腹泻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控制黑李细菌性穿孔病方法。



背景技术:

李细菌性穿孔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pruni(smith)dye)是威胁李树生产的主要病害,可以危害叶片、果实和枝干,造成李树叶片穿孔并早期脱落,果实表面生黑紫色龟裂斑,枝干生近梭形溃疡斑。在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叶片和果实发病率可达90%以上,而且无特效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控制黑李细菌性穿孔病方法,通过黑李细菌性穿孔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1、增强树势管理。即树势一衰退病虫害入侵利害,再采取补救措施,效果不理想。因此,施用那氏齐齐发,原名那氏778″诱导剂″增强树势,灌根2次,春、秋季各1次,每瓶母液1斤兑水100斤,加免深翻一瓶(250mil),可灌盛果桃、李树6-8株,幼树20-30株;叶喷,萌芽期每瓶母液1斤兑水30斤,幼果期兑水60斤;膨大期兑水120斤喷叶。是防治黑李细菌性穿孔病的主线,也是关键所在;

2、改善土壤环境。即春季对黑李园洒石灰,每亩洒150斤左右,进行综合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环境,达到不利于病菌繁殖的目的。

3、轻拉枝。即人为拉枝过重,树势就不均衡,树势不均衡,树势就有衰和强之分,从而树体抵抗力不均衡,树体特别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所以,一般拉枝,树枝以45-60度为益。

4、轻修剪。即修剪时,只把病虫枝、枯枝、徒长枝等无用枝剪除,对过密树可依树龄、树形适当进行疏删;不易重剪,重剪伤口大,易感病。

有益效果:防治率可达90%以上,而且无负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黑李细菌性穿孔病方法,其特征是:增强树势管理,施用那氏齐齐发增强树势;改善土壤环境;轻拉枝;轻修剪。采用该方法来控制黑李细菌性穿孔病。

技术研发人员:陆超;王俊;李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6.03.29
技术公布日:2017.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