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491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引导鸟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质引导鸟窝。



背景技术:

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问题,当更多证据被发现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普遍认为,中华龙鸟是鸟类最早的祖先,不过中华龙鸟还不是鸟,仍然属于恐龙的一种)。鸟类是6500万年前白垩纪物种大灭绝事件中的幸存者,那次事件灭绝了地球上的恐龙,只有部分鸟类的祖先存活了下来。而基于基因组数据的新研究表明,恐龙灭绝后1000万年至1500万年间,鸟类经历了一次“超级物种大爆发”,后来逐渐演化出了1万多种被称为新鸟纲的鸟类,95%的现存鸟类来自这一新鸟纲鸟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飞行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在自然界,鸟是所有脊椎动物中外形最美丽,声音最悦耳,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鸟是一类适应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来的。许多鸟类在迁徙途中会采取"v”形编队。这是因为鸟类迁徙的路程都很长,体力消耗特别大,呈"v”形编队有助于鸟类在漫长的旅途中节省能量。鸟儿在飞行过程中会有“滑流”,追随在头鸟之后的鸟如果处于“滑流”中会减少体能的消耗。如果领头鸟累了,它后面的某一只鸟会自动补位,所以在迁徙途中很少有鸟儿因体力不支而掉队。

鸟在繁衍是需要搭建鸟窝,然而,现在的森林面积越来越少,符合鸟搭建窝的树木越来越少,许多鸟都选择在电线杆上搭建窝巢,对线路安全存在很多隐患,而现有的人工引导鸟窝太过简单,不适合鸟类搭建窝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引导鸟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鸟选择在电线杆上搭建窝巢,对线路安全存在很多隐患,而现有的人工引导鸟窝太过简单,不适合鸟类搭建窝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质引导鸟窝,包括窝顶板集水槽、固定安装座和驻足圆棍,所述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窝底板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窝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窝体,所述窝体由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组成,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窝门,所述集水槽固定安装在侧挡板上,且集水槽贯穿性穿过侧挡板伸入到窝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槽的后方设置有集食槽,所述驻足圆棍固定安装在窝体的内部,且驻足圆棍的左侧设置有窝巢,所述窝顶板固定安装在窝体的上方,且窝顶板的上方设置有防雨盖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通孔分别安装在固定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驻足圆棍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驻足圆棍分别安装在窝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座与窝底板通过铰链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雨盖板为v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结构科学合理,安装简单方便,通过固定安装座将引导鸟窝安装在电线杆安全的位置处,引导鸟类在引导鸟窝内搭建窝巢,不仅仅给鸟类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还解决了鸟类在电线杆上胡乱搭建窝巢导致的线路安全隐患,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的俯视图;

图中:1-防雨盖板、2-窝顶板、3-侧挡板、4-窝底板、5-窝门、6-集水槽、7-固定安装座、8-安装通孔、9-窝体、10-窝巢、11-驻足圆棍、12-后挡板、13-集食槽、14-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质引导鸟窝技术方案:一种木质引导鸟窝,包括窝顶板2集水槽6、固定安装座7和驻足圆棍11,固定安装座7固定安装在窝底板4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座7上设置有安装通孔8,窝底板4的上方设置有窝体9,窝体9由前挡板14、后挡板12和两个侧挡板3组成,前挡板14上设置有窝门5,集水槽6固定安装在侧挡板3上,且集水槽6贯穿性穿过侧挡板3伸入到窝体9的外部,集水槽6的后方设置有集食槽13,驻足圆棍11固定安装在窝体9的内部,且驻足圆棍11的左侧设置有窝巢10,窝顶板2固定安装在窝体9的上方,且窝顶板2的上方设置有防雨盖板1。

安装通孔8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通孔8分别安装在固定安装座7上,使窝体9安装的更加稳定,提高了引导鸟窝的使用寿命。驻足圆棍1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驻足圆棍11分别安装在窝体9的内部,可以让鸟类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固定安装座7与窝底板4通过铰链固定连接。防雨盖板1为v型结构。

工作原理:通过螺栓将固定安装座7安装在电线杆安全位置处,引导鸟类在窝体9内安家,鸟类从窝门5进入窝体9内,可以在窝巢10上搭建自己的窝,窝体9内的集食槽13可以让鸟类将多余的食物储存起来,集水槽6可以收集窝体9外的雨水,窝体9上方的防雨盖板1可以为窝体9遮风挡雨,给鸟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引导鸟窝,包括窝顶板集水槽、固定安装座和驻足圆棍,所述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窝底板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窝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窝体,所述窝体由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组成,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窝门,所述集水槽固定安装在侧挡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木质引导鸟窝结构科学合理,安装简单方便,通过固定安装座将引导鸟窝安装在电线杆安全的位置处,引导鸟类在引导鸟窝内搭建窝巢,不仅仅给鸟类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还解决了鸟类在电线杆上胡乱搭建窝巢导致的线路安全隐患,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武平县龙兴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10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