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81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的同时,其残留的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食品安全,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长期的不良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有效、无毒、环保的新型农药迫在眉睫。

生物农药是指用来防治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源制剂,其特点为:对人身体无毒、无害,并且可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和单一成分的化学农药相比,含多种有效成分的生物农药更能有效抑制病虫的抗药性。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后者包括农用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性信息素、摄食抑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虽然生物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由于筛选艰难,难于工业化生产,和防治病虫害效果低等种种原因发展缓慢。目前市场上大多为微生物源生物农药,少数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微生物源生物农药成本高,见效慢,不易储存和运输,大量使用微生物农药会对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植物源生物农药成本低,见效快,多种成分混合可有效抑制病虫的抗药性。因此,成本低、见效快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较少,因此,急需开发新型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成分制得:

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鱼腥草、苦楝皮、苦楝子、辣椒、麻花椒、蛇床子。

使君子,别名: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拉丁文名:Quisqualis indica L.,使君子科、使君子属攀援状灌木。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尤著。

车前子是大车前、车前、平车前、海滨车前、长叶车前的别称;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可以除去杂质。生用或盐水炙用。本品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

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芜荑,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植物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可入药。归肝、胃经。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真菌的干燥菌核可入药。味微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消肿瘤功效。用于肿瘤、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植物的干燥树皮和根皮可入药。味苦,性寒。归肝、脾、胃经。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苦楝子为楝科植物楝树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含三萜类化合物、苦楝子酮、苦楝子醇等。具有理气、止痛、清湿热、驱虫等功效。用于治疥癣、冻疮、行气止痛、杀虫、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等。

辣椒,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拉丁文名: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为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驱虫和发汗之药效。辣椒中的辣椒碱对蜡样芽胞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无效。其枝、叶并无抗菌作用,仅对结核杆菌有很轻微的抑制。

麻花椒,别名花椒、蜀椒,性温,味辛,归脾、肾、胃,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作为优选,以重量份计,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用量为:使君子5~7份,车前子1~1.5份,鹤虱2~4份,芜荑5~7份,槟榔1~3份,贯众2~4份,雷丸1~1.5份,吴茱萸3~6份,鱼腥草1~1.5份,苦楝皮2~4份,苦楝子1~1.5份,辣椒7~9份,麻花椒1~3份,3~5份,蛇床子3~5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用量为:使君子5份,车前子1份,鹤虱2份,芜荑5份,槟榔1份,贯众2份,雷丸1份,吴茱萸3份,鱼腥草1份,苦楝皮2份,苦楝子1份,辣椒7份,麻花椒1份,蛇床子3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用量为:使君子6份,车前子1.2份,鹤虱3份,芜荑6份,槟榔2份,贯众3份,雷丸1.2份,吴茱萸4份,鱼腥草1.2份,苦楝皮3份,苦楝子1.2份,辣椒8份,麻花椒2份,蛇床子4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用量为:使君子7份,车前子1.5份,鹤虱4份,芜荑7份,槟榔3份,贯众4份,雷丸1.5份,吴茱萸6份,鱼腥草1.5份,苦楝皮4份,苦楝子1.5份,辣椒9份,麻花椒3份,蛇床子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生物农药的防治对象为蚜虫、螨类、吉普赛舞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潜叶性昆虫、尺蠖蛾、粉介壳虫、蓟马、粉虱、马铃薯叶甲虫、玉米穗虫、叶跳甲虫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苦楝皮、鱼腥草、辣椒、麻花椒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加入水浸泡、煎煮,得到水提取物;

将苦楝子、蛇床子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加入乙醇浸泡、回流提取,去除乙醇,得到乙醇提取物;

将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混合,加入生物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中药组合物。

作为优选,在水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第一混合物与水的体积比为1:(6~8)。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混合物与水的体积比为1:6。

作为优选,在水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浸泡的时间为8~12小时。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浸泡的时间为10小时。

作为优选,煎煮的次数为2~3次,每次煎煮的时间为2~4小时。

作为优选,在乙醇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第二混合物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8~10)。

作为优选,在乙醇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原料药浸泡的时间为10~15小时。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原料药浸泡的时间为12小时。

作为优选,回流提取的次数为2~4次,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2~4小时。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回流提取的次数为2次,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2~4小时。

作为优选,在水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煎煮后还包括浓缩的步骤。

作为优选,在发酵后还包括过滤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乙醇为无水乙醇。

作为优选,生物发酵剂为酵母菌。

作为优选,发酵的时间为3~4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作为优选,该生物农药还包括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成分制得: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鱼腥草、苦楝皮、苦楝子、辣椒、麻花椒、蛇床子。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之一:

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全天然植物提取物,通过科学提取,多种不同提取物合理配伍,达到良好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可防治蚜虫、螨类、蝽类、吉普赛舞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潜叶性昆虫、尺蠖蛾、粉介壳虫、蓟马、粉虱、马铃薯叶甲虫、玉米穗虫、叶跳甲虫等;

2、本发明生物农药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本发明产品多种有效成分杀虫效果好,并能有效抑制病虫的抗药性,并且针对性高,对人、畜、鸟类等无毒、无害;本发明产品不含化学添加物,安全性高,可生物降解,完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所用原料药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生物农药的制备

实施地点:广西省南宁市

本实施例生物农药的配方为:使君子5份,车前子1份,鹤虱2份,芜荑5份,槟榔1份,贯众2份,雷丸1份,吴茱萸3份,鱼腥草1份,苦楝皮2份,苦楝子1份,辣椒7份,麻花椒1份,蛇床子3份。

该生物农药按照下述步骤提取而成:

将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苦楝皮、鱼腥草、辣椒、麻花椒洗净,加入6倍体积的纯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浓缩后即得水提取液。

将苦楝子、蛇床子洗净,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即得乙醇提取液。

将上述得到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混合;加入酿酒酵母菌发酵3天;发酵产物过滤,取滤液,浓缩即得生物农药。

实施例2生物农药的制备

实施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

本实施例生物农药的配方为:使君子6份,车前子1.2份,鹤虱3份,芜荑6份,槟榔2份,贯众3份,雷丸1.2份,吴茱萸4份,鱼腥草1.2份,苦楝皮3份,苦楝子1.2份,辣椒8份,麻花椒2份,蛇床子4份。

该生物农药按照下述步骤提取而成:

将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苦楝皮、鱼腥草、辣椒、麻花椒洗净,加入8倍体积的纯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浓缩后即得水提取液。

将苦楝子、蛇床子洗净,加入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即得乙醇提取液。

将上述得到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混合;加入酿酒酵母菌发酵4天;发酵产物过滤,取滤液,浓缩即得生物农药。

实施例3生物农药的制备

实施地点: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本实施例生物农药的配方为:使君子7份,车前子1.5份,鹤虱4份,芜荑7份,槟榔3份,贯众4份,雷丸1.5份,吴茱萸6份,鱼腥草1.5份,苦楝皮4份,苦楝子1.5份,辣椒9份,麻花椒3份,蛇床子5份。

该生物农药按照下述步骤提取而成:

将使君子、车前子、鹤虱、芜荑、槟榔、贯众、雷丸、吴茱萸、苦楝皮、鱼腥草、辣椒、麻花椒洗净,加入6倍体积的纯水,煎煮3次,每次4小时,浓缩后即得水提取液。

将苦楝子、蛇床子洗净,加入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即得乙醇提取液。

将上述得到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混合;加入酿酒酵母菌发酵4天;发酵产物过滤,取滤液,浓缩即得生物农药。

实验例1

本实验例采用对照农药和本发明实施例1至3制得的生物农药进行甜菜斜纹夜蛾的杀灭实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对照组A为清水;

对照组B为灭杀毙低毒化学农药的稀释液;

试验组1为实施例1生物农药;

试验组2为实施例2生物农药;

试验组3为实施例3生物农药。

上述各组所施药剂量均为常规杀虫剂量。在喷药后1、3、7天分别统计斜纹夜蛾死亡率。

死亡率:指施药后斜纹夜蛾死亡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具体见表1。

表1本发明所得生物农药对斜纹夜蛾的药效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和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实验组1-3的斜纹夜蛾死亡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B喷药1天后死亡率高于实验组1-3,喷药3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高于实验组1和2,略低于实验组3,喷药7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低于实验组1-3。

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生物农药灭杀斜纹夜蛾显著,初期见效慢但长期效果高于市售低毒化学农药灭杀毙。

实验例2

本实验例采用对照农药和本发明实施例1至3制得的生物农药进行水稻蓟马的杀灭实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对照组A为清水;

对照组B为噻虫嗪低毒化学农药的稀释液;

试验组1为实施例1生物农药;

试验组2为实施例2生物农药;

试验组3为实施例3生物农药。

上述各组所施药剂量均为常规杀虫剂量。在喷药后1、3、7天分别统计蓟马的死亡率。

死亡率:指施药后蓟马死亡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具体见表2。

表2本发明所得生物农药对蓟马的药效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和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实验组1-3的蓟马死亡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B喷药1天后死亡率高于实验组1-3,喷药3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高于实验组1-3,喷药7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低于实验组1-3。

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生物农药灭杀蓟马显著,初期见效慢但长期效果高于市售低毒化学农药噻虫嗪。

实验例3

本实验例采用对照农药和本发明实施例1至3制得的生物农药进行红蜘蛛的杀灭实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对照组A为清水;

对照组B为克螨特低毒化学农药的稀释液;

试验组1为实施例1生物农药;

试验组2为实施例2生物农药;

试验组3为实施例3生物农药。

上述各组所施药剂量均为常规杀虫剂量。在喷药后1、3、7天分别统计红蜘蛛的死亡率。

死亡率:指施药后红蜘蛛死亡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具体见表3。

表3本发明所得生物农药对红蜘蛛的药效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和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实验组1-3的红蜘蛛死亡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B喷药1、3、7天后死亡率和于实验组1-3无显著差别。

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生物农药灭杀红蜘蛛显著,药效和市售克螨特低毒化学农药无显著差别。

实验例4

本实验例采用对照农药和本发明实施例1至3制得的生物农药进行方翅网蝽的杀灭实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对照组A为清水;

对照组B为吡虫啉低毒化学农药的稀释液;

试验组1为实施例1生物农药;

试验组2为实施例2生物农药;

试验组3为实施例3生物农药。

上述各组所施药剂量均为常规杀虫剂量。在喷药后1、3、7天分别统计方翅网蝽的死亡率。

死亡率:指施药后方翅网蝽死亡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具体见表4。

表4本发明所得生物农药对方翅网蝽的药效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和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实验组1-3的方翅网蝽死亡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B喷药1天后死亡率高于实验组1-3,喷药3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高于实验组1-3,喷药7天后对照组B死亡率略低于实验组1-3。

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生物农药灭杀方翅网蝽显著,初期见效慢但长期效果高于市售吡虫啉低毒化学农药。

通过大田作物实验和大棚蔬菜实验证实,本发明生物农药能有效灭杀和防治包含方翅网蝽、斜纹夜蛾、蓟马和红蜘蛛等重要性害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