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及其配套的实蝇诱杀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179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及其配套的实蝇诱杀剂。



背景技术:

实蝇是一种重大有害生物。现有防治技术中,实蝇防治方法包括喷药诱杀、粘附以及挂瓶诱杀等方法。

其中大实蝇成虫喷药诱杀法操作如下:于成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2两)+红糖3斤+水100斤的比例配制成500-800倍药液,在上午9时成虫开始取食前,大雾滴喷于柑桔果园中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柑桔树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树喷1/3的树冠,隔5-7天改变方位喷雾一次,连续喷4-5次。

挂罐法操作如下:用红糖5公斤、酒1公斤、醋0.5公斤、晶体敌百虫0.2公斤、水100公斤的比例配制成药液,盛于15厘米以上口径的平底容器内(如可乐瓶、挂篮盆、罐等),药液深度以3-4厘米为宜,罐中放几节干树枝便于成虫站在上面取食,然后挂于树枝上诱杀成虫。一般每3-5株树挂一个罐。从5月下旬开始挂罐到6月下旬结束,每5-7天更换一次药液。以上方法任选一种。药液必须现配现用,防止敌百虫农药失效。同时要按标准配药液,不得随便加大或减少晶体敌百虫的用量,以免降低诱杀效果。

上述喷雾法以及挂罐法均有以下缺点:1)上述方法中均采用晶体敌百虫作为组份,虽然晶体敌百虫具有杀害实蝇的效果,但是其在碱性环境下会成为剧毒,因此在喷雾或挂罐中均要注意防止药液进入到嘴内且防止药液接触皮肤,给操作带来麻烦,同时在碱性环境下敌百虫的稳定性较差,在中性环境下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好,因此上述方法中均要5至7天更换一次药液或重新喷洒一次药液,以弥补其极易失效的缺点;2)上述操作中均仅采用红糖作为引诱剂,以引诱实蝇,由于和柑橘的气味差异较大,长期使用后,实蝇会将其与柑橘果实区别开来,引诱效果逐渐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及其配套的实蝇诱杀剂,增加了引诱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药液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实蝇引诱剂浓缩液,按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份配制:甜橙油0.1-10份、柠檬醛0.1-12份、松香甘油酯0.1-15份、乙酸异丁酸蔗糖酯0.1-10份、4-对羧基苯基-2-丁酮0.1-8份、红糖3-70份、乙醇0.1-5份、乙酸0.1-6份、乙酸乙酯0.1-15份、水解蛋白0.1-30份。

优选的是,按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份配制:甜橙油5份、柠檬醛6份、松香甘油酯7.5份、乙酸异丁酸蔗糖酯5份、4-对羧基苯基-2-丁酮4份、红糖35份、乙醇4份、乙酸4.2份、乙酸乙酯9.6份、水解蛋白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蝇诱杀剂,包括:上述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以重量份计每份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中加入杀虫剂0.1-3份以及水5-6份。

优选的是,所述杀虫剂为啶虫脒。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甜橙油是用冷磨新鲜整果或冷榨新鲜果皮等材料冷压得到,其极具柑橘的香气,柑橘的香气对实蝇极具诱惑力,故使用它增加了对实蝇的引诱效果,并且甜橙油作为脂类,它不能溶于水,但是溶于乙醇,因此在配置时采用乙醇使其溶解,以便于和其他药品混合均匀,便于均匀地喷洒在果树上,当喷洒在果树上一段时间以后,受到光晒,乙醇极易挥发,挥发后甜橙油能够附着在果树叶上,并且由于香橙油不溶于水的特性,而且不易氧化,因此它能够长久的附着在果树叶上,发出柑橘香气的时间比其他香料长,从而能够延长两次喷洒实蝇引诱剂之间的时间;柠檬醛呈浓郁柠檬香味,该香味也对实蝇很有诱惑力,且该柠檬醛也属于脂类,不能溶于水,但是溶于乙醇,该柠檬醛和甜橙油具有互溶性,在制备实蝇引诱剂时柠檬醛能够溶于乙醇,以和其他药液混合均匀,当喷洒在果树叶上一段时间后,乙醇挥发,柠檬醛和甜橙油仍然混合在一起,以辅助甜橙油引诱实蝇,增加对实蝇的引诱效果;松香甘油酯一般为固体,由于它不溶于水、低分子醇,溶于芳香族溶剂、烃、萜烯、酯、酮、橘油及大多数精油,因此在配制实蝇引诱剂是,需要将松香甘油脂与甜橙油和柠檬醛混合,以使其融化,由于松香甘油脂还为亲油性乳化剂,具有稳定性作用,它可用于调整柑橘类精油的密度,同时增强甜橙油和柠檬醛的稳定性,从而延长香橙油和柠檬醛散发香气的时间,以减少两次喷洒实蝇引诱剂之间的时间;4-对羧基苯基-2-丁酮存在于天然的覆盆子果汁中,是一种优良的定香剂,能长久地保留香气,因此使用它来稳定甜橙油和柠檬醛,能够使它们保留长久的引诱实蝇的香气,同时4-对羧基苯基-2-丁酮也是实蝇的引诱剂,能够吸引实蝇,且其自身的稳定性好,能够长时间使用;乙酸异丁酸蔗糖酯易溶于乙醇、酯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它能与各种香精油互溶,因此用它在制备实蝇引诱剂与甜橙油、柠檬醛和4-对羧基苯基-2-丁酮混合,以调节它们的相对密度;乙酸具有弱酸性,由于柑橘等水果具有酸性,因此加入乙酸可以大大地增加其引诱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实施例11:

该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蝇引诱剂浓缩液,该实蝇引诱剂浓缩液按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份配制:甜橙油0.1-10份、柠檬醛0.1-12份、松香甘油酯0.1-15份、乙酸异丁酸蔗糖酯0.1-10份、4-对羧基苯基-2-丁酮0.1-8份、红糖3-70份、乙醇0.1-5份、乙酸0.1-6份、乙酸乙酯0.1-15份、水解蛋白0.1-30份。

为验证上述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引诱效果,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具体如下:

1)首先,选择没有涂抹有其他引诱剂的诱捕器11个,将该11个诱捕器分别做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11的实验对象,每个诱捕器均为表面涂抹有黏胶的球型结构;

2)最后,在从5月下旬到6月下旬期间,选取往年发生严重、虫量很高的田块的柑橘园,将每个诱捕器上涂抹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后分别悬挂在该果园的不同柑橘树上,每3-5株柑橘树树挂一个诱捕器,每10天在每个诱捕器重新刷胶并刷上之前刷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一个月后统计每个诱捕器诱捕实蝇的个数。

步骤2)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11使用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配比如下表所示(以质量份计):

由上表可以知:

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甜橙油、柠檬醛、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含量不同,而乙醇虽然有所不同,则是因为甜橙油、柠檬醛、松香甘油酯以及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含量不同,以使它们溶解充分。实施例1中没有使用甜橙油和柠檬醛作为诱剂,由于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对甜橙油和柠檬醛起稳定以及调节密度作用,故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就不必使用,实施例1总共诱杀的实蝇数量为12只;实施例2使用较低含量的甜橙油和柠檬醛,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含量需要和甜橙油和柠檬醛的含量相适应,故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含量也较少,实施例2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24只;实施例3使用中等含量的甜橙油、柠檬醛、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30天后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80只;实施例4使用最高含量的甜橙油、柠檬醛、松香甘油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30天统计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81只。综上所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诱捕的实蝇的数量基本一样,但是实施例4使用的药量是较多,不经济,因此实施例3使用的实蝇引诱剂的含量是最适当的,既经济又实用;而实施例2至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1中没有使用甜橙油和柠檬醛,虽然4-对羧基苯基-2-丁酮具有一定的引诱效果,但是它并不与柑橘香气一样,因此其引诱效果远不及甜橙油和柠檬醛。

将实施例3与实施例5相比,实施例3中使用了较高含量的4-对羧基苯基-2-丁酮,而实施例5中未使用4-对羧基苯基-2-丁酮,30天后实施例5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60只,说明添加了4-对羧基苯基-2-丁酮后杀虫剂的引诱效果增加了,再加上4-对羧基苯基-2-丁酮具有稳定作用,因此甜橙油和柠檬醛的引诱作用也得到了保留,从而提高了后期的引诱效果,因此实施例3与实施例5的差异较大。

实施例3与实施例7相比,实施例7使用的4-对羧基苯基-2-丁酮的含量较少,但是30天后实施例3和实施例7均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80只,因此实施例7使用的4-对羧基苯基-2-丁酮的含量是足够的。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比,实施例6使用的4-对羧基苯基-2-丁酮的含量较多,但是30天后实施例6比实施例5均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仅多了5只,因此实施例6使用的4-对羧基苯基-2-丁酮的含量是不足够的。

实施例8与实施例9相比,实施例8使用的水解蛋白的含量较少,但是实施例8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为79只,实施例9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68只,实施例8的效果好很多,因此可以看出水解蛋白的含量少了对诱捕效果的影响还是较大的,而实施例7与实施例8相比,实施例8诱捕的数量仅少一只,可以看出实施例8使用的水解蛋白的含量是合适的。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0与实施例8相比,就是在红糖使用上有所差异,实施例10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82只,实施例11总共诱捕的实蝇数量40只,由此可以看出,红糖对实蝇引诱效果影响还是较大,但是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8中使用的红糖量是最合适的。

其中,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作为脂类的溶解质,其含量的多少主要根据脂类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实施例10中配制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含量是最适宜的。

实施例12~实施例16:

本组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该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蝇诱杀剂,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11所述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同时,以重量份计每份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中还加入杀虫剂0.1-3份以及水5-6份。

其中,所述杀虫剂优选啶虫脒。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杀虫剂还可以是敌百虫等。

为了证明该实蝇诱杀剂的诱杀效果进行实验,在5月末到7月上旬期间做以下具体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配方配制实蝇诱杀剂;

步骤二,每次按照全园喷三分之的树、每树喷0.5-1.0平方米(15.-200毫升药液)树冠的原则,向果树叶片喷洒实蝇诱杀剂;或者将该实蝇诱杀剂配制好以后盛于容器内,悬挂于桔树上,同时并在喷洒实蝇诱杀剂的桔树下铺设垫子,以便后续统计被诱杀的实蝇的数量。

步骤三,每隔7至10天喷向果树喷洒实蝇诱杀剂一次,或者更换容器内的实蝇诱杀剂,重复步骤二,连续喷4至5次,30天后统计诱杀数量。

其中,步骤一中先按照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配方配制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再后,将实蝇引诱剂浓缩液按配比加入适量的水;最后,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杀虫剂,充分搅拌均匀。

在每年的5月到7月期间,选用距离较近的5个柑橘果园作为试验对象,并且5个柑橘园内均选择10棵柑橘树,对5个柑橘果园分别编号为实施例12至实施例16,采用步骤一得到的实蝇引诱剂对实施例12至实施例16均进行步骤二和步骤三,其中实施例12至实施例16使用的实蝇引诱剂的组份(以重量份计)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

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各组分按照配比最好的实施例10配制的,配置好后整个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为91.1份(以质量份计算),啶虫脒以及水的含量是以每份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中需添加的量配制的。并且得到实蝇诱杀剂中啶虫脒的质量百分比为0.10%~0.13%,符合国家关于农作物杀虫剂含量的规定。

30天后统计,实施例12共诱杀实蝇60只,实施例13共诱杀实蝇110只,实施例14共诱杀实蝇112只,实时例15共诱杀实蝇103只,实施例16共诱杀实蝇89只。

将实施例12、实施例13以及实施例14进行对比,实施例12使用的啶虫脒量较少,因此其对实蝇的杀伤力弱,实时例13使用的啶虫脒量中等,实施例14使用的啶虫脒量最多,但是实施例14仅比实施例13诱杀的实蝇多2只,使用了很多的啶虫脒,但是不经济,因此实施例13使用的啶虫脒量是最合适的。

将实施例13、实施例15以及实施例16进行对比,实施例15使用的水量最少,因此其对实蝇的杀伤力较差,因此混合后啶虫脒以及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含量是最高的,但是使得整个实蝇诱杀剂的体积变小,受药面积小,因此相对于实施例15来说,其使用同等啶虫脒以及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含量,但是其效果不如实施例13好;实施例16使用的水量最多,因此实施例16中混合后啶虫脒以及实蝇引诱剂浓缩液的浓度是最低的,因此其引诱以及杀伤力是最低的,诱杀成虫只有89只,远不及实施例13以及实施例15。因此实施例13使用的水量是最合适的。

实施例17~实施例22:

该组实施例与上述两组实施例(一组:实施例1至实施例11;另一组:实施例12至实施例16)的区别在于:该组使用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已经包括(以质量份计):杀虫剂0.5-1.5份以及水27-33份,因此在配制实蝇诱杀剂的时候就不用再配制杀虫剂,仅将每份实蝇引诱剂浓缩液与1.09~1.18份水混合就好。

采用下表实施例17、实施例18以及实施例19配制的实蝇引诱剂浓缩液进行挂诱捕器实验,该实验方法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11的实验方法一致,30天后统计诱杀实蝇的数量;采用下表实施例20、实施例21以及实施例22配制的实蝇诱杀剂进行挂喷雾实验,该实验方法与实施例12至实施例16的实验方法一致,30天后统计诱杀实蝇的数量。

实施例17至实施例19使用的啶虫脒含量为0.2%-0.3%,其含量符合关于杀虫剂浓缩液中杀虫剂含量不能超过1%的规定。

将实施例17、实施例18以及实施例19进行对比,它们的区别是啶虫脒含量的变化,实施例17共诱杀实蝇86只,实施例18共诱杀实蝇90只,实施例19共诱杀实蝇89只,而前面实施例10仅诱杀实蝇82只,因此可以看出实施例17至实施例19采用的啶虫脒避免了实蝇从诱捕器上挣脱,提高了诱捕器捕杀实蝇的可靠度。实施例18使用的含量比实施例17多,但是比实施例17的效果好,同时实施例19比实施例18使用啶虫脒的含量多,但是效果差不多,因此是实施例18使用的啶虫脒的是最适量的。

实施例20、实施例21以及实施例22分别与实施例12、实施例13以及实施例14使用的各组分的含量是一致的,其效果也一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